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第46章


与之相对的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出现根本性改善,始于1972年的乒乓外交,你做外贸也好,招商引资也好,追根溯源都要追到这里。
    反过来再说,这个大发展时期的来临,早也早不到哪去,但同样晚也晚不到哪儿去。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给中国成为“世界生产车间”创造了契机,但这不是决定性因素。把中国放到“第三世界国家”堆里,我们会发现它有很多优势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其一,中国人的人口总体素质要高于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在很多文献里人们往往过于关注大学教育,也就是精英教育,而构成国民经济体系主体的首先是产业工人——不管你有什么先进技术,最终要变成看得见、摸得着、买得到的产品才有意义,那就必须要有人能看得懂图纸,操作得了机床。而与此相关联的,则是中小学教育,也就是基础教育。中国的优势恰恰就在这里,1966年到1976年中国高校共培养大学生约100万人,其中还出现过四年停招。1949年建国后小学入学率便由国民党统治时期的23%跃升至1952年的49.2%,到1957年是61.7%,1958年则达到80.3%,60年代初有所下降——1962年降至56.1%,但1964年再次提升至71.1%,1976年则达96%,1980年由于经济因素有所降低,但仍旧达到93%。再说中学,1931年是中国中学毕业生一共约1万人,1936年也就是所谓“黄金十年”后期全国一共仅54万中学生,而1952年初中生入学人数124万,高中生14万,1966年分别是272万和20万,1976年则是2344万和861万。再说投入,1963年前普通教育开支约占教育总开支45%,1969年时达95.4%。1976年稳定后仍达67.1%。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知青“上山下乡”还给农村带来了“识字班”,成人文盲比例因此大幅下降。与之对应的,看看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1991年印度开始经济改革时全国一半的国民既不能读也不会写。
    其二,中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是非常稳定的。对外而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搞出来“两弹一星”,中国的基本安全得到了保障,那么在中国投资自然安全也是有保障的。对内而言,社会有高度组织性,1979年以后很多人认为这种组织性弱化了,可2004年非典和2008年汶川地震证明组织性依然是非常强的。与之相比,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政府影响力往往只能到达城市,农村完全是失控状态。还是拿印度来说,目前印度北部活跃着120多支游击队。更离谱一些的,政府控制的范围只有首都那么一片地方,总统对内也和市长差不多,比如说菲律宾,竞选人加记者十几口子说干掉就被干掉了,而在墨西哥,毒贩子们的战斗力甚至比政府军都强。
    中国普通中学招生统计表招生数(万人)
    中国适龄儿童入学率简表
    其三,中国的基建和工业基础底子都好过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要在一个地方投资设厂,光劳动力便宜是不够的,如果交通不畅,产品出不去原料进不来,或者隔几天就没来由地停水停电,那你的生产肯定搞不下去。而基建薄弱,工业底子差恰恰是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通病。中国建国后的30年里重工业和基建其实一直在高速发展,两弹一星、核潜艇、几大造船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机床厂等等都搞出来了,构成了后来制造业的骨架。基础建设方面,像桥梁、水利、铁路、电力都在大发展,有人可能会说公路里程少,但工业体系中,铁路的作用大于公路,1876年到1949年73年间中国铁路通车里程是约是2.2万公里,而1949年到1981年,大陆上铁路营业里程是约是5万公里,另外还有3000多公里地方铁路,1949年机车基本全进口,1952年造蒸汽机车,1958年造内燃机车,1960年开始造电力机车。除此之外,自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曾存在大量小的集体所有制工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三小”(小水泥、小火电、小钢铁),经营状况姑且不论,但这些企业为后来制造业的引进提供了大量的现成的产业工人,这是其他任何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具备的。
    不仅如此,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还处于一个“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状态,原本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身上的“赔款贷款”等债务1949年之后统统被中共“赖”掉了,和苏联借过债但后来也两清了。至于国内,也不存在资本家靠银行左右政府的问题。这使得后来中国的发展避免了像其他国家那样,因债务问题而受国内外各种势力的掣肘。
    在众多的不对称优势下,中国最终取代这些国家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这就像是两个国家间的全面战争,打到最后技术、战术以及偶尔的运气就都不重要了,决定战争结局的唯一因素是国力对比。
