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第43章


要利用手里的IT技术掀起一场足以改变人们生活模式的技术革命,这所需的资本即便是美国也无法单独解决的。
    大量海外资金的注入最终对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IT技术突破是在20世纪80年代,1992年、1993年美国提出“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经济”、“新经济”这样一些概念,其实更像是一种“宣言”或者“炒作”。
    有了巨量的海外投资,美国国内的各类电话公司、媒体公司、计算机公司、软件公司、卫星制造公司、互联网服务商——总之一切和IT技术沾边的企业都纷纷上马互联网项目,在这段时期里企业在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份额提升到了45%以上。有了充裕的资金,实验室里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尽情地去折腾,去“试错”,虽然是“广种薄收”,但在大量资金的支持下,实质性的技术进步依然是非常可观的。现在IT业的巨头,譬如微软、英特尔、戴尔、思科、朗讯、美国在线、雅虎、亚马逊等等都是在当时那股风潮下崛起的。
    除了那些真正做技术的企业之外,更多的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则是奔着“圈钱”去的。按照那时的规则,网络公司在取得盈利之前就可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这样一来,许多企业随便挂一个互联网项目的名头,编造一个虚假的盈利前景就上市圈钱去了。当时有很多网站只要你去点击就有钱拿,因为这就相当于他们的“业绩”。最后截止到2001年3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共达到了5500多家,而泡沫也就随之产生了。1991年4月12日纳指为500点(1月15日海湾战争),1995年7月17日为1000点,1997年7月11日为1500点(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7月16日为2000点(5月份俄罗斯金融风暴),1999年1月29日为2500点,1999年11月3日为3000点(3月27日科索沃战争),1999年12月29日为4000点,2000年3月9日为5000点,这之后第二天纳指创造出了5048.62点的最高纪录……而在股市越来越疯狂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大跃进却基本到头了,技术提升所能提供给资本的扩张空间也就基本到头了。不过此时众多经济学家们则表现得如同伊拉克前新闻部长萨哈夫一样,一口咬定:信息产业压根不存在泡沫——直到2001年初纳指从5000点跌至2500点时仍不松口。
    2000年信息泡沫破裂,本质上其实和美国1890年经济危机是一样,都是出现新兴技术产业以后,引发了盲目投资的风潮而造成的。所不同的是,100多年前炒作的对象是铁路,100多年后主角换成了互联网。另一个不同点在于,100多年前那次泡沫破裂我们称之为“经济危机”,而100多年后这次最多只能称之为“股灾”——在纳斯达克蒸发掉的资金估计达4万亿~5万亿美元,但这些钱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海外投资者,于美国人民而言损失有限。相反众多在泡沫中崛起的IT巨头则实实在在地留在了美国,时至今日依然居于垄断位置。面对微软这样的巨无霸,西欧国家现在最多也只能是通过反垄断调查之类的方式时不时找找对方的晦气。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美国人在自己家挖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同时或主动、或顺水推舟地砸掉了别家的“蓄水池”,之后世界各地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流入进来,美国人利用这些“水”养出了微软、英特尔这样的“大鱼”。“水”越来越多,最终“蓄水池”被“撑破”了,海外投资人的“水”统统流光了,而“鱼”却留在了美国人手里……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日涨跌趋势图
    纳斯达克蒸发掉了大量海外资金,却把IT巨头们都留给了美国。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直至泡沫化为美国经济带来了长达10年的繁华,1995年联邦财政赤字为零,这是数十年来的第一次。那一年年末克林顿兴奋地在黑板上大大地画了一个“0”出来。政府的这些财政盈余成为后来小布什政府连续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底气来源。
    2001年股市泡沫破裂以后,美联储将利率由6%降至1%,这导致美元信贷额暴涨。大量的美元被投资者投入到了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替代股市成为美国吸纳投资资金的主要场所——这为后来的次贷危机埋下了一个伏笔。另一个投资场所则是贵金属、原油等产品的期货市场——这也是当时世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症结所在,而很多经济学家们却大言不惭地把这笔账记到了中国头上。除去这两个去处,仍旧有大量资金无处可去,而到此时,世界格局的又一个主角要登场了,这就是——中国。
    触“顶”反弹
