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第41章


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10日,北约正式宣布停战。此时在法德等国眼里所看到的是:在支付了高昂的代价之后(当然是指流失的资本,在南联盟伤亡的人民他们是不会计入任何成本中的),“母鸡”总算就要到手了。
    而到了12日凌晨,事情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逆转:俄空降兵近卫76师的260名士兵乘着夜色,赶在北约部队之前抢先占领了普里什蒂纳机场。从那一刻起,一切都几乎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钉子”还是没有完全拔掉。欧盟的“鸡蛋”已经给了美国人,可他们梦寐以求的那只“母鸡”在到手前的最后一刻却飞走了。回忆一下1991年2月28日多国部队在巴格达城下突然终止进攻,我们对普里什蒂纳机场发生的事情会不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当然,我们只能说两者的客观效果是一样的,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当时原本计划要进驻普里什蒂纳机场的英军行动迟缓是在故意“放水”。但是美国在事后对俄罗斯的这一行动确实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相反,在7月11日美军还主动把科索沃东部的部分防区移交给了俄军。这里未必一定有什么阴谋,不过说美国乐于见到俄罗斯继续保持在这一地区的存在,进而顺水推舟恐怕是不为过的。从利益角度说,一个要自立门户的欧盟本质上和要统一阿拉伯世界的萨达姆一样,都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
    币缘战争
    “币缘战争”这一提法,笔者最早是在王建先生所著的《新战国时代》一书中见到,这里借用了过来。所谓“币缘”是相对于“地缘”而言的。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虚拟化”,它的货币霸权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是靠它的货币霸权为战争进行融资,而这两场战争的直接目的则着眼于地缘,货币霸权是为地缘政治服务的。
    到了后来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后面要提到的伊拉克战争,战争的目的则简化到只是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向,战争直接的结果就是中东和欧洲的资本为了规避风险而流向美国,这一点在科索沃战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就形成了一个“美元支持美军,美军保障美元”的正反馈。至此,打仗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资本家获得利润,从国家层面考虑的东西反倒不多,战争本身就成了资本家们的一种赚钱的买卖。虽说之前美国参与的几场战争归根结底也都是为了给资本家赚钱创造条件,但那时远没有现在这么直接。
    在这里我们总是提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的整体氛围是在向右转,资本意识在决策中事实上压过了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而纯粹的“币缘战争”的出现正是这种状况的一种极端体现。
    这种所谓的“币缘战争”存在这样一个特点:战争的打击对象和真正的目标未必就一定重合。科索沃战争中遭到轰炸的是南联盟,而最终战争却打压了欧元,让欧洲资本流向了美国。现代经济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国际合作——由几个国家组成一套垂直分工体系,或者也可以叫“××经济圈”,这个圈子或大或小,共同点是圈子里面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动都会受其产业链上其他上下游国家的影响。因此美军也就无需直接打击你,只要选你体系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动手就可以了。
    要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抵御美国的“币缘战争”就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让自己的武装力量控制范围能够涵盖自己所主导的经济圈;第二,在本国内部建立起一套由高到低的、完整的经济循环体系——后一条是对于大国而言的。
    漫谈利比亚战火
    自2011年3月19日起,以法英美为主导的多国部队开始对利比亚政府军及卡扎菲控制下的其他设施发动空袭,期间卡扎菲的小儿子和三个孙子在空袭中被炸死……
    自科索沃战争结束十二年后,这是又一次由西欧国家主动挑起的战火,虽然时隔十余年,可有些情况还是似曾相识的:同样是一国发生内部冲突;同样是其中一方被西方媒体描述成了恶魔的化身;最有意思的是,电视上那些土生土长的反政府武装人员都能讲一口极流利的英语。
