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没有能力过我不想过的生活

第32章


有时你骂的,恰恰泄露你在意的;有时你骂的,也会泄露你的动机和价值取向。
当年在外面念书,有个女同学很喜欢散播“某某人背名牌包,一看就是被有钱人包养了,不过就是长得有一点点姿色而已”这类八卦。那时我对外面社会并无认识,听着也感到震惊。后来,因为巧合,我和那个某某人一起做一个功课,发现她挺可爱,思想单纯,热爱帅哥,给我做好吃的,玩在一起很爽朗。具体有没有被包养,我也并不在乎,也不是我关心的事。戏剧化的是,毕业后,我无意中听说关于热爱散播“包养新闻”的“道德卫士”女同学的消息,她如今是一身名牌的职业“小三”。哦,当年她骂的,原来是她眼红的。
我大概了解了。原来,有些不沉默的人,他表态也好,他骂人也好,最后,说的不过是心声。
对你造成伤害的人,你要做的,依然是沉默以对。这并不是装“鸡蛋”,而是因为你的骂兴许并不能改变什么,还会惹得一身骚。沉默,就让这件事过去,你心宽,不浪费时间,不招惹麻烦,他自己自然会付出代价的。倒不是佛教的“因果报应”,这些我不懂,我只相信一点,一个人活着,其实人生大部分的事,是要靠着“拍脑门”功夫决定的。别小看“拍脑门”,一瞬间,有时候甚至让你害自己掉了脑袋。“拍脑门”的功力,恰恰就是由平时你是个怎样的人所炼成的。
心理素质不高,遇事就急,往往火灾里死得早;哇哇大喊,见不得别人得便宜,不肯吃半点小亏,本来歹徒要你口袋里三块钱,结果一刀捅在你心脏。
所以,遇到你不喜欢的人,沉默就够了,他们的性格,会自导自演一出属于他们的剧。
9.
如今,我的工作是每天和人说话、生活。此外,要么在路上赶,要么就是饭桌上吃饭。
在中学的时候,我是一个极其沉默的人,只是埋头看书,班级老师也不太叫我的名字。我甚至曾有一整个星期未说过一句话的记录,当我再开口说话时,发现自己张张嘴,什么字也没有,嘴巴好像一个巨大的黑洞。
后来我读《房间里的大象》,分析人们各类沉默的原因,有时候是为了给对方面子,有时候是怕自己尴尬。最后书里给出解答,那就是,打破沉默,才是唯一出路。我对这个结尾不以为然。沉默是有原因的,为什么我们不会和最亲最爱的人说心里话,这也是我一年以来的采访在做的课题。
我常听到被访者这样的话:“等一下我们回家,我刚才告诉你的,你别和我爸妈说,他们都不知道的。”我们宁可和一个陌生人全盘掏出内心话,也不要和亲近的人说几件最近发生的事,因为彼此太过了解,又生活在一起,放在心里是一个结,说出来,就是一个时常隐隐作疼的疤。结比疤好,万不得已,什么都不说——太有电影《喜宴》结局的意味。
是啊,沉默是上上策。譬如说,对着爱人,不说前任的甜蜜过往。谁没有甜蜜过去,不至于傻到全说出来。若说了,接下去一起去公园,一起吃什么餐馆,甚至喝一瓶农夫山泉,心里总有些不爽。留学生和不在家的人也最清楚不过,和爸妈万万说不得目前遇到的困难,说了只能让他们乱幻想,干着急,解决不了任何事;即便是事后,也不能逞英雄地说,说了,他们就要召唤你回家。
我们为什么沉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真相会伤人。即便把真相事无巨细地公布,并且逻辑严密,希望能够得到公平对待,但我们都忘记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耐心看完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读懂真相。最关键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解读、去接受真相。过度地释放信息,有时反而造成相反的效果,
可以放心,人的能量是守恒的,也没有人一辈子“沉默”,必定会找到其他的语言。有的人回家写很多私密日记,有的人唱歌或者做雕塑艺术,有的人可能打球做运动,有的人做蛋糕。我以为,就是这个原因吧,也就有了明喻暗喻,讽刺现实,有了语文课本背后的练习题。
10.
