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衰落之鉴

第32章


最后,塞浦路斯于1960年在英联邦内独立。
  马耳他扼东西地中海之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18世纪末,英军成为该岛统治者。拿破仑曾说宁可让英国人占去巴黎一片郊区,也不愿让他们占据马耳他。英国人也深知这个地中海小岛的重要性,名将纳尔逊提出英国人"永远也不要放弃此岛!"苏伊士运河通航后,马耳他成为英国通往东方的中途站,岛上还有它巨大的海空军基地。二战中,马耳他为盟军做出了重大贡献。战后,英国允许马耳他一定程度的内部自治,却仍控制其国防和外交大权。面对其日益汹涌的反英浪潮,英国企图采取高压政策,废除其宪法,取消其自治,宣布全岛处于紧急状态,但最后还是得做出让步,1964年马耳他独立。
  至此,英帝国的地中海霸业几乎化为乌有,整个地中海地区仅剩下不到7平方公里的直布罗陀,而且还面对着西班牙的讨还。
  "告别"苏伊士以东 战后一段时期里,独立后的前英属殖民地多数仍留在英联邦内,与英国保持经济和防务方面的一定联系。英国在放弃这些殖民地的同时,也力图维持在前殖民地的军事存在。它在许多地区驻扎有军队,并不断干涉各地冲突。如1961年在科威特与伊拉克的对抗中支持科威特;在1962年的中印冲突中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在60年代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争执中偏袒马来西亚;在1967年第三次阿以战争中出动航空母舰示威等。
  这种干预是需要军事和经济实力的,而衰落中的英国恰恰又在这两个方面每况愈下。如1964年,英国在国际收支上有6亿多英镑的逆差。1967年阿以战争爆发,以及尼日利亚内乱,使英国石油供应的两条主要渠道都被堵塞。为摆脱经济困境,英国一再削减防务开支,取消新式飞机研制计划,放弃航空母舰的建造,裁减本土防卫部队。1965年,自由党提出要重新考虑英国的苏伊士以东政策。1968年英国正式宣布将定期完成从亚洲和波斯湾的撤退,不再在欧洲和地中海以外地区保有军事基地。1975年再次宣布削减防务开支,撤回亚洲驻军,关闭印度洋的军事基地。至此,英国基本完成了从苏伊士以东的军事撤退,其防务收缩和集中到了欧洲和北大西洋地区。
  "告别"苏伊士以东,是大英帝国走向衰落的合乎逻辑的结果,它表明英国充当全球警察、发挥全球性大国作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迫使英国不得不面向现实,重新审视和估价自己的国际角色。
  马岛之战:英帝国的最后炫威 1982年发生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是英帝国的最后一次炫威,给没落的英国挽回了些许脸面。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与阿根廷相距仅450公里,面积不大,岛上几千居民大多是英国移民后裔。长期以来,英阿两国对群岛主权争执不休,多次谈判均告失败,终于在1982年4至6月间爆发了所谓"马岛之战",英国又重新控制了马尔维纳斯群岛。为此英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500余人,损失飞机20架,舰船30艘,经济损失达27亿美元。更重要的是,马岛之战加深了英国同拉美国家的矛盾,双方关系降到了最低点。这次看起来得不偿失的战争,英国人自己觉得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英国国内那股与旧殖民利益关系密切的势力还眷恋着昔日大英帝国的盛势;公众对战后国势的衰微也有一种压抑感,他们认为战争有助于恢复"民族自豪感";撒切尔首相更是这种情绪的代表。她谈到马岛之战时说:"当我们开始动手的时候,有些迟疑不决和性格懦弱的人认为,我们真的干了,也干不成什么大事;他们以为我们的衰落无可挽回了,我们再也不是从前的那样,英国不再是建立起一个帝国、并且统治四分之一的世界的民族了。他们错了!" 大英帝国的荣耀是不可能再回来的,英国人还是明白这一点,只不过是他们想寻求一点心理平衡罢了。令他们心里得到一点慰藉的还有,美国和西方国家在战争中站到了他们一边。抛开共同的利益关系不说,这或许是出于西方大国的一种共同心理感受吧。
  第65节:七、重振联合王国
  七、重振联合王国
  叱咤风云的大英帝国,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上了最后帷幕。英国人还得寻找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合适位置。