    上一节里提到一个词——“主角”,放到这里,就是说大伙提到你时,首先想到的是你对别人的“影响”而不是你“被影响”。如今的中国就是世界格局的主角之一,用美国人炒作出的概念说,叫做“G2”。“G2”这个概念我们后面要涉及,这里暂且不提。总体来说,无论媒体上如何炒作,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中国的影响力是基于经济而来的。
    回顾一下历史我们会发现,1949年建国到现在,中国对国际格局影响力的变化,大致是走了四分之三个“M”型的曲线。中国唱主角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唱过一次了,不过那时不是“G2”,而是“G3”——中、美、苏三足鼎立。那个时期的影响力是基于意识形态而言的,一个国家可以对外输出意识形态,那么他在国际格局中的位置就重要,反之则不重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国民经济在迅速恢复,民族自信心也在迅速恢复。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1950年到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刚到国内的时候,关在功德林里的国民党都在琢磨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自由世界”的盟军什么时候能把自己给救出来。可到第一次战役结束,联合国军被赶到清川江以南之后,功德林里就开始热火朝天地给志愿军炒面了。最终,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打赢了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外加16个仆从国——对中国来说,朝鲜战争始于鸭绿江终于“三八线”,说打赢了一点也不过分,压在中国人头上长达百余年的阴霾被一扫而光,中国人对中国开始有信心了。后来很多旅居海外的华人能在物质条件反差巨大的情况下回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正是基于这样的民族自信心。再说句题外话,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自信心的重建正是始于抗美援朝。
    回到正题上来。信心重建,是对国内而言。就国际而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提高了,不过这个提高还远没到“G3”的程度。1955年万隆会议的时候,中国还只是作为众多第三世界国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国家去参加的。当时“不结盟运动”的核心是印度,所以印度人对中国抱以一种“俯视”的态度,认为中国仅仅是不结盟组织中的一员,属于被领导者【1】。这其实也难怪,早在1928年前,国联就把印度列为世界八大工业国的行列;而建国之初,中国在经济上的各项软、硬件都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
    而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位置开始迅速上升,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中间有几个关键性节点,就是中国搞出了两弹一星:1964年原子弹、1967年氢弹、1970年人造卫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们不太注意的成果,就是1966年完成的“两弹结合”,具体说就是,用东风-2号导弹搭载核弹头打到一千多公里以外的预设目标区并成功引爆核弹头。后来所谓的新兴核国家是没有做过这类实验的(关于英法两国此类实验的文献,笔者尚未见到),他们搞的大多是地下核试验,而缺少这一环,核打击的可靠性就始终存在疑问。
    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战略核力量之前,国际核军备框架主要是美苏两家之间的事情。中国发展核武器就是打破美苏两个阵营格局的举措,可以说,从“两个阵营”到“三个世界”的国际关系变化,中国的核武器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中国看似自缚手脚地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向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些举动在赢得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信任的同时,也巧妙地避免了把中国置于国际斗争中的高危地带。
    除了这个内因之外,当时中国国际地位的飞跃其实也是借势而为。如前文所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正处于颓势,国际共运处于攻势,意识形态领域全世界都是在“向左转”。而这个大势的本源,是由当时的世界经济决定的,中国对此的影响事实上很小,所以这里笔者用了一个“借”字。我们曾说到过,从经济上说苏联实质上搞的是国家资本主义。即对内是社会主义,而对外苏联和其他西方国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和社会主义阵营中其他国家的平等互助,只能是依赖于苏共的自我约束,一旦苏联的决策层膨胀到一定程度,那么放弃这种自我约束,走向“社会帝国主义”就是很自然的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