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衰落之鉴

第11章


323年,君士坦丁颁布法令,在帝国东部扶植基督教。此后,政府官员主要由基督教徒担任。在他的鼓励下,大批民众开始皈依基督教。
  在基督教广泛传播的同时,由于教义和组织等方面的不统一,导致教派争端日趋激烈。教会对教义产生严重分歧,主要分为两大派。正统派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同性同体;阿里乌斯派则反对三位一体论,否认基督的神性,主张基督教徒安于清贫,反对教会上层享受特权,聚敛财富,反映了基督教下层教徒的思想。这种教派之争实际上社会斗争的一种反映。
  在扶植基督教的同时,君士坦丁对教会严加控制。为了使基督教进一步充当帝国的政治思想工具,君士坦丁决定以皇帝的权力来解决基督教内部纷争,帮助教会统一教义和组织。325年,君士坦丁在小亚的尼西亚召集帝国318名主教举行会议。会议说是为"解决教会内各种矛盾"而开,实际上是世俗政权干预和控制教会,并使其成为国家机器一部分的开始。君士坦丁的宗教顾问何西乌斯主持会议。在君士坦丁的干预下会议制定并通过了统一的尼西亚信条,确认基督与圣父圣灵同体,因此是永恒的,三位一体派被定为正统。尼西亚会议还制定教会法规二十条,肯定主教制,加强主教权力。会议规定按行省划分教区,并赋予罗马、亚历山大里亚和耶路撒冷主教比一般主教更多的权力。会议宣布拒不接受尼西亚信条的阿里乌斯派为"异端",开除其教籍,其负责人被放逐。
  尼西亚大会后,基督教受到罗马皇帝庇护和控制,蜕变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因此,这次大会标志着早期基督教质变的最后完成。君士坦丁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利用,一方面是由于基督教作为一支社会力量已不可忽视,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利用宗教为其统治服务。这些措施对基督教本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后,基督教成为西方社会唯一重要的宗教。然而,基督教内部的教派冲突对帝国起了分裂与破坏的作用;基督教对异教和异端的迫害,也加剧了帝国的分裂。
  第22节:六、西罗马帝国的崩溃(1)
  尼西亚会议后,各地主教开始对分裂教派进行镇压。他们的集会被禁止,财产被没收,教堂被充公,领导人被处罚;凡参与分裂教派的成员被剥夺担任公职和参加军队的权利,并不得处理或继承遗产。337年君士坦丁死后的历代皇帝,大都继续支持、控制和利用基督教。4世纪中叶后,罗马神庙已无人问津。375年,皇帝正式宣布禁止向基督教以外的神庙献祭,废除皇帝作为罗马神庙"最高祭司"的称号。380年后,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379-395年在位)连续颁布法令,支持基督教正统地位,禁止各种异端教派活动。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律,关闭所有异教神庙,禁止献祭活动。违令者一旦发现,罚黄金25磅,用于献祭活动的房屋、土地被没收;知情不报者同罪。至此,来自东方的基督教完全征服罗马帝国,颇似罗马以刀剑征服东方的一个历史回报。由皇帝控制的基督教的统一,使专制皇权对臣民的控制深入到信仰和思想领域。
  因此,一般都将392年作为基督教正式定为罗马国教之年。
  六、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帝国分裂与人民起义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专制统治尽管使帝国得到了暂时稳定,但仍然无法挽救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危机。公元4至5世纪,罗马帝国社会经济日趋崩溃,尤其是西部,很多城市工商业衰败,农村荒芜,人口剧减,一片荒凉破败景象。由于奴隶制危机加剧,析产奴隶增多,隶农的来源和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地位日趋下降,生活日益贫困。与此同时,随着中小土地所有者的破产,许多城乡自由民不堪重负,纷纷投身于大土地所有者门下。他们这样做尽管丧失了土地所有权,但却能保证自己终身使用土地,免除失去土地之忧。由此,大地产迅速发展,其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性与日俱增。这些奴隶制大庄园不仅有手工作坊和市场,而且还建立私人武装和防御设施,设立法庭和监狱,俨然成为帝国境内的"国中之国"。
  君士坦丁死后,罗马帝国在政治上更是混乱不堪,东西方对立严重,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最为危险的是,此时的帝国东部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灾难,即北方的蛮族侵入。375年,匈奴人进攻东哥特人,导致东哥特人西迁,在这一压力下,又迫使西哥特人退向西方,来到多瑙河,与罗马人隔河相望。无奈之下,皇帝瓦伦斯批准了西哥特人的请求,允许他们在解除武装的前提下进入罗马领土。定居在罗马边境的西哥特人,由于不堪忍受罗马官吏的巧取豪夺和残暴统治,被迫起来反抗。他们不仅在巴尔干地区蹂躏,而且向色雷斯进军。惊慌失措的瓦伦斯迅速赶来镇压,但在378年的阿德里亚堡之战中,罗马军队大败,4万官兵阵亡,瓦伦斯也被杀掉。这是蛮族对罗马军队取得的一次决定性胜利,此后罗马边防即告崩溃,再也无力阻挡蛮族涌入。罗马统治者企图以怀柔安抚、以夷制夷等手段与蛮族周旋,实际上只是苟延残喘,并无实效。由于罗马统治者不能善待进入帝国境内的日耳曼人,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入侵中迅速灭亡。
