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教父李靖

第13章


    “大将军,赌人头又何妨?”岑文本赔笑道,“只要大梁能战胜来犯之敌,文本就算死了,也含笑九泉。”
    萧铣一摆手:“两位爱卿都是朕的心腹之臣,就别赌了。文本,朕跟你直说了吧:自李靖到峡江之后,就一直有斥候密切关注唐军动向。李靖五万大军要行动,断难不走漏消息。据半月前的秘报,李靖正训习水军,尚无出兵迹象。因此朕以为,就算大将军在二十日内能将大军调至江陵,也能从容应对。”
    岑文本当然清楚萧月仙的手段,但他是个精细人,又问道:“陛下,这半月以来,就再无秘报了吗?”
    文士弘嫌岑文本啰唆,笑道:“文本忒也多疑。这半月天天下大雨,道途难行,如何会有秘报?”
    正说着话,禁卫来报:城下江中,发现数百艘被江水冲来的船只。
    文士弘一听,对萧铣道:“臣请旨调军沿江打捞船只,并请陛下移驾察看。”
    萧铣准奏。于是文士弘先行,下令打捞船只。岑文本陪驾,冒雨出城,到江边察看。
    文士弘精于水战,检视船只后,向萧铣禀报:“陛下,这些船只是李靖预备用以装配粮草辎重的辅船,约四百五十余艘,接近臣探得的唐军辅船数量。今上游江水暴涨,唐军辅船尽数被毁,无法运送粮草,一时不会东下。而唐军想再造船只,最快也得半年以上,陛下可高枕无忧了!”
    萧铣胸中的石头顿时落下,拍了拍文士弘的肩膀,大声道:“朕有文大将军,十个李靖又有何妨!”
    默默立于一旁的岑文本皱起了眉头:这个李靖在搞什么鬼?看样子,这些辅船真的是被江水顺流冲下,现已半数破损。细验其钉榫材质,果为新造船只——只有疯子才会将辛苦打造的数百新船扔在江中!
    峡江之水像一条巨龙,沿高山峡谷奔腾而下。
    这些主要配载兵员、兵器、马匹的舰船行于巨浪之上,稳如泰山。李孝恭虽屡次到造船之处视察,但直到这时才深知这批战舰之坚固,当世罕见。于是找来李靖和顾水生,详问情由。
    顾水生展开图纸,对李孝恭道:“卑职奉大帅之命后,即行按原有图纸造船。然而靖公屡次找到卑职,谈及峡江滩险水急,船只极易翻沉,要卑职想出办法,增强舰船的稳性。卑职遍查典籍,均无此法,于是只好依据多年的造船经验,大胆尝试。首先,卑职对船舱做了革新,船底舱用厚木板隔开,并于隔板与船舷接合处拼接板材、钉锔加固,再用捻料填塞,予以密封,卑职称之为‘水密舱’。”
    李孝恭来了兴致:“这水密舱有何好处?”
    顾水生道:“以前的船只,若舱室破损,必然进水。有了水密舱后,若一舱不幸破损,他舱不致受到连累,既能保证船只安全,又便于修复。最主要的是,水密舱隔板横向支撑船舷,大增船体抗御侧向水压、风浪之能,故此船即使行于大浪之上,亦如履平地。”
    李孝恭点头道:“本帅正好奇,以前也乘过舟楫,总觉得摇摇晃晃,没料到在此险江之上,我军战舰如此安稳。顾参军,除了这水密舱,你还有何创举?”
    “有。”顾水生躬身道,“前人造船,虽有成就,然而在榫接上仍有欠缺,易使船体裂变,抗御风浪的性能不足。卑职在榫接舰船之时,船体纵向木料均由三段榫接而成,两舷则以长木上下叠合,再用两排铁钉交错钉联,船底则以铁钉按人字形排列钉牢。对于板材缝隙,则用石灰、桐油调成的捻料充塞,铁钉钉入木板后,表面亦用油灰抹盖,防止锈蚀,板材严密坚固,虽刀斧不能分离。此外,卑职还首次将山漆涂抹在船底,能减少阻力、防止腐蚀,使舰船历久而无损伤。”
    李孝恭听罢,叹道:“顾参军,怪不得你忙得吃住均在江边,熬得形销骨立,原来全是为了打造举世无匹的战舰!先前本帅差点将你误杀,现在想来,真是歉愧。等此战功成,本帅一定上奏朝廷,为你请功。”
    顾水生道:“大帅这话让卑职惶恐。卑职在洛水恩遇靖公,后得秦王赏识,再得赵郡王器重,是卑职一生的造化。日夜赶造舰船,是卑职的本分;而因疏忽导致数百辅船尽毁江中,卑职确有大罪。大帅饶卑职不死,已是容恕,卑职不敢邀功。”
    李靖趁机道:“大帅,我看这顾水生不仅精通造船,还对航运之法多有研习。待平定萧铣后,南方水网之地,需要得力干才经略水上舟船,还请赵郡王择机向皇上举荐。”
    “靖公放心,为国家举荐贤才,是臣子们的本分,更何况顾参军立有大功?若非靖公早有绸缪,顾参军日夜赶造,挥师东下断无可能。”
    天色渐晚,他们正在舱中说着话,忽闻兵士来报:险滩已过,先头船只打来旗语,已至峡州。
    李靖传下命令:沿岸行船,到峡州先行停靠。
    许绍闻得李孝恭率师东下,早已率部在城下迎接。
    自担任峡州刺史后,许绍两鬓染霜,明显老了许多。见了李孝恭和李靖,许绍朝前一步,施礼道:“下官恭迎大帅,请大帅和药师将军入城,许绍略备薄酒,以壮行色。”
    李孝恭和李靖连忙还礼。
    “安陆公,要论起来,你是孝恭的长辈,就不必客气了。孝恭路过峡州,特来拜望安陆公。然而兵贵神速,恐不宜久留,就不入城了,还请安陆公原宥。”
    “赵郡王所谋者大,许绍安敢耽误大帅行程?请大帅看看,我身后是什么?”
