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策略与安全

第38章


比如,多年来一直在全美目前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两个自由教育文理学院,在麻省的维廉姆斯学院,其师生比例是1:9,学生不到 2000人;阿姆赫斯特师生比例是1:8,学生1600左右。两年前排名第五、今年排名第十的宝盾学院的师生比例是1:10,学生不到1600人。而排名第四十六的盖蒂茨堡学院的师生比例就是1:15左右,学生有2400多人。可以看出,从师生比例上就能看出学校情况的好坏来。师资力量的雄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和最好的教授交流的机会。这种学校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强调小课堂,也就是一门课的学生不能太多,教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关系十分密切。也正是这种方式,使学生获益非浅,所以中上阶级的孩子更多地被送到这类学校来,因为,在家族历史上是家庭教师到家庭授课,而现在是教授给十来个学生授课,学生仍是在“吃小灶”。我们都知道,小灶饭多半比大灶的饭好吃一点,并且精致和文化的多。 
  我不是研究中国教育的,对中国的教育所知不多。我认为对比别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对探索教育改革的人或许会有所启发。今年我因为工作原因,访问了几个大学,看到的情况是大学越办越大。比如浙江大学,据那里的老师们说,现在的浙江大学是过去的四所大学联合起来成立的,如同“大跃进”时期的集体大炼钢铁一样。谈论到这个改革的老师们,几乎没有一个人对这种特大规模的大学持积极的态度。我想起来1999年的一天,我在中央民族大学路过一个课堂,忍不住站在旁边听起来,原来老师在讲辛亥革命历史,这也是我常常在美国教授“五四”文学时要涉及的内容之一。我想看看中国的大学,在多年提倡教育改革后怎么教书,学生怎么学习。我吃惊地发现,几十分钟的课,老师站在讲台上讲了整整几十分钟,他写了很多板书,在黑板上列出辛亥革命失败的意义,学生们都埋头作笔记,把那套从小学就学到的几条再听写一遍。我愣愣地站在那里想,原来还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那套背《论语》的教育方式,那套教授如何亦步亦趋的方式,那套背诵别人的思想,甚至不是思想,而是垃圾的教育方式。 
  教育改革,首先应该是教育哲学思想、原则和方式的改革。我想,如果中国的教育哲学思想仅仅是“大跃进”式的盲目赶英超美,或者是“高大全”、“假大空”,教育宗旨还是培养亦步亦趋不敢离谱的人,中国的教育改革到头来恐怕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些急于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导者,恐怕只是以改革之名,来行权力再分配之实,与中国教育改革没沾多少边儿。中国的教育应该首先根据我们的国情确定不同的教育的哲学理念,建立不同类型的大学。如果一窝蜂地把学院变成大学,把工科大学变成综合性大学,这就无异于邯郸学步,用不了多久,既忘了自己如何走路,也没有学会别人怎么走路。于是,许纪霖先生疾呼:“是停下来反思的时候了。” 我希望有人能听见他的话。 
  (文/沈睿) 
  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 
  社区学院大多是公立学校,它提供二年大学一般课程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书,或者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可以转到四年制大学或学院继续念书,许多学分都是大学承认的,但一般更多地是被本州内的四年制大学承认。社区学院的学生还有另外一个出路,就是选择专业技术和职业训练课程,毕业后直接就业。 
  通常来讲,社区学院的入学门槛是非常低的,申请不到较好的四年制大学或者文理学院的学生一般都可以进入本社区的社区学院就读;同时社区学院对国际学生的录取要求也非常低,有的还提供语言课程,因此没有语言成绩或者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先读语言课程再读正式课程。   
  第一章 美国大学(8)   
  社区学院的确可以作为进入四年制大学或者文理学院的一个跳板,但是我个人仅仅建议对留学费用敏感的学生选择社区学院,因为社区学院学费相当便宜,比大学或文理学院少很多,大多不提供学生宿舍(住在美国大学的宿舍一般比在外面租房要贵)。如果留学费用有保障,那我的建议还是选择一个高起点的四年制本科学校,因为这对将来就业和薪水有直接的影响。 
  美国的大学排名 
  美国大学排名是多种多样,其中《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一年一度的美国大学排行榜最具权威性,通常简称US News排名。它列出不同标准,如学术声望、录取率、校友捐款率、毕业率和师资等等,向数千名教育专家、大学行政主管等发出问卷,收回后,将这些数据和回答以一套复杂的公式算出各大学的总分,并列表公布。 