王小波相信,“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我无从知道,在网络时代,沉默的大多数是否数量锐减。毕竟在这个时代,认识几个字,手能打字,有个账号,每个人都能“参政议政”。
沉默的大多数,就让它随着上一代的宏大叙事一同掩埋吧。我最欣赏的,也最期待的,是在这喧闹的、人人有话说的时代里的那些“沉默的一小撮”。
在任何时候,任何团体内部,“一小撮”都是“政治不正确”的危险行为,人们甚至唯恐避之不及。我认为的“沉默的一小撮”,是那些正寻求前因后果,正在想办法理清思路,横向纵向对比参考之后,去思考如何全方位解决问题的人。他去听很多人说的话,听不同的平台,听不同的专家,但是他去质疑,他去查证,他讲道理。然后,当他终于有了一个方法的时候,不会爆发式地大吼大叫,而是以大家能接受的方式,默默地提出,谦卑地被接受。他有些狡猾,知道大家会从各个角度去骂,所以,他不做出头鸟,不去当英雄,也不强买强卖。他的沉默,让你无从知道他到底关不关心这些事,但是,看他灵动思考的双眼,看他一路走来的痕迹,你发现,他的沉默,像是和这个世界一次坚定的握手。
在北京采访,我遇到一个人,他就是沉默的一小撮里的人。
他告诉我,当我们在讨厌体制化、大骂政府的时候,他做的,是去看那些基础读物《政府论》《社会契约论》,先去知道我们人类社会为什么有政府,为什么有法律,制度从何而来。
他告诉我,看见网上流传某个名人引用法律,众生哗然的时候,他第一件事不是愤怒或者转发评论,而是去查证,发现根本没有那一条法律,然后他去查找那位名人教授,发现该校根本没有这个人,原来那不过是人为的一起恶劣炒作。
他告诉我,中国有十三亿人,如果其中十亿的人是沉默的——也许曾经一度喧哗过,但后来发现沉默最好——在养儿育女,在粗茶淡饭,在遛鸟、玩核桃、跳广场舞,像我们父辈这些人,沉默地过自己的小日子;然后,有一亿人在大喊,但不得要领,就是微博上喧哗的积极分子;有一亿人,他们是坏人;另外,还有一亿人,他们正在沉默,他们大部分人,在未来是要成为十亿分之一的,可能是能力不够,也可能时运不济,有一些也许走火入魔,成为了坏人,而很少部分的人最后带来了改变,成为了我们当年向往的人。这样的中国其实很好。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那十亿个沉默地过小日子的人,合在一起就是英雄。
我想,那沉默的一小撮,就是一亿人里面最后剩下来的那些人吧,也就是那些沉默地看、沉默地听、沉默地思考、沉默地找解答,而后沉默地去做的人。尼布尔说:“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不可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站队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我想,当我有足够的智慧可以分清的时候,我会为自己在十亿人群里而骄傲,也会为在沉默的一小撮里同样感到活着真好。
今天的社会大喊着的一个词叫“正能量”,群情激奋,热血沸腾。我想倒不如先把这“正能量”的呐喊放一边,毕竟去改变、去影响一个人甚至一整个社会带来希望,绝非喊出来的。
真正苦难如同巨浪打过来的时候,人连逃命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耐心地编写励志话语,去激励别人?明明自己的情绪都来不及照顾。苦难结束,兴许还有些想要倾诉的欲望,然而,说了一两遍后,人自然就乏了;说上了一万遍,恍惚间怀疑是否是别人的故事。莫不如好好过自己的生活。一个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榜样,他是不自觉的,自管往前走。就好像一个美女,她对自己的美不自觉,她的模样就最好看。
想一想,李安当年在纽约被老婆“养”着,在家里赋闲六年,如今只说一次,点到为止。从《喜宴》到《卧虎藏龙》到《绿巨人》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部部电影做下去,他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正能量了吧!
后记
2013年,这一年我见到了很多不在镁光灯下,庞大叙事底下的微小到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和他们一起生活,我去看了、去亲自经历了所谓的“沉默的生活”。有一个让我最震撼的,是在黑河,我采访了一位二人转舞台的变性演员璐璐。
我们坐在剧场外面的露天冷饮店。她告诉我,从小虽然是一个男孩,但她一直感觉自己是女孩。她的家是东北家庭,家长对她无从接受,至今都没有好好说过话。她拼命打工,二十岁的时候存够了钱,一个人去了泰国,签下自己负责手术后果的合同,冒死做变性手术。但是回来后她无法获得普通人的工作,也只能做一个变性演员,学习跳舞唱歌。她在等待生命中的白马王子,期待一份爱情,但她叹气:“你知道我们这一类人,很难遇到真爱的。”
当我听到这句话,有些震惊。若是一个小女孩和我这样牢骚,我感觉正常,但来自一个这样的人,此时我才恍惚过来,其实她也是个小女孩啊,其实她也是一个普通人啊,只是比我们有更多的勇气,愿意接受自己是谁,并且真的去做了,去改变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