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走了十八年

第22章


等我和弟弟赶到时,爷爷躺在床上,呼吸已经异常衰竭,但还有神志,看到儿孙环绕在床边,便放弃了和死亡的抗争,一下子闭上眼睛,永远地和他的亲人告别了。
哭声立刻响起来了,母亲、婶娘和姐姐这些女眷哭声很大,而男人们,哪怕我等没成人的孙子,只是抹眼泪,是很难哭出声的。哭声稍停,就拿出已经悄悄准备的纸钱在床前焚烧。这叫“落气纸”,给死者的灵魂带上,路上急用,无论阴阳,没钱总是不行的。多年后我想到《西游记》中的故事,也是唐僧取经的缘起,唐太宗李世民本来已经寿期到了,灵魂被带到阎罗殿报到,后魏征与地府官员勾连,私改了生死簿上李世民的阳寿数,李世民得以续命再回阳间做大唐天子。他是大唐第一人,可在阴曹地府手里没钱,被小鬼和冤魂缠绕,只得借了开封府一个生者平常烧化存在地府的纸钱应急。――可见,认为钱能通神,能使小鬼推磨,是中国民间一种历史悠久的“信仰”。
母亲哭的时候,几十米外传来庆贺新生儿来到世上的电影音乐,看戏的人还没有散场。生与死,是那样的近。
烧完“落气纸”,母亲和婶娘拿着水桶和纸钱,来到村口的水井前面,烧纸后再挑水,这叫“买井水”。感谢这口井供养了一个人一生,现在他去了,再不喝这井里的水,最后一次用这口井的水,是死后沐浴更衣。现在想来,这大约是一种公示,因为水井是一个村最重要的公共设施,在水井旁烧纸钱并哭泣,是通知全村人最有效的方式。听到了水井边的哭声,村里人都知道我爷爷去世了。红喜事需要主人去请人帮忙,白喜事只要得到消息,大多数成年人将不请自来,听候差遣。――这是乡村熟人社会里流传很多年的互助方式。人接连涌入我爷爷的房中,我父亲请我爷爷的族弟贵爷爷,那位当兵伤了脚的大队支委做主持丧事的大管事,他略识文字,而且有威望,再合适不过了。所有人包括孝子在丧事期间,都得听他的。
寿器是现成的,在我爷爷50多岁那场大病时就准备好了。摆在阁楼上二十余年,隔几年请漆匠上一遍漆。因为厚而干燥,它成了爷爷的食品储藏柜,好吃的东西都藏在里面,当我看到爷爷从黑乎乎的棺材拿出饼干和糖果给我吃时,心里总觉得恐怖,爷爷洞察我的心思,说:“有么子好怕的,爷爷百年之后都要躺到里面去,你怕爷爷吗?”听到这些,好像真的没什么害怕了,就放心地吃。
爷爷去了另一个世界(2)
 
爷爷在一个冬夜离开了我们,我记得大约是腊月。那两天他的病情又看起来好转,有了些精神,后来才知道这是人将离世的回光返照。总在他床前守着的儿孙们松懈了,母亲也回到我家料理一些家务。正好和我家交情很密的一位族叔――立叔叔家第一胎生了个男孩,当然是我母亲接的生。立叔叔在集体煤矿当工人,家道当时尚称殷实,他老婆嫁过来后好几年不育,求医问药终于有了儿子,当然要好好庆贺一番。农村办酒招待客人和乡亲,那时最流行的方式就是请公社放映队来放两场电影。屋面前看电影很难得,我和弟弟都去了,没有搬凳子,因为惦记着爷爷的病情,站在一个山坡上看电影。那天晚上两部影片,我只记得第一部是赵丽蓉演的评剧《花为媒》,媒婆一出场就念白:“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十分喜庆的影片,用来庆贺新生命很合适。《花为媒》演完,换第二部片子的时候,姐姐找到我俩,说爷爷不行了,快去爷爷的卧房。
等我和弟弟赶到时,爷爷躺在床上,呼吸已经异常衰竭,但还有神志,看到儿孙环绕在床边,便放弃了和死亡的抗争,一下子闭上眼睛,永远地和他的亲人告别了。
哭声立刻响起来了,母亲、婶娘和姐姐这些女眷哭声很大,而男人们,哪怕我等没成人的孙子,只是抹眼泪,是很难哭出声的。哭声稍停,就拿出已经悄悄准备的纸钱在床前焚烧。这叫“落气纸”,给死者的灵魂带上,路上急用,无论阴阳,没钱总是不行的。多年后我想到《西游记》中的故事,也是唐僧取经的缘起,唐太宗李世民本来已经寿期到了,灵魂被带到阎罗殿报到,后魏征与地府官员勾连,私改了生死簿上李世民的阳寿数,李世民得以续命再回阳间做大唐天子。他是大唐第一人,可在阴曹地府手里没钱,被小鬼和冤魂缠绕,只得借了开封府一个生者平常烧化存在地府的纸钱应急。――可见,认为钱能通神,能使小鬼推磨,是中国民间一种历史悠久的“信仰”。
母亲哭的时候,几十米外传来庆贺新生儿来到世上的电影音乐,看戏的人还没有散场。生与死,是那样的近。
烧完“落气纸”,母亲和婶娘拿着水桶和纸钱,来到村口的水井前面,烧纸后再挑水,这叫“买井水”。感谢这口井供养了一个人一生,现在他去了,再不喝这井里的水,最后一次用这口井的水,是死后沐浴更衣。现在想来,这大约是一种公示,因为水井是一个村最重要的公共设施,在水井旁烧纸钱并哭泣,是通知全村人最有效的方式。听到了水井边的哭声,村里人都知道我爷爷去世了。红喜事需要主人去请人帮忙,白喜事只要得到消息,大多数成年人将不请自来,听候差遣。――这是乡村熟人社会里流传很多年的互助方式。人接连涌入我爷爷的房中,我父亲请我爷爷的族弟贵爷爷,那位当兵伤了脚的大队支委做主持丧事的大管事,他略识文字,而且有威望,再合适不过了。所有人包括孝子在丧事期间,都得听他的。
寿器是现成的,在我爷爷50多岁那场大病时就准备好了。摆在阁楼上二十余年,隔几年请漆匠上一遍漆。因为厚而干燥,它成了爷爷的食品储藏柜,好吃的东西都藏在里面,当我看到爷爷从黑乎乎的棺材拿出饼干和糖果给我吃时,心里总觉得恐怖,爷爷洞察我的心思,说:“有么子好怕的,爷爷百年之后都要躺到里面去,你怕爷爷吗?”听到这些,好像真的没什么害怕了,就放心地吃。
爷爷去了另一个世界(3)
 
