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轻音

12 边关风云


我与子音俱是父母双亡,成亲之后,子音因急着回边关,一切事宜都从简。三日之后,子音带着我离开京城,百官送别。
    爹在外征战多年,我却从未到过边关。边关塞外,黄沙满地,水源稀少,战士们时刻都在操练了,以抵御外敌。日夜温差巨大,刚到时我不免有些水土不服,隔三差五的生病,得急子音焦头烂额。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这气候。
    边关的百姓经历了长年的征战,都有些疲态,都期望和平。
    我平日呆在家里并不经常出门,子音每日到军中操练军队,很少在家中露面,就连晚上也很少回来。来到边关的这些日子,也不知是他刻意躲避着我,还是军中事务繁忙,我们两个居然如同分隔两地一般。
    子音如今是边关守将,两年多来,多次抵御如突厥的进攻。爹去世后没多久,突厥认为边关无人,大举进犯,子音率我爹的余部,到边关抗敌。突厥刚经过苦战,实力大减,而我军中将士同仇敌忾为我爹报仇,很快突厥人就被打了回去。之后两年多的时间,子音一直在边关练兵,我爹曾经手下的大将在旁协助。突厥军中早就将子音看做我爹的入室弟子,子音的威名也在边关传扬开来。
    虽然子音并不经常回家,但我总还是习惯性地会在院子中等他一会儿。
    府中平时也有些护卫和士兵守着,只是今日感觉府中的氛围有些奇怪。府中护卫时常走动,夜里安静,所以我总能听到他们走动的声响。可是今夜我完全听不到一点声音,周围安静的不同寻常。
    “夫人,今天夜里凉,您还是不要等了吧,别又生病了。”我现在的丫头初情说。
    “也好,这会儿我也觉得有些冷了。我们先回屋吧,我受了些凉,待会儿,你去厨房给我煮碗姜茶驱驱寒。”
    初情到厨房煮姜茶,我回到屋子里,四周并无动静。但我总觉得今天不同寻常,始终放心不下。
    初情端了姜汤回来,喝完后我将碗交给她说:“待会儿,你回厨房,从后门到军营找将军,告诉他家中出事了,让他快回来。”
    “夫人,家里出事了?”
    “好像是的,你路上也要小心,去了就呆在军营里不要回来了。家里不太安全。”
    “夫人。”
    “好了,快去吧。”
    初情走后,我也不知她到底能不能顺利到达军营。我熄了屋子里的蜡烛,和衣躺上床。我一直睁着眼睛盯着门口,等了一会儿,果然有人撬门。我迅速从床上下来,往窗户边移动。在他进门前我边从窗户跳了出去。
    一跳出去才发现,院子里站了十来个黑衣人。能将府中的护卫与士兵全部悄无声息的击倒,看来这些人是受过严格的训练的。
    为首的人,挥了挥手,十来个人将我团团围住。我凭着爹所教的一些防身功夫,借着府中的地形与他们周旋一阵,只希望能拖到子音赶回来。我看他们的身形像是突厥人,行动敏捷迅速,指挥明确,更像是军队中的将士。我落入他们手中,怕是要被他们当做人质要挟子音。可我毕竟从小没有好好学习武艺,面对他们显得力不从心。不知被谁从背后敲了一下,我就失去了直觉。
    醒来时,发现自己被安置在一间屋子中,屋里并没有其他人。我走到门口,看到门口大概守了两个人。也不知自己如今身在何处,不过看着建筑的风格,应该还在大齐境内。子音应该已经在找我了。如果我猜的没错,突厥人要用我来威胁子音,那就应该会把我带到突厥军队中。
    醒了没多久,就有人进来送饭。我抓住他问:“你是什么人,这是哪里?”可是他就是不理我,眼看他放下就要走,我急了拦着他说:“你到底是什么人?”
    “你不用问他了,他听不见也说不出。”这时门外走进一个男人,来人身形高大匀称,脸型细长,鼻梁高挺,长相儒雅,是典型的突厥人的长相。
    “你是谁?”
    “你可以叫我楚山。”
    “你是什么人?”
    “这恐怕姑娘不必知道吧。”
    “我总该知道是什么人绑了我吧?”
    “呵呵,说我绑了你未必严重了吧。我不过是想请你帮一些忙。”
    “帮忙?那你这阵势未免太隆重了些吧。”
    “姑娘先消消气。昨日闯进将军府的与今日姑娘见到的未必是同一拨人。”
    “你的意思是你从昨天进我府中的人手中救了我?难道你们的内部出了问题?”
    “姑娘如此问,我真是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素来听闻突厥内部大王子和三王子不和,看来传言不假。”
    “看来姑娘已经猜出我是谁了。”
    “你是谁并不重要,我只想知道,你想干什么?”
    “我只是想阻止我大哥,大哥向来主战,可我突厥因多年战乱而人困马乏,已无力再与大齐征战,再战下去,就只有两败俱伤。如今大哥知晓曹将军大婚,新婚夫人又是慕敖的女儿,他便想以你做人质。”
    “这个我已猜到。只是你又想用我来做些什么?”
    “我?我不过不希望我大哥弄得两国再次涂炭生灵。”
    “你不必说的如此冠冕堂皇。权利争夺素来残酷而不择手段。”
    “不错,我救你的确另有打算。我只是想让你劝劝你丈夫,我突厥愿意与大齐和谈,和平相处,只是我们需要粮食与经商。”
    “这并不是什么不合理的要求,为何之前没有人出来谈判呢?”
    “那是因为突厥气候恶劣,土地贫乏,你来到这里,应该也感觉到了这儿与你们京都的差别。我们缺少粮食,可你大齐又拒绝与我们通商,我们想要改善现状,就只通过征战来获得更有利于生存的土地和粮食。”
    “中原向来以农耕为主,过惯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习惯与人通商。”
    “我们有中原没有的水果、皮毛,如果不尝试一下怎么知道我们的东西不是你们需要的呢?一点点改变就可以换来两国长期的和平。”
    “这个我明白,可是这并不是我明白就可以的,也不是子音可以决定的事情。”
    “所以我才想通过你,与大齐的皇帝谈判。我知道你是郡主,与大齐皇帝从小一起长大,又深受你们太皇太后的喜爱,所以你如果愿意帮忙,事情就容易的多。当然这件事情,对我自身也是有好处的。”
    “好,我愿意帮忙,在边关的这些日子,我也深感边关百姓的疲累与厌战,如果两国能够和平,我何乐而不为呢?不过你总得把我送回去吧,在这里,我恐怕不能帮忙了。”
    “这个自然,不过如今城中并不只有我的人,还有我大所哥的人。我对我大哥非常了解,相应的他对我也非常了解。所以把你送回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恐怕你自己如今也要东躲西藏吧?”
    “姑娘,这个你大可不必说出来。你先在此休息,我想办法与曹将军去的联系,让他来此接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