  寻找"三环"的交点 二战中英国是战时大国,又是战胜国,而战争的最后结局却将英国从世界大国降为欧洲大国。随着战后大英殖民帝国的瓦解,英国的国际地位更是大为下落。以丘吉尔为代表的英国执政者,企图借助美国这一新的世界霸主,利用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达到维持欧洲领导者的目的。衰落中的英国认为苏联是它恢复霸主地位的最大阻力,因此欲借美国之手来"遏制"苏联。于是便有了丘吉尔那篇著名的富尔敦"铁幕"演说,这是一篇鼓动美国与苏联对抗的"冷战宣言"。"铁幕"一词,后来长期被西方世界用来指责苏联及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丘吉尔还危言耸听,称共产主义的"第五纵队"遍布世界,构成了"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他呼吁美国人联合英国来对抗苏联。1947年初,当希腊共产党和民主军解放了希腊将近一半土地的时候,英国人自感无力镇压,便希望美国介入,美国政府官员敏感地认为,这是英国在将"世界领导权"拱手交给美国了。英国人当然不想这样,丘吉尔曾在演说中希望美国和国际社会不要忘了英国,不要忽视英国的存在,特别提醒美国不要忘了拉英国一把:"请不要把不列颠帝国联邦的坚持的能力低估,……倘若英国所有道义、物质上的力量和信念,都同你们的力量和信念兄弟般地联合在一起,那么,就将不仅为我们、为我们的时代,而且将为所有的人,为未来的实际,带来一个广阔的前程。"完全是一副落魄者急切求助他人却又强作姿态的形象。
  丘吉尔还具体谋划了如何能使英国恢复昔日辉煌的所谓"三环外交",三环是:维持英美"特殊关系",维护英国与英联邦国家的传统关系,维持英国与西欧大陆国家的特殊地位。英国处于三环的交点上,其基础和关键是借美国的力量继续巩固其大国地位。
  美国人也有自己的算盘。尽管丘吉尔用心良苦,美国人却借机占领了英国的传统市场。追随美国,反倒使英国的经济政治实力日衰,尤其是在西欧更觉孤立。英国经济利益受损,政治上又背上美国援助所附加的压力,使得英国的处境甚为尴尬,丘吉尔就无奈地喊道:"要贸易,不要援助。" 回归欧罗巴 二战以后,英国不断地重新审视英美关系、英欧关系,审时度势,决定回归欧罗巴,很早就向欧共体正式提出了加入申请。虽然欧共体各国早先对英国的诚意有所疑虑,对其申请进行了马拉松式的谈判,但英国的意志未曾动摇,并且还在1971年正式宣布解除英美两国的特殊关系。1973年,欧共体接受了英国,英国人实现了多年夙愿,终于返回了它所在的欧洲大家庭。
  其实,英国回归欧罗巴的意图是复杂的,历程也是曲折的。最早的时候,尽管丘吉尔为建立欧洲联盟曾奔走呼号,但大多数英国政治家似乎认为自己只作为一个成员国参加欧洲联盟,与英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他们的理想是能成为类似美国那样的欧洲保护者。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使英国与欧洲的联合进程大受局限。当法德等六国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先是"不介入",后又组织七国"小自由贸易区"与共同市场抗衡。1973年加入共同市场,既是英国实力衰落和力量收缩的现实使然,也是它为生存和发展所作出的必然抉择。为加入共同市场,英国放弃了英美特殊关系,放弃了英联邦的"帝国特惠制",放弃了英镑在世界上的储备货币地位,可谓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也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目标。
  由于角色转换,英国民族的心态尚需不断调整。加入共同体的第二年,就因农业政策和预算摊款等问题与共同体小有摩擦,并导致一次英国是否还留在共同体内的公民投票。1996年的"疯牛之战",使英国和大陆伙伴国家的摩擦突然升温。即使在今天,虽然英国已是欧盟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但它仍未能接受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而继续维持着英镑的地位。
  第66节:八、英国地位下落原因一辨
  经济的曲折复兴 二战结束时,英国的经济可谓千疮百孔,困难重重,为了摆脱困境,英国历届政府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将医治战争创伤、稳定和恢复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其所实行的两大改革,即国有化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成效显著。1951年后保守党连续执政13年,经济仍以调整和改革为主,由此还出现了短暂繁荣局面。凯恩斯主义"紧缩和扩张"的经济理论模式,得到了娴熟的运用,但其发展速度相对落后。结果,在二战结束时国民生产总值尚居西方第二位的英国,在1955年被西德超过,1964年被法国超过。60、70年代里,经济恶化,英镑贬值,物价上涨,金融危机,这些顽症始终缠绕着英国,被称之为"英国病"。当然,历任政府也不遗余力,苦心经营,多少取得了一些成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