谁人去请地仙看葬身之地,谁人去请纸木匠扎灵屋,谁人去请道士做法事,谁人来为死者沐浴更衣,谁负责丧事的酒席,把总先生贵爹有条不紊地吩咐清楚。
主持沐浴更衣的好像是贵爹的母亲,80岁的金婆婆,她是我爷爷的婶娘,辈分高而且有儿有孙,可谓福寿双全,最有这个资格。沐浴后,给爷爷换上五层新衣服――死者所穿的衣服总是单数,理了发,刮干净胡须,静静地躺在一扇门板上,让前来的人叩头道别。爸爸和叔父扎着白色的头巾,跪在一旁还礼。
第二天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从村外很远处传来唢呐声,清江庙的道士从西边来了,穿过树林,跨过田埂,唢呐不许换气,以显示其道行。来者两人,一个穿着道袍,戴着道冠,另一个则着平常衣服。自改革开放后,农村绝迹很久的旧民俗,包括道士师公作法,忽然一夜之间冒出来了。两位道士都和父亲熟识,后来听父亲说,那位穿便服的其实法术更深,但因为他当过农村干部,还入党了,不便穿道袍登坛作法。
道士看过皇历,算出何时死者进棺,何时闭棺,何时出殡。棺材底洒上一层纸钱灰,上面用碗底盖上七十六个圆印,代表爷爷在世间走过的岁数。上面再铺着褥子,褥子下有几枚不知从哪里找出来的铜钱,爷爷被抬进去后,棺材盖打开着,摆在已经布置好的灵堂里。灵堂里挂满一种类似藏族“唐卡”的工笔画,正中是佛祖、太上老君和孔圣人。三大圣人两旁,分挂着十二阎罗的像,什么“泰山王”、“宋时王”、“转轮王”之类,画上有阎王在根据死者生前的善恶审判的场景,有的人被罚进刀山火海。出了灵堂,房屋的走廊里,挂的画多是“二十四孝”、“过五关斩六将”、“千里送京娘”等宣传孝道、信义之类的画。这些画逃过了历史上最大的劫火,实属不易。
那些我爷爷生前的好友或亲戚,抬着木祭箱前来祭奠,祭箱中摆着鸡鱼肉三牲之礼。祭奠仪式由一位老先生充当赞礼,赞礼先生拖长声音高唱着,祭奠者在道士的引导下,时而从棺材旁走过,来到刚刚为死者赶制出来的灵位前下跪,敬三杯酒,时而再退到棺材前跪下,低头哀思。赞礼先生高唱:鸣炮,读祭文。鞭炮声中,又一位老先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祭文“呜呜呀呀”地读着。农村已经没几个人会做老式的祭文了,无非按照老书中格式,开头和结尾套上“维某年某月某日以三牲不腆之礼祭于灵前曰”、“呜呼哀哉,尚飨!”中间全用白话文叙述死者的高尚品德和一生苦难。
道士算好了时辰封棺,叫“闭殓”,有些生辰八字犯冲的亲属不得在旁。棺材盖一合,钉上大钉子,从此真的是生死殊途,阴阳永隔了,此刻亲人们哭得最伤心。
出殡前一天晚上,我们这些爷爷的孝子孝孙通宵不睡,在父亲的带领下,扛着经幡,围着棺材一圈一圈缓慢地移动着,叫“转二十四孝”。此项程序完毕,道士主持“散花”,他唱着长长的挽歌,叙述死者的一生,赞美他的仁义,许多自愿前来为爷爷守灵的人,也和道士唱和,在挽歌声中追思。
中国的红白喜事,总是场面大,闹哄哄的。据我观察,似乎只有半夜时的“散花”,有一种肃穆的宗教感。夜阑人静,万物睡去,只有办丧事的家一灯独明,一群人动情地用歌唱叙述刚刚辞世者的一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