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衰落之鉴

第23章


国会大厦,白金汉宫,鸽子广场,白厅长街,则让人缅想以往大英帝国的尊荣和辉煌。
  从这个孤僻小岛走出去,成长为世界霸主,最后又回到岛上经营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不列颠民族好像绕了一个圈。今天的英国似乎还有再造辉煌的愿景。关于它崛起兴盛的话题弥久不衰,而它在20世纪里实力和地位不断下落的历程,"日不落帝国"最终走向解体的原因,也同样值得深思。
  一、英国崛起:世纪性的跨越
  移民混合而成的民族 今天的英国,地理主体是英伦三岛(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亦即大不列颠岛。构成早期不列颠民族主体的,实际是一批又一批的外来人。欧洲文明从东向西扩展,最西端的不列颠自然是人口移动的终点站之一。大不列颠东南部地势低平,外来者能够很轻易地进入。西北部为山区,当地人可以凭借天然屏障进行有效抵抗,故外来人难以深入。几乎每一次外族入主都遵循了这一规律。这也造成了大不列颠在民族成分上的地理分野。
  最先来到不列颠定居的是5000多年前的伊比利亚人,"巨石圈文化"可能是他们创造的。其后,来自莱茵河地区的"阿尔卑斯人种"与伊比利亚人汇合,将海岛带进了青铜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凯尔特人大规模地进入,不列颠进入铁器时代,缓步迈向文明门槛。公元前1世纪,罗马统帅恺撒两次渡海进攻不列颠,均以失败告终。将近一百年后,罗马人最终征服了不列颠东南部。在长达400年的罗马不列颠时期,罗马人对这里主要实行军事统治和军事移民。
  公元5世纪初罗马人撤走后,凯尔特人立即从山地返回,彼此争夺。大陆的盎格鲁、萨克森等日耳曼人部落,也向不列颠大规模迁徙,逐渐定居于东南部,从此这里被叫做"英格兰"。盎格鲁-萨克森人建立了许多小国,各国称雄争霸,力量此消彼长,直到9世纪初英格兰才实现名义上的统一。其时北欧丹麦人也侵入了,丹麦人的强大曾一度将英格兰大部囊入其"北海大帝国"。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大军渡过海峡,战败了英国贵族推选的国王哈罗德,即位为英国国王。这一被称为"诺曼征服"的事件,是英国历史的里程碑。接下来的金雀花王朝开国君主亨利二世也来自法国,是法国的安茹伯爵。因此,无论是政治经济制度,还是语言词汇,英国都受到了法国相当广泛的影响。
  中世纪的落后之邦 就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而言,中世纪的英国远比大陆的法、德、意以及低地国家落后。作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农业虽然有进步,但精耕农业基本没有出现,停留在广种薄收上。相当宽阔的土地用于养羊,而所产羊毛又只是作为原料输往国外,附加值低。由于远离国际贸易中心区,英国工商业颇为落后,甚至进出口贸易都掌握在意大利商人、德国汉萨商人等外国人手中。城市发展水平偏低,在当时西欧重要城市中,英国仅有伦敦可挤入行列。大多数城市处在国王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自治权和自由度远不如大陆。显示社会经济水平的人口指数也相对较低:英格兰人口不超过300万,不及法国或意大利的1/3。除出现了《自由大宪章》和议会外,15世纪前的英国历史没有多少可圈点之处。
  作为岛国,中世纪英国在大陆事务上很难有发言权。金雀花王朝时期,英王势力似乎从苏格兰边境伸展到比利牛斯山脉。他因继承权关系而在法国占有七八块领地,但从法理上说,占有这些领地又意味着他是法国国王的封臣。虽然百年战争中英王曾一度占领法国北部,但最终还是被法国人民赶出了大陆。英国国王把很多精力放在对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征服上,但并不顺利。经过反复征战,才基本上控制威尔士。对苏格兰的战争进行得异常艰苦,但最终还是没有使其屈服。对爱尔兰的征战,英国人常常是无功而返。
  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每个世纪都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国的历史节奏好像是以世纪为单位: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首先迈步,推动着17世纪政治和思想的改造,反过来又促进18世纪的经济"起飞",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似乎在验证着某种历史规律性。
  16世纪:宗教改革和经济变革 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是英国历史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英国人认为这是他们近代历史的起点。都铎王朝第一位国王亨利七世,在战场草丛中捡了王冠戴在自己头上。在那场持续30年之久的红白玫瑰战争中,旧的封建贵族相互残杀殆尽,新的王朝便能在新贵族的支持下加强王权。15世纪末,英国开始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国家,近代英吉利民族形成。
  第47节:一、英国崛起:世纪性的跨越(2)
