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生再牵你的手

第28章


看着这一大堆的诱人的食品,小张琦并没有伸手去拿,而是眨着哭得红红的眼睛,疑惑不解地注视着父亲。从这几天亲人绝望地哭泣声中,三岁的小张琦隐约地感觉到有一种巨大的阴影已慢慢地笼罩着他,在他幼稚的心灵里产生了某种阴郁和沮丧的愁云,人生悲剧的帷幕好像已经拉开。
  吃过早饭后,小张琦乖乖地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上,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他,经过半小时的颠簸行驶,父亲把小张琦带到了一个陌生的人家。从父亲和陌生的谈话中,小张琦似懂非懂地听到,父亲要到一个什么地方去,什么原因,他也听不明白,出于一种恐惧的心里,小张琦紧紧地抓住父亲的衣襟。当父亲交待完毕后,他想推着自行车离开时,张琦猛地挣脱开陌生人的手,在父亲自行车的后面拼命呼喊着:“爸爸……爸爸……爸爸你别走……”他不停地奔跑着呼喊着,那绝望的声声呼喊,使父亲停下了脚步,眼里噙满了泪水。尽管张琦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但三年的朝夕相处,小张琦早已成为父亲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奔跑着的小张琦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小张琦没有站起来,而是快速地向不远处的父亲爬去,嘴里还不停地呼唤着:
  “爸爸……爸爸你别走……”父亲把自行车一下子扔到地上,往回紧跑几步,上前从地上抱起了小张琦,疼爱地擦拭着小张琦脸上的泪珠。
  “爸爸……你别走好吗?我一个人好害怕。”
  父亲亲了几口小张琦安慰道:“爸爸过几天就回来,你在这里好好听伯伯的话。”
  “爸爸,带我一起走好吗?”看过父亲老泪纵横的面颊,小张琦又说到:
  “我不要新衣服了,也不要那些好吃了,我只要爸爸。”
  父亲默默地沉思了一会,还是把小张琦交给了从后面赶过来的朋友,然后骑上自行车,头也不回地走了。父亲的身后传来一声声让人心碎的喊叫声:“爸爸……我要爸爸……
  几天以后,父亲回到了老家山东。在家乡的这段时间里,父亲又认识了我现在的母亲——李兰兰。半年后,母亲便来到了东北,并且在黑河镇找到了父亲。不久后,俩人便结了婚了。母亲生下大姐和二哥后,家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和母亲经过几天的商量,决定把12岁的张琦送给了我的叔叔。就这样,大哥张琦就来到了我们现在学习的这座城市里。听了张亮的诉说,陈慧不知用什么话来安慰张亮,她只能用手紧紧地握着他的手,通过手臂上跳动的脉搏,用心去安慰他。
  三天三夜后,张亮和大哥张琦便回到了家中。张祥得的是脑血栓,半个身体动不了,个人生活都不能自理。张亮回到家中后,马上就把父亲送到了市人民医院,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没过一个星期,张祥半个身体就可以活动了。在张祥的一再唠叨下,还没有完全康复的张祥仅仅住了6天就出院了。张祥到家后,就不停地催促着张亮早一点回学校,他最担心的就是小儿子的学业问题,因为他们姓张的这一辈人只有张亮一个人考取了大学。
  张祥出院的第二天,老村长便领来十几位陌生人,其中还有几位是军人。有一位满头银发,面庞清癯的老人一进屋子里,就有些激动地说到:“张祥在家吗?”
  “是的,你们这是……”李兰兰疑惑地望着村长。
  “噢,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位是省军区的王司令员,这位是李市长。”
  “啊?一听到这里,李兰兰诚惶诚恐起来。
  王强上下打量了一下李兰兰:“想必你一定是张祥的老伴了。”李兰兰紧张地点了点了头。
  “我和张祥是出生入死的战友,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他了,真是太好了!”
  王强上前紧紧地握住了李兰兰的手,眼泪含着眼圈。
  “快告诉我,他在哪里?”
  李兰兰听完了王强的话后,便站起身来,领着王强进了里屋。
  床上的张祥睡着了。
  “老头子,你快点起来,看一看谁来了。”李兰兰用颤抖的声音呼唤着张祥。张祥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环视了一下四周,当他看到身边出现了这么多的陌生人时,还认为自己在做梦,他一时愣愣地不知说什么。
  “老战友,你还认识我吗?”王强上前紧紧地拉住了张祥的手,有点泣不成声。
  “你是……”
  “你的老部下。”
  “哪一个?”
