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第42章


但是投反对票又过于激烈,会彻底断了在北非问题上和法国合作的可能性,甚至还会波及其他问题,所以最终德国自然是选择投弃权票。美国则是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进来的,它从一开始就拒绝了主导军事行动,自然不会去蹚浑水,其他盟国同样不会,那么就只剩下法军一家。如果法国最终被拖入战争泥潭,那德国获利最大,欧元区就此将从法德两个核心变成德国一个核心。而如果最终利比亚内战以国家分裂而告终,那么德国先前的中立态度将使得它有机会插手卡扎菲所控制的利比亚西部,这样一来,和法国东西平分利比亚,德国同样是赚了的。
    阿拉伯联盟的举动则比较耐人寻味,中东的一系列内乱都是针对中东各国现政权的,阿盟无论是参与搞禁飞区还是参与军事打击,看上去都是在帮反对派的忙。一个合理的解释是,随着美英法三国站到了一起,动武已经成为定局,那阿盟就只有设法掺和进去,才有机会施加影响力——既然我参与了军事行动,那么战后我在利比亚问题上就要有发言权,譬如在那里驻扎维和部队的话也要有我的一份。如果战后的利比亚完全没有阿盟什么事的话,那势必会成为一个向其他阿拉伯国家“输出革命”的辐射中心,相反,阿盟能够插手其中的话,这种影响至少可以被降低到一个可以承受的地步。
    中印巴俄四国在联合国表决中同样投了弃权票,这里面的原因在于动武这个大势因为美英的参与而变得无法扭转了,所以行使否决权是得不偿失的——如果设立“禁飞区”的动议在联合国无法通过,那么他们完全可以跳出联合国这个框架来干,这在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时已经有了先例,一旦这样,那后面再想在联合国框架下对局势施加影响就无处下手了。但也绝不可能去投赞成票表示支持,站在阿拉伯世界的对立面。两种方向一权衡,这四国最终自然就选择了弃权票。
    而俄罗斯还有自己的一番心思——利比亚潜在的天然气储量可能超过20亿立方米,如果以利比亚为立足点完全控制北非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这个数量将更加惊人。无论最终的结局怎么样,只要北非的天然气资源能被西欧利用,那么俄罗斯在能源问题上对西欧的重要性就要大大下降,如过去那样在冬天到来时用天然气问题拿捏西欧换得种种好处的日子届时将成为历史。因此俄罗斯虽然由于能力所限投了弃权票,但仍旧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搅局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普京把西方国家空袭利比亚比喻成“十字军东征”。
    注释
    【1】对笔者来说,伊朗伊斯兰革命是一件难以评价的事情。你可以说这推翻了一个腐化奢靡的王室,结束了伊朗长达2500年的封建王权统治。但事实上,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巴列维国王为巩固其统治,缓和国内各阶层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提出了以土改、工人入股分红、出售工厂股票、在农村开展卫生和扫盲运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改革计划”,这一改革又被称为“白色革命”,其实质核心是世俗化和现代化,是有其进步性的。只是后来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一方面是由于改革脱离国情,造成经济严重失调,贫富悬殊加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些改革触及了地主及宗教势力的利益。
    伊朗“二月革命”之后,客观上说他的宗教势力再次回潮,社会利益再次集中于中上层,现代化进程有所停滞。这其实是和当时全世界“向右转”的大趋势方向是一致的。现在内贾德与哈梅内伊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世俗力量与宗教力量之间的矛盾,而从经济上说,双方代表的则分别是城市中下层、农民与传统的中上层。这其实和泰国的“红黄之争”是相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之前,美国情报机关其实是知情的,至少在一年前,美国人就已经预计到了会爆发革命。然而当时尚在巴黎的霍梅尼与美国政府曾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伊朗军队在革命爆发时没有加以镇压——巴列维时代伊朗军队被美国严重渗透,而后来霍梅尼大肆清洗伊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979年巴列维国王流亡海外也是由美国人安排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美国当时已经感到巴列维的统治将难以为继,于是准备“换马”,这就和越战期间抛弃吴庭艳一个道理,只不过美国人这次遇到了错误的人选而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巴列维王室和中国的关系其实不错,巴列维国王的孪生妹妹阿什拉公主更是将周恩来总理视为朋友。
    【2】伊朗方面占领美国使领馆可能还有另一层考虑,1953年巴列维发动的保守主义政变正是美国大使馆的“外交人员”策划的。
