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衰落之鉴

第8章


在北非,当本地割据势力反对罗马皇帝时,238年爆发了惩罚罗马收税官的奴隶和隶农起义。"三十僭主"时期,北非又发生了由法拉克森领导的隶农起义。起义者和摩尔人联盟,声势浩大,席卷毛里塔尼亚和努米底亚许多地区。在小亚细亚,也有被称为"强盗"的人四处反抗罗马统治。在埃及,从公元2世纪后半期起就发生了"布科里"(牧人)起义,奴隶和隶农纷纷投奔,起义者在尼罗河三角洲一带聚众抗敌,持续数十年之久。
  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起义是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巴高达"意为战士。巴高达运动的参加者主要是奴隶和隶农,也有农民和高卢士兵。巴高达到处夺取庄园,杀死富豪,269年还曾一度攻占高卢重镇奥尔良,引起罗马官方极大震动。这次起义坚持了三年之久,但巴高达并未停止反抗活动。到3世纪80年代,巴高达运动以更大的规模发展起来,仍以高卢中部为斗争中心。起义者组织自己的军队,以农民为步兵,牧人为骑兵,摧毁了不少奴隶主大庄园,攻克了不少城市,还推举了自己的皇帝,自铸货币。尽管运动最终被罗马所镇压,但它为帝国晚期广泛的人民群众斗争揭开了序幕。283年,巴高达运动再起,起义军在塞纳河与罗亚尔河之间攻城略地,神出鬼没达数年之久,罗马军队久战不胜,皇帝只好采用"十一抽杀律",严惩退却士兵,才将起义镇压下去。
  中央集权瘫痪、地方割据和人民起义为蛮族入侵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机会。大批日耳曼人突破边境防线进入罗马境内。早在2世纪末期,由北向南迁徙的日耳曼部落就已构成了对罗马的严重威胁。251年,多瑙河外的哥特人在击毙罗马皇帝后,横越巴尔干半岛,袭取拜占庭城,侵扰小亚细亚和爱琴海地区。在帝国西北部,法兰克人于256年出现在莱茵河下游,随后进入高卢中部和东部,并在西班牙东北获得立足点。另一支蛮族阿勒曼尼人则越过阿尔卑斯山到达意大利北部。此后,日耳曼人继续涌入罗马,帝国境内已经布满了蛮族的足迹。
  第16节:四、奴隶制的困境与救治(1)
  日耳曼蛮族的入侵尽管暂时被罗马军队挫败,但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因为罗马统治者采取的是以蛮制蛮的政策,致使罗马军队蛮族化的进程进一步加深。军队蛮族化对帝国军队的影响是消极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军队的雇佣性质更加明显和突出。此时罗马军队中的蛮族雇佣军达到40万,大批蛮族部落居民以军事移民方式迁移到边境,甚至深入到意大利本土,这就为帝国晚期蛮族的大规模入侵打开了方便之门。
  四、奴隶制的困境与救治
  隶农制的出现 罗马帝国初期社会经济繁荣之时,经济衰退和奴隶制危机就已初显端倪。与兴盛的行省经济形成鲜明对比,意大利半岛农业出现了衰退现象。从公元1世纪后期起,由于土地兼并和集中,奴隶制大农庄在意大利农业中占据明显优势。然而,由于农产品滞销和奴隶劳动生产率低下,大地产经济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强制性的奴隶劳动效率低下,加上地价提高,农产品销售竞争激烈,使得集中使用奴隶劳动的庄园不仅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困难,而且经济收益也日益降低,逐渐变得无利可图。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奴隶主被迫改变对待奴隶的态度,给奴隶一定自由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于是,释放奴隶日益增加,共和后期出现的授予奴隶"特许析产"的制度,即奴隶主分给奴隶经营或管理一部分财产而坐收其利,开始广为流行。在立法方面,也颁布法令,禁止奴隶主杀死奴隶。同时,对待奴隶的思想观念也相应有所变化。这说明奴隶制危机正在逼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奴隶制补充的隶农制应运而生了。
  隶农(音译为科洛尼)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世纪的意大利半岛。最初是指承租别人土地、享有公民权和其他法律权利的自由民。隶农既有拥有资金和奴隶以经营农业获利的大佃户,也有靠自己劳动谋生、无地或少地的小佃户。他们通过契约从土地所有者手中租得土地,地租一般用货币支付。佃户对土地所有者没有人身隶属关系,对土地也没有固定的依附关系,而是以自己的生产资料独立经营。此时的隶农在经济上和法律上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民,但在农村中还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阶层。
