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剌秦王

第30章


    荆轲看了燕丹片刻,摇头道:
    “若说宝剑,我也有。”
    “有?你也有?”燕丹奇道。
    “是的,我有一把珍逾性命的铁剑,是我当刺客时得来的。多年以来我一直秘不示
人,但现在,或许是该它再现锋芒的时候
  文学殿堂整理推出
                            第二十四章 血色危城
    距离赵都邯郸还有数十里的沙丘城下,似乎刚刚经历了一场激战,尸骸遍地,一片
狼藉。
    死尸都已焦黑,面目难辨。满面尘埃的赵姬带着侍从匆匆赶到了城墙下,扑面而来
的一股刺鼻的焦糊味中人欲呕。勉强掩住口鼻下了马,绕过已倒了半边的城门进入城内,
只见烟雾弥漫,墙倒屋坍,一片凄凉。赵姬满眼忧郁,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来到一个马厩处,侍者牵过替换的马匹,换上鞍辔。赵姬则站在高处环顾周遭。昔
日繁华锦簇的城市已不知去向,余下的只有烧不完的熊熊烈火。
    突然,一匹马从火中蹿出,一名传令兵满脸烟尘,飞驰而去。
    传令兵看见赵姬,滚鞍下马,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邯郸城外数里已为秦军占领,
路已阻断,无法通过。”
    赵姬更显忧郁。
    “太子现在何处?”
    “不知行踪。”传令兵答道。
    “这儿距战场太近,我们还是速速退回为好。”一名老侍者进言道。
    “不,我非去不可。”赵姬坚决地摇了摇头,神情严峻,转身从侍者手里接过缰绳,
 翻身上了坐骑,驱马走向火中。
    邯郸以东,丘陵绵延不绝。燕太子丹和十几位将军登上了其中的一座丘陵,远远地
眺望着邯郸平原。
    只见漫山遍野都是黑盔黑甲的秦军,如乌云般压覆着远山近丘。靠西面竖着一面王
旗,三军已扎成铜墙铁壁般的阵势,军容整肃。燕丹呆立半晌,远处没有一丝声响,静
得甚至能听见旁边蜜蜂扑翅的嗡嗡声,令人生惧。一阵号角忽从远处传来,燕丹不禁感
到浑身战傈,再望向不远处的邯郸城,城墙上没有一个人影,令人害怕的寂静,似乎城
池早已沦陷。死一般的寂静。
    燕丹拖着沉重的步子走下丘陵,脸色苍白,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再没有来
路上那种慷慨激昂的豪情。“秦军太强大了!”望着丘陵后方驻扎着的几万燕军,燕丹
不由得慨叹。
    沉思了片刻,燕丹回头对将军们道:
    “下令撤退。”
    将军们一惊,纷纷摇头:“太子殿下,夜幕马上降临,不如连夜偷袭敌军。”
    话音未落,燕丹已怒声斥道:“你想送羊群进狼窝吗?无意义之举,只会徒增战死
者。”言罢,转身上了自己的战车,失望地离去。
    在声势逼人的秦军面前,燕国大军不战而退。
    在撤退的路上,燕丹又悄声传令:
    “从速撤退,不许有任何声响发出,否则,赢政从此生了戒心,荆轲就再无机会入
秦。”
    燕丹这样说着,向远处望去,战火正在邯郸郊野上蔓延开来。
    他的身子微微一颤,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夜幕降临。
    秦军阵内,士兵们燃起松明,灯火辉耀半空。一匹马疾驰而至,马上人高举令牌,
士兵们忙闪出一条通路,使者策马奔向军帐。军帐中,秦王正在批阅奏折,不久,使者
进帐,呈上一个绢囊。秦王打开一看,又惊又喜,里面正是自己自幼不离身的护身符,
分别时赠给赵姬之物。
    收起护身符,秦王又展开使者递上的信件仔细观看,一丝微笑爬上了嘴角。“燕国
要献上赵姬请降。现在灭燕已易如反掌。”
    打发走了使者,秦王欣喜若狂,信步踱出帐外,仰视苍弯。
    皓月当空,秦王的心情清澈如水。
    虽然燕国太子寄来了投降信,以交出赵姬为条件请降。但灭燕是既定的目标,而现
在秦王所想的只是如何引大军攻破赵国首都邯郸。
    灭赵前夜,山野出奇的寂静。
    秦王兴奋异常,辗转难眠,便悄悄起身,骑上心爱的白马,独骑出了营门。顺着山
势信马而行,不觉进人一片松林。战火暂时还没有烧到这里,四野里弥漫着潮湿的雾气
和空气的清香,丝毫也嗅不出战争的气息。不知走了多远,白马突然停了下来。
    不远处似乎立着一个人影,秦王轻抚爱马的鬃毛,大白马似乎完全领会了主人的意
思,静静地站着,不发出丝毫声息。秦王缓缓地反手拔剑,轻抬腿,甩蹬离鞍下了坐骑,
借着夜色和松林的掩护,蹑足向前摸去。月色朦胧,现在可以清晰地看见不远处站着一
个人。
    人影一动不动,仿佛正仰视着月光沉思着什么。”
    秦王慢慢靠近,藏身偷窥。
    “赵姬!”秦王惊叫一声,那人影闻声转过身来,可不正是赵姬。
    秦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赶忙走出阴影,与赵姬面对面站着。
    赵姬也认出了秦王,先是一楞,而后惊呼了一声“阿政”跑过来抱住秦王,就像找
到了最后的依靠,紧紧地抱着,久久不肯松手。秦王只觉得热血沸腾,也忘情地拥着赵
姬。
    时光流逝,激情未熄。
    秦王盯着怀中赵姬的脸,那忧郁而憔悴的面庞上挂着泪珠,犹如带雨的梨花。
    良久,秦王爱怜地问道:
    “怎么回事?燕丹用你来耍弄我吗?刚才送来了我给你的护身符,作为凭据,现在
你却出现在这里。”
    赵姬正色道:
    “不,他只是把我送还陛下。”
    “送还来,为何?”