    【3】萨达姆曾一直自视为抵御波斯人侵略的阿拉伯世界的守护者,换句话说,他认为自己是替其他阿拉伯国家打仗,而他们竟还让自己还债。
    【4】1982年马岛战争的背景是:当时阿根廷国内出现严重经济危机,以加尔铁里为首的军政府于是企图以战争来转移国内视线。在占领马岛前,阿军方从未考虑过英国人真的打过来该如何应付,所以也不曾认真备战。此外阿根廷同样也是美国的盟国,但是战争爆发后,美国一边倒地支持英国是阿方所始料未及的。
    【5】东欧国家在经济上加入欧盟体系的同时,在政治上则更倾向于美国——东欧剧变期间这些政权能够上台主要靠的就是美国的支持。这些被称为“新欧洲”的东欧国家,在从“老欧洲”国家那里得到经济上的实惠的同时,却替美国扮演了“沙子”的角色。
    【6】有报道称,利比亚政府每年石油收入的一半都投入了民生项目中。而另一方面,近些年利比亚的国防力量建设则几乎处于废弛的状态,空袭中利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手中基本没有可以有效应对的防空武器。
    【7】卡扎菲并非一个对中国友好的领导人,事实上此人与“台独”势力过往甚密,曾数度公开支持这一势力。
    从“不足”到“过剩”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乃至更早的近代开始,由于之前海外资本的压榨所造成的百余年的积弊,使得中国发展经济、搞工业化始终面临着资本不足的问题,由此给新中国成立后的内政外交带来了一系列影响。而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经济的泡沫化愈发严重起来,最终天量的流动性从纳斯达克溢出,其中一部分流入了中国。初期,中美因此而各得其所,随着流动性的进一步注入,情况开始变得不同了……
    “新经济”泡沫
    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人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舒心的一批人,而某种程度上说,美国人的这种舒心是建立在其他人“不舒心”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里,这个世界上发生了这样几件大事:在愚蠢而又贪婪的苏共官僚集团、自由派“知识分子”以及民族分裂分子这三股势力的共同努力下,苏联在1991年12月25日正式宣告灭亡了。当然,欧美等国家在这其中也“帮”了不少“忙”。这之后,西方国家的财团与15个新国家的新贵们一起趴在苏联的“尸体”上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苏联的黄金、企业股份、资源、技术人才乃至于女人都源源不断地被装进这些人的口袋;通过广场协议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这一套组合拳,美国最终打垮了日本人苦心建立起来的日元经济圈,于是有了“平成战败”这样一个说法;1991年1月15日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在打垮了伊拉克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对中东地区的控制;1999年3月27日科索沃战争爆发,战争使得欧元遭受重创。除此之外,美国的金融大鳄在这段日子里也在四处出击——1994年,墨西哥金融风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俄罗斯金融风暴;1999年,巴西金融风暴。在财富被国外炒家大量卷走的同时,这些国家的经济体系也普遍遭到了重创,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干脆被灭掉了,除了新加坡以外,其他几个国家都沦落到只能靠卖资源度日。
    这几件事的共同点在于其中最大的受益者都是美国,几个可能削弱美国货币霸权的潜在威胁都被消除了,与此同时还使得以万亿美元计的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到了美国——除了美国也没地方可以去了,其他国家要么是在打仗,要么就是随时可能打仗,要么就是在闹金融危机。
    当然,面对滚滚而来的国际资本,美国人早已经为它们挖好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池”。1992年2月,即将卸任的老布什总统在当年的国情咨文中首次提出了“美国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1993年上台的克林顿又给这个计划换了个名字——“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行动计划”,由此正式宣告,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帷幕拉开了。
    在上一章中我们曾经提到过,早在1981年美国的IT技术就已经开始出现突破,到1986年“386”问世后,“芯片时代”其实就已经来临了。而在本书第二章里我们还提到过,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这一步,要搞高科技,要将高科技大规模市场化,这些说到底首先不是技术或者头脑的问题,而是资金的问题——就是大规模“烧钱”,通过试验不断地去“试错”,最终找出最佳路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