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玩家赵匡胤

第9章


  同时,诏令诸道(唐时一级行政单位,类似于如今的省)招募民间骁勇者从战,以民间精英补充军队战员不足,做到务必一击而中,必须把汉军赶回山西老家。
  从地图上看,柴荣已经把决战的场地定位在如今的晋城到长治一带。
  此时刘崇率领的汉军一路顺风顺水,在邢州打败了潞州昭义节度使李筠(原名李荣,避世宗柴荣讳改名李筠)的部队,迫使李筠逃回潞州。得胜的刘崇心中不免替柴荣的命运暗暗担心:太可惜了,你刚当上皇帝不满两月,竟马上就要成为死皇帝了。叹息完毕,继续意气风发乘胜推进,逼近潞州。
  三月初九,发布周世宗柴荣二号令:
  命冯道护送太祖灵柩前往山陵,专心修墓;令郑仁诲为东京留守,认真看家。
  两天后,抗汉大军出动。像所有出征队伍的将领一样,柴荣立于大军阵前,士兵安静下来,静静地等着这位皇帝将军说点鼓舞士气的话,柴荣清了清嗓子,深邃的目光盯着遥远的北方,然后喊了一声:“出发!”
  刘崇,来吧,还记得五年前的慕容彦超吗?你会像他一样,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不同的是,慕容彦超是回山东去造钱,你却要回山西去挖煤。
  离开开封的柴荣率兵日夜兼程,于三月十八日抵达泽州(距离开封约210公里),与樊爱能诸将率领的军队会合,当晚宿于州城东北。而南下的刘崇不知道柴荣已经率兵亲征——这说明,有个手机的话会是多么方便——加上前面击败李筠没耗多少气力,于是觉得周军的战斗力简直近乎没有,跟当年郭威在世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于是刘崇一方面庆幸自己发兵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顺便崇拜了一下自己,同时觉得沿途不用多耗时间了,咱们直接杀奔开封捣他黄龙,灭了周朝之后,再吃午饭。于是路过潞州时竟没有进攻,而是引兵绕道南下,当晚,军队驻扎于高平城南。
  据地理资料记载,高平此地,一年四季分明,雨量适中,连风都按时令吹来,不早不迟。更重要的是,有一位山西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地点,非常平坦,适合打仗。三月十八日的夜晚,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气温不高不低,夜风不疾不徐,所以我以为,刘崇一定睡得非常舒服。
  天亮了,开始打仗。然而开局却打得毫无乐趣,因为两军刚刚相遇,北汉军就开始后退,马上撤到了巴公原(今山西晋城东北)。柴荣见到刘崇竟然如此不经打,逃得比咱追得还快,生怕他马上逃脱追不上,下次再打他还得千里迢迢奔去太原(《资治通鉴》:“虑其逃遁,促军急进。”),于是率兵奋起直追,很快也赶到了巴公原。
  到了巴公原的柴荣勒住鞍下奔驰的战马,刹住大军前进的势头,看着面前的一马平川,突然眼前一亮。
  他看到远处的刘崇正朝他点头微笑。
  他看到不远处的北汉军已占据高地列好阵势。
  他看到刚刚还拼命逃窜的北汉军队已经刀枪如林,虎视眈眈。
  柴荣心中涌现出战场上已经被千百次引用过的一句名言:中计了!
  需要说明的是,就在距离柴荣立马处不远的另一个村落,在此1200余年之前曾发生过另一场著名的战争,战败者40万人被坑杀,为我们奉献了赵国战争史上一场毁灭性的大败和汉语里一个标志性的成语“纸上谈兵”。——没错,那场战争叫做长平之战,发生之地的长平村,距巴公镇十余里之遥。
  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四月,秦派王龁攻赵于长平,赵以廉颇为将御敌。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却不出兵,赵王以为廉颇懦弱,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骗得赵王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并命他率兵击秦。结果赵括大败,赵军40万士兵投降。白起将赵军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熟读兵书的柴荣想必已经看过这段故事,心中也一定知道此时若是被汉军围困的后果:那样不但自己的万余大军将全军覆没,而且周朝的子民也将遭受灭顶之灾,说不定还会被刘崇和他的4万军队拉到山西的黑煤窑里面干苦力,日日皮鞭伺候,一反抗就打。——这话很熟悉吗?没错,战前设想的刘崇的命运就是这样。
  没有太多的时间拿来犹豫,柴荣已经做好了战斗部署,将周军分成三路:白重赞、李重进率左军居西;樊爱能、何徽率右军居东;向训、史彦超领精骑居中,柴荣自领禁军临阵督战,与北汉军对峙。禁军将领在殿前都指挥使、郭威女婿张永德指挥下,担负着保卫柴荣的重任。这时,手下有人问道:“陛下,是否等刘词的后续部队到了之后再开打?”柴荣心中暗自苦笑:如果在现在的形势下坐等刘词,恐怕到他率军赶来的时候,只能为咱们收拾收拾战场,整理整理遗物,然后洗洗睡了。啥也别说了,打吧!