    李孝恭一看,许绍身后已整齐挺立着身披重甲的将士,一个个精神抖擞,虎虎有威。
    “这是……”李孝恭一时不明。朝廷的诏书中,也没特意指明要许绍出兵相助啊。
    “许绍蒙皇上厚恩,当此用兵之际,岂能后退?我身后的八千勇士,个个都有报效朝廷之心。既然大帅不进城饮酒,就把许绍带上吧!我兵马不多,这八千人是我数年心血,现在全部献给大帅,任由大帅驱策。”
    “孝恭代皇上忱谢安陆公雪中送炭!萧铣雄踞荆湘,亦是一代雄主,我军兵力有限,安陆公此举,必能振奋士气,何愁萧铣不破!靖公,这就请安陆公所率将士上船吧。”李孝恭精神振奋,觉得这大帅当得实在过瘾。
    李靖领命,让顾水生和司马冲腾尽快腾出舰船,引许绍部上船。安顿完毕后,李孝恭请许绍上了帅船。大军随即开船,乘夜而下。
    舰队出险江后,许绍惊叹唐军战舰如此平稳,但又担心夜间行船,易触岩搁浅。李靖道:“安陆公勿忧,此次东下,有参军顾水生负责开航。这帅船前后,均有战舰护卫。前船探明航道,后船随行,可保万无一失。”
    许绍叹道:“药师是北方人,但远比南方人更通水性。老夫在峡江多年,对舟舰之事,亦是一知半解,没想到你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练成了如此精锐的水军,老夫佩服!”
    李靖道:“安陆公夸奖,实不敢当。非是李靖有功,而是皇上信任、赵郡王提携、将士们用命,才堪堪练成水师。此次出峡江,又有安陆公鼎力相助,定可成大功。”
    李孝恭也道:“安陆公,你数度与萧铣部下交手,情势了解得多,还请不吝指点。”
    “大帅客气了。说来惭愧,荆门曾被老夫攻克,但萧铣骁将文士弘以十倍敌军,又强行夺了回去。”
    “这个怪不得安陆公。荆门乃江陵门户,萧铣自会派大军抢夺。胜败寻常事,安陆公不必自责。此次,我水师五万之众,加上安陆公的八千精锐,足以震慑萧铣。”
    许绍道:“江陵之战,最关键的是两个环节:第一是宜都,此处系峡江与清江交汇之所,水面宽阔,易于泊船,所以文士弘屯六万水军在此据守;第二是荆门,此处扼江陵咽喉,只要攻破,大军可长驱直入,从陆路包抄江陵。所以宜都、荆门一破,江陵水、陆受敌,破城只在旦夕之间。”
    李靖命人取来地图,摊开案上,对李孝恭和许绍道:“安陆公所言有理,不廓清外围,江陵不可破。请看,江陵西侧有一镇名百里洲,攻占至这里,则江陵必破!因此,还请安陆公辛苦一趟,率兵再袭荆门,铲除江陵外援,并从侧翼包围江陵陆路;我协助大帅与文士弘正面交锋,挫其水军,再直插百里洲,包抄江陵水路。到了那时,萧铣插翅难逃。”
    李孝恭道:“靖公之策,思虑周全。我看就请安陆公再辛苦一趟。我再给你七千人马,在下游江边靠岸后,奇袭荆门。”
    李靖道:“这样最好。据探报,目前荆门有守兵一万人,安陆公有一万五千人马,定能攻克。”
    许绍领命,准备在地势平缓处下船,率军突袭荆门。
第二部 南平半壁 第三十五章 战略缺口,宜都
    萧铣同文士弘、岑文本下城检视李孝恭被冲到下游的粮船后,松了口气,准备等各路大军抵江陵后再行反攻,以图巴蜀。有了这四百多艘“从天上掉下来”的辅船,待修补好后,可满载粮草,供梁国水、陆两军深入千里之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