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剌秦王

第29章


    两人相互注视着,仍旧没有言语。
    一片寂静。
    终于,荆轲突然问道:
    “听说你是从秦国来的,想必了解秦王,但我不了解,秦王是何等人物?”
    樊於期答道:
    “以前是天下奇男子,胸怀济世救民之志;而现在……”说到这,他顿了顿,眉间
又现出了痛措的神色,“现在,他只是个杀人的魔鬼。”
    荆轲点了点头:
    “所以你逃开了?”
    樊於期痛苦地点点头。
    荆轲沉默片刻,又问:
    “你认为燕国的勇士们能杀掉秦王吗?”
    樊於期一直盯着荆柯,慢慢地摇头。
    这是荆轲害怕见到的答案。
    “为何?”他追问道。
    樊於期说道:
    “那些人情绪易激动外露,根本不可能接近秦王。”
    荆轲笑了,看了一会儿樊於期,然后点头。
    “那么,你认为还能解救赵国吗?”
    樊於期又冷冷地摇头。“不行。”
    荆轲深思片刻,然后说道:“我也这么想。”
    燕国的华阳台,一大早气氛就异常紧张,士兵们已在广场集合,进入临战状态,只
等统军将领的到来。不久,燕丹和赵姬二人来到了广场,赵国使者早已等得心急如焚,
一看到太子,慌忙伏地爬过来,拉住燕丹的衣袖,不住以头叩地,直至头破血流,大声
哭道:
    “太子,太子,请教救赵国!”
    赵姬眉头紧皱,几乎不忍俯看衣衫褴褛、满脸尘埃的使者。看这情况,无需再问战
况。一想到赵国危急,她的心沉了下去。
    燕丹道:
    “你再详细讲讲战况。”
    使者呼吸急促地说道:
    “邯郸城已危在旦夕,我军死伤无数,死伤无数哇!赵王派我至此,只因燕赵两国
历来有深厚情谊,他命我代为请求太子速遣援军,解救我国。”
    燕丹点了点头,又问:
    “那么,邯郸城内情况如何?”
    使者答道:
    “秦王亲率军队,直抵邯郸城外,秦军行动甚速,从各处夺取运往邯郸之粮,现如
今城内粮草尽绝,人心惶惶,食死人肉,嚼马骨头,饥渴难耐。我主赵王宁死不降,但
恐怕无法久持。而且……”使者已无法再说,看着太子和赵姬,泪水哗哗而下。赵姬颤
声问道:
    “而且什么?”
    使者吞泪哽咽着继续道:
    “而且我主赵王已下令把城内小孩不分男女囚禁在祖庙,一挨秦军破城,便将带其
上城楼,让他们殉国以绝赵后裔,宁死不作亡国奴,果真如此,数十年内赵国将再无人
烟。”
    赵姬闻言,几欲晕去。
    “太子,小姐,请速设法救救赵国,救救赵国的孩子们。”使者再次哀求道。
    燕丹热血沸腾,拔剑道:
    “我要杀死那个魔鬼!秦王赢政,绝不能再让他活下去,没有理由再让他去残害生
灵。”
    赵姬回头看燕丹,努力使自己平静地说道:
    “我不能再躲避于此,我要去邯郸,我要去会见赵王。”
    言罢,赵姬一刻也不再耽搁,匆匆离开了华阳台。
    回到武道馆自己的卧室,樊於期已在内等候,赵姬忙让樊於期坐下。久别之后,燕
国再会,不由得感概万千,而在这种情形下会面,更是谁都不曾料到。
    赵姬首先发话:“太后如何?”
    樊於期平静地答道:“半夜被放逐,其后谁也未见过。”
    赵姬点点头喃喃道:“听说相国也为大王而死,实不该如此。”
    樊於期长叹道:“小姐若在,或可不至于此。”
    赵姬垂下眼帘,“若早知如此,我断不会离开咸阳。”
    沉默片刻,赵姬猛抬头,断然起身,说道:“樊将军,燕太子丹已答应出兵援赵,
我也想马上去邯郸,希望能说服赵王保全赵国百姓的后代。”
    赵姬顿了一下,稍稍有点犹豫,又接着道:
    “……然后,也想见见他,听说他就在邯郸阵中。”
    樊於期也站起来,欲言又止,思索片刻,仍忍不住直言忠告道:“小姐,现在的大
王已非昔日之大王了。”
    赵姬固执地摇摇头,整理着衣服说道:“只要他还是赢政,就一定会听我的话。”
    风起了,尘土飞扬,在燕国武道馆墙外,人喧马嘶,是燕丹派来伴送赵姬赴赵的随
从到了。
    赵姬用长巾围住脸,只留眼睛在外,看不见任何表情。骑上马,她忍不住回头看看
周围,希望在送行的人群中看到荆坷,却没找到,赵姬总觉得见不到荆轲,心里空落落
的,便勒住了缰绳,命令一个武士去找,武士马上下马,在人群中搜寻。
    赵姬也继续在来往人群中仔细辨认荆轲的身影,却始终不见。
    “有没有看到荆轲?”赵姬又询问其他勇士。
    “没看见。”
    赵姬问侍从:“荆轲在何处?”