  公元1至2世纪,隶农制逐渐在意大利和各行省流行,这对隶农的命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帝国初期,隶农的身份是自由民,他们和土地所有者的关系仍然建立在契约之上,其身份、地位、权利、义务都有一系列法律上的规定。但随着奴隶制大庄园经济自给自足和独立倾向的增强,商品货币关系的萎缩和隶农负担的加重,隶农的身份和地位也逐渐发生变化。从1世纪末叶起,在意大利的隶农中,以金钱支付地租的日渐减少,以实物支付地租的分成佃农不断增加。尽管隶农的权利和义务有法律和契约规定,但现实之中往往遭到大土地所有者的破坏。官府和权贵通过各种经济或非经济的强制手段,对隶农进行压榨和勒索,加重隶农的负担。由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隶农的地位和处境更为恶化,出现人身依附增强和世袭化的倾向。隶农由于贫困而不得不依靠土地所有者提供的生产工具,或由于负债而将财产抵押给土地所有者,因此逐渐固着于土地,出现强制租佃和承袭租佃的现象。隶农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已离开契约,而是靠习惯来调节,因此,他已不是根据租约租种土地的自由民,而是在公民权方面受到许多限制的农民。"三世纪危机"加快了这一进程,隶农实际已丧失自由民身份和独立的经济地位,转变为介于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依附农民,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世纪农奴的先驱。
  从4世纪起,为了保证税收来源和足够的农业劳动力,罗马帝国用立法手段干预隶农和国家的关系。在戴克里先的新税制里,农民包括隶农缴纳人头和土地合一的赋税,以一个"人头"与一定量的土地结合为计税单位。隶农不再是独立的纳税人,而是被视为土地的附属物。332年,君士坦丁颁布敕令,从法律上确定了隶农被束缚于土地的依附地位。同时颁布的"户籍法"和"出生法"更剥夺了隶农的迁徙自由。此后颁布的法律还逐步剥夺了隶农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357年,君士坦丁规定:土地出卖者在出卖隶农时,应将隶农和土地一起出卖。365年的一条指令,禁止隶农在未得到土地所有者允许的情况下转让财产。371年的法令更是责成土地所有者向隶农收税。396年的一条敕令中规定,隶农的全部财产属于主人。409年的法令则规定,没有主人的允许,隶农不得担任基督教会的任何职务。422年的法令剥夺了隶农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法律权利,使其日渐与奴隶的地位接近。但从法律上看,隶农毕竟不是奴隶。隶农有人身自由,对自己的财产有某种程度的私有权,在得到的主人许可下可以出卖自己的收获物、出庭诉讼或作证、当兵服役等,其所受的剥削在形式上也有章可循而较为固定,与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关系较为稳定。正因如此,隶农的劳动兴趣比奴隶更强,积极性更大。隶农制作为一种新的、进步的经济因素出现,是奴隶制日益衰落的结果,也是奴隶制走向灭亡、帝国进一步衰落的具体表现。它的不断发展,终于成为导致罗马奴隶制社会崩溃的重要因素。
  第17节:四、奴隶制的困境与救治(2)
  但是,罗马统治者不甘心于奴隶制度就这样衰落,帝国就这样走向崩溃,他们力图挽救危机,拯救罗马,从而使得罗马一度又出现中兴局面。
  戴克里先中兴 284年,戴克里先由军队拥立为帝。继位后,他对内残酷镇压高卢和阿非利加起义,对外战胜萨珊波斯,打退日耳曼人的进攻,暂时巩固了边疆。他还放弃元首制,建立君主制,罗马国家完成了从元首政治向君主政体转化的过程。在这种制度下,最高统治者不再称元首,而是"君主",这个称号本身就说明了他同全体居民的关系是主仆关系、君臣关系。戴克里先像东方专制君主一样被认为是神的代表,人们对他必须履行崇拜礼仪:皇帝穿戴有珍珠宝石装饰的冠冕服装,觐见者都要行跪拜吻袍之礼。
  元首制向君主制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君主对帝国控制力的加强。由于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帝国各地之间的商业和文化联系削弱,政治统一愈来愈难以维持。各行省不断发生骚乱、起义,边境战事不息,戴克里先应接不暇。在这种情况下,他实行"四帝共治制",即将帝国分为四部分,由四位统治者分别治理。四帝中两正帝称"奥古斯都",各有一副帝,称"恺撒"。帝国分而不裂,保持统一,戴克里先以君主地位实际握有最高权力。同时规定,奥古斯都在20年任满后交出职权,让位于恺撒;两位奥古斯都须将其属下恺撒收为继子和女婿,以血缘婚姻关系保持世袭统治,防止非法篡位和宫廷政变。耐人寻味的是,四帝都没有选择罗马作为首府,罗马城尽管还是帝国首都,但已失去实际政治意义。戴克里先挑选东方为自己的直辖,说明此时东方各省比西方更加繁荣富庶。然而,多个首府的建立和权力分散,严重破坏了帝国的统一和稳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