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第51章


    但MBS也存在问题,就是如果所抵押的房贷信用级别不够高的话,那么就只能引起对冲基金或是某些投行的兴趣,而美国最大的机构投资人则是共同基金和社保、养老金,这些投资人只会选择回报相对稳定的固定收益产品——例如美国国债。为了吸引这些投资者,担保房贷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 CMO)被发明了出来。
    美国拥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S&P,Moody"s和Fitch,他们的工作就是为债券的风险进行评级。以S&P为例:证券由高到低被划分为AAA、AA、A、BBB、BB、B、CCC、CC、C、D,级别越高,就意味着违约的可能性越小,投资风险也就越小。在这一划分中,BBB以上级别的称作投资评级,而以下的就是垃圾债券了。CMO的基本原理,就是把一个具有一定信用风险的房贷资产打包,再将其分成不同信用级别的债券出售。
    如图,被抵押的房贷资产(Pool of Mortgage Loans)被结构化(structure)成了信用等级从AAA到B,一直到不评级的不同债券,风险逐次升高,当然,获益也就逐次升高。这样,一组原本有风险的房贷抵押,被分成了不同的风险等级,占多数的AAA级债券被社保等机构投资者买下,其余高风险债券被对冲基金吃下,大伙各取所需,一旦房贷里有违约的情况出现,高风险投资者将首当其冲承担损失。相应地,AAA债券的投资者将最后承担损失,上面的那个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但是,问题在于:在这个结构化的过程中,位于起点的房贷的风险其实并没有丝毫的改变,风险高低仅仅是“看起来像”而已,那些所谓的AAA债券其实是由原本风险级别较高的债券“衍生”出来的。
    被抵押的房贷资产的结构化
    投行往往还会卖给高风险债券的投资人保险(也就是CDS)以保护他们的投资,当然,在房市整体处于上升阶段时,这种保险一般都不会有赔付的时候。而评级高的结构化债券又被很多机构用来作为抵押向别的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最初的房贷资产于是又衍生出了另一层资产,也就是前面提到的CDO(准确说属于Cash Flow CDO——现金型CDO),再一次结构化,不只是MBS,如ABS、CLO都可以被打包、结构化,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现金型CDO
    高潮就此开始了,盖房子也好,做企业也好,都是需要时间的,而每一个投资者都希望自己的债券可以在一夜之间变现,于是,每一层的Class A债券又会被进行一次打包、结构化,由此不断进行下去……理论上说,最初的那笔房贷可以演化出无数层CDO金融资产,这就意味着今后原本应该发生在几十乃至上百年内的预期收入在极短时间内统统变现了!
    但是别急,一切到此还没有结束,前面我们提及了CDS,它同样会被打包成一个资产池并结构化,这也就Synthetic CDO——合成型CDO,如下图所示:
    合成型CDO
    其中SPV是CDO债券发行机构(这些SPV很多就是投行的附属机构,目的在于将要打包出售的债务资产从母公司剥离)。SPV与投行写一系列的CDS,这种情况下SPV就可以不需要获得任何的贷款资产而发行各级的结构化债券,债券的融资用于购买像国债这样的没有风险的产品,获得的利息,连同从CDS获取的保费将用来支付各级结构化产品的利息。从现金流上来讲,这种合成型CDO比之现金型CDO,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发行不需要再依赖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结构化的流程被大大加速了,简单来说,变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了。同时,传统企业贷款如CLO,一般企业出于商业保密并不会同意将自己的贷款打包上市,或不许债券出售到境外,合成型CDO正好绕开了这个问题,因为CDO的打包上市等于是投行和SPV之间的交易,企业仅仅是向投行贷款而已,与债券发行并无瓜葛。而且,CDS是场外交易OTC的产品,没有任何监管,做CDS交易的双方并不需要拥有任何CDS的对象有关的资产,八竿子打不着的CDS协议,都可以组成一个资产池衍生出合成CDO;同时,CDS的保费是按保费和赔付的净现值总和为零来定价的,是所谓的Off-Balance-Sheet产品。也就是说,在按市场计价以前,CDS的交易不会出现在投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换句话说,单看投行的资产负债表,你不可能知道有多少CDS的交易以及伴随的潜在风险有多大。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很多人而言,风险和收益被剥离开来了。房市疯狂上升的时候,销售代理们为了自己的佣金,可以提供零首付的贷款,提供前几年没有任何利息的贷款,可以帮助贷款人伪造收入来源。而那些次贷的购房者也往往被销售们描述的美好前景冲昏了头——实际情况是多数购房者都是原本拥有住宅但不具备贷款条件的人,他们所购买的是投资房,说到底也是在透支未来。这些情况,靠华尔街的数学和物理学天才们的数学模型,是无论如何也模拟不出来的。
