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教父李靖

第31章


    李渊一听这话,精神一振,喜道:“孝恭,你是越发成熟了,不枉朕疼你一场。你说得好,为国家出力,是臣子的本分。你很好,不像有的人,有了一丁点功劳,就恨不得罄竹以书,向朕要这要那。朕宵衣旰食,为大唐百姓谋福,谁又给朕封赏?”
    众臣均想,你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还要封赏作甚?但细听皇上话中之意,似在借题发挥,都不敢轻言。
    李孝恭道:“谢陛下!岭南之事,虽平了萧铣,但仍有诸多事务亟待处置。臣不要封赏,但部下将士用命,还请陛下酌情给予奖赏。”
    李渊道:“孝恭,这个朕已有考虑。你说吧,该如何奖赏?”
    李孝恭道:“将军李靖,数年来夜以继日,招募军士,打造战舰,习练水军,甚是辛劳;清江口一战,大破敌将文士弘六万水军,又在江陵城下消灭萧铣主力,大小十数战,忠勇可嘉,是平灭伪梁的第一将。臣请陛下恩准,封李靖为荆州总管,并加封郡公,以激励将士,同时下诏李靖负责安抚岭南。”
    李渊听了,略一沉吟,问群臣道:“各位爱卿,孝恭所请,是否妥当?”
    萧瑀虽然被萧月仙骂得狗血淋头,但深恨李靖灭了萧铣,于是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萧爱卿,有何不妥?”
    萧瑀道:“收复江陵,全仗赵郡王之力。赵郡王是主帅,李靖只是部将。现不封主帅,却要擢拔部将,于制不合。况且,臣闻李靖在江陵城下时,私分物资,收买人心,此为第一罪;兵出峡江之时,由于李靖疏忽,我军五百余艘辅船被江水卷走,致使我军无法运送粮草,差点把几万人马逼入绝境,此为第二罪;兵围江陵之时,本可破城,李靖却按兵不动,差点让前梁十几万援军赶到江陵,幸而萧铣被陛下天威所慑,开城出降,否则,败的就是我军,此为第三罪;陛下派十二总管同破前梁,若待十二路兵马合围江陵,根本不用大动干戈,即可平定南方,然而李靖贪功心切,冒雨直下,导致军兵死伤上万,此为第四罪。有此四罪,李靖非但无功,反而有罪,应予处罚,以儆效尤。”
    封德彝也奏道:“李靖自恃知兵,刚愎自用,对赵郡王多有不敬,纵有微功,最多也是功过相抵。若再行封赏,恐怕难以服众。”
    李孝恭心头咯噔一声,心想一定是太子在背后指使,萧瑀、封德彝才出来弹劾李靖,当下说道:“陛下,萧大人之言并不确切。若无辅船卷走之事,萧铣就会加强防备,我军突袭不能成功;分发军资,是为了我军拿下江陵后不扰民抢掠,是为陛下立威;对江陵围而不攻,是为了江陵百姓考虑;冒雨直下,是为了抢夺先机。至于封大人说李靖对臣不敬,刚愎自用,纯属虚言,臣受命以来,与李靖精诚协作,并无半点分歧。况且,是陛下亲委李靖治军之权,否则将士怠惰,难以成功。若打了胜仗还要追究责任,那就请陛下一并治臣之罪吧。”
    李渊看过李孝恭上的奏表,心头对整个平南过程是清楚的。但萧、封二人这么一说,也正中他的下怀。虽然他曾亲书密敕,告知李靖“既往不咎”,但心中芥蒂仍然存在。于是说道:“孝恭,功是功,过是过。萧瑀所言有些夸张,但也不是凭空臆造。李靖这个人,打仗还是有几下子,也不能因为有点毛病,就一笔抹杀他的功劳。朕看这样吧,什么过失就不追究了,这个荆州总管,还是由你来当。至于李靖嘛,赐上柱国,封县公,众爱卿以为如何?”
    李渊当了皇帝后,说话总是用商量的口气。但天子既已定调,就是圣旨,臣子若称不妥,才是真正的“不妥”。
    李孝恭道:“谢陛下恩典。伪梁虽灭,但岭南几千里之地,仍需安抚。李靖忠直体国,臣奏请陛下,准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深入各州县,任免官员,体察疾苦,使岭南成为大唐治善之区。”
    封德彝一听,有些急了,道:“陛下坚持要封赏李靖,臣等不便异议。但这岭南抚慰大使一职,应选取治世能臣赴任。就算李靖善于将兵,但治理州县、考察任命官员,非其所长,还请陛下三思。”
    李孝恭道:“封大人之言差矣!李靖曾担任过前隋三县县令长达十数年,又在马邑郡丞任上将边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实为能臣。岭南之地,山深水远,烟瘴遍地,民风剽悍,受中原《诗》、《礼》教化不多,隋末及伪梁就有官员被当地异族斩杀,需要治世能臣以刚柔相济之策,尽早使其归化。若不通风俗、不晓民情,恐怕难以胜任。”
    李渊知道李孝恭年轻,岭南这样的地方,只有李靖这样文武全才的人才能治理好。他略一沉吟,对封德彝说:“封大人,你刚才所言,也有道理。岭南情势繁杂,的确需要干臣才能完成使命。朕看封大人学富五车,两朝为官,胸中自有丘壑,若卿不畏劳苦,朕就命你为岭南抚慰大使如何?”