    首先要说明的是,战前利比亚的情况和许多人想象中的可能不太一样,利比亚国内并不存在明显的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或者更直白点说,那里的老百姓并没有民不聊生。恰恰相反,由于有丰厚的能源红利,且国内人口不过600万,利比亚在国内民生上其实做得很不错【6】: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美元,这一点即便是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也要羡慕;医疗、教育、住房三大基本生活要素几乎是免费的,老百姓不存在“三座大山”的问题;而且就业也不存在问题——因为人口少,利比亚大量基建工程都是由外国人来做的。至于卡扎菲本人,反对派攻击他用得最多的也只是一个云里雾里的“独裁”。虽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而言,卡扎菲并非是一个招人喜欢的家伙【7】,但是上述方面也是需要看到的。
    一直以来,利比亚最大的问题并非是社会公平,而是其社会结构——这是一个以部族为基本单位的国家,部族首领才是自己领地真正的领导者,他们手里都有各自的武装力量,听命于中央是因为有好处拿所以才给点儿面子,老百姓认同的也首先是自己的部族,国不国的则在其次。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这个局面有点像是中国春秋时代的一个微缩版本,中央政府的地位比当时的周王室其实强不了太多,因此卡扎菲这个“独裁”的帽子戴得着实有点冤枉。利比亚的部族矛盾自古有之,1969年卡扎菲通过政变上台,本身就有部族矛盾激化的背景。而在他在位的几十年里,部族政治问题也并未有所改观,从这点看,这个人的实力和能力对于利比亚而言确实还是不够的。这一次内乱说到底只不过是借助中东地区的一系列内乱这个外部环境,使长期存在的部族矛盾又一次爆发了。
    和过去西方阵营所发动的多数战争不同,这一次空袭利比亚的主导国家是法国。北非地区向来被法国视为自己的禁脔,这里的局势和法国的利益密切相关——正如前面所提及的那样,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欧盟一直以来在资源上就存在短板,北非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特别是能源),法国人则借助其在北非的影响力,在欧盟内部平衡德国在经济上的实力,再进一步,这就是日后在欧元问题上德法谁说了更算数的问题。
    而在这样一个关键之处,此前法国政府却连续两次都“押错了宝”:突尼斯国内政局出现混乱的时候,法国官方力挺本·阿里,结果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却成功了;利比亚内乱开始后,鉴于之前突尼斯、埃及的“教训”,法国政府迫不及待地承认了反对派政府,带头冻结了卡扎菲家族的海外账户,完全把卡扎菲逼到了死角,可是没想到最后这一局卡扎菲竟然翻盘了——相对于政府军而言,反对派武装的兵员素质和后勤都只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当然,从利比亚过去对外战争的表现看,其政府军的实力其实并不强,此次战争中卡扎菲依赖的主要是来自黑非洲的雇佣军),且部族矛盾的性质决定了他们的群众基础都仅限于其部族所在的地盘上,在多国部队发起空袭前,反对派武装已经处于完全被压制的状态。即便有了来自北约的空中支援,反对派武装仍旧没有能力发起有效的反攻。
    连续两次,法国人换脸比川剧演员都利索,支持现政府和支持“民主”两张面具都用过了,可偏偏都没用对地方,结果就是索性不用了,撕掉往地上一扔,露出来的就是两个字——利益。这就有了后面萨科奇的带头武力干涉利比亚。按理说,卡扎菲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此前利比亚的石油主要是出口欧盟的,2007年底卡扎菲甚至准备从法国购买价值45亿欧元的阵风战斗机,如今法国人这一手完全就是“卸磨杀驴”。
    然而在历史上,自奠边府战役之后,法军从没有在单独参加的战争中占过便宜,所以必须要拉上几个“盟国”才敢动弹——当然这更多的是从政治上考虑,即便法国人想单干,美英等国也必然会通过联合国等渠道来孤立法国,这一点在二次中东战争中已经有了先例。但对美国而言,除了埃及,它在北非地区并没太多利益瓜葛,卡扎菲虽说在“9·11事件”后倒向了美国,但他的利益关系主要还是在西欧一边,美国人对他也没什么兴趣。因此美国也乐得见到如今这样的局面,支持法国这一举动本身就可以从法国人身上换来不少好处,如果法国人打赢了,美国自然还可以从北非分一杯羹。而如果战局陷入胶着,把法国人拖了进去,那对欧元而言将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对美国而言却同样是一件好事。
    德国在关于建立所谓“禁飞区”的表决中投了弃权票,因为法国通过控制北非而强化其在欧盟的地位是德国所不愿意看到的,此外,即便是德国支持法国,北非是法国的传统地盘,且无论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还是在北约的框架下,德国的权重都不及美英,因此如果法军打赢了,德国也不会因为一张赞成票占到太多便宜,相反会无端地得罪众多阿拉伯国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