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爱

第53章


  为了方便拍摄,周晓又向外挪动了几步,一个人在这条巷子里走着,等着穆清把剩下的节目录制完。
  这是A市最市中心的一块地方,从三年之前就开始传出要拆迁,只是随着A市的极速发展,低价房价以惊人的速度在飙升,住户在刚满意上一个补偿款和正式签订书面合同之间,房价已经是大幅上涨,几次下来,迟迟达不成协议,拆旧建新的工作也就耽搁下来,到现在,似乎又听说有了放弃开发的意思,周晓觉着这样也好,每个城市都会有一块地方,一排房子,一条林荫道,是属于这座城市最原始的过去,当你从车水马龙和钢筋水泥的闹市区逃离,慢慢游走在一条清晨还有人会倒夜壶,午后会安静见不到人影,晚饭变成美食街,深夜坐满了穿着白色花篮牌男式背心的男人们坐在躺椅上摇着蒲扇说着这一天这座城市发生的大事、小事,其实是一种财富,一旦丢弃就再也寻不回来的财富。
  周晓走到尽头,又走回了原地,摄制组已经在收拾设备,穆清被年轻女主持人缠着,看到周晓后像见到了救兵,才解脱出来。
  两人并肩走着,周晓调侃他:“第一期你就做得这么好,还让不让后面的设计师活了?”
  “要不第二期你来做?”
  穆清这么一说,周晓愣了一下,要让她设计一座摩天大楼,说不定都要比改造一间小破房子还要轻松得多。
  “我可不是说笑,如果有机会,你不妨试一试。”
  周晓听着,顺从地点了头:“嗯,不排斥。”
  “肚子饿了,找个地方吃饭吧。”
  “我刚才走到前面,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家余记烤鱼,要不要吃?”
  “余记?”穆清两眼发光:“是以前校门口那个余记吗?”
  “那要去看了才知道。”周晓指了指那个方向,问道:“怎么样?穆大设计师吃惯了米其林和私房菜,由奢入俭……”
  “你呀!”穆清轻拍她的肩膀,无奈摇头:“牙尖嘴利的,跟谁学的啊……”
  夕阳最后一线光亮被云层完全遮挡,天色彻底地黑沉下来,余记烤鱼大排档,桌子摆在了人行道上,周晓和穆清曲着腿坐下来,还要不时避让路过的行人。
  可这是一整炉香气逼人的烤鱼,承载着他们大学回忆的烤鱼,一端上来,早就把一次性筷子掰开的周晓,迫不及待地夹了起来,沾一沾汤汁,吹一吹便放进了嘴里,下一秒的动作便是用手在嘴边扇风:“好烫好烫……你怎么不吃……哎,就是这个味道……我好多年都没吃了……”
  “在美国的时候想念这个味道吧?”
  “想,想死了。”
  “那还没事老跑出去?”
  原来重点在这里,周晓没回答,眼睛盯着锅里,过了好几秒钟,拿着筷子直接一夹,夹起一块嫩绿嫩绿的东西,满足道:“下次要跟老板说莴笋多加一份,太嫩了。”
  穆清看着她,也没再多说,笑道:“不想说就算了,我又不会逼问你。”
  “事情都过去了么。”周晓勉强咧开嘴一笑:“又不是我刻意回避,只是说与不说都改变不了什么,生活还是要向前看的嘛。”
  “你能自己想明白就最好咯。”穆清伸了个懒腰:“在清竹,你大可以放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过我得说一句,你可千万别被沈老给带坏了,老先生最近越发向往平和,我都怀疑哪天他找座山盖间小房子就归隐了。”
  “归隐?嗳,你别逗我了。”
  “提醒提醒你。”穆清说着,又朝老板挥了挥手,要了一扎酸梅汁,两个人边吃边聊,终于在整座城市高峰期结束,恢复了安静的时候起身离开。
  周晓站在路边拦车,穆清正好侧过身接个电话,正正巧巧,这一幕被坐在车上从马路对面驶过的于恺捕捉到了。
  周晓?
  他在行驶过程中踩了刹车,立刻就被后面的车按喇叭,不得已他靠边打双闪停住,揉揉眼睛回头去看,只看到刚才那个穿着白色衣服的他认为是周晓的人半个身子已经进了出租车,而紧随其后的,一个男人也进去了,很快,出租车就离开了那个地方,新的人出现在那里,招手摇车,新的一辆出租车开过来,停下,载客,开走,周而复始。
  车窗大开着,于恺在车里,靠在座椅上,他的脚一直踩在刹车上,回过神来后才挂了P档,拉起手刹。
  从旁边拿起电话,联系人那一路往下滑,陈……杜……马……宋……王……杨……郑……
  再往下,终于到了周……
  周晓。
  他划过了这个名字,又滑了回去,又滑了下来,又滑了回去,反反复复,反反复复,最后的最后,眼睛盯在那两个字上,还是没有按下去。
  
