禾枪用直径约两寸的小杉树或相同口径的毛竹做成,长约六尺,这样的禾枪轻巧而坚韧。两头削尖,便于贯穿柴禾。我专用的禾枪是杉木做成的,因为摩挲和肩上汗水的浸泡,禾枪的中间一段光滑如处子的肌肤。
柴刀并不是影视剧中那种只能用来砍伐的直刀,而是弯曲有如割稻的镰刀,接近刀柄的半段用来砍,下半段弯曲部分用来割。
一个少年,小腰板用皮带系得紧紧的,高挽着裤腿,上穿一件跨栏背心,满是汗渍,露出来的胳膊纤细而黑亮,脚蹬一双废橡胶皮做的土凉鞋,左手持一根禾枪,右手拿一把磨得锋利的柴刀,站立在湘南乱石之间的灌木丛旁,像一只即将对猎物下口的小老虎,那就是本人十岁左右的标准形象。
上山砍柴是一件现在回忆起来仍很美好当年做起来却很艰辛的事儿。我的第一捆柴是七岁那年夏天砍回来的。暑假时早饭前和午饭后是放牛的时间,这两顿饭之间的上午,得上山砍柴。太阳正毒,地表发烫,而我讨厌戴着“宝庆斗笠”,低头时常被灌木的枝条扯破,干脆大脑壳毫无遮拦地露在太阳底下,久而久之对炽烈的阳光毫无感觉,至今我的皮肤抗紫外线能力都是超强的,童子功使然。
刚砍柴时,只会将一些较粗的灌木砍断,而且刀口像狗啃一样不平,大半天只能砍很小的两捆,且常常受荆棘的欺负。有一次一棵灌木的獠牙刺深深地扎进我的大腿肉中,怎么也拔不出,而且越挣扎越深,我哇哇大哭,旁边有一位附近生产队的农妇,在地里翻红薯藤,认识我全家人,她立刻跑过来,一边安慰我一边慢慢地用手把扎进去的獠牙刺拔出来,然后大骂我妈,说心真狠,打发这么小的伢子来剁柴。至今如果我哪天晚上皮肤某处有点刺痛,一定会做梦自己被长长的獠牙刺扎进去了。
砍柴和开车一样,完全是个熟练工种,开始时别人怎么教导用处不大,时间一长就熟能生巧。等小学毕业时,我已经成为一个熟练的樵夫。找到一片杂草丛生荆棘密布的灌木林,先用长兵器――禾枪伸进去搅动一番,看里面有没有毒蛇之类的东西,砍柴娃最害怕两类动物:毒蛇和马蜂。然后像吃烧饼一样,细细地把周边的茅草割下,再用手中的茅草做防护,裹住荆棘,“刷刷刷”地往前蚕食,不一会柴禾就堆积成一堆,此时站立歇息,看看眼前光秃秃的一片,齐整地留下不到一寸长的根茎,而半个小时之前,这里还是一片绿草青青灌木蓬生,得意的神情,就像日后读《庄子》中那位解牛的庖丁一样,提刀在手,顾盼自雄。
我的七种武器(2)
一大堆柴禾如何捆好,是个大学问,刚开始不会捆柴,半路上散架,那是砍柴娃最狼狈的时期,会被人嘲笑为妇人没赶回家就在路上生下了孩子。把柴禾踩紧,再用砍伐的长藤或自带的干稻草结成绳子,勒紧扎牢,把禾枪穿进两捆柴禾中。两捆湿柴禾重量不轻,弯下身,肩膀扛住禾枪,“咳哟”大喝一声就起来了,而柴刀插在一头的柴禾中,另一捆柴禾上系着盛水的竹筒。路程短的就一鼓作气挑回家,路程远也顶多歇一次,否则气力反而衰竭了。挑一担柴禾,走路很有讲究,脚步要和有弹性的禾枪上下颤动合拍,走起来很有节奏,呼吸要均匀。
我在一帮砍柴娃中个子最矮,气力最小。很多时候,比我大一岁的本家叔叔良国,把自己的柴禾挑到半路,再赶回来帮我挑柴,我们那里叫“猫娘叼崽”。因为我们是小学同班同学,常常结伴上学,我吃完早饭到他家门前,大喊他的学名,“良国良国,快点快点,要迟到罚站了”。有一次他妈妈满奶奶听见了,对我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他是你叔叔,和你爷老子一辈的,你怎么能叫名字,你能叫你爸爸名字么?有了这个教训,我每次到他家门前,只大喊一声,“快迟到了”,省略了他的名字。为了“报复”,到了学校坐在教室里,我反而故意叫他“良叔叔,要收作文本了,快点”。羞得他一脸通红,回家后反而哀求我:在学校就叫我的名字吧。
有时砍的柴禾实在太多了,就搁在山坡上晒干,几天后再去捆回来。那时民风淳厚,一般别人不会将砍柴娃辛辛苦苦砍下的柴禾偷回去自家烧,但也难免有小概率事件。甲满爷教我的砍柴偷懒绝招,起初能瞒过妈妈,也说明这样的事件偶尔也会发生。
