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剌秦王

第31章


    “赵姬。”秦王忽然想起了什么,情不自禁地叫着。
    接着,他不顾一切地狂奔起来,向赵姬消失的方向追了过去,直到又见到她的背影。
    秦王紧跑两步,把手中捏着的护身符又一次塞给赵姬。
    赵姬接过来,无言地抚弄了片刻,轻轻行了一礼,便又默默地转头离去。
    一阵莫名的孤独袭上赢政的心头,刹那间,他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自已还是那
个无依无靠的弱不禁风的孩子,那个“胆小鬼赢政”。
    奏王就这样久久地木然而立,不觉拂晓将至。
    一阵急促的军鼓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秦王纵马出了松林,登上一座小山丘,凝望
着夜色渐渐散去的邯郸郊野。广阔的原野上,火光闪烁,好似无数星星坠落在人间。
    那是围城秦军的松明灯。
    远处传来秦军的战歌,秦军已经作好了最后的攻城准备。
    奏王在马上极目远眺,注视着火光的动向。
    那火光像一条长龙,正慢慢地向邯郸城移动。
    与攻韩不同,这次秦国是全军出击,蚕食赵国,逐渐向邯郸逼近,现秦军已围困邯
郸城池。对赵而言,大半河山已经沦陷,早巳不再有生存的希望,如何保持尊严而死,
这是惟一剩下的问题。
    攻城的烽火终于在拂晓时分燃起,灭赵的最后一役开始了。
    箭石如雨般从城墙上落下,秦军则举着巨大的盾牌迎上前去。
    云梯用巨大的钉子打进城墙,秦军士兵抱着必死的决心前仆后继地援梯而上。攻城
的楼车已全部运到了城墙下,楼车上的秦军弓箭手以强弓硬弩与守城赵军对射,掩护攻
城的步兵,一时间,箭矢如流星般射向守城的赵军。
    梯子上端不断有秦军被赵军的长刀砍落下来,但后面的兵士潮水般不断涌上。终于,
在数十里长的城墙上,开始出现了秦军的身影,城墙上的肉搏战开始了。
    城中钟声大作,形势危殆,四城开始起火,赵军已开始自焚邯郸。
    此刻在赵国祖庙前的台阶上,雄满了赵国的礼器。
    数百名孩子身穿白麻丧服,手牵手走出祖庙。
    烈焰熊熊,血光四溅,悲声不绝,孩子们失去了往日的天真欢笑,只是默默注视着
正被毁灭的家园。
    回燕国的道路似比来时更加漫长。赵姬和随从们正骑着马,缓缓行进在回燕国的路
途上。赵姬容额憔悴,神色黯淡,一步三回头。本想去邯郸面见赵王,但还没到城下,
战斗已经开始了,为了躲避乱军,她们只得放弃了进邯郸的念头,但心中却实在放不下
那些赵国的孩子们。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秦军良心发现,不去伤害那些赵国的孩子,但她
心里知道,这几乎是在做梦。
    突然,路旁出现了一排大洞,有数百个,不,比这还多。被熏黑的埋锅做饭的灶迹,
一直伸向去燕国的方向。
    随从注视着灶洞,轻声禀道:“小姐,太子殿下的军队似已撤退。”
    希望又少了一分,赵姬面色愈加灰暗,没有言语。
    “肯定是往这条路上走的。”
    听着随从的自言自语,赵姬回想起故乡。
    她猛然拉住缰绳,骏马四望。
    四外是燃烧着的原野。
    这是她的故乡,垂死的故乡。
    想求秦王拯救的故乡,如今已是一片焦土,但一切还没有结柬,至少还有一件可做
的事――救活赵国的孩子。
    只向秦王求助还不够,不能自欺欺人地将希望放在那些杀红了眼的秦军身上,自己
应亲手去拯救那些小生命。
    赵姬下定决心,突然拨转马头,叫道:“回去!回邯郸!”
  文学殿堂整理推出
                            第二十五章 梦碎邯郸
    赵都邯郸,正展开着一场一边倒的较量。
    邯郸城上,赵国最后的数万名将士明知无望,却仍在拼死搏斗,进行着最后的抵抗。
箭雨中,守城的赵军已无力阻击秦军的攻城部队。城墙边架起了无数的云梯,训练有索
的秦军顺着梯子源源不断地爬上了城头。
    赵军早已是箭尽粮绝,连所有可以用上的砖石瓦块都已抛掷殆尽,毫无希望的战斗
空前惨烈。一场肉搏之后,赵军仅剩的守城部队已基本上丧失了反击的力量。城头上尸
骸遍布,惨不忍睹,城池即将陷落,赵国就要灭亡了。
    城楼上准备随时殉国的孩子们静静地守望着战况,所有人眼里都噙满了泪花,却都
咬紧了嘴唇,努力使自己不哭出声来。父辈们的身影在眼前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看
着看着,孩子们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与恐惧,放声痛哭起来。正在此时,一名将军
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斜倚着柱子,右手技剑,左手捂着胸口,透过指缝,胸口的血还
在不停地冒出来。他喘了口气,大声吆喝:“孩子们,我们赵国灭亡了,但我们誓死不
做秦狗的奴隶,快跳吧!跳下去,快!”
