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如霜

第171章


她如今身在上城,在他身边,尚且无法全盘信任,何况还是相隔两地。
  男子的大手落在她的头发上,轻轻摩挲着道:“我相信以你的聪慧,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王爷要将黔宁王府的存亡,压在小女的一念之差上?”她恨声威胁他。
  沐晟道:“有军师在,他会看着你,不让你胡来。”
  这么说是毫无挽回了?
  朱明月急得在原地打转,心中暗恨,面上更是咬牙切齿,道:“你欺人太甚,居然这么逼我!你怎么能轻易替我做这样的决定!”
  “珠儿,这次必须按照我的意思来。”
  沐晟说着,伸手一揽,也不管她是不是愿意,不管周围还有别人在场,一把将她紧紧地搂进怀里,“记得我说过的话……照顾好自己,等着我去找你。”
  他挺拔高大的身材覆盖下来,能将她整个罩住,内敛的气息萦绕在鼻息间,她的脸紧靠着他的胸膛,耳畔就是他沉稳有力的心跳。
  三个随扈眼观鼻、鼻观心地垂手而立,像是泥塑一样八风不动。凤于绯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眼神,暧昧又有些若有所思的视线,不住地在两人身上打转。
  就这样朱明月被三个随扈强行带走了,还有一个凤于绯。
  她从没想过会以这种方式仓促地离开上城,更没想到会是被沐晟强迫着离开。在她就要接近目的地的时候,让她功亏一篑。
  凤于绯是兴高采烈的,期盼了许久的愿望终于要达成,他几乎是迫不及待要见到他的赌坊酒肆、娇妻美妾,以至于走这一路,一直在心里美滋滋地计划着离开曼景兰后,是自行启程回武定州,还是通知凤氏商社的人前来接他。
  然而他们不光出不了曼景兰,连上城都不可能。原本在殿前小径上巡夜的武士和侍卫,此刻齐集在了内城内的水桥前,火把照得雪白大理石的桥面一片雪亮,身披轻甲的队列,清一色户撒刀,威凛迫人。为首的是两个人:乌图赏、梨央。
  “深更半夜,凤公子和沈小姐这是要去哪儿?”
  乌图赏扬着下颚,居高临下地望着这一行几人。
  凤于绯见到这阵势惊愕失色,这个时候,忽听“铮”的一声利器交错,从旁侧冲出来一道身影,手持板斧的男子,就与三名随扈打到了一处。
  沐晟派来护送朱明月和凤于绯的,都是行伍中的高手,然而这个拿斧头的男人招式凶悍,下手更是毫不留情,一挥一砍,举斧径直横劈对方的脖子。
  四个人打得触目惊心,吓得凤于绯赶紧往一侧躲。
  乌图赏在桥上兴致勃勃地观战,扶栏的梨央嘴角抿着,一副望眼欲穿、跃跃欲试的架势,像是随时等着上前助阵。
  但是根本不用她插手,不过两盏茶的工夫,两个随扈倒下了,剩下一个僵持了不到半刻,就被砍在脑袋上,只听得“啊”一声惨叫,鲜血喷射,半个头颅飞出去,整个身体还保持着直立。
  拿斧头的男子抬腿一踹,随扈就委顿地倒在地上,半颗人头骨碌碌滚到了朱明月的跟前,脑浆流了一地。
  凤于绯见此惨状,也跟着大叫了一声,眼前一黑就昏了过去。
  这时,桥上的梨央拍着手笑起来,咯咯的清脆小调子,还带着一丝丝的羞涩,“拓索哥哥太了不得了,好有男儿气概!”
  拓索用衣襟抹了抹斧头上的血,抬起头,嫌恶地看了桥上那黝黑高壮的女人一眼,杀意未褪的目光,又往朱明月的方向瞥了瞥,沉默地走回到侧旁。
  除了脚前的那半个头颅,还有一截胳膊,满地的鲜血。
  朱明月低头看着前一刻还为她引路的人,眨眼的工夫,就变成了三具冰冷的尸体。其中一个还曾在凤于绯不小心绊倒时,腼腆地扶住他,跟他说“当心脚下”。
  “沈小姐真不是一般人,凤公子都吓晕了,沈小姐居然面不改色。”
  乌图赏抱着双臂,似笑非笑地从桥上走下来。
  朱明月抬起头,一双眼睛冷如冰封:“黔宁王说过,跟九老爷达成了谅解,才要送我离开。怎么,乌图赏管事这么大阵仗,是要亲自把我送回云南府?”
  乌图赏哈哈大笑道:“沈小姐可真会开玩笑,云南府?不,沈小姐还是继续留在上城吧,让吾等以尽地主之谊。”
  朱明月忿然:“堂堂的勐海之主,也要出尔反尔?”
