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个李鸿章

第43章


作为女人,慈禧还有着女人的政治方式,罢黜恭亲王的同时,慈禧还拿出女人才具有的温柔,收恭亲王的女儿为义女——这个女人,是深得这样的政治艺术的,就像她经常使用的一枚印章,上面镌刻着:恩风长扇。慈禧,就这样经常轻摆她的羽扇,不时拂出徐徐的恩风。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不妨假设一下。假如李鸿章对清王朝取而代之,那又将如何? 
  李鸿章至少有三次机会面对这个问题。第一次是曾经的洋枪队统领戈登提出来的。1880年清国与俄国关系危急,俄国以伊犁之役,对清国进行威胁恫吓,大有进一步扩大事端之势。戈登这时候正好去天津拜访李鸿章。当李鸿章向戈登问询对于时局看法时,戈登直言不讳地说:“中国今日如此情形,终不可以立于往后之世界,除非君自取之,握全权以大加整顿耳。君如有意,仆当执鞭效犬马之劳。”李鸿章听完此话后,沉默半晌,然后说:“那当然很好,但是,你知道,我从未背叛过朝廷。”接着,李鸿章又说:“另外,那是不会成功的,我会掉脑袋的。” 
  第二次,就是孙文给李鸿章的上书了。 
  1894年6月甲午战争前夕,孙文曾到达北洋大臣李鸿章驻节地天津,向李鸿章递交了一份《上李傅相书》。在此之前,孙文先到上海拜见已是名满天下的乡贤郑观应,将此书交给郑观应一阅。郑观应谈了一番感想后,转请王韬润色,并给孙文写了引荐书,推荐他去见李鸿章。在这本《上李傅相书》中,孙文大胆地向李鸿章提出了“取而代之”的建议。由于这时中日在朝鲜对峙已经剑拔弩张,加上孙文上书的内容过于敏感,李鸿章并没有对此事有所表达。也许,在李鸿章眼中,像孙文这样的“知识青年”还是太过稚嫩了,不足以从长相议。并且,李鸿章到底有没有接见孙文,一直存有争议,上书的结果是,李鸿章安排其幕僚给孙文弄了一张护照,让他“先游历泰西各国,学习农务,艺成然后返中国”。 
  第三次则是1901年。当义和团运动无法控制、八国联军群起进攻北京之时,西太后急诏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北上议和。有一种说法是,在此关键时期,梁启超到了广州,拜会了李鸿章,为李鸿章定下上中下三策以应对此事:上策拥两广自立,以李鸿章在当时国内外的影响力,旗帜鲜明地恢复汉族统治,建立新政体;中策为起兵广东,北上剿拳勤王,以谢洋人,以兵马给洋人以威慑;下策就是奉诏单骑入虎狼之穴议和了。国乱纷扰之际,清室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上策无疑也是一种大胆的选择。但李鸿章对于所有的方案都未置可否。还有消息表明,李鸿章在广东期间,还同意幕僚刘学询与英国驻香港总督卜力的策划,同流亡在外的革命党人孙中山暗中联络,准备策划两广独立,自立为王或是总统,用孙中山来施行新政。 
  尽管最终这些行为烟消云散,但这样的传闻,听起来还像是煞有介事。也许,到了这个时候,李鸿章是对那个腐朽的朝廷彻底地失望了。这个腐朽的朝廷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内忧外患,苟延残喘,牺牲人民,绥靖洋人,让李鸿章本人受够了窝囊气。如果李鸿章真有打算鼓足勇气重写自己的人生,结果或者不出人意料,只是,时也,运也,李鸿章在犹豫中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和可能性,只能一以贯之,以一个“糊裱匠”的形象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第十四章 忠与奸(4)   
  作为拥有重兵的地方诸侯,与朝廷的关系处理一直是潜在的,也是最具危险性的问题。随着清国腐朽和没落程度的加深,这种关系肯定会变得越来越迫切。从表面上看,李鸿章是有这个能力的,他手头一直握有重兵,无论是在智慧胆略上,还是从资历上,他比朝廷诸多的迂腐旧儒酒囊饭袋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并且以当时淮军的实力,相比较岌岌可危的清王朝,要想取而代之,并不是件太困难的事。但李鸿章似乎从未这样做,而且几乎从不对朝廷说不,在一辈子官场生涯中,李鸿章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从未违反过朝廷的有关授意,也从未对朝廷表现过一丝不恭。 
  应该说李鸿章有很多次非常好的“取而代之”的机会。李鸿章为什么不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实力问题,而是世界观问题,“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从性格和世界观上来说,李鸿章显然不是曹操那样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李鸿章虽然很聪明,但他却不是一个渴望成就霸业的人,他只是渴望着为朝廷所用。成为一个“治世之能臣”,就是李鸿章全部的追求。在这一点上,李鸿章显然与他的同乡,三国时期的曹孟德不一样。李鸿章虽然从才情上说也是“中人以上”,但他缺乏曹操那样的雄才大略,也缺乏曹操的大气、豪爽、洒脱、风趣、机敏、诡谲、狡诈、冷酷以及残忍,同时,最缺乏的,是曹孟德那样对于天地人生的全面的哲学思考和感悟。曹孟德曾在那首著名的《观沧海》中写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从诗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对于天地万物有着通彻了悟的人。只有具备这样的感悟,才会有如此博大的胸襟和气度。一个不具备浩然之气的人,通常是不敢在乱世之中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的。 