  16世纪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时代。强盛的到来与两个国王相关:一是亨利八世,一是女王伊丽莎白。历经这两个国王的治理,16世纪初尚为弱国的岛屿之邦,在世纪末一跃而为西欧霸国。
  亨利八世的功绩在于,他进行的宗教改革使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宗教和政治自主权的国家。改革后建立的国教奉国王为最高首领,教会本身也成了国家机构一部分。改革没收了原天主教修道院的大量土地,以低价卖给新贵族阶层,后者成为都铎王朝的有力支柱。
  伊丽莎白女王是亨利八世次女,她于1558年继承王位。伊丽莎白治国方针的特点是灵活,尤其是对宗教的态度上,改变了前两任国王的极端做法,既不像爱德华六世那样偏袒新教徒,也不像玛丽女王那样疯狂镇压新教徒,而是在两者之间调和。她虽继续奉行宗教改革,但对天主教徒持宽容态度,让新教教义具有伸缩性和包容性,结果绝大多数国民都感到满意。在经济上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最广泛地调动市民们的积极性,又将贸易特许赐给宠臣和近侍,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对外她坚决进行反天主教西班牙的斗争,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从此海上势力崛起,国际声望大增。为了发展海上力量和对外贸易,她不惜重用海盗豪金斯、德雷克等,甚至从殖民贸易中分红。伊丽莎白还改造国家和政府机构,将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开始了近代政治方式的第一步。
  在英国的勃兴中,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是最强劲的驱动力。作为内源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发端于15世纪,到16世纪末已从根本上改变着英国面貌。
  这种深刻变化是从纺织业开始的。英国农业虽然相对落后,但其自然条件却十分适宜养羊。17世纪,英格兰产毛绵羊至少有1200万头,平均每人三到四头。中世纪里,由于缺乏先进毛纺技术,英国羊毛大多作为原料出口。14世纪后国王下令禁止羊毛输出,再加上大陆移民带来了先进纺织技术,英国毛纺业跃上新的台阶。15世纪,英国从羊毛输出国转变为呢绒出口国,16世纪中年出口呢绒达十几万匹。毛纺业几乎遍及每个村庄,形成了许多乡村工业区。可以说,英国能迅速成长为国际经济大国,正是因为具有以毛纺业为主要支柱的坚挺的国内经济背景。毛纺业是民族工业,更应从它是振兴民族的工业这个意义上理解。
  毛纺业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全面变革。毛纺业兴旺使得养羊有利可图,由此引起了圈地运动。虽然早在15世纪时,农村中富有大农开始采取新的经营方式,但就对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来说,圈地运动形成的影响力更大。圈地运动持续到19世纪,其早期特别引人注目。从15世纪到17世纪初的圈地,主要发生在英格兰中部肥沃平原。圈占的面积比例不是很大,约在20%左右,但其造成的社会后果和社会震荡远非这个比例所能表达。圈地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农牧业发展;圈地将农民赶出土地,使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分离,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雇佣劳动力后备大军;随着毛纺业发展和圈地运动进行,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形成,即新贵族和乡绅,这是英国社会结构变化中一支极富生气的力量。
  毛纺业发展和乡村变化,加快了整个国家的商品经济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并不出色的英国城市,在适应新变化中进行调整和转型,逐渐凸现其主导性作用,在功能上愈来愈商业化、专门化和开放化。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通过市场联系得更加紧密,国内统一的市场体系逐渐形成。最重要的是,这个体系有了伦敦这样一个聚核(伦敦人口在16世纪翻了两番,由5万发展为20万),英国在经济上开始整合,这正是它迅速成长为强国,并大规模开展殖民贸易和海外扩张的内力所在。而重商主义作为适应这一趋势的国家政策,用政治力量使英国强行进入国际市场,大大缩短了英国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的进程。
  第48节:一、英国崛起:世纪性的跨越(3)
  17世纪:政治激荡和思想更新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苏格兰詹姆斯一世继英格兰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英国很快由辉煌时代转向混乱和革命时期。
  早在伊丽莎白后期,王权与新兴势力的矛盾就已显端倪,国王与国会之间的摩擦常年不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