    而房价是无法永远保持上扬态势的,在出现拐点之后,在资产池中经过包装的垃圾贷款最终还是要露出原形的,一系列问题随之开始暴露出来。最初的贷款违约将引起下一级的结构化产品损失和相应的CDS赔付,而这些结构化产品的损失会引起再下级的结构化产品损失和更多的CDS赔付,而CDS赔付则会引起合成CDO的损失,并一级一级往下延伸……
    找一个最贴切的词来描述这一过程,恐怕就是——裂变。从成因上来说,与其将这次金融危机比作是“金融海啸”,倒不如“金融原子弹”爆炸来得更加贴切——是人祸,而非天灾。而引爆这颗“原子弹”的起爆装置,并非是布莱斯,也不是格林斯潘或者其他什么人。事实上,之前创造出的那些金融产品都有其合理的一面。CDS、CDO的初衷在于分散投资风险,提前兑现理论上只是负效应而已,问题的真正根源是资本无休止的逐利性,或者可以称之为——贪婪。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最优秀的理工类人才都奔向了曼哈顿,技术研发工作统统抛给了中国人、日本人或是印度人,而这些海外技术人员之所以选择来美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美国的经济繁荣,一旦美国经济开始走下坡路,这些聪明的脑袋也就没了继续留在这里的理由,留下来的只有华尔街的一群金融“人才”。也就是说,美国硬实力最核心的部分一步步被虚拟经济给“溶解”掉了。
    同时,金融集团对美国国家决策的影响力在此也又一次表露无遗。正如前文中曾经说过:美国的政治生态中,是总统主外,美联储主席主内。金融危机爆发前进十余年来,官方对金融业的监管,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放松直至几乎不管的过程。1999年,国会取消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界限,投行进入房地产市场就是由此开始的。2001年至2003年,美联储为了减轻互联网泡沫破灭对经济的影响而大幅降息,随后的加息步伐则异常缓慢。低利率刺激了抵押贷款和过度消费,造成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与此同时,美联储监管对金融业的监管近乎达到放任自流的地步,正是美联储降低了抵押贷款的标准,才导致信用状况不佳的贷款人可以以极低的成本通过贷款得以购买房屋。
    而这其中,还有很多让人感觉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财长鲍尔森原本就效力于高盛,当时年薪高达2000万(对应的,鲍尔森在政府部门的年薪仅为18万),这姑且不论;自两房危机暴露后,美国政府已经表示为两房提供几乎无限制的贷款。投资者对两房的信心已经有所恢复。两房的股票也稳定在一个低数值上,波动不大。然而在此情况下,政府毫无征兆地突然接管两房,由此在投资者心理上造成了两房已经不行了的印象,随后股票暴跌,连锁反应则导致雷曼的破产和美林的合并,更进一步引起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AIG)的垮台。
    之后的一个表象是:美国政府处处被动,不得不采取添油战术,对救市方案层层加码,最终宣布“美国政府将接手所有的坏账”。而客观结果是:首先“美国政府将接手所有的坏账”的确是其国家利益所要求的,而这一决策的姗姗来迟使得五大投行已去其三,客观来说,一部分人因此发了大财,而其对手也受到了重创,倒下去的又多是民主党的金主……
    当然,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内在联系,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知晓。
    本·拉登之死
    可以确定,2011年不会是特别太平的一年,刚四个多月就已经连续爆出三个热点事件,哪一个放到平常年份都足够全世界的媒体忙活上小半年,先是中东各国爆发一系列内乱直至利比亚国内燃起战火,紧接着日本发生了一场足以改变其历史走向的大地震,然后在5月1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那个原本快被中国老百姓忘掉的本·拉登被击毙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