那年月农家普遍很穷,买的煤炭一般用来煮猪食,做饭炒菜都烧柴禾,半大小子甚至成年人,一有空闲就上山砍柴。而生产队那些遍长松、杉、枫、栎树的森林是不允许进去砍柴的,哪怕从里面折一根荆条,被护林员发觉后都会罚得很重。可以砍伐的地方只能是田埂旁的小坡、不长乔木的乱石山,本来这些地方植被生长就困难,加上我们这些“剃头匠”一次次扫荡,更加秃顶了。
如今回家,看到这些当年我砍柴的地方,长着一人高的茅草、荆棘无人砍伐,把山间小径都封住了。因为年轻人都出去了,读书或者打工,留在家里的老人带着小孩,靠外面的汇款单生活,用来买煤甚至换煤气罐。煤球也不用自己做,有商家会把煤球或煤气送上门。――水土的保持和环境的保护,最终要靠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也许,我算是中国最后一代半职业樵夫。
武器之三、四
竹筢和铁丝筢
竹筢,也可写成竹扒,用一根竹子做成,一头破开分成六七瓣,张开呈扇形,再用细篾片一层层固定住,顶端几片粗竹篾弯成钩子,如此在地表来回扫动,就能把柔软的树叶搂到一起。《隋唐演义》中那个混世魔王程咬金,劫皇纲前做的就是卖竹筢的营生。
使竹筢主要用来去树林里搂松毛――马尾松松针落到地上干枯后,柔软而容易燃烧。生产队的森林平时不许带柴刀进去,因为害怕砍伐,但不禁带竹筢去搂松毛。我想大约是因为松毛淤积,不利于地表透气而且易引发火灾。搂松毛比砍柴要轻松得多,很快就搂满一担畚箕,然后躺在松树下,看阳光从松叶的缝隙中洒来,斑斑驳驳地照在脸上,太阳显得很近,近得就像挂在树梢头,旁边有一两株黄灿灿的野菊花发出幽幽的香味,真是惬意极了。唯一可能破坏你兴致的是蚂蚁,树林间的蚂蚁个头大而黑亮,是屋前屋后小蚂蚁个头的好几倍,且很凶悍,在你昏昏欲睡的时候,它们成群结队爬到你身上,有时还躲在你的裆部,把那个正在悄悄长大的小弟弟当成美食而撕咬。因而我们乡下孩子有一句流行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蚂蚁夹鸡巴。”
我的七种武器(3)
进松树林除了筢松毛,顺便可以捡松球。春天松树长出松果,经过一个夏季成熟了,到了秋天,松果张开了一瓣一瓣,像菊花的花瓣,变成黑色的松球,有的落在地表,有的还挂在枝头。松球中间含有松脂油,燃烧性非常好,用来引火或者埋在烘笼的锯木灰里,非常合适。
讲到烘笼,这玩意可能在老家快绝迹了,在古代很流行,《红楼梦》中的手炉,以及“斜倚熏笼坐到明”的熏笼和烘笼差不多。农村的烘笼用木头做成或竹篾编成,里面搁一个陶钵,陶钵里搁几块木炭或松壳,埋在锯木灰里,陶钵上盖着盖子,慢慢地能燃烧一天。上面有把手,冬天寒风呼啸,山里孩子穿着单薄,而小学校教室四面漏风。我们每人提一个烘笼去上学。上课时把烘笼搁在脚板下,摇头晃脑地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因为挨冻,鼻涕长长地流出来,滴在课桌上,一到下课就忙不迭地把冻僵的手伸到烘笼上。我所尊重的作家冉云飞的老家是邻近湘西的渝东,生活习惯和我家乡十分相似,他在一首诗《小学附近的铁匠铺》中,写过烘笼:
我陈旧而可爱的小学校呀
它在铁匠铺附近,还有田野
每年冬天,大雪绵密又紧急
我提着一个破烂的烘笼
我提着一点微弱的火
打着赤脚,穿上几片破布
来到了铁匠铺。
我的小学旁边恰好也有一个铁匠铺,专门为大队打制锄头和犁铧的,铁匠铺的李师傅是我同班同学的父亲,长得孔武有力,脸上线条分明,像雕刻出来一般,有一只眼睛因为火花溅进去而失明,大伙叫他“边瞎子”,那模样像极了1980年代后期风靡全国的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中的独眼龙。我和同学冬天经常去围观,看他打铁,顺便取暖。
铁丝筢是用铁丝在木杆的一端固定,比起长长的竹筢,铁丝筢是短兵器,主要用来扒青苔。秋冬季节,提着竹筐,在田埂下、树丛中潮湿背阴的地方,用铁丝筢一点点将沾在地表的青苔扯落,搂到篮子里。搂青苔远比搂松毛吃力,因此工具也得从竹的换成铁的。
这些青苔有什么用?