    侍从也回答:“不知道。”
    人群中的樊於期闻声快步回到武道馆。
    “或许荆轲还在武道馆中。”樊放期想。
    试着打开走廊尽头荆坷的卧室,果然,荆轲正在里面低头冥思苦想。
    将军装作没在意,对荆轲道:“小姐要走了。”
    荆轲默不作声,好像在出神地听着外面的风声。
    樊於期又道:
    “或许不再回来了,你还不快去送她。”
    但听荆轲低头自言自语道:“她不能救赵国,不可能的,而我不能骗她,又不忍心
直言,索性不送也罢。”
    樊於期一时间呆住了,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劝荆轲去送赵姬,反而自己也有些
帐然若失,只好转身出了房门,回身轻轻带上了门。
    刚出门,就见赵姬疾步走来,原来她实在等得不耐烦,亲自来找寻荆轲。只听她一
路走一路唤着:“荆轲!荆轲!”
    没有回音。
    赵姬十分纳闷,荆轲怎么会不来送自己呢,难道出了什么事?
    樊於期欲言又止,想了想,摇摇头自顾自地走开了。
    赵姬还在不停地喊叫:“荆轲!荆轲!”
    然后开始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查看,最后打开了荆轲的房间。
    里面一个人也没有。
    赵姬非常失望,尖声嘶叫:“荆轲!”
    议事堂边作坊的一个角落里,荆轲又在赤脚踩着染色的布。
    染料渗出来,染红了荆轲的脚,锅中热气与炉火照着荆轲的脸,完全不像世人恐惧
的刺客面貌,远处不时传来赵姬的呼唤声。
    但荆轲没抬头,仍聚精会神地工作。
    终于赵姬的喊声渐去渐远,直至再不可闻。
    赵姬喊得声嘶力竭,也没找到荆辆,无奈只好回到了武道馆门口。
    外面风声大作,尘土飞扬。赵姬戴上面纱,扳鞍上马,轻蹙着眉头,又再举目四顾。
半晌,终于放弃了寻找,与侍者一同摧马飞奔而去。尘烟中,只见她的袍袖如蝶翅般在
空中翻飞,仿佛御风西逝。
    西风怒吼的古道,赵姬与侍从飞马而过。
    路边的荒坡上传来疾驰的马蹄声,一匹马登上小山坡后停了下来。
    赵姬慌忙收住缰绳,侧身望去,山坡上的人正是荆轲。
    赵姬使劲挥了挥手,深深地凝望着他。
    荆轲却没有动,只任凭乱发在风中飞舞。
    一切都在不言中,片刻之后,赵姬再次使劲挥了挥手,转身策马离去,侍从们赶忙
提缰跟上,一行人向着赵国的方向绝尘而
    荆轲仍然立马在山坡之上,目不转晴地看着赵姬的背影远去,直至再也看不见赵姬
的身影,仍久久伫立,不忍离去。
    在武道馆中央的训练场内,荆轲再次被传见,燕丹全副武装,坐立不安地等着他的
到来。
    一见荆轲,燕丹就急声叫道:
    “荆轲,我要亲率军队赴援赵国。”
    荆轲像往常一样冷摸,只是默不作声地盯着太子的眼睛,点了点头。
    燕丹慷慨激昂地继续说道:
    “救赵国就是救燕国,就是救天下百姓,我定要与那赢政决一死战。”
    燕丹眼圈发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若此战失败,则燕国难逃覆亡,作为太子,我定当为国奋战至死。”
    荆轲不由得被太子恳切的话语所打动,开始重新审视燕丹。
    “若我不能活着回来,也就不用你再去暗杀秦王了,我一再对你威逼劝诱,实在很
是无礼,我在这里向你赔礼了,很高兴在走之前能再见到你,向你说说我的肺腑之畜,
其实我一直很敬佩你,你是个真正的男子汉。”说完,太子躬身向刺客行了一礼。
    荆轲一改往日拒人千里的态度,忙躬身应道:“太子多多保重,归来之日再会。”
    燕丹伸手摘下腰间悬挂的宝剑,又道:
    “我想把我的护身宝剑赠给你,权作纪念,若我不能回来,希望你有一天能以此剑
诛灭赢政,为天下百姓复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