  瓦伦斯死后,狄奥多西一世继承帝位。他不仅平定了西哥特人起义,还接收大量的西哥特人定居于边境。394年,狄奥多西再次统一罗马帝国。但第二年他死后,帝国正式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分别由他两个儿子治理。帝国的分裂也是后来西罗马帝国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西罗马帝国名义上首都是在罗马,但实际上皇帝及宫廷常驻米兰和拉文那;此时的西方已经残破不堪,皇帝们只好依靠蛮族将领及其军队支撑门面,这表明蛮族最后推翻罗马只是时间问题了。
  与此同时,奴隶、隶农和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起义烽火遍及帝国全境。其中以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和北非的阿哥尼斯特运动最有影响。
  巴高达运动与以前相比出现了新的高潮。408年,巴高达袭击了经过阿尔卑斯山的罗马军队,缴获了大量战利品。经过这次战斗,巴高达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改善,战斗力大有提高。此时,高卢西北部还发生了阿尔摩利卡人起义,起义军杀富济贫,攻城略地,使当地统治者惶惶不可终日。435年,巴高达首领在起义军的配合下夺取政权,控制了整个阿尔摩利卡地区。巴高达运动的节节胜利,使罗马统治者胆战心惊。447年,罗马帝国调集大批军队前往镇压,巴高达起义军最终失败,余众转移到西班牙北部。直到5世纪末,还有巴高达运动在西班牙活动的消息。
  第23节:六、西罗马帝国的崩溃(2)
  4世纪30年代,北非爆发了规模巨大的阿哥尼斯特运动,"阿哥尼斯特"意为"争取正当信仰的战士",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运动参加者既有奴隶、隶农和农民,也有深受罗马统治者蹂躏的土著居民柏柏尔人。起义军袭击大地主和高利贷者,摧毁奴隶主大农庄,焚烧奴隶的名单和债券。40年代,起义在罗马军队的镇压下暂告失败。372年,阿哥尼斯特运动再掀高潮,起义军占领了毛里塔尼亚大部分地区,许多前往镇压的罗马士兵也加入了起义军行列。次年,罗马派大军前往镇压,经过两年战争后,起义失败。但阿哥尼斯特战士仍不屈服,他们在4世纪末和5世纪初又曾多次掀起斗争高潮。
  帝国境内各地人民的零星斗争更是不计其数,它们更容易与蛮族人入侵形成联络接应,汇成打击罗马的滚滚洪流。很多防守坚固的城市就是在人民起义和蛮族打击里应外合之下被攻克的,如罗马城后来就是在起义奴隶为蛮族打开城门的情况下首次失陷的。人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的统治,进一步加速了罗马帝国灭亡的进程,并为日耳曼人入侵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日耳曼人大规模侵入 日耳曼人最初是定居在波罗的海西岸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游牧民族,由很多不同的部落联盟组成,分布广泛。主要有多瑙河和黑海沿岸的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易北河及易北河以南的伦巴底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莱茵河上游的阿兰人,中游的法兰克人和下游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公元1世纪,日耳曼人在多瑙河、莱茵河和维斯瓦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定居下来,成为罗马帝国北方的邻居,后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越来越多的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境内。
  日耳曼民族的大规模迁徙是从4世纪后期开始的。这是匈奴人西迁引起的连锁反应。匈奴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秦朝以后不断与中原的汉族政权发生军事冲突。西汉三次大规模军事反击,最终迫使北匈奴离开蒙古草原,向西移动。正是匈奴人的这次西迁,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格局。西迁的匈奴人持续向中亚和欧洲方向推进,成为3世纪以来日益增强的亚欧"民族大迁徙"运动的直接推动力。375年匈奴向东哥特人的进攻,更成为蛮族部落向西方大迁徙的开端,是日耳曼人征服欧洲罗马帝国的起点。匈奴人入侵不仅加速了东罗马的衰落和西罗马的灭亡,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古典奴隶制的瓦解,而且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格局,近代欧洲各民族的地理分布状况就是在这次社会大变动中形成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