    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孩子们止住了哭声,相互扶持着,走到了城墙边。
    将军边哭边撕心裂肺地叫道:“跳吧!跳到你们的母亲那儿去,快!”
    秦军已近在腿尺,没有时间犹豫了。一个孩子闭上眼,横下一条心,当先跳了下去。
金色的阳光照耀着他小小的白色身子,白麻丧服被呼呼地吹了起来。他伸着双手,宛如
鸟儿扑向了天空。
    将军不断地催促着:“快!不要怕!快跳下去!”
    孩子们接二连三地向下跳去,哥哥扶着妹妹,姐姐搂着弟弟。像一朵朵的小白花,
飘飘地溶入了耀眼的阳光里……
    秦军拖了巨大的投石机,数十名兵士同时砍断绳索。大块的石头划着一道道孤线向
城门飞去,门在巨大的冲击下发出闷响,摇摇欲坠。石块一次一次地飞过来,终于,伴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城门倒了下去,腾空而起的烟尘中,秦军骑兵大队踏着门扇如潮水
一般涌了进去。
    邯郸沦陷了。
    进城的秦兵与城外的攻城部队里应外合,隔着城墙向城楼上夹攻。突然,头顶上如
雨点一般砸下来大块的碎石,几名冲在前面的秦兵应声倒下。碎石过后,一队赵国的大
刀队杀了出来。细一看,那些手持兵器的不过是些十二三岁的孩子。羊群岂能挡得住猛
虎,孩子们很快就体力不支,节节败退。一些少年转身想顾着柱子爬回城楼,但为时已
晚,眨眼间他们被秦军团团围在城墙一角。孩子们眼见大势已去,便拼死掷出手中的刀,
翻身跳下了城墙。
    城墙角落里,一个五岁上下的小女孩坐在地上,手里握着小鼓,哇哇地哭着,看来
这是最后一个还活着的孩子。
    身受重伤的将军艰难地爬向女孩。秦兵冲了上来,将军奋起余威,猛地站了起来,
高举宝剑死死地挡住前排几名秦军的长矛,一边叫着:“快跳!快点跳下去!快……”
    秦兵越围越多,将军眼看就要抵挡不住了。女孩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鼓也摔在了
一边,愣愣地转身来到城墙边。忽又转念,回身伸出手去,想去够那只小鼓。
    将军在秦军长矛的重压下,一步步向后退来。女孩的手却还在摸索小鼓。将军猛地
扔了宝剑,转身跑过去,拾脚将小鼓踢下城墙,然后一把提起女孩,脚步蹒跚地跑向城
墙的最高处,并用一种令人心颤的声音呼喊着:“赵人誓死不降秦狗!”
    向下望去,城墙下,孩子们和赵国士兵的尸体已堆积如山。将军停住了奔跑,将女
孩夹在腋下,大声吼着:“我赵国臣民绝不忍受尔等的羞辱!”他的全身已被鲜血浸透,
生命力正一点一滴地消逝,将军喘了几口气,用最后一点力气噌的拔出了护身短刀。刀
光一闪,挥向女孩的颈部。转瞬,刀刃又刺向将军自己的喉咙。鲜血立时喷了出来,血
光里,将军仿佛笑了一下,女孩的脸上竟似也露出了解脱般的笑容。两个人如泥塑的偶
人一般向前扑倒,向着城下同胞们的尸身上落去。
    得胜的凯歌在秦军之中奏响。
    赵国彻底灭亡了。
    夕阳笼罩着邯郸城,一切已成废墟,全城的人似乎都已战死。晚风吹过,带着一股
浓重的血腥昧。胜利的秦军行进在被鲜血染成了红色的战场上。
    一匹白马停了下来。马上的人衣衫华贵,眉宇之间英气逼人,正是秦王赢政。
    “怎么了,陛下?”一旁跟随的将军也忙勒住了坐骑。
    秦王播摇头:“没什么。”说着,翻身下马从地上拾起一个玩具小鼓,轻轻摆了摆,
小鼓发出冬冬的脆响。
    秦王信步走到高处,俯视四围。城里的火光尚未熄灭,黑黑的浓烟直吐向斜阳,地
平线上黑漆漆的一片,不知是烟雾还是暮霭。士兵们正在清理战场,目力所及,人、马
的尸体以及翻倒破碎的战车随处可见。赵国的旗帜歪倒于路旁,在风中哗啦啦地作晌,
地面上到处是暗红色已凝结的血迹。暮色笼罩下,整个邯郸城里死一般的寂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