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第40章


理论上说,一国经济如果处于紧缩中则本币应趋于坚挺,但实际上自1995年以来,除了游离于统一货币之外的英镑外,欧洲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比值却是一路下跌——1997年末与1995年末相比,马克下跌了27%,并曾一度超过30%,法郎下跌了25%,有些欧盟国家本币贬值的幅度更大。由于“欧洲汇率机制”是大部分欧盟国家的货币都与马克挂钩,马克对美元贬值,就意味着几乎所有欧洲货币都在对美元贬值。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欧元区各国投资者对启动欧元后其币值的走向难以把握。首批进入统一货币的11个国家经济发展层次拉开得太大,直到1995年包括德、法在内许多成员国与启动欧元所规定的4条标准都仍有很大差距。出于对各国在启动欧元时间难以同时达标的考虑,1995年5月欧盟执委会公布了统一货币的“绿皮书”,允许成员国以“加速度”进入统一货币,实际上等于放宽了统一的标准。1995年12月在马德里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欧盟各国在表示一致赞同“绿皮书”方案的同时,却又再次表达了“按时启动欧元”的决心。这种前后矛盾使得许多人对欧元的前景心存疑虑,德法两国的反复扯皮又进一步加重了人们的疑心,为了躲避统一货币的风险,大量的欧洲货币被兑换成美元并大量被用来购买美国资产,由此才引起了欧洲货币在1995年以后对美元的大幅度贬值,大量资本从欧洲流向了美国。到底有多少欧洲财富因此流入美国这里没有准确统计,但是可以粗略估算一下:那时欧洲的金融资产有28万亿美元,如果按欧洲货币对美元的平均贬值幅度大于25%计算,那么大约有7万亿~8万亿美元的欧洲财富流向了美国。当时欧洲国家货币贬值的程度并不比后来亚洲国家在金融风暴中贬值的幅度相差很多,之所以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主要是因为贬值的过程隐藏在欧洲国家主动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后面,是靠政府硬撑着才没有引起股市与楼价的大幅波动。
    靠着法德两国的支撑,在欧洲资本大量外逃的情况下欧元最终在1999年1月1日仍然顺利发行了,一种“准世界货币”诞生了。一般认为,欧元的诞生直接威胁到了美元的货币霸权,因为欧元区经济总量与美国基本相对,且欧洲统一货币整合了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市场。而在笔者看来,欧元对美元的威胁至少在当时是被一些人高估了。当时的欧元其实还不可以被看做是本币国际化,它更像是一种货币联盟。对内,这个货币联盟由于有法德两个“政治中心”的存在,其实是等于没有政治中心,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欧元区事实上没有统一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样的货币联盟其实是靠法德这样的经济强国向弱国让渡部分发钞的控制权来实现的,表面上看,是把美元“礼送出境”了,而在实际操作中,弱国往往有过量发钞的冲动,强国无法制止,如此整个欧元区的经济运行就要出问题,这和一个国家内部地方政府滥发地方债最后不得不由中央政府买单是一个道理。对外,这个货币联盟缺乏足够的武力支持,对欧元区以外的地方基本是无能为力,这一点在后来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当然,欧元对美元的威胁依然是存在的,只不过这种威胁程度暂时还不能被称之为“美元克星”。这种威胁主要的体现实际是“割据”——在那个原本涵盖全世界的“美元经济圈”里搞了个“国中之国”出来,20世纪80年代时的“日元经济圈”其实也是这样一种占山为王的性质。在古代,如果有什么人占山为王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那么朝廷只要实力允许肯定是要尽数剿灭的。虽然这种割据势力一时还不会推翻自己的龙椅,但是它等于是让朝廷控制的土地面积缩水了,其实现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就是这样一个状况,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范围就首都周围那么一片。而再长远些考虑,谁也不敢担保未来什么时候你这堆“星星之火”会不会真的可以“燎原”了。欧元之于美元同样是这样一个道理:欧洲形成一个割据一方的货币经济圈,然后亚洲再形成这样一个货币经济圈,久而久之美国这个世界霸主就该蜕变成北美自由贸易区“区长”了。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应该明白,一旦形成这种局面,那后面改朝换代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与之前被美国重创的日本不同,欧盟国家在独立性上要强得多。在欧元区以外欧洲国家的能力有限,但在欧洲内部做“地头蛇”还是做得来的。因此美国不可能像当初直截了当收拾日本那样来打压欧元,而是还要另选地方下手。而美国人所选的那个点就是当初的南斯拉夫联盟。