    封德彝本来是受太子之托阻止李靖升官,从而达到钳制李孝恭、削弱李世民力量的目的,不料此举为自己招来了麻烦。别说几千里外的岭南,就是要他到东都洛阳去,他都不干。于是赶忙道:“陛下,老臣本该为陛下分忧,奈何年老体弱,无力远行,只想陪伴陛下,早晚听命于驾前。至于安抚岭南之事,还请陛下另择贤明之臣吧。”
    李渊心头冷笑,心想:你们这帮老家伙,光说不练,贤明之臣在哪儿?既不举荐,又无人主动请缨,于是说道:“这事就不议了,朕看李靖就合适。”随即下诏:命李孝恭为荆州总管;李靖为上柱国,赐爵永康县公,检校荆州刺史,岭南道抚慰大使,赐帛二千五百段。众臣山呼万岁,就退朝了。
    下朝后,李渊让李孝恭到御书房,亲笔写了一封密敕,授予李靖临机专断之权,可按朝廷制制度任命地方官员。李孝恭跪拜道:“陛下隆恩,臣与李靖当誓死相报。”
    李渊道:“孝恭,朕得一碗水端平。药师之功,朕放在心上,待来日有功,再行封赏。至于你的其他部下,你据实报吏部、兵部,朕照准就是。你这几年辛苦了,好好在京陪陪家人,再去南方吧。”
    李孝恭谢恩而退。对今天的结果,他是满意的,看来与秦王所料相差无几。
    萧铣父女被斩于市,李渊命礼部按制厚葬于终南山下。
    李孝恭回府后,请封司马冲腾为游骑将军,薛宗胜为游击将军,张宝相为怀化郎将,虎京为归德郎将,张素怀为致果校尉。顾水生功勋卓著,特擢荆州司马。其余众将士,皆有封赏。
    李渊很重视平南之事,命诏发江陵。由于许绍亡故,李渊特命其子许智仁承袭安陆公爵位,实领峡州刺史之职。
    江陵城内,岑文本正在家中挑灯夜读,忽闻有人叩门。
    开门一看,只见李靖青衣小帽,打扮得像个商人。岑文本当即请李靖入内,奉茶待客。
    “文本,这段时间忙于杂务,这才得空来府上拜访,还望谅解。”
    “靖公客气了,文本何德何能,让靖公亲自前来探望?”
    “文本,江陵一城完好,百姓未受兵灾,有你很大的功劳。别人或许不知,但李靖心中有数。今晚前来,是有事相求。”
    于是将朝廷任命他为岭南抚慰大使的事说了,希望能从岑文本处讨得良策。
    岑文本道:“岭南地大物博,关山万重,道路闭塞,古称蛮夷之地,受中原教化不足,但四季雨水充沛,物产丰富,户口百万,百姓殷实。自隋末大乱以来,岭南因山高路远,受灾较小,是国家兴旺的基石。靖公受命安抚岭南,当以怀柔之策安定一方,而不可强夺其志,引发官民相抗。对前梁官吏,若无劣迹,当委以原职,使之为朝廷尽忠,为军民尽责;对异族百姓,当尊重习俗,轻徭薄赋,让百姓感受到大唐的恩惠,尽享清平。长远来看,还应开凿道路,保护商旅,使之与中原实现物资交换。更重要的是,各州县应开设学堂,鼓励百姓识文断字,大兴孔孟之道,方能传播中原文化,使之长治久安。”
    李靖听罢,起身行礼道:“文本一席话,顿开李靖茅塞,李靖当按文本的指点行事。然而岭南绵延几千里,我此行如同大海行舟,当从何处着手?”
    岑文本取来地图,对李靖道:“岭南虽大,但要冲之地,当数桂州。靖公出荆州之后,经衢州、永州,到桂州,再行安定高州。极南之地交州已归附,只要安定桂州,其余州县,可遣使者持书告知,必相依附。”
    李靖深以为然,道:“看来桂州是此行重中之重。我闻桂州守将李袭志,以忠直闻名于岭南,皇上曾投书于他,不知此人能否归附?”
    “要论起来,李袭志与当今皇上还是同宗,也是陇西人。当年,宇文化及杀杨广,李袭志召集士庶举哀三日。有人劝他在岭南称王,他厉声呵斥,固守两年,后被梁军攻陷,被梁皇任命为工部尚书、检校桂州总管。李袭志在前梁为官清廉,与岭南异族首领相处甚洽。靖公可修书一封,遣人送往桂州。若得李袭志相助,岭南各州县官吏必会望风归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