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的黑洞

第61章


  上一档事还会敷衍过去,偏巧又撞上这样的倒霉事,真是祸不单行。此次,南经理再想隐而不报肯定是不行的了。骗局就发生在自己的店里,众目睽睽之下,漫天也休想过海了。报案,兴许还可追回前夭被骗的首饰,至于个人的责任也想不了
  那么多了。
  南经理马上命令手下人,向西城公安分局厂桥派出所报案,自己则拔腿就朝外冲去,他要寻找那3名男子,这次,决不能眼睁睁地让骗子逃掉。
  厂桥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立即派出民警对地安门一带搜索,寻找那三名男子。不久,在一家食品店发现了那其中的二名,他们正在购买食品。带回派出所搜查,3枚戒指都不在他们的身上。
  ●粗糙的假港币竟然骗了钱
  据交代,他们都是广东佛港县的农民。一个叫郑育林,一个叫朱玉提。戒指和港币都在那个戴墨镜的瘦个子朱光检身上。这次他们一起来了男女共11人,都住在航益招待所。
  赶到招待所,询问服务员得知,这伙广东人都在早晨就结帐离去。到哪里去了,他们对谁也没有说起过。偌大的京城,到哪里找寻呢?民警只得先返回所里报告,商量下一步对策。
  就在厂桥所审问郑育林和朱光提的同时,从中兴珠宝行提取的可疑港币也派人送到了中国银行进行技术鉴定。
  一个小时后,鉴定结果传回了派出所:那三名广东青年在中兴珠宝行购买戒指的港币,全是用秘鲁和乌拉圭等国宣布作废的纸币伪造而成的港币。
  这时,从航益招待所返回的民警也报告:广东人已不知去向。线索汇集到一起,厂桥派出所领导感觉到案情的重大,立即向分局汇报。自古说:雁过留声,虎过留毛。难道说那9个广东人会突然在北京消逝得无影无踪。民警不信这邪。查找工作立即展开。
  当天晚上,在市公安局特行科的大力协助下,对全市所有宾馆、饭店、招待所、火车站、机场实施查控,架构起了一张无形的法网。
  凌晨3时,厂桥派出所接到特行科电话,在西直门附近的机械电业招待所住有9名广东人,与罪犯交代的相似。民警们闻讯立即出动,包围了电力招待所。夜深人静,正是鸟归巢人回窝的时候。那9名广东人其中就有白天去中兴珠宝行买戒指的朱光检。
  9名广东人全都请到了厂桥派出所。搜查行李,发现了四枚戒指,其中就有白天从中兴珠宝行骗来的那3枚宝石戒指。那么这第四枚戒指又是从何而来呢?假币又藏于何处?审问就从这第四枚戒指开始。
  在铁的事实面前,朱光检等人再也不敢狡辩,只得老实交代。
  这11个广东人都是来自广东佛港县迳头乡,而且都还沾亲带故。在几年前,他们就曾合计要来北京旅游,但一直苦于盘缠而作罢。这几年,广东人趁改革开放的春风,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但并不是广东的每一片土地都富了起来。佛港县迳头乡就是那块还没有富起来的地方。一些广东人可以自费周游世界的时候,而迳头乡的农民却连去北京游览的路费也凑不足。在1993年的秋天,一个遇然的机会使这群广东农民终于如愿以偿。这次旅游的牵头人就是朱光检。这次旅游的路费大部分也是由朱光检、郑育林、朱玉提筹措的。
  还是在1993年5月的时候,朱光检来到广州做生意时,结识了一个假币贩子。从此,朱光检干上了倒卖假币的勾当。先是倒卖台湾版的假人民币,因为本小,赚的也就不大。后来听说往内地倒假币,来钱快又容易。于是朱光检就改做这种买卖。一个月时间,朱光检往长沙、南昌等地跑了一趟,果然轻而易举地赚进了万把元钱。手中有了钱,朱光检胆子就更大了,终于琢磨起到北京去倒假外币的念头来。他把这一想法告诉给表弟郑育林等人。听说这种买卖好做,大家就当场一致叫好。这样,合计了几年的旅游计划终于实现了。
  到北京的当天晚上,朱光检等人就在一集贸市场用三张5O0元面值的假港币,从一个体户的摊上购买到一件皮夹克。那个体户不仅丝毫没有怀疑手中收进的港币,还笑容满面地赠送给朱光检一瓶高级夹克油。
  第二天,朱光检等人来到大华商行,又是用假港币顺顺当当地购买了3件金银首饰,那就是中兴珠宝行租赁的那个柜台。不料,“多行不义必自毙”。正当朱光检等人沾沾自喜的时候,却跌进了自掘的泥坑中。
  据罪犯朱光检交代:骗来的金银首饰和带来的假港币,都寄存在西直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寄存处。
  不一会儿,民警取来了罪犯寄存的包裹,打开检查,里面除有3枚金银首饰外,还有假港币6O多万元。那第四枚戒指还是罪犯朱光检在来京的48次列车上,用500元假港币从一东北汉子手中骗来的。至于假港币的来源,朱光检交代,都是从广洲一农贸市场,找一个外号叫“老七”的人买来的。目前,西城分局正组织力量深挖此案。
  这里暂且不论案情的性质,单表罪犯是如何携带假币穿州过府而屡屡得手的。首先是群众防伪意识的薄弱,给伪钞造成了广阔市场。朱光检等罪犯所持用的假港币作工极其拙劣。利用作废的秘鲁和乌拉圭等国的货币,在其上面盖上了“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汉字字样以及“500”、“100”、等阿拉伯数字。对秘鲁、乌拉圭等国的货币未作任何的改动,就是这样粗糙的东西居然也能骗钱,真是匪夷所思。
  案后,问中兴珠宝行的营业员小吴:“你见过真港币吗?”