  ?
☆、清竹
?  滨湖新区远离市中心,为了方便上下班,周晓在事务所附近的一栋高层小户型租了房子,两室一厅,六十多平米,够住了。因为刚回来,虽然已经在考虑买一辆代步车,却也一直没时间把事情落实下来。
  这周一,是周晓在清竹事务所正式工作的第五天,和木西相比,清竹的设计师们都比较独立,听穆清说,大部分其实都是处于半自由状态,平时多是在外面接活,也有的在外面授课,就像周晓爷爷曾经说的那样,之前木西的经营模式因为邵和林与蒋有廷之间理念不合而迟早要爆发矛盾,同样清竹事务所也不见得完美,他们过于自由、不重视经营盈利的理念,在这样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也显得岌岌可危,所以清竹才开始把业务拓展到A市,《设计师》第一期节目的完美亮相,将成为今后穆清开拓市场的招牌。
  滨湖新区每天都在改变着,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这里没有旧工厂,也没有将旧工厂改造成办公楼的事务所,周晓研究了整座楼,终于在广源大厦的13楼找到了一片开阔的公共休闲区,因为4、13、18这些楼层在一些人看来不太好,索性4楼专做餐饮、13层一整层都是花园和散落着的欧式桌椅、18层是大型会议室等场所可以租用举办活动。
  从办公室走出来,上了一层楼梯,周晓找了个靠落地窗的位置坐了下去,为了安全考虑,还是全封闭起来了。周晓向上,只望得到天花板。
  这让她想起了木西的天台,她抬起头,能望到或晴朗湛蓝或阴云霭霭的无边的天空,和在那样的天台上,一起陪伴的人,一起聊过的心事,和一起争吵过留下的伤痕。
  一年没有联系,不知道他现在在过什么样的生活。
  周晓揉了揉太阳穴,这大楼也不知道是谁设计的,玻璃幕墙材质选的特别一般,太阳晒着,非常非常热,还会反光,刺的眼睛都难受。周晓把杯中的茶喝了大半,空玻璃杯放在桌上,墨绿色的茶水到了底部非常地浓,这喝茶的习惯是从到清竹以后跟着沈老先生和穆清养成的,清竹的茶水间,一面的墙壁,全都是垂下来放着的茶筒,横截面向外,密密麻麻,甚是壮观。
  周晓正想要起身回去,正好遇到了沈修竹,同样端着一杯茶水。
  “你也在啊。”沈修竹穿着一件麻料的宽松上衣,清瘦的脸上留着可以握得住的胡须,他平日里不苟言笑,面对周晓时却是微笑的,笑得特别平和。
  周晓跟他面对面坐着,随意地聊着天,周晓觉得,在这位老先生面前,她可以卸下所有的防备,像跟自己爷爷一样,轻松地聊着天。
  “听说沈叔您写的那本《建筑水概念》上市了,还没来得及恭喜呢。”
  “你看了吗?”
  周晓点头:“看了一半,您的很多理念对我而言是很新鲜的,我正等着找机会听听您的见解。”
  “不是新鲜,其实说是观念老旧才对,园林建筑,这都是古时候才流行的,现在的开发商谁还会花比房子多几倍的空间去做园林,那都是钱啊,寸土寸金,再这样下去,园林建筑会越来越少,但百姓对绿化的需求并不会减少,最后就只能像这样……”沈修竹指了指一层楼的植物,摇摇头道:“在房子里种草种花,也是被逼到走投无路了。”
  从沈修竹的眼神里,周晓以看到一种洗净自我的勇气和傲气,各种建筑思潮的冲击下,这位沈先生并没有随波逐流,也没有标新立异,他始终崇尚着,建筑与自然,相融着,并存着,从始至终,没有改变。
  这样的坚毅,让周晓想到了一个人。
  只是那么一下子,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熟悉,又被周晓强制地冲淡开去。
  她需要分散这份注意力。
  “沈叔,那您认为设计师与开发商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尤其是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能像您这样坚持做自己设计的人,越来越少了。”
  沈修竹捋了下胡须,笑道:“开发商的目标都很清晰,那就是获利,不管用什么方式,最后能赚到钱,越多越好,就是他们努力的方向。设计师只是帮助他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所有环节当中的一环,也许会贯穿始终,也许只在最初出现,过后就失去作用。而设计师的目标,有一些和开发商一样,都是为了获利,有一些除了要获利,还会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一些境界再高一些,会考虑设计与城市文脉的契合度,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当然要实现这些是需要与开发商博弈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占据优势的,也剩不下多少。还有一些人,占很少一部分,纯粹只是为了建筑与设计这件事情本身,在做设计,他们不追求名利,只是沉浸在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中,能做就做,谈不了的,就不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