    在本书第一章里我们曾经提过,一直以来欧洲的政治生态其实就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从地缘上说,巴尔干半岛对欧洲而言就相当于中国的中原地区——是联系亚欧非的战略要冲。在中国,取天下必要取中原,而在欧洲,要统一欧洲就必要取巴尔干——别忘了当初希特勒和铁托在大山里日复一日地打游击。只有拿下了这里,西欧与亚洲、非洲之间的物流通道才能算是真正地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东欧剧变以后,俄罗斯依然在南联盟保持着深厚的影响力,这就等于是在西欧的咽喉处留了一颗钉子,而西欧国家对这颗“钉子”自然是拔之而后快。自1996年起,科索沃独立势力就开始成了气候,“科索沃解放军”同时拿着美元、法郎、英镑还有马克,几方的资助使得科索沃地区的分裂势力迅速壮大。打这开始,西欧国家就几次三番要求美国出兵,以北约的名义动武,彻底解决掉南联盟——对南联盟动武,必然要面对它背后的俄罗斯。以当时西欧的武装力量,是无法对阵俄国人的,所以必须把美国也拉进来。但美国却显得非常“沉得住气”,整整等了两年多——直到欧元诞生。
    1998年下半年开始,科索沃的局势开始迅速恶化,此时欧元正呼之欲出。1999年1月1日起欧元开始正式发行,同年3月27日科索沃战争爆发。随着巴尔干战火的燃起,西欧在太平了六七年后再次被推到了“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当时人们对冷战的恐怖记忆还没有忘却,而这一次又是实实在在的“热战”,普通人对此的恐惧是不言而喻。潜在的风险造成了新一轮的资本外逃,欧元与美元汇率从最初的1.1∶1一直跌倒0.9∶1,截至2000年3月份,共计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欧洲资本逃离欧洲进入美国资本市场。
    笔者最初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曾把科索沃战争看做是美国针对欧元的一场阴谋。而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或许我们应当称之为“阳谋”更为合适。什么叫做“阳谋”?就是你明知前面是陷阱甚至是无底的深渊,可还是必须要走过去往下跳,因为你别无选择。德法两国决策层应该不会愚蠢到在战争开始前预见不到欧元前景的程度,真正的问题是,即便他们心里一清二楚但也没有选择的余地。西欧在军事上没有能力单独应付哪怕已经大大衰弱了的俄罗斯,所以必须依靠美国。因此,打还是不打、何时打、打多久,这些问题的主动权都在美国手里,你想等欧元站稳脚跟以后再打,到时候美国就不会陪着你玩了。再直白一点说,从欧洲逃离到美国的那1万多亿美元资本其实就是西欧给美国的“赎身钱”。当然,关于给多还是给少的讨价还价欧洲还是搞过的——战争期间法、德曾连续几次要求投入地面进攻,这就是想宁可多死人也要尽快结束战争,因为早一天结束战争其实就是早一天结束资本流失。但这只是一个具体的定量的问题,总之“赎身钱”是必须要交的。而且最终显然西欧国家也没从美国那里“讲下价”来,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不紧不慢地持续了长达78天。不单如此,在大量资本流入美国之后,美国政府又声称是“为了欧洲的和平,美国才打这一仗”——于是欧盟还要支付四分之三的战争费用,而科索沃的战后重建欧盟同样也要拿大头。
    欧盟愿意掏这么大一笔“赎身钱”,也证明这笔交易在欧洲人眼里其实还是合算的。流失的资本是“鸡蛋”,而换来的则是“母鸡”——在本章前面我们曾提到过,随着东欧国家的加入,欧盟内部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垂直分工体系,而细一想我们会发现,这个体系其实还缺一块,就是原材料。资源特别是能源,是欧盟经济体系的一块短板,同属欧洲的俄罗斯倒是掌握着丰富的资源,但让这么一个掌握着1万多枚核弹的大块头加入进来显然是西欧国家所无法接受的——你进来了,那其他人就统统成跟班了。如果完全掌握巴尔干半岛,那么欧盟就拥有了一条完全排除俄国人影响的资源通道,如此欧元经济圈就真正完整了,欧洲的“货币割据事业”将因此向前迈出一大步,在“占山”以后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称王”了。
    科索沃战争
    1999年6月2日,米洛舍维奇最终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这意味着南斯拉夫最终屈服了。在美国一极独大的大背景下,处于弱者地位的南联盟做出这种屈辱的选择只能说是无奈的。之后在6月3日,南议会接受了这份协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