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教父李靖

第9章


伪梁都城获免,必使南方州县望风归附,释甲而降,岭南之地可望不动干戈而定。此为仁攻。
    十、盖岭南之地,沃野千里,江河纵横,未归化之民甚众。为大唐万世基业计,宜在平梁之后,遣仁德之臣代天巡牧,施行法德,轻徭薄赋,安抚黎庶,厚恤孤寡,使岭南一地成为大唐治善之区。此为德攻。
    这十策以天下兵马大势为外因,以萧铣施政失误为内因,首论人心,次论战法,重论仁德,井井有条。李孝恭一目十行,读过后十分满意。最满意的是,奏疏具名是:赵郡王李孝恭上表
    “靖公,这本是你的心血,孝恭怎好掠美?”李孝恭还是谦让了一下。
    “呃,赵郡王是军中主帅,自然由你具名为好。平梁是大事,不必拘此小节。”
    “平梁十策”用火漆封印,由张宝相率三名斥候快马加急,送往长安,直达李渊案头。其时,李世民正加紧进攻洛阳,战事激烈,胜败未知,李渊深为焦虑。读了“平梁十策”,不由眼睛一亮。
    恰在这时,千牛卫报:兵部尚书、蒋国公屈突通从洛阳飞马回京面圣。
    李渊召屈突通入内。其时这位老将军兼任秦王府行军元帅长史,辅助李世民攻打洛阳。两军僵持之际,李世民生怕父皇着急,急派屈突通回朝禀报军情。
    此次,李世民以玄甲军击杀六千余敌军,王世充逃入洛阳,坚守不出。李渊听完奏陈,道:“秦王英勇,蒋国公老成,朕并不担心;倒是南边的萧铣日益坐大,让朕食不甘味。老将军,请看看这个——”说着,把“平南十策”递给屈突通。
    屈突通为前朝大将,熟知天下形势。读罢,不由击节赞道:“陛下,此十策顾虑周全,堪称完美。胸中有此韬略的将军,举目大唐,一时无两。”
    李渊笑道:“蒋国公这般赞人,朕还是第一次见。看来,孝恭经过历练,果堪大任。”
    屈突通没有接话。
    李渊目光一闪,问道:“蒋国公,莫非你认为献此奇策者,另有其人?”
    屈突通道:“陛下量才识人,远在老臣之上,何必明知故问?”
    李渊笑道:“这自然是药师所为。有他辅佐孝恭,朕无忧也。”
    屈突通又没接话。
    李渊察觉有异,起身道:“蒋国公有话直说。朕与卿推心置腹,请公勿疑。”
    屈突通抱拳道:“老臣以为,仅仅是辅佐恐怕不够。李药师深通兵法,其将兵才能不在当年韩擒虎之下。老臣斗胆谏言:若要平定萧铣,须授药师实权。赵郡王虽年轻有为,然而毕竟未经沙场历练,恐难当三军之任。当前大唐南北均在紧要关头,急需药师这等将才为国效力,方能扭转局势,平定天下。”
    李渊先前还在犹疑。听了屈突通之言,终于下了决心:“蒋国公老臣谋国,善进忠言,朕心甚慰。先前不授药师职权,皆因朕心头没底。如今药师深入巴蜀,集兵造船,且谋定而后动,朕当委以重任。”
    屈突通拜谢退出,心下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本来,洛阳正面临大战,屈突通作为李世民左膀右臂,怎可轻易离开?是李世民让老将军出马,说动李渊实授李靖军权,屈突通不敢有违。原来,李靖在蜀中征粮募兵期间,秘密投书李世民,具陈伐梁之事。虽然,李靖并未向李世民“要官”,但以李世民的精明,深知李靖若无实权,平南大计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武德四年二月,李渊下诏:改信州为夔州,任命赵郡王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兼夔州总管府长史。诏书中特别说明,赵郡王李孝恭于军旅之事不精,尚未指挥过大战,三军之任全权委托李靖担当。这是李靖归唐五年来,第一次真正掌握大军兵权。
    诏书抵达夔州,李孝恭心头很不是滋味。这“平梁十策”是以自己的义上陈的,但结果却是李靖得了实职,分了自己的权力。皇上将自己“未更军旅”四字写在诏书中,等于在说他不会打仗。难道平定开、通二州和收复巴东不是我指挥的吗?难道巴蜀数十州县不是我招抚的吗?看来,皇上看出这“平梁十策”是李请之谋,有意启用他,并在诏书中点明。
    虽说李孝恭职位未变,仍是李靖上司。不过,通过这件事,李孝恭第一次感觉到来自部下的压力。据心腹密报,李靖曾投书向秦王举荐了李大亮,秦王奏请李渊,李大亮因战功升任襄州安抚使。庐江王李瑗十分不愿,让太子李建成出面弹劾,称李大亮冒功。李渊并不予理会。