    “双稳”时代
    1998年金融危机中,“四小龙”、“四小虎”被西方国家一锅下去统统炖成“龙虎斗”了。这之后,资本家们坐在一片白骨丛里一边剔牙一边发现又没人给自己造廉价消费品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进入了西方的视线……
    这里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中国与西方或者说与美国关系的发展脉络。以1949年建国为起始,中美关系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最初就是纯粹的对抗,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就是这个阶段最明显的标志。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昔日的“老大哥”在中国北方陈兵百万,而与此同时,西方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在走向瓦解,冷战格局恰处于“苏进美退”的态势,中美在国家利益上出现了“交集”。1971年深陷越战泥潭的尼克松政府正面临着美元的第三次抛售狂潮,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毛泽东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最佳的时机,使得美国总统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对一个未建交的国家进行了访问。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美之间理论上所存在的共同利益逐渐地反映到了现实政治中来,中、美政府开始接近,美国得以“体面”地撤离越南,中国的国际环境也开始大幅度改善,和西方阵营的关系开始缓和。
    到1979年元月中美正式建交,这第一次世界大战略转变算是基本完成,中国与美国以及整个西方世界的关系进入到了一个稳定、共赢的阶段。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说,这个阶段的共同利益主要在于地缘安全,就经济而言西方国家当时主要还是把中国看做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除此之外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和研究。这种稳定状态维持了大约10年的时间,至1989年开始走向终结——这并非因为中国做了什么“大逆不道”、“该遭天谴”的事情,而是因为随着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作为当时中美形成战略上的默契的基础不复存在了。至此,中美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混乱”的状态。那时美方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并不是很清晰,一会儿要将中国作为“共产主义的最后堡垒”一鼓作气拿下来,一会儿又担心把中俄逼得抱成团搞军事同盟;克林顿时期提出过“战略伙伴”说,后来小布什上任伊始又提出了“战略竞争对手”说……
    但就总的趋势来讲,那段时期中美关系是在往恶化的方向走,中国的外部环境要比1989年之前差了很多。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支持中国分裂势力、干涉中国内政、“5·8炸馆”……到了小布什政府上台初期,中美关系已经走到了谷底——到底了,自然也就该再回来了。
    中美关系的“触底反弹”按照通常的说法是始于“9·11”事件之后,但就笔者看来这一事件其实至多只能作为一个时间上的标志点而已。事实上中、美在所谓的“反恐战争”中并没有太多的利益“交集”,相反,美国兵进阿富汗以及对中亚地区的渗透还对中国西部的地缘安全和能源安全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显然并不在地缘,当然更不可能是彼此看对方变顺眼了,答案只能从经济领域来找。中美关系回暖并不是因为什么“反恐战争”,但其引子的确是“9·11”事件——因为2001年美国股市泡沫破裂的引子就是“9·11”。
    到此我们就又回到了本章第一节的结尾处:“新经济”泡沫破裂了,大量的流动性从股市涌了出来,美元因此面临大幅贬值的危险,此时美国需要同样是大量的廉价消费品支撑美元信用,抑制通胀,可这之前原本负责给西方国家制造消费品的“四小龙”、“四小虎”已经被他们自己给“炖了吃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中美“入世”谈判会完成于2001年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国的“诚心”到火候了,而是因为那时美方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所以平心而论,如果没有什么深层的内情的话,当初的谈判对中方而言应该说是有欠缺的,某些让步可能本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当时美方并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对于达成协议美国人同样着急,甚至可能比中国人还要急——中国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自1949年建国时期就存在了,而美国平抑通胀的问题就在眼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