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浦之上

第28章


直至明洪武十八年,家族中有人欲娶赵若和侍臣黄材的后裔为妻,被人以同姓通婚罪告到公堂,为了保命,那本深深匿藏的族谱才从隐秘处掏出。 
  满堂皆惊,原来他们赵姓! 
  一百八十六年后,赵若和的第九世孙赵范以二甲进士及第,出仕为官,家道开始兴旺。而此时杨亮节后裔达官贵人也次第冒出,一同沦落天涯的两家人却矛盾不断、事端连连。于是赵范~咬牙将家族全部迁往离漳州市漳浦城三十多公里外的湖西盆地硕高山麓,在那里开始兴建~座后来被称为赵家堡的巍峨城堡,一池一塔、一桥一楼都极力仿效北宋古都汴京城。 
  两三年前,赵家堡曾接连两次派人到林浦村。按他们的说法,赵若和的曾祖父赵彦卿在“靖康之变”汴京沦陷之时就迁移入闽了,居住地在林浦,而赵若和当年就是在林浦降生的,所以,他们一是来寻祖,二是来探访端帝赵昰曾经的行宫平山阁,三是与这个村里的赵姓同胞认个亲。 
  都姓赵,来自同一祖先,有过同样的风光与落泊,经历类似的疼痛与惊恐,彼此看进眼里的,除了亲切,还有那么多的感慨。 
   
  占城 
  景炎二年十一月,陈宜中往占城去了。 
  占城现在属于越南。景炎二年,即一二七七年的时候,那地方仍还既贫瘠又偏远,但也正因为此,恰好可以托身寄居。他动身的时候,小朝廷已经在海上漂了一年,处处无家处处家。而二十五万元大军已经分水陆两路穷追而来了。陈宜中提出到占城看看.他的意思是不管怎么说,活命最要紧,多伸出一条腿,就可能多探出一条路。他指的不是自己,而是朝廷,是小皇帝。 
  那就先派个人去占城看看形势吧。这个人其实从部将中任挑一个都可胜任,除了风浪或海盗,这一路尚且不会有元军狰狞的面目出没。但陈宜中似乎还是不太放心,提出自己亲自去。他去了,~艘船、一队侍从,在中国南方依旧刺眼的秋日笼罩下,慢慢向茫茫海天深处驶远。过了一个月、两个月,直至一年又五个月,崖山之役战火熄灭、宋王朝尘埃落地了,他这个肩负重任的左丞相都不再露面,似乎连消息都没有捎回来过。故国被丢在身后了,所有官场上的是非曲直也都抛得远远,究竟是厌倦?疲惫?恐惧?还是找不到归来的路径?答案隔着七百多年厚厚的岁月烟尘,也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明白。 
  若是真是逃跑的话,他命苟存了,心也不可能宁静。站在异国的天空下翘首北望,幼帝慌乱的脸、杨淑妃凄楚又期待的目光一直如影相随,以及那些同仁,他们葬身崖山下的大海腹中后,鬼魂会不会随波飘到占城,令他也无一日安宁? 
  总之他在那个动荡之秋,只给他的家国、他的宋朝留下一个绝情的背影,从此浪迹天涯。所谓的名节声誉,一概无法再去介意与计较。即使有误,也百口莫辩,只能选择缄默。为官一世,颠簸辗转万里,也不遗余力地绞尽脑汁费尽心机过,最后呢,最后仅留下一个恶名,那么大的国土之上,他的魂魄竟再也找不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了。 
  除了福州濂浦。 
  德祜二年三月,他初到福州濂浦,挥毫写下“大福大贵”四个大字时,心里其实是在祈祷,祈祷朝廷的命运与个人的时运都能够柳暗花明,却并没有正眼将这个村子认真打量一下。除了偶尔在漫山遍野的石头上找出几块平整的写写字练练书法,他并不曾再耗费只言片语提到这个村庄。不曾想,在他离去后,在包括他的故乡永嘉在内的中国各地都已经将他鄙弃的时候,他的祠堂在这个小村却建起来了,里头供着他的塑像,不时有人烧香、上供品,直至今天。 
  他的塑像曾经与高宗赵构、端宗赵星、幼帝赵昺以及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一起摆在平山阁里,也是奇怪,每逢春天到来,其他人都没事,偏偏就是他的塑像总是脱漆,脸上一层层丢釉,所以有人就得出结论,说他因为惭愧,所以才这样,于是在五六百米远的地方,以青砖乌瓦专门为他另建一座祠.取名丞相祠,那是在明朝中叶的时候。 
  每年正月十八日村里总要将各人塑像从宫里祠里抬出,载歌载舞环村绕行,称为“游神”,这个全村最盛大的活动,比春节还热闹,哪一次都没有将陈宜中漏下。他被八抬大轿载着,披灯挂彩,神气活现地四处游走,一路都有百姓等在两旁,烧着香,捧着贡品。 
  在这之前的正月十五,林浦村通往平山阁的路每一条都显得堵,每家每户都派去一名主政的男丁,到平山阁里参加祭拜。去时他们空着两手,回来时则一手提灯笼,一手抓只塑料袋,袋里装着~团米饭,另有些许鸡蛋、桔子、光饼之类。那时夜色已浓,家家户户都团团围在桌子前,美味佳肴都摆好了,只等着那个派去平山阁的人回来。他回来了,将带回的那团饭摆上桌,各人吃上一两口,剩下的再撒向屋前房后,让鸡鸭猫狗也分享。 
  “分饭”,这是这个仪式的名称,没有其他任何地方有类似的节日,林浦却有。一二七六年赵星一行离去时,屯在村里的粮食并不能全部运走,便开仓,分发百姓。村里都认为这件事是陈宜中办的,“他那时是运粮官哩。”他们总是这么说。运粮官这个官衔比左丞相低多了,但丞相可能调度支配了运粮开仓一事,所以,陈宜中其他的作为都被村里人忽略,只记着他将粮运来,又分掉。那年分出来的粮真多啊,足以让濂浦以及相邻的几村人五年没有挨饿。整整五年!所以,这样的恩德被记得很牢,七百多年来,便以“分饭”这种特殊的仪式,怀念与感激,很虔诚,很认真,连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也都想尽办法赶回去参加。 
  如果灵魂有知,陈宜中真的要感动了。或许他还该想到,百姓其实多么善良与纯朴,付出那么一点,收获的却是这么丰厚、这么悠长、这么源源不绝。然后他一定会后悔:早知如此,之前他真该多做点实事,少惹点是非。 
   