  梨央娇声道:“不,这叫兵不厌诈。”
  兜兜转转,朱明月还是被留了下来。
  当然不可能送她回小楼,也不是那个肮脏腥臭的水牢,而是上城最北端的一座地牢。说是地牢,不如说土坑,平地挖出五六丈深的露天地窖,里面又有沟壑纵横,间隔出一个一个小坑。每个小坑都不同,有的摆着巨大的铁笼,有的充斥着气味呛人的不知名的浆液,还有的,是……蛇。
  满天星辰的银色光辉,透过叶脉斑驳下明明灭灭的流光,又投射在土坑附近蔓生遍地的野蔷薇上,花期刚过,萎谢了满地的白色花瓣,风一吹,似有细芬卷过。
  朱明月和凤于绯被押着来到土坑前,正是子夜最浓时,一时间万籁俱寂,能很清楚地听到,坑里面成千上万条蛇翻滚身子的滑腻声音。
  凤于绯被掐人中,醒过来后,又见到这一幕,顿时惊骇得面无人色。要不是有侍卫架着他的肩膀,早就跪下了。
  梨央站在朱明月旁边,见到她面色发白,浑身战栗,梨央嘴角挑起了一抹笑,娇滴滴地道:“这里是咱们上城的‘万蛇坑’,说是有一万条蛇,但长久下来,这些小东西互相撕咬吞噬,好像也只剩下不到几千了。不过没关系,应付他们倒是够用。”
  梨央刚说完,就见乌图赏笑着一摆手,抬着三具随扈尸体的侍卫走上前几步,将尸体高高地抛起,三人的尸身就落进了盛满蛇的坑中。
  蛇的身体像麻花一样交缠着,光滑斑斓,还有雪白冰凉的肚皮,不断翻卷着包裹上来。尸身在坑里浮浮沉沉,不时还露出一颗头颅、半条腿……不一会儿,就渐渐隐没在了里面。
  凤于绯惊恐地睁大了眼睛,弯下腰“哇”的一下就吐了。
  朱明月的脏腑内也是一阵翻涌,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冲到了喉咙,令她头皮发麻忍不住发颤。
  “行了,把他俩带过去吧。”
  乌图赏朝一侧架着凤于绯的侍卫扬了扬下颚,两个侍卫就擎着他要往中间走,梨央也面朝朱明月摆开手,道:“咱们也走吧。”
  凤于绯疯了,哇哇大叫着“不要”,拼了命地挣扎,哭天抢地。
  乌图赏走到跟前,睨视抱着侍卫的裤腿不撒手的男子,啧啧两声,不耐烦地道:“凤公子你冷静点儿,不是要将你喂蛇。”
  凤于绯满脸涕泪,呜咽道:“不、不要……”
  的确不是要将他们喂蛇,而是要将他们囚禁在蛇坑中央。
  在这个巨大的露天地窖中,有三个蛇坑,均挖在了靠近坑壁处。坑上面搭上一张木板,人从板上走过,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木板下面就是交缠在一起的蛇群。走到地窖的最中央,有一个大圆坑,下面放着五个大铁笼,两个是空的,剩下三个,里面蹲坐着人,挤挤挨挨。
  要不是有两个侍卫架着往前走,凤于绯根本迈不开步。垫着的木板也极薄,缝隙还大,看上去就像随时都能翻下去一样。
  等被带到地窖中央,凤于绯泪眼迷蒙地看过去,赫然发现大铁笼里囚禁的人,一张张都是熟识的面孔:“赵兄?铁兄?李大哥!”
  是被抓的那云南二十几名商贾。
  朱明月这时也走了过去,她肩膀紧绷着,强自镇定下来,目视一扫,没有沈明琪。
  像是猜到她心中所想,梨央在她后面笑着道:“沈当家不在这儿。九老爷说了,沈当家与黔宁王的交情匪浅,黔宁王交代过要好生照顾沈当家、不得慢待,这会儿他还在南面的屋舍里睡大觉呢。”
  梨央此话一出,蹲坐在坑底大铁笼中的商贾们,齐齐露出悲愤的面色。
  朱明月面容苍白,咬着唇用颤音儿道:“我兄长住在屋舍,我却要在这里。我们兄妹二人都为人质,待遇却如此不公,到底是黔宁王的意思,还是九老爷故意所为?”
  闻言梨央笑脸一僵,冷哼着看她道:“到了这时候,沈小姐还不忘辩解。”
  乌图赏道:“沈小姐素有一张利嘴,你是说不过她的。”
  铁笼子是上翻盖,“哗啦”一声,铁锁打开,朱明月和凤于绯就被推了下去。奴仆再将铁盖扣上,锁上大铁锁,朱明月和凤于绯被分开囚禁在了那两个空笼子里。
  “同样是笼中鸟,待遇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梨央将钥匙揣在怀中,拍了拍手,居高临下地看着坑里笼内的少女,“沈小姐还满意奴婢的安排吧,是单人间呢。”
  “有劳费心。”朱明月冷冷地道。
  乌图赏和梨央又嬉笑热讽了两句,就带着侍卫走了,临走之前,抽掉了蛇坑上面的木板。
  坑中的五个大铁笼摆成一个梅花形状,两两相挨,朱明月和凤于绯所在的笼子,与蛇坑就隔着一道土壁。另外三个笼子,有的正对着蛇坑,有的紧挨着充斥着蓝绿色浆液的深坑,黏黏稠稠,咕嘟咕嘟冒着泡,气味极为刺鼻。
  这应该是……绿矾油?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中有炼石胆取精华法:煅烧石胆获白雾,溶水即得浓镪水。据说使白发人变黑发人,冒滚滚呛人白雾,顿时身入仙境,十八年后返老还童。实则,一滴接触上皮肤,即刻腐蚀,皮开肉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