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第13章


现在非常有名的关塔那摩监狱,他们的审讯手段很多就是继承了那时的“先进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只是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很多美国科学家也都心灰意冷,选择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譬如前不久在我国去世的寒春女士以及同她一起来到中国的韩丁先生,他们最初也从事核技术研究,来华后则选择了农牧业,这批人来到中国完全就是基于意识形态上的认同,因为他们对两种社会模式都有着远胜于他人的感性认识。而由此开始,美国众多科研领域甚至是核心科研领域都不得不开始依靠来自德国、日本等国的移民。
    到1953年4月,麦卡锡在两名年轻助手的协助下,开始为美国设在海外的大使馆藏书目录进行清查。在这次清查中,美国共产党领袖威廉·福斯特、左翼作家白劳德、史沫特莱等75位作家的著作全被列为禁书,甚至连施莱辛格和马克·吐温的作品也被列入“危险书籍”之列。被剔除的书籍总数有近200万册。在此影响下,美国国内城市和学校的图书馆中“任何可疑的书籍和杂志”也纷纷被查禁、焚毁,这基本就是美国版的“焚书坑儒”。美国国务院、国防部、美国之音、美国政府印刷局这些要害部门也没得安宁,仅1953年一年,麦卡锡的委员会就组织了大小600多次“调查”活动,外加17次电视实况转播的公开听证会。
    到1954年,麦卡锡运动总算是停下来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国内上下都熬不住了。麦卡锡参议员除了受到“谴责”以外什么事也没有,到1957年因为饮酒过量死了。从为政的策略看,这应该属于一招“矫枉过正”:先做到十二分,再往回退一退,但还能剩下十分。麦卡锡主义被“谴责”了,但美国国内的左翼政治力量在这段时间里遭受了重创,从此一蹶不振。现在所说的美国“左翼”其实应该是右翼当中的“左派”,和当时的左翼不是一个概念。后来到80年代美英带着全世界往“右”转,一直到现在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和这段历史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后话。就当时而言,这其实是美国的精英阶层面对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压力,对国内思想进行的一次肃清,说白了就是“防止和平演变”。美国精英阶层对意识形态安全或者说阶级斗争的关注一直以来从未放松过,就连奥巴马在其就职演说中还在把共产主义和法西斯相提并论。
    两德分裂
    在美国国内反共运动搞得热火朝天的同时,苏联其实并不打算和西方世界彻底决裂。苏联同样是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但它并没有美国那么走运,战争是在它的国土上打的,虽然胜利了,但这个胜利没法直接带来财富,相反大量的工厂和基础设施都毁于战火,更糟糕的是战争中损失了2700万人口,这对战后总共只有1.67亿人口的苏联来说是最严重的损失。苏联此时的强大不过是指它那部只能消耗资源的战争机器而已。想要恢复元气,除了尽快拿到德国10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外,就得依靠苏联储量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西欧国家做能源生意来获得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其实和现在的俄罗斯是一样的思路。
    当然,美国人并没有给苏联这个机会,而是拉起了所谓的“铁幕”,一来由于前面提到的苏联的“双重角色”,二来美国也需要给西方世界“制造”一个敌人,一个可以迫使西欧和日本必须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敌人,而苏联恰好是最佳的选项。
    雅尔塔会议期间,苏联和英国曾存在一个严重的分歧,就是战后如何对待德国。英国提出要肢解德国,在战后成立所谓“北德”和“南德”两个国家,而苏联则坚决反对。为此斯大林和丘吉尔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是在罗斯福的协调下才得以化解。最终的协议中规定,德国投降后,苏、美、英三国武装力量总司令在各自占领区内行使德国的最高权力,有关德国性质的一切问题应由中央管制委员会(后称“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解决。斯大林之所以如此激烈地反对肢解德国,是因为一旦德国分裂,仅凭苏联控制的那部分将很难兑现对苏的战争赔款。而且“中央管制委员会”的存在,也会给苏联提供一个和西欧接触的平台,那么苏联向西欧出口能源也就有了可操作性。
    后面的历史自然是无法让斯大林满意的,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同年8月英美在自己的占领区内宣告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冷战的帷幕就此拉开了。苏联为了应对,只能无奈地在9月仓促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在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以应对北约日益增大的威胁。