  从思想上看,李鸿章还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有着传统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忠义节孝的道德对他影响非常大,这种儒学义理的教育对于中国知识分子行为掌握是根本的。在李鸿章的内心深处,他是一直承认“真命天子”的。 
  当时,层层叠叠的科举选拔制度更是加剧了人们的机械与谨慎。从这样的体制与思想出口所涌现的人物往往尽显处心积虑。由于科举制度的严格和缜密,加上理学的渗透,在明清两朝,已经没有土壤能出现赵匡胤式的乱世重臣,也很难出现诸如诸葛亮那样的英才了,能够出现的,只是这种体制设定的模具所铸造的器用者。对于绝大多数朝廷重臣来说,已经很少有虎狼之性了,有的只是犬性和羊性,见利忘义,或者是亦步亦趋、无所事事。对于李鸿章来说,他的性格、所受的教育以及成长经历都不足以支撑他成为一世枭雄。李鸿章出身社会下层官僚家庭,从性格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有着天地情怀的人,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他对于天地万物的思考与感悟也非常有限。李鸿章人文理想、宗教感以及历史感的缺乏,使得他在更大程度上只会在意个人的利益与功名,并不是一个为理想和情怀甘心舍弃功名和地位的人,他不可能有“反骨”,也不可能有着大境界,李鸿章拥有的,只是商人似的精明,以及官场的老谋深算。 
  在这样的思想本源之下,李鸿章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只会是浅层次上的追求,谈不上从本质和深层次上的理解。越到晚年,李鸿章变得越来越现实,疲于奔命各种事务,很难从诸多的事务中脱开身来。从追求上说,李鸿章对于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状况已相当满意,他更愿意在一种光环下生活而不愿意去做那个光环,因为这样更安全。李鸿章最终选择了一种安全的生命方式,那就是以执行者的面目来出现,在现存的制度下做事,同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小王国,服务于朝廷,而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性。 
  与此同时,制度上的掣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中国的中央集权,发展到明清之时,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政坛那种选拔官吏的制度以及推崇的倾向,使得官吏们很难保持一种锐气。知识分子那种因为拥有真理和才华,而具备的高贵感和英雄气质已经荡然无存。尽管李鸿章权倾朝野,也拥有广泛的权力网和关系网。但是,在当时清朝的那种繁琐无比、互相掣肘的政体以及组织方式下想要有所作为,必定难上加难。更何况李鸿章要想使其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发生效力,他还缺少最重要的力量支撑,那就是绝对权力。李鸿章从未掌握过中央大权,他一直在军机处外,甚至在洋务运动时期也与总理衙门大臣职务无缘,李鸿章在最盛时期也只不过是京城所在的直隶省的总督。虽然到了19世纪70年代末,当清国总理衙门没有能力处理对外事务时,李鸿章以北洋通商大臣的地位,赢得了办理对外交涉事务的权力,使自己成为与总理衙门并驾齐驱的一个单人外交部。但李鸿章掌控外交大权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而且,李鸿章的权力也受到很大限制,他所需要的财政和其他资源,经常有赖于他管辖的以外的省份。官僚体制的一个共性就是,很多事情如果按照惯性来操作的话,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但只要稍稍有悖僵化的程序的话,事情的进展就显得无比艰难。除此之外,李鸿章在很多事情上,还不得不主动适应当时的“潜规则”,那就是必须大量地向他的上级献礼和谄媚。当醇亲王在甲午战争前写信给李鸿章,说修万寿山的银子不够用,希望李鸿章和各位督抚能筹集点银子时,李鸿章不得不挪用海军军费为慈禧修建颐和园。在那样的制度中,类似的贪赃枉法再正常不过。李鸿章熟悉这个制度的一切潜规则,同样,他也是运用潜规则的高手。   
  第十四章 忠与奸(5)   
  李鸿章不肯上前台可能还有更深一层次的考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