把青苔堆到家里,攒够了半屋子以后,用筛子把土颗粒晒干净,再用菜刀把青苔剁碎,交给生产队,过秤论重量给农家记工分,生产队拿这些青苔用来育秧。
秧田对农家人来说有着“根据地”、大本营一样的意义,小孩子参加考试,如果试题正好对路,出来后会高兴地说一句:今天考到我的秧田中去了。如果连秧田都不能保证精耕细作,遑论其他田地。早春一到,要选最肥沃的、灌溉最方便的水田做秧田,几次来回犁田耙田,然后将水田弄得相当的平整,分成一条条四尺宽的小块,上面均匀地撒满谷种。
小说推荐
- 十年踪迹十年心
- 【家教同人《十年踪迹十年心(正文完)作者:蓉岛谢谢葱花君友情赞助的封面~女主是并中学生会会长,无武功,有家族指环和一只千年血玉手镯,匣动物是一只白狐。故事从沢田纲吉等人入学前一年开始,在一个叫并盛的小镇,有一所学校叫并盛中学,盛产一群有趣的少年…女主非万能,非小白,以大和抚子温柔的皮囊掩饰内在的腹黑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4章
- 十年踪迹十年心
- 《十年踪迹十年心》作者:解蠡TXT下载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的青瓦使得现代女子沈未名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这年头穿越就像中违规词语,多买买总是会有的,是羁绊还是命运?在漫卷青书中无法寻找到自己的存在,何去何从?原本尝试着放下心中对未来的恐惧而愿意与胤禟共执手前行,却被可恶的老四棒打鸳鸯(喂喂,明明是插了一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3章
- 捉诡二十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 穿越到另一个蓝星,林晨觉醒了“抓诡倒卖系统。可以捕捉诡异,卖去黑矿洞挖矿,换取神诡币 只可惜,这个和平的世界里诡异实在太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林晨以大海捞针的方式,抓诡十数年,依然少有收获 直到有一天,林晨收到一封来自惊悚游戏的信 此次开始了进货人生 猛鬼餐厅里,领班鬼泪流满面的看着自己苦无一鬼的餐厅
- 恐怖灵异爱吃好多瓜连载中
- 最新章:番外:命运会有最好的安排
- 月落(至八十八章)
- 主角穆.莱特东方人到西方的架空玄幻,情节文字都很好 UMD格式 作者:所写的《月落(至八十八章》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喜当联姻工具人,月零花八十八万
- 【豪门+爽文+马甲+打脸+追妻火葬场+团宠】快穿界满级大佬沈思溪光荣退休,万千小世界任她挑选 豪门联姻对象?万平庄园?数百佣人?每月零花钱八十八万?缺点就是身份比较工具人,没什么剧情参与感 沈思溪:这好事还犹豫啥呢?就它了!就这样,沈思溪穿到豪门文里,成了顶级豪门掌权人申屠默毫无感情基础的原配 结婚
- 都市言情猫镜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0章 原来是他
- 我在寻龙墓睡了十八年
- 前世百年葬龙骨,转世今生我为龙之血缘传承人 作者:古往今朝所写的《我在寻龙墓睡了十八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古往今朝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章 通缉
- 苟皇十八年,武道榜把我曝光了
- 魂穿废材四皇子,李世获得金手指,功法秘籍不仅过目不忘,还一学就会 就在他努力苟道,想要等到无敌再出世时.天雷滚动,裤衩一声 武道榜单横空出世,惊动了整个王朝的武者竞相关注“我真不想处在风口浪尖,做个风流快活的皇子挺好啊 作者:王唱唱所写的《苟皇十八年,武道榜把我曝光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玄幻小说王唱唱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已签《超级星探:从始皇喊出双击666》
- 走着走着,就过了
- 眼珠子一眨一眨,脑海淡淡的翻滚:零分,考试又是零分 月寒秋轻轻地叹了口气、挠了挠头发、拨了下床单、平平的躺着,迷茫的眼睛扫了扫墙角,又淡淡的看了看桌椅,自语道;算了,不想了。零分就零分吧,大不了以后不吃鸡蛋 还是小家好,静静的什么也没有—一桌一椅一床外加四堵白墙,闲暇了平平的躺着、看看墙角、舒舒心,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3章
- 走着走着都变了味
- “我早就知道,你打小就看不上我,取这个名字还不是意有所指“你敢给我再说一遍”赵母声色俱厉“难道不是吗?是不是戳到你心坎了,是不是”她眼睛瞪瞪地看向母亲,声嘶力竭 作者:簌溪若所写的《走着走着都变了味》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簌溪若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婆婆也是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