    秦王万分诧异。
    “因为我是你的逃犯。”
    “别胡说。另外,燕丹找到满意的刺客了吗?”
    赵姬仿佛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猛地离开秦王的胸膛,盯着他,眼中满是惊恐,喃
喃地说道:
    “我不是为此事而来。”
    秦王沉默不语,等着她的下文。
    赵姬目光闪烁,急急说道:
    “我是为救赵国百姓而来,现在赵国百姓已经家破人亡,你说过要让百姓幸福生活,
不是这样的,邯郸百姓已绝粮,开始吃死马和人肉……”
    秦王皱起眉头,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话。
    “救赵国百姓是赵王的义务,而非我之义务。”
    意外的答复。赵姬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了脚,她就像看陌生人似的,眉头紧皱
盯着秦王。
    秦王自觉理亏,侧过头去,避开她的视线。
    赵姬追问道:
    “……你忘了自己说过的话?看着我,想想那话。陛下说过,统一天下的军队,是
拯救百姓的军队。”秦王痛苦地低声说道:“赵国另当别论。”
    赵姬愤怒地说道:“这就是你所说的拯救天下百姓?!”
    秦王也愤怒了,高声道:“赵国是侮辱我双亲,让秦国太子放牧之国。”
    赵姬驳斥道:“难道你不喜欢那段放牧的生活?”
    秦王一时语塞,想起小时与赵姬一同在赵国放牧的快乐情景,铁青的脸色也稍稍平
和了下来。
    赵姬再次开口:“我理解你恨赵国的心情,但当你受不平时,保护你的不也是赵国
百姓?赵国的百姓没有对不起你,她们何辜受你杀戮,你可还记得太后、我、赵国的乡
亲们,过去都曾称你赵政。”
    说到此顿了顿,继续道:
    “说什么小时候在赵国受侮辱,所以要灭赵国。你可知道,我之所以要刺青,正是
代赵国百姓向你谢罪,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得到你的谅解,免去他们的灾祸。”
    说完,赵姬撩起耳侧的秀发,让秦王看她的脸,洁白姣好的脸上那丑陋的刺青极不
相称。
    秦王低头不语。
    赵姬忍耐不住,又开口道:
    “只有恨,无法成为天下人之王。得了天下,还应爱天下之百姓。无论哪国百姓,
都要当作自己的子民来爱护。现在赵王已下了命令,如果城破要杀死所有赵国的小孩殉
国,无论如何,请你救救那些孩子们!若救了小孩,赵国百姓乃至天下百姓都会拥戴你。”
    月光射向赵姬苍白的面孔,目光中充满了期盼和哀求,秦王似乎有些动摇,但仍旧
默不作声。
    赵姬又追问道:“知道吗?”
    终于,秦王说道:“……知道。”
    赵姬双目一亮,脸上焕发出神采,深情地投入秦王怀中。
    秦王紧抱住她,耳语道:“姬,请不要走,不要再离开我。”
    赵姬条件反射似地轻轻推开秦王,神情凄黯,低声道:
    “我无法面对秦军攻人邯郸,我不能看着救国灭亡,另外,我还要去救那些孩子,
我这就去向赵王转告陛下的意思――去救孩子们。”
    想到危在旦夕的孩子们,赵姬一刻也不能再等待,挣脱秦王的怀抱,转身便走。秦
王无力挽留,只能默默目送着她很快地消失在薄雾笼罩的松林尽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