    原本该由整个德国承担的战争赔款,只能由东德一家来承担了。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东部的工业基础原本就比西部要差不少,战争中东部遭受的破坏比之西部也更为严重。如此一来,就注定了东德在成立之日就不会有好日子过。物资匮乏迫使苏联对德国苏占区搞起了“三光政策”:一共拆迁了1900多家工厂的设备,其中绝大多数是整厂搬走,同时就地“改造接收”了200多家大企业,对苏占区的设备、人员一律无偿征用,最后连东德境内的复线铁路也都统统拆了半边去,这一拆就拆了13.5万多公里。经济上的问题,又迫使东德政府不得不始终对内采取“斯大林主义”式的高压政策,以维持国内稳定,即便是后来赫鲁晓夫开始批判斯大林时,东德政府的这一高压政策也没有改变。这也就难怪在冷战期间,东德老百姓会不断地逃往西德。现在很多前东德的人士,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主观上极度仇视一切和共产主义沾边的东西,和这段历史也不无关系。
    经济形态与霸权模式
    涉及国际格局,抑或说是国家间利益分配的问题,那肯定就要说到“霸主”和“霸权”。在这里,不妨暂时把“霸权”看做是一个中性词——霸主在世界利益分配体系中所扮演的其实是双重角色,首先是体系中最大的利益收割者,不过同时也是这套体系的“驱动核心”,负责构建体系,并维持体系的正常运转,这一点无须讳言。所以霸主做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国家打它成为霸主的那一刻起,它的国家决策中就会一直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趋势——“维护大局”和“自私自利”,或者说,是“养鸡”和“取蛋”的问题。霸主地位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自己主导的分配体系攫取超额利益,可一旦做得太过分了就会演变成“杀鸡取卵”,体系就会崩溃,霸主的地位也就跟着没有了。从历史上看,霸权国家的政策其实就是在“杀鸡取卵”和“大公无私”两个极端之间不断摇摆从而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什么时候这种平衡保持不下去了,这个霸主也就该完蛋了,紧接着便是群雄逐鹿,历史进入到一个动荡时期……
    那怎样才能算是“驱动核心”呢?从军事上说最好理解,谁的拳头最硬、力气最大,谁自然就是霸主。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说,霸主必须能对外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让自己的“三观”成为别人也认同的行事准则——至于是不是真的适合别人另说。也就是说,要想搞霸权主义,你还得成为世界范围内“先进文化的代表”。而从经济上说,成为霸主的先决条件是能主导经济体系的运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能对最高端的那部分形成垄断——换句话说,要做世界霸主,光有钱(经济总量)是不行的,你还必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在古代农业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非常简单,农耕或者是放牧。当时也存在商业和跨国贸易,但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里所占的比例终归是有限的,那个时候生产技术水平有限,不可能让多数人脱离土地去搞别的东西。谁要是想成为一个地区的霸主,就必须占领尽可能多的土地,有了土地才能获得当时最基本的财富——粮食。那个时代的国家,通过步兵和骑兵来占领并保卫土地,水(海)军的使用也是围绕着争夺陆地进行的,和现在所说的制海权没什么关系;驰道、驿道是那时国家的神经和血脉,中央权力能够影响的区域大小,取决于人、马的行动速度。距离太远的话,中央和地方之间信息交换的反馈时间就会过长,粮食从地方往国都运,没到地方可能就被运粮的人自己吃光了,这样的控制基本就是无效的,最多只能是名义上存在臣属关系。蒙古人曾征服过大半个欧亚大陆,但超越了当时控制手段所能达到的极限,所以最终也没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蒙古帝国”。当时经典的帝国,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都只是控制亚洲的一部分,周围的小国和中土之间除了称臣纳贡以外,经济上没有太多的联系,也就谈不上利益分配的问题。同时期的欧洲在政治生态上更像是中国的春秋时期——其实现在也差不多,那里的霸主在性质上和“春秋五霸”比较接近,和大一统后的中国没什么可比性。
    公元1500年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的工商业开始兴起,由此促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又衍生出了帝国主义这个超级大怪物(大兔子)。前文已经介绍过,当时欧洲的经济模式就是殖民地经济,受技术限制,虽然产业上分工细了点,但产业链还是比较短。所谓国际分工,就两个层级——宗主国和殖民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一直到英国,它们成为霸主的标准是看手里是否掌握了最多的殖民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