  具体到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排名时,US News排名考虑如下七大类因素决定其排名。其中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排名是分成两类独立排名的。 
  一、同行评分,占25%的比重,是比重最大的一项。具体是让各大学的校长、教务长、院长等重要人物给同行学校的学术打分,从1分到5分,其中5分代表最高。 
  二、保持力,占20%的比重。保持力是个比较形象的指标,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一新生第二年仍然就读的比例,代表学校能够保持多少比例的新生到第二年,占保持力的20%比重;另外一方面是六年内的毕业率,代表学校能够保持多少比例的学生直到毕业,占保持力的80%比重。保持力越高,代表学校能够更好地提供给学生需要的通向成功之路的教育。 
  三、师资,占20%的比重。师资这一指标又分为六个小指标:20人以下的小班比例(30%)、50人以上大班的比例(10%)、教师薪水(35%)、拥有本专业领域最高学位的教师比例(15%)、学生-教师比例(5%)、以及全职师资比例(5%)。 
  四、学生录取高标准程度,占15%的比重。一所大学的学术氛围部分取决于该校学生的能力和抱负,因此学生录取是否高标准也是衡量排名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录取高标准程度这一指标又分为三个小指标:其一是入学者的SAT或者ACT成绩(50%);其二是入学者中以排名前10%的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的学生比例(40%);最后是录取率,也就是录取人数与申请人数的比例(10%)。 
  五、资金来源,占10%的比重。该指标衡量学校在每个学生身上包括教学、研究、学生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教育方面的平均花费。 
  六、毕业率,占5%的比重。这一指标是衡量实际六年毕业率与预期六年毕业率之差,如果实际毕业率高于预期毕业率,则表明学校提高了毕业率的成绩。 
  七、校友捐赠率,占5%的比重。校友的捐赠率表明了学生对母校的满意程度,因此也是排名考虑的指标之一。 
  排名对学生来说重要吗?答案是相当重要!因为就读一所排名好的学校,通常意味着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起薪,很多高收入的行业,比如投资银行或者咨询公司等等,都喜欢招收名校的毕业生。另外,排名好的学校,其校友群的成就往往越高、价值往往越大,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发展有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能够上排名好的学校当然不能放过机会。 
  排名对于学校重要吗?答案同样是相当重要!好的排名能够吸引优秀的生源,这些优秀生源毕业以后取得的显著成就反过来又增加了学校的声誉,学校也将获得更多的校友捐赠,然后有了更多的资金给优秀的新生提供经济资助,如此达到一个良性循环。因此,排名可以让学校名利双收,同时,无形中也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建起一个巨大的竞争壁垒,它让好学校变得更好,而排名靠后的学校要追赶上去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可以成功的。 
  选校的时候固然要参考排名,但是其他因素,诸如校园生活、活动、体育项目、学术、地理位置、费用、资助金额等等也都是应该兼顾到的。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位优秀学生可能心目中的第一选择是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哈佛或者耶鲁。而一个优秀中国学生心目中的第一选择通常会是常春藤的学校。如此看来,国人心目中对名次是更为看重的,这大概是因为从小到大在学校里都会被排名的缘故。   
  第一章 美国大学(9)   
  对于就读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生来讲,排名有不一样的意义。本科阶段很多专业是没有排名的,原因在于大部分美国大学提供的本科教育是自由教育,侧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果论及排名,综合排名的意义更大一些。当然,对于一些明确本科学习专业的学生来讲,兼顾专业排名也是有必要的,比如一个学习金融的学生选择哥伦比亚大学而放弃耶鲁大学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攻读博士学位,将来打算在学术界发展,那么专业排名就显得比综合排名更为重要,因为行业内的人士都很看重专业排名,代表了学术成就的高低,比如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综合排名在US News排名的前4档次共248所学校中是找不到的,但其医学排名通常都是前几名的,该校医学院毕业生绝对不愁就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