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衰落之鉴

第25章


 质优价廉的英国机器制造品几乎毫无阻挡地向世界市场推进。1870年,英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超过任何其他国家。棉织品、毛织品、机器,这些来自英国的工业产品,以及来自英属各殖民地的工业原材料、粮食,充斥着整个世界市场。英国也成了世界的金融中心,历史悠久的英格兰银行成了"银行的银行",伦敦的金融老板打个喷嚏,足以让世界金融市场晃动。英国银行在全世界开设的分行,1910年达到5500家以上。英国对外投资也居世界第一位。1913年,英国输出资本40亿英镑,占世界各国对外投资总额的一半。每年对外投资的收入都在1亿英镑以上,是全部外贸利润的5倍多。
  第50节:二、鼎盛期潜伏的危险因素(1)
  1887年6月,伦敦再一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在这里,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大庆,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隆重举行。雍容华贵的女王,乘着精心装扮的彩车,前往威斯敏斯特教堂出席盛典,眼前是狂欢如醉的人山人海,左右簇拥着显贵政要,身后紧随着各国来宾,整个伦敦是一片鲜花和欢乐的海洋。
  女王在位60周年的庆典更为狂热。当威仪万端的女王驾临圣保罗大教堂时,万民欢呼,山摇地动,似乎在向世界展示着大英帝国的威严和力量。在此前后的大英帝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拥有的殖民地达3350万平方公里,大约是其本土面积的近140倍;殖民地总人口将近4亿,相当于本土人口的10倍。大英帝国的领土遍及东西两个半球,分布于除南极以外的世界六大洲,自称"日不落帝国"。
  二、鼎盛期潜伏的危险因素
  殖民帝国的体制性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分得许多战果,帝国版图又有扩大。至1931年英联邦成立前夕,英国共有各类殖民地59块,348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3.2%;殖民地人口4.6亿,加上母邦居民,超过了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占西欧列强侵占的殖民地总面积的二分之一。
  英国的殖民地大致包括三类。第一类是若干白人自治领,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爱尔兰和纽芬兰。这些自治领要么国民主要是欧裔白人,要么白人居于统治地位。英国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任命总督来行使象征性权力,其立法和行政机构从当地白人中产生。它们有独立的内政,建立责任制政府,只在外交上听从英王号令。毫无疑问,这些白人自治领最有离心倾向,正是它们迫使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第二类是直辖殖民地,包括一些殖民据点,以及被英国完全征服的国家,如印度、直布罗陀、香港等。性质相近的还有所谓保护领,如非洲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第三类是保护国,这些地方仍由当地人执掌国家内政,但在军事上接受英国的"保护"即控制,外交权也属于英国,如亚洲的马来联邦和文莱等国。
  在帝国之外,英国也施展着自己的影响。如在亚洲的中国,英国到处建立租界,圈划势力范围。全世界的海面上也无处不游弋着悬挂"米"字旗的英国海军舰艇。列宁说:"地球上没有一块土地不处在这个资本的魔掌之中,没有一块土地不被英国资本用千百条绳索缠住。" 拥有这么宽的版图,英国人自然志得意满。在他们眼中,好像整个世界都是英国人的天下。当时一个英国经济学家的话,表露了这一傲然心态:"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木板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输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运至伦敦;印度和中国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园;而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地;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分布在美国的南方,而现在则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了。" 英国能把这么宽广的土地牢牢地置于股掌之中,肯定有其经营之道,它所倡行的自由主义政策当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19世纪执政的英国两党,自由党自然以自由主义为己任,保守党也在向自由政策转变。针对殖民地,自由政策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其实质就是取消任何商业限制和垄断,将英国的廉价工业品推向殖民地的广大市场。这一政策的要害在于表面上的公平交易取代了赤裸裸的暴力掠夺,使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剥削变得十分隐蔽,从而钝化了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反感情绪,并且还有助于激发他们模仿和移植欧洲文明的兴趣。英国热衷于在一些重要殖民地如印度大搞"建设",也在客观上加快了殖民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同时又有利于安抚殖民地人心。
