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第33章


2000年2月初,俄军最终以阵亡官兵1173人的代价,击毙叛军约1万人,恢复了对车臣地区的控制,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但是,残余的车臣叛军化整为零,逃进山高林密的高加索山区,仍然可以从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国外势力那里获得援助。2004年俄罗斯境内一系列的恐怖袭击便是出自这些人之手。
    注释
    【1】经互会严密的组织体制决定了有时需要将它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事实上东欧剧变的起爆点正是“波兰危机”。当年波兰的动乱导致原本由它负责的粮食生产无法进行下去,而美国对华约国家的粮食禁运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危机,而这又导致了苏联等国家经济运转异常,进而为戈尔巴乔夫的“政改”提供了借口。
    从经济珍珠港到平成战败
    历史在某些时候,总是会存在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20世纪30年代,日本借助美国的石油、橡胶和钢铁开始了自己的扩张,妄图依靠暴力在远东建立起一个日元圈子,而最终的结局则是日本为美国做了嫁衣。
    在40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再次企图借助美元的货币霸权来建立起有自己主导的日元经济圈,而历史在此则非常残酷地又一次重演了……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全世界都笼罩在一种“向右转”的氛围之中,代表左翼的共产主义运动开始走了下坡路,苏联以及东欧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部都在变质和瓦解。虽然此时的美国依旧可以让人感受到咄咄逼人的压力,但问题同样出在内部——“北约国”的内部。而与此同时,在经历了70年代初石油危机的重创后,西德和日本的经济再次站起来了。
    这里我们主要说日本。可能和很多人的印象不一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的日本并非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已经“一穷二白”了,它的工业底子还是保留了很大一部分的,更重要的是还保留着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和社会动员体系,这是国家工业化的种子。不过当时的日本的确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经济萧条期,这主要是由于日本自甲午战争开始形成的殖民地经济体系完全崩溃了——原材料与农产品来源地随着战败被剥离掉了。
    美国最初曾有把日本改造成一个农业国的想法,果真实现的话,今天的日本经济充其量也就是新西兰或澳大利亚的水平。但是,后面的历史显然没有随着美国的愿望而发展,因为冷战开始了。为了在远东地区应对苏联和中国,美国不得不选择重新武装日本,使其重新工业化,于是就有了“道奇路线”【1】,这是战后日本经济得以重启的根本原因。我们常常提到的朝鲜战争的因素,起到的其实只是一个“激活”的作用。
    美国不但给日本人松了绑,在资金技术上还加以扶持,连日本的国土防卫也用驻日的方式由美军代劳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政府其实一直希望日本人加大国防上的投入,以减轻美国的负担,但日本政府就是不干。有了这样一个合适的大气候,日本先前留下的“工业化种子”很顺利地就开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1956年“神武景气”的到来,正式标志着日本战后经济开始腾飞。这里还要说一句题外话,某些媒体经常会拿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和日本加以比较,说:当时中日经济相差无几,而后人家日本却开始腾飞了云云。问题是这个所谓的“相差无几”仅仅是指几个纸面数据,实质上日本战后留下的现成的各类设施、产业工人、组织体制等等都是中国所从未具备过的,是需要那时的共产党白手起家去建立的,而那时日本所处的外部环境也是中国所无法比拟的——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要举国勒紧裤腰带还苏联的债,而日本对华的战争赔款,美国政府一施压,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就宣布放弃了(日本对华战争赔款和外蒙古“独立”原理上差不多,之前回旋余地都已经被国民党政府给弄没了,两盘死棋到中共手里后,前一个换来了日本对华无息贷款,后一个则促成了苏军撤出东北)。
    言归正题。凭借已有的底子和优良的外部环境,从1956年开始一直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前,日本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连续19年高速增长。1955年日本GDP为美国的6%,西德的56%,到1966年就超过了英国,1967年超过法国,1968年超过德国——从那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日本的GDP一直居于世界第二。
    不仅仅是经济总量在增长,在劳动生产率上,1951到1979法国与西德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是4.5%,美国是3.2%,而日本高达8.9%。这个数据背后反映的是一国在技术上的进步程度——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日本一共用了15亿美元就从欧美获得了如果自行从头研究需要花费1500亿~1800亿美元的技术,这同样得益于冷战,对如今的中国而言,这种好事是想都不要想的。
