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没有能力过我不想过的生活

第19章


有一刹那你希望死后他也不和别人在一起,也像希斯克利夫那样复仇,爱你爱得彻底。可认真地想,最后还是宁愿不要凄美的爱情故事——那样谁给他做饭呢?科学研究表明,未婚男子短寿,因为他们不会照顾自己。你越理性,越是希望他和别人在一起,哪怕自己的小孩被别的女人打,也希望他继续过得幸福,不要早死,不要病痛。
倒也别说长大后不浪漫的人就是铁石心肠。“现在,既然我已经见到了她,我的心也就平静下来了——平静了一点。那可是一种奇特的杀人方法啊,不是一寸一寸地,而是头发丝般一丝一丝地宰割着我。”希斯克利夫可以在凯瑟琳死后,依然为了她等待,现在我每读一次都会被感动到。
世上有那么一个人,在绝望时说自己宁愿相信鬼魂,因为太爱你,所以当你死了,希望你的鬼魂来整日缠绕他。
爱情让希斯克利夫从一个被欺负的领养孤儿,成为忍气吞声一步步复仇、占有庄园的有钱人。“他一直以来满足于吃猪食狗粮、干牛马活的日子,直到他生活的道路上遇见了凯瑟琳,使他发生了变化。耻于遭她嘲笑,盼望受她赞赏,这就是他追求上进的最初动机。”
爱情让一个人坚强,平时胆小,但只要想到爱的人,我们就可以不怕鬼,可以不怕做饭,可以不怕变成欧巴桑,安心地和那个人过小日子。
可是凯瑟琳嫁的却是门当户对的林顿:“我告诉你,我对林顿的爱情有这样的信心:我相信哪怕我杀了他,他也不会想对我报复的。”
窗外寒风呼啸,凯瑟琳嫁给林顿,希斯克利夫为她心碎。凯瑟琳即将生产,一个夜里想起了呼啸山庄:“要是我这会儿躺在老家自己的床上,该有多好啊,还有窗外那在树林中呼啸的狂风,让我感受一下那风吧,它是径直从荒原上刮来的啊,让我吸一口吧。”这一场drama,要了她的命。
世间最美的爱情啊,细细分辨,都和死亡有关。但丁为他仰慕了一辈子却从未得到的贝雅特丽齐写成了《神曲》,沙·贾汗为宠妃建造的泰姬陵依然屹立。
当希斯克利夫终于如愿,多年后下葬在凯瑟琳和林顿之间,“谁会想到,在这样一片安宁的土地下,长眠于此的人却并不安宁呢?”
一座坟墓,一盏灯下,还有数不清的故事。我们读着很美,引爆了心里“drama queen”的炸弹,当事人却在挣扎中彻夜未眠。
十几岁的时候,看这些爱情故事,回到生活里演;接下去,我们渐渐实在了,跑去厨房热一碗汤。
炸弹重新点燃的时候,捧起《呼啸山庄》活在小说里,像是不能出去旅行的人,看一看别人的书,宣泄出那一股冲动。而后,再见王子!回到生活里,回到“亲爱的,今天水果、牛奶多少钱;指甲剪干净了吗;水电煤物业费最后一天了,下班后记得去付”之中。
像我这样笨拙地活
上学的时候,父亲常说:“把书看进去就是越看越薄。”那时不懂,厚厚的课本页页都被老师画上了考试重点,每一个小知识点都要去背,怎么可能薄?倒是越看越头大!
大学毕业到现在工作,把书本都忘得一干二净,才领悟原来真正学到的,其实它早已经渗透进直觉里,也就是每次开会brainstorm(灵光一闪)一刹那的灵感,或是紧急状况时三秒钟拍脑袋就要决定的应对方案。
回想过去读过的书,应验了父亲“越看越薄”的道理。扫一眼书架,那些看过的书本总能从脑海里反应出一句话或是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甚至不需要任何提醒。坐在公车里发呆时,不经意间某本书里的话就会冒上来,譬如刚才在路上,突然记起廖一梅的《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书里有句话:“年轻时并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一直清楚地知道我不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些能预知的,经过权衡和算计的世俗生活对我毫无吸引力,我要寻的是看到生命的奇迹。”它曾带来许多勇气,也让我更坚定地在黑夜里往前走。
以前读过她的《柔软》,是几部令她走红的剧本的合集。那让从未接触过话剧的我震撼到了,真正的文艺,真正的创造力,真正的情节张力。很庆幸在读过她的作品后再阅读她的《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这本书,从而再返回剧本时,没看懂的部分渐渐透彻了。私以为,所有作家,哪怕编故事的小说家,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透露自己。会写作的人,是天生有倾诉欲望的。
而廖一梅恰是其中的最佳典型,她坦然地说,自己年轻时总是在做错误的决定,无论是结婚还是选择事业,都是错误的。我虽达不到文艺青年境界,但听见这句话难免内心触动。谁没有做过错误的决定呢?正因为做过了正确的事,并且做得非常正确,在狠心告别和推翻过去时,才会被旁人看来是无比错误的。但,倘若不快乐,倘若知道此刻那“正确”的事并非自己所愿所想,何不跳出来呢?