  “我们一起打过济南的王耀武。”
  “打过济南的王耀武?”张祥喃喃地重复。
  “我是一连长。”王强提示说。
  “你是一连长‘小不点’张祥呆呆地坐在那里,茫然不解地望着对方。突然,他想起了什么……两人静静地站在那儿,仔细地打量着对方,似乎在寻找时光带给双方的变化,几秒钟后,张祥犹豫了一下后,一下子搂住了王强的肩膀,两人热烈地拥抱起来。
  “营长,你终于想起来了,我就是你手下的一连长‘小不点’王强啊。”
  “真的是你啊!‘小不点’,真的是你吗?我是在做梦吧?”
  “营长,我真是‘小不点’一连长。”王强早已热泪纵横,泣不成声。
  “营长,五十多年了,你还能记得我呀!”
  “一个整编营600多号人,说没有就没有了。我怎么能忘记呢?”
  王强激动地摇动着张祥那松树皮似的手:“我俩算幸运的。”
  张祥松开紧握王强的手,从头到脚,仔细地打量起王强来。
  “小不点,你现在是司令员了,张祥惶恐地说,“不应再叫你‘小不点’,应叫你王司令了。”
  “你还是叫我‘小不点’亲切点。”王强笑着说。
  张祥没说什么,只是不住地点了点头。王强拉着张祥的手,俩人肩并肩坐在床上。
  “济南战役之后,我便被调到三团二营担任了营长,从此我们就再也没有见面,半个世纪了,我一直多方打听你的消息,最近才听说你就住林海市。”王强说道。
  “这事也要多多感谢你们的父母官——李市长,要不我们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面了。”
  “我们也很惭愧,这么多年了,现在我们才知道张祥同志是革命的大功臣。”
  张亮和张琦找来了几个凳子,热情地邀请着李市长和其他的人坐下。李兰兰给他们倒了两碗白开水。房屋里,王强的身边只有一个参谋人员,其他的随行人员并没进屋,他们站在院落里。其中有两名腰部挎着54式手枪的年轻战士笔直地站在大门口。他们目不斜视地注视着前方。大门口处并排停着四辆挂着省军区标志的红旗轿车,还有三辆挂着林海市市政府标志的吉普车。
  过往的村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阵势,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出于一种好奇的心里,他们远远地站在一起彼此相互小声地猜测着。
  这么多年来,张祥从来没有和别人谈起过去的往事,许多人并不知道他曾是一位立过卓越功勋的英雄。更不知道他就是1949年4月23日渡江先锋营的营长。是他们营的战士第一个把红旗插到南京总统府上的。
  由于连日来疾病的折磨,张祥身体非常消瘦、憔悴,但战友的到来,使他容光焕发精神大振。五十多年了,才有机会和老战友见上一面,而且他还能在有生之年里再见到自己的养子—张琦。他们已有十几年没见面了,这次见到张琦后,竟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他不停地用手轻轻抚摸着张琦的头发。有千言万语要对亲人倾诉,但一时又找不到适当的词语。
  王强喝了一口水后,应李市长的请求,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他和张祥一起并肩作战的故事:
  “记得在1939年的一个秋天,当时,我和张营长是八路军独立团的一名侦察员。为了彻底地消灭盘踞在栖霞县城的日军和伪军,团长交待给我俩一个艰巨的任务:侦察县城中敌人的兵力布置情况,武器装备情况以及各处火力点的部属情况等。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俩换上一套老百姓的衣服,装扮成拾粪的农民,每个人手里挎着个篮子,手里拿着一把铁锹,我们还把20响的驳盒枪插在腰上,我们一边在路上行走,一边拾着路上各种动物的粪便并用眼睛迅速地观察周围的情况。我俩的装扮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因为在当地,农民经常在农闲时到路上拾粪,拾完后再把它放到自家的地里,这样庄稼才会长得好。”说到这里,王强望着张祥笑了笑,又看了看身边聚精会神的几个人,喝了一口白开水,清了清嗓子,又接着讲起来:
  “当我们走到城门口处时,发现只有2名伪军在站岗,他们还很认真,凡是要进入城门的人,他们都要仔细地搜身。我是第一次到敌占区执行任务的,心里当时非常紧张,我不停地用眼睛征求着张祥的意见。”王强讲到这里,看了看张祥一下又说到:
  “老营长,你还记得吗?”
  “记得,当然记得。”张祥说。
  “城门口的两个伪军,一个名叫马大黑,另一个叫李小二的,俩人原来是国民党37师3团1营士兵,在临沂战役中被日军俘虏,俩人为了活命,没过三天就参加了伪军,他们那些不愿意加入伪军的战友,结果全被日军给活埋了。
  离城门口不过500米的地方,住有日军一个中队,门口还放有一挺重机枪,城门口稍微有一点情况的话,日军的一个中队几十号人便会迅速赶过来增援。”
  “老营长,当时你向我使了一个眼色,你把驳盒枪从腰里抽了出来后藏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