    日本战后经济的崛起
    日本二战后在一片废墟上发展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被视为经济奇迹。然而“奇迹”也只能是建立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条件中有一些则是日本所无法左右的,这就决定了它后面的宿命。
    除了基础和外部环境这两个“硬件”之外,日本的经济腾飞还得益于其“软件”。在大批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日本政府针对外国的同类工业品建立了极为森严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也就是说,不再通过税收等经济途径间接限制外国商品,而是直接动用行政或法律手段。在经济体制方面,日本经济其实搞的是一种“举国体制”,在效果上和社会主义国家搞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比较接近的——都是“全国一盘棋”,资本家们在政府的协调下抱团去和欧美“鬼畜”们竞争。在技术领域,还可以集中力量在重点方向搞攻坚。当然在具体机理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日本的举国体制是通过大公司间交叉持股以及公司和银行交叉持股来实现的,这等于把资本家们的利益连到了一块,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除此之外,在生产组织中日本搞起了“有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逐步在企业里建立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与企业工会三项制度,亦成为“三神器”。这三项制度加上成熟完备的福利体系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工人的利益,在保障了社会稳定的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在笔者看来,日本或许应该算是最“像”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之所以会这样,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并非资本家们的本意,而是由日本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的——它正好处在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交界处,挨着苏联和中国两大社会主义“辐射源”,再加上大批在华的战犯被改造后重新回到日本,一里一外使得当时的日本社会“向左偏”的趋势可能还要大于欧美。那个时候左翼青年们举着毛主席的画像上东京大街上游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当时留下来的照片里要是背景里没有日文,一不留神就会当成是在中国拍的。换句话说,这种“有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出现的原动力来自于左翼政治力量的斗争,这和美国罗斯福新政产生的背景是一样的。
    把日本经济的崛起(而非日本的崛起)放到同一时期的世界大格局里来看,如上一章里所指出的那样,这其实是欧美国家产业输出的结果,实质就是日本在前文提到过的美国所主导的“金字塔”体系里,从“塔基”一步步跳到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层”。资本越来越国际化,各个国家在分工体系里开始变得日趋专业化,欧美国家开始主攻“钱生钱”的虚拟经济,把实物生产这种脏活累活都抛给日本人去干了,这是这套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说的是大势,在具体的时间,对具体的人或集团而言,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种产业转移是金融资本所乐于见到的,但对当时欧美制造业的从业者来说则是一场灾难。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正处于战略收缩阶段,由此不得不进一步放松对日本经济的压制,以此为契机日本先是实现了对美国的贸易平衡,进而在80年代彻底在美国本土击垮了美国的家电业,正式对美国建立起了出口优势。到1986年日本泡沫经济开始前,日本在家电、汽车和半导体生产领域都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有利地位,当时日本的GDP占世界总额的15.3%,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超过了欧洲第一、第二经济大国——德国与法国的总和。至1983年,日本在当时决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159项技术领域中,同时领先于美国和欧洲的有39项,与美国相当的有38项,落后于美国与西欧的技术仅为19项。当时世界十大银行中有八家是日本银行——其中前三位都是日本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日本企业占了244家,比如住友、三菱、丰田、松下、索尼、全日空、新日铁、新干线都是世人皆知。从尖端的特种钢、特种材料、半导体、大型电子计算机到传统的汽车、轮船、钢铁、电子产品、精密化工产品,到处都是日本制造的天下。光看经济指标的话,超越美国在当时的日本人眼里确实是一个可望亦可及的目标,石原慎太郎的《日本可以说不》就是在那个背景下写出来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