    看来,李靖一定是背着自己与秦王秘密联络,若是自己再不作为,李靖会得寸进尺,削弱自己的权力。李孝恭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想到了根子上——太子和秦王。李靖和秦王的知遇以及皇上和太子对李靖的猜忌,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个过程,李孝恭是十分清楚的。然而李孝恭当年出山南,是李靖力谏的结果;李孝恭从赵郡公升赵郡王,也因李靖之功。正如张素弦所暗示的那样,李孝恭离不开李靖。然而李孝恭毕竟跟随李渊多年,深知太子、秦王都有大志,一个是储君,手握生杀大权;一个有兵权,能人志士纷纷相投。这两股力量,早晚必成水火。是继续忠心秦王?还是改弦易辙?李孝恭心头一跳,为这种念头感到可怕。最终,他还是决定不动声色,暗中观察再说。这种事,就连主意挺多的刘虎云都不能说。为今之计,只有更加勤勉,培植亲信,择机展示军事才华,以实际战功改变皇上对自己的偏见。
    于是,李孝恭打起精神,大摆筵席恭贺李靖升官。李靖自然知道李孝恭的不快,因而私下命旧部兄弟不可特意祝贺,各司其职、干好本份便是。
    忙完场面上的事,李靖叫来张素怀,让他带一匹蜀锦给张素弦。这是一个微小的举动,但聪慧的张素弦自会知道,这是李靖心意的表达。
    是夜,长风如涌。李靖独自骑了白龙,来到当年剿杀冉肇则的乱石滩,下马伫立。夜色如晦,江水轰然。李靖拍了拍爱马的脖颈,喃喃地道:“白龙啊,我终于可以率大军出战了。这一天,我等了好久……”
    李靖就任行军总管后,权位仅次于李孝恭,加之他对待手下将校亲善而又严厉,夔州征兵、造船有序进行。此间,巴蜀人马陆续到后,峡江唐军已达五万,一时声势浩大。
    探马报知文士弘。文士弘大惊,急忙乘快船到江陵,上奏萧铣。
    萧铣道:“大将军,唐军动向,朕已知悉。不过,唐军多为新军,不谙水战,纵使入侵,也不是大将军的对手。朕已下诏各州筹备军马战船,若唐军异动,大将军可持兵符调集四方军马,围歼伪唐敌军。”说罢,亲自把兵符授予文士弘。
    文士弘跪下接过兵符,目中蕴泪。梁国自建国以来,虽有大司马、兵部尚书等名义上统辖全军,但真正的军事统帅是萧铣。这是萧铣第一次将兵符授予臣下,可见对文士弘的信任。
    是年夏天,李世民俘获窦建德,逼降王世充,中原及北方两大豪强终被平灭。
    进攻萧铣的时机终于到来。
    八月,李靖于夔州集兵五万人、战舰两千艘、辅船五百艘;知会许绍,封锁唐梁两国边境,所有的商旅不得进出,就连行人也要严厉盘查,可疑者一律关押。
    九月底,李渊下诏,命赵郡王李孝恭为平南大元帅、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为大元帅行军长史,负责统领夔州水军,为西路军;以庐江王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出兵襄州道,为北路军;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为南路军;黄州总管周法明出夏口道,为东路军。诸军统归李孝恭节度,水陆并进,征讨萧铣。
    南征大幕缓缓拉开。
第二部 南平半壁 第三十三章 坏事变好,将帅释嫌
    大雨打在顾水生的脸上,再沿着他花白的胡须一直往下流。数千唐军肃立雨中,静静地看着两名刀斧手把顾水生绑在木桩上,谁也不敢发话。
    李孝恭面色铁青,站在刘虎云为他撑起的油纸伞下。今天,他要斩杀这个督造了两千多战船、累得皮包骨头的参军顾水生。
    原来,正当唐军准备挥师东下时,巴蜀地区连降大雨,山洪暴发,长江上游的水位骤然升高,四百余艘辅船因系固不牢,被冲至江中,一夜之间没了踪影。
    损失了这批辅船,意味着从巴蜀运来的粮草无法随军转运。没有军粮,这仗就没法子打。而负责监造、管理船只的参军顾水生,按军令当斩。
    本来,李孝恭在前往江边的路上还在犹豫,因为顾水生的功劳有目共睹,杀他于心不忍。然而随行的刘虎云道:“大帅,治军之道在于严明军纪,就算是末将犯了军令,也得斩首。顾参军虽有功劳,但若不行刑,大帅如何统辖各路大军?此次攻打梁国,仅总管以上的将领就有十二人,若不令行禁止,恐生枝节。”
    李孝恭咬咬牙,命人将顾水生绑了起来。这倒并非刘虎云的怂恿,更深层的原因是:顾水生是李靖旧部。若李靖的人犯了罪,他这个统帅不追究,那么自己就只能当个空头元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