  口述十三:另一种陈宜中 
  时间:二OO七年四月十二日,星期四 
  口述人:余力,男,五十六岁,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中学历史教师 
  陈宜中是浙江永嘉人,永嘉现属温州瓯海区。他老家已经没有后人了,我找了很多年都没找到。据《陈氏宋谱》上记载,他有两个儿子,大的叫秉燔,小的叫秉蜃,两人在南宋灭亡前都病死了。你们福建那边有陈宜中的母亲葬在漳州东山之说,这是有可能的。陈宜中母亲死在温州,棺材一路运到福建,到了东山那里,不便再放在船上漂了,所以很可能就找地方埋下。至于说陈宜中让他的长子陈元朴在东山岛留下来守基,隐姓埋名至今繁衍了四千多人,这个我保留看法,我认为不可能。这个“长子”怎么变成名叫元朴而不是秉燔?其实要印证这个传说,最好的办法是进行DNA检查,但前提是必须先找到陈宜中的遗骨。这就太难了。 
  七百多年来陈宜中已经被人曲解得很厉害。比如说他的逃跑,都说他逃跑了两次,一次在元兵逼近临安时,一次在南宋灭亡前。其实陈宜中离开临安,据一些史料来看我认为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战略转移;先是参知政事陈文龙提前回福建准备接应,接着张世杰抢在元军封锁钱塘江口之前率部撤至舟山,而后杨亮节等人护送赵星赵昺二王赴温州。而陈宜中的第二次逃跑,都说先去占城,后来又去了暹逻国,就是现在的泰国,这是不是真的呀?他是个活生生的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语言不通,要吃要住要穿还要出门跟别人打交道,不可能不引起当地官民的注意,可是自始至终,都没人亲眼见过他。我曾找过越南和泰国的史书,上面丝毫就没有他的影子,仅仅在十三、十四世纪之间,越南人黎则写的《安南志略》中找到一条信息,说南宋的吏部尚书陈仲微奉命出使越南,“召宋丞相陈宜中”,结果陈宜中没找到,陈仲微倒入了安南籍。稍后,元朝军队横扫东南亚,他们也下令彻底搜查陈宜中,仍然毫无结果。其实在宋灭亡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陈宜中的名字,在百姓心目中一直代表着赵宋复兴的希望。直到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韩山童还借助陈宜中的威名“以动摇天下”,他们以传教为名到处宣传,说陈宜中离开崖山后,在日本整合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用于推翻元朝统治。但在《宋史》里,陈宜中的形象却被歪曲丑化了。《宋史》是元末元朝宰相脱脱只用了两年多一点时间编撰的,很粗劣,错漏很多,结果后人以讹传讹,陈宜中就面目全非了。 
  有意思的是湖北蕲春《田氏大成宗谱》中记载,说陈宜中在至元十九年,即公元一二八二年元军陷占城时,逃往暹逻国。之后辗转回国,改名田梦罴,隐居在江淮之间。至于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也不好说。反正陈宜中的下落五花八门,已经成了干古之谜,但愿有一天,这个谜底能够真正揭开。 
   
  书摘三:大宋的最后日子 
  书名:《闽都别记》 
  作者:里人何求(清) 
  帝舟至泉州港,招抚使蒲寿庚来请驻跸,张世杰以为不可。寿庚总管诸船,或劝世杰留住寿庚不与去,令拨舟助饷,世杰不听,放之使归。以战船不足,令寿庚出办。寿庚不出,遂掠其舟,并劫其财货。寿庚大怒,领兵掩杀宗室士大夫与淮兵在泉州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