  “没有。只听说过这种票子值钱。”
  “你听说过有人用假币吗?”
  “听人说过,但没有亲眼见过。”
  对于这样的营业员,还能说什么呢?对人民币还难辨真伪,更不要说花花绿绿的外币了。营业员小吴一见票子上有“渣打银行”的字样就确信无疑。其实,只要稍有常识,就能真伪立判。首先票面上的外文不是英文,而是西班文;汉字和阿拉伯数字字体不一,且都是用的大陆通用的简体字;油墨单一旦凸出票面。
  本不应该发生的骗局,却居然被一个半文盲的农民导演而成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假港币何以更易骗大陆人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壮大,金融、商业从业人员数量从几何数增长。这其中,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末经过岗前的必要业务培训就上岗,防伪意识薄弱,使伪钞在这些部门公然登堂入室。绝大部分的个体摊点,没有装备防伪仪器,又使伪钞躲过了“克星”。一些基层商业单位管理混乱,领导官僚主义严重,在误进伪钞后不是积极向有关部门报案,而是从个人利益考虑一再隐而不报,无形助长了犯罪气焰。综上所述,正是朱光检一伙利用假币作案屡试不爽的主要原因。
  去年,香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大陆的中国银行联合发行了新版港币。香港的一些不法之徒趁此机会,利用大陆内地居民对新港币不熟悉,用一些南美国家已宣布作废的货币,伪造香港“汇丰”“渣打”银行的名号假冒港币,鱼目混珠使用。广州有一位海员在他的工资袋中,就曾有过这样一张假港币。他一直以为这是香港新发行的新钞票,直到投入使用被发觉时才顿悟。
  这是一张南美洲乌拉圭国家的真钞票,面额5OO元,约折人民币不到1元钱。它与香港银行发行的5OO元钞票长度相同,高度略短1厘米。犯罪分子在这张乌拉圭钞票的底面上印有一些英文符号字样,并加印上“香港渣打银行”及1993D与伍佰圆字样。一些对英文不太熟悉的大陆居民最容易被蒙骗上当。
  由此可见,造伪犯罪更加变本加厉,反伪斗争还异常严酷。
  外币出现在中国公民的腰包里已不再是新闻。美元、日元、港币、马克、英镑等花花绿绿的钞票中国人见得多了,也不再感到神秘。而今,仅北京市已有部分的家庭都有外币存单。据《人民日报》报道:截止1995年3月27日,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个人外币储蓄存款余额突破2O亿美元,占全市个人外币储蓄存款的70%。从1988年以来,这家银行个人外币存款以每年55.9%的速度递增。在1994年,我国实现汇率并轨后,吸引了大批银行家携带巨资来中国投资设厂。外币的流通量正在我国逐年增加。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经济循环圈,外币已大举进入国门。在人民币还未进入国际货币流通体系的时候,外币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外币在我国的增多和流通速度的加剧,难免会有假钞的混入。我国法律对世界主要的货币给予了严格的保护,一切敢于伪造外币的行径,也同样将受到中国法律的严厉打击。
  ◎打落的牙齿往肚里吞
  ●反伪斗争成果为何难以扩大
  3月19日,中央电视台第80期的《综艺大观》的文艺节目中曾上演过一则小品,至今记忆犹新。小品的名字就叫《一张伪币》。剧情大致是这样的:
  一老鞋匠辛辛苦苦在街头修鞋,好不容易赚足了一百元钱。修鞋匠为了方便储蓄的营业员,专门把林林总总的角票,找一位上门修鞋的小姐换成一张百元面值的钞票。这天,修鞋匠揣着百元钱,乐颠颠地来到修鞋摊前的储蓄所存款。营业员小姐检查钞票,发现这张百元人民币没有水印,断定是一张伪钞,马上扣留了这张钞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