  第51节:二、鼎盛期潜伏的危险因素(2)
  但这一庞大殖民帝国也包含着多种隐性和公开的体制性矛盾,无法消解。英国与各白人自治领之间的矛盾,隐蔽性较强。虽然两者在政治上有一种宗主与附属的关系,但自治领中的白人民众,均来自自由和民主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母国,他们不认为自己比母邦人低下,而要求享受同样平等的权利。而且他们作为移民,原本就是不满足于母国的种种束缚,为追求自由平等和发展而离开故乡,因此更富于挑战性和斗争性。他们初入殖民地时,势力弱小,立足未稳,还需要母国的保护和支持;但当根基扎牢、羽翼丰满时,他们就不会满足于这种附属地位,就会要求自治甚至独立。一旦时机成熟,他们的要求就会迅速上升为行动,隐性的矛盾就会转化为公开的冲突。这是殖民体系的最大隐患之一。事实上,后来英国殖民帝国的瓦解,首先就是从这些自治领获取独立的国际地位开始的。
  英国和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从一开始就是尖锐的。一方面,殖民统治者对殖民地的搜刮,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巨大灾难,因而反抗殖民统治的情绪和运动始终存在。虽然英国当局在各殖民地注重开发,并非一味地掠夺资源,但其剥削实质并不能因此而被掩盖。另一方面,殖民统治还表现为一种民族矛盾、种族矛盾,几乎没有哪个民族愿意接受和容忍外来种族的统治,因此双方的冲突不可避免。当殖民地人民力量弱小时,他们的反抗尚难以动摇殖民统治;但一旦时机成熟,即双方力量对比发生转化,或形成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国际舆论时,殖民地挣脱宗主国的控制便只是时日问题了。因此,殖民帝国建立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它必将死亡的命运。不单是英帝国,其他西方殖民帝国也都是这样。
  庞大殖民帝国的建立,还隐藏着一种经济隐患。那就是,当广大殖民地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母国时,人们的目光更会盯住这一既快捷又顺当的途径,从而导致国内经济受到冲击。前述西班牙帝国是这样,19世纪后期的英国也是这样。当来自殖民地的收益无限扩大时,导致的恶果之一就是国内生产不再像以往那样受重视,于是出现停滞甚至衰退。这样,昔日郁郁葱葱的英格兰田园,现在任其荒芜;昔日机器轰鸣、浓烟蔽日的工业城镇,如今残败破落。当一个国家的发展失去了本国生产基础时,它的繁荣还能维持多久呢? 创新和进取精神逐渐消退 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西方。然而,曾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急先锋的英国人却几乎无动于衷,他们的眼光仍在盯着不断扩大的殖民地版图。美德法等国采用新技术而出现的日新月异现象,英国人似乎不屑一顾。他们太满足于"世界工厂"的昔日荣耀了,太满足于殖民地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了,以至于面对新工业浪潮的冲击麻木不仁。在他们看来,有那么广阔的销售市场,有对世界市场的垄断地位,何愁旧机器生产的产品没有出路,不更新设备照样能获取丰厚利润。因此,此时的英国,无论民间还是政府,都不再对工业化进程继续保持兴趣和热情,结果,造成英国经济结构陈旧,机器老化,生产方法落后。在那些资产阶层眼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既要投入大量资金,又要呕心沥血,冒着风险,哪有投资殖民地获得现存财富那样轻松快捷!为了满足资产者这一需要,英国政府又不得不将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到海外扩张和殖民地经营上。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使英国经济发展速度在19世纪最后三十年里明显放慢,先后被美国和德国超过,工业产量从世界第一降为欧洲第二。
  这时候,德美等国新开发的技术产品到处排挤和替代英国货。19世纪后半期,德国的科技成果比英国多了一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业技术即汽车、电力、化学等工业部门中,很难觅见英国产品踪影。17、18世纪英国人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到这时差不多荡然无存,出现了所谓"企业家精神丧失"。许多企业家族在历经三代以后,不再愿意冒险,而是转向贵族生活,颇有16、17世纪城市商人家族之遗风,那时的商人在城市发迹三代后,又常常购买地产回到农村居住。丧失创新精神之后果是极其严重的。1880年,当英国殖民扩张处于高潮,大片市场落入英国人之手时,英国对外贸易的增长率反而被美法德俄等国超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