试想,让她这般敏感的人去当个小职员参加勾心斗角的办公室政治,又或者为了钱而摆上虚假嘴脸,她怎会欣然面对每一天?清楚知道这并不是她想要的,于是决然离开。而后来庆幸的是,她在剧本创作里找到了自己的坐标,找到了自我价值所在。
事情若真是像以上写的那般如此简单,这就将是个每个人都能梦想成真的美好时代。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在半路上就停止寻找了。甜点师去做了会计,跳水运动员去做了金融,作家去做了理财分析。
昨晚重温电影《猜火车》和《发条橙》,在想英国那些导演和小说家是怎么做到的,自己没去经历却能写出这充满青春暴力美学的故事,看似粗俗的语句,立体平凡却也典型的人物,背后的社会寓意到今天看来依然深刻。或许,正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坐标,然后快乐地做喜欢的事,也唯独在那时,上帝会附着在你的手中,让爱写作的人创造出传世的小说,让爱音乐的人谱就经典,让爱跑步的人双腿腾空打破纪录。你必须不断去尝试不同的东西,找到一样喜欢的,然后一直享受地做下去。总有一个奇迹是等着你去带给世界的,可能就在那些别人看来“没用”的傻事上:比如很会讲故事,比如很会画画,比如很会修指甲,比如很会跳高,比如很会交朋友……
坚决地离开你不想要的,最大的顾虑是他人的眼光,以及所面对的损失——踏出去的一刻就意味着将一无所有,从零开始。那些“他人”好心告诉你:“生活就是这样,你不能由着性子来,别那么主观老想着开不开心,把不喜欢的事情勉强做下去,有一天变成习惯就好了。”
于是,一个话很多、坐不定、脑袋里有许多想法、充满热情的人,开始痛苦地适应每天在小格子间里敲打键盘;当有一天时机到来,却发现长时间的沉默与照规矩做事,让自己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活力与创意,眼睁睁看着梦想从眼前离去,沮丧而无奈地重回那已经习惯了的麻木生活。没有人为你负责,那些曾劝告你的“他人”,他们只是笑笑说:“当初可不是我逼你这样的,也是你自己的选择,不怪我。”
有人去了欧洲,回来后很迷惑,同样是没钱、没背景、没未来的年轻人,他们却过得很开心,派对、间隔年、做义工、周游世界。有人惶恐地发现,自己二十岁就用和父母一样的心态过生活,日子总有过到头的无望感。有人深沉摇头,中国出不了世界级的艺术家,大家都被房价、结婚、养老圈住了。
廖一梅给出了答案。也许你这一生总在做别人眼中错误的、不合时宜的决定,别人读书你去旅行,别人赚钱你去做义工,别人结婚你去创作剧本,但担心什么呢?这世上总有个人和你一样过着如此生活。年轻时不知道自己要的是怎样的生活很正常,于是才要去不断体验,感觉痛苦时便知道你所不要的,那就去做另一件事,如此而已。而到了三十岁以后,即便需要为先前年轻的疯狂买单,但至少好过三十岁以后的七十年都活在未曾拥有疯狂二十岁的无尽悔恨中。
倒也真如此,当你有选择的时候没有选自己要的生活,能怪谁?痛苦活该,是你不勇敢。而当你没得选的时候,就大方接受,反正除此以外也别无他法。二十岁时你选择为梦想冒险一回,即便不成功,到三十岁之后为了生存不得不奔波,但谁说那时就一定会不快乐?谁有资格指责你的“对”与“错”?
所有内心哀伤的理想主义者,所有怀着希望的悲观主义者,如果你正在做你所不喜欢的事情,犹豫了很久,别人告诉你“离开是一个不聪明的决定”,那,今晚泡杯茶,读《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去找寻答案。
我读到的是:只有你,才是自己故事的创作者。
读书是一场灵魂的壮游
杜威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如发现新大陆;佛兰西也曾说,读书是灵魂的壮游。
于是,我不再吵闹,那关于远方的梦,悄悄搁置一旁。
欢迎来到这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这间小小的、安静的、却堆满了书的四方屋。每本书是一个世界,像极了小王子探望的一座座星球。捧在手里只需要翻阅,就能看遍绮丽风景。
的确啊,出不出门,有什么大区别呢?有的作家一辈子没有踏出过家乡,可却能写出无与伦比的小说来,如简·奥斯丁,一生过着英国乡村生活,可她的小说却视野辽阔;在代尔夫特活了一辈子的荷兰画家,画出了惊天动地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