  刘崇的布阵速度不比柴荣慢,既然你出3个前锋,我就派3个后卫吧!他马上也将汉军分成三路:辽国杨衮部队居西翼为右军,先锋张元徽居东翼为左军,刘崇亲率3万大军为中军。
  不过此时的刘崇开始萌生悔意,本来前面碰到的周军战斗力之弱已经让他感到失望,好比重拳出击,却打中一个烂柿子;如今再看柴荣的兵马竟如此之少,心中难免非常失落——他开始后悔向辽国请求那1万外援了,自己对这1万人马不但要包吃包住,预付工资,还要支付高额的出场费——如你所知,外援的出场费总是很贵的。
  关于这个问题,本人略做补充,手边有现成的案例可供参考:2010年11月29日,NBA老球员弗朗西斯与CBA北京首钢俱乐部签约,12月28日解约,1个月的时间里,他一共上场4次,均场3分21秒,至解约时,他一共得到2分、挨过2次盖帽、摔过1个大跟头,拿到30万美元——2010年中国的人均工资不过29000元。
  既然美国的外援弗朗西斯1个月能拿到1个中国人69年的工资,那么辽国的外援1万骑兵1个月应该拿到北汉人多少年的收入呢?刘崇的老师肯定教会他算过除法。
  于是节俭的刘崇告诉杨衮:“今天这仗好打,万把周军还不够我们收拾的,你们在旁边做做俯卧撑即可,还可以顺便欣赏一下我军杀敌的英雄气概。”杨衮提醒道:“陛下不可轻敌,我看周军阵容齐整,恐怕不是那么好对付!”刘崇大手一挥:你不要说了,在旁边观战吧!“《资治通鉴》传神地记载了杨衮的反应:”衮默然不悦。“于是不悦的杨衮很忠实地履行了刘崇分配给自己的做俯卧撑的工作,不久之后就率兵返辽了。
  刘崇给杨衮分配完了工作,马鞭指向张元徽:“出击!”
  从接下来张元徽的表现来看,他实在无愧于“北汉第一勇士”的称号,只见他连“敌将何人?速速报上姓名,老夫手下不斩无名之辈!”的例行台词都不喊了,直接率2000先锋奔周军右翼而来。手下兵士见大将如此彪悍,无不深受鼓舞,高声呐喊,汹涌而上。
  于是樊爱能、何徽率领的周军右部就遭殃了。
  他们很快作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绝不吃亏——好汉不吃眼前亏——由樊爱能、何徽带若干随从先行逃跑,其余1000余步兵全体高呼“万岁”,投降汉军。《资治通鉴》:“战未几,后周将樊爱能、何徽引骑先遁,右军阵溃,步卒千余人解甲降北汉。”
  当刘崇看到士气高昂的军队如此干净利落地收拾掉周军的先锋时,他仿佛看到自己的子民从此再也不用在只产煤不产粮的土地上苦苦耕耘了,灿烂的笑容绽放在英俊的脸上,潇洒的胡须配上眼中对于未来的无限向往,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图。他下令:“重赏张元徽,继续出击,生擒柴荣,然后……收兵吃午饭!”
  柴荣亲眼见到自己的右翼千余兵从周军转眼就变成了汉军,大吃一惊,想不到这帮兄弟当着皇帝的面也叛变得如此干脆——可是眼前的形势已经容不得他多加思考,于是柴荣大喊一声:“兄弟们,跟我上!”便奋勇而出,目标竟是直接指向刘崇本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部队看到皇帝都拼命了,不把自己当皇帝反而当小兵使唤,难道大家还敢不把自己当小兵而当皇帝使唤?于是就跟几分钟前的张元徽军一样,柴荣的突击队杀气四起,迅速逼近刘崇。警卫队长赵匡胤见柴荣勇猛至此,赶紧组织部下:“看到没?皇上都如此卖力,咱们岂敢不拿命跟上!快跟我来!”又对张永德说:“兄弟,咱们联手保护皇帝!您率领您手下的射箭能手登上高处出击作为左翼,我领兵作为右翼攻击敌军,国家安危存亡,就在此一举!”张永德当即依计而行,与赵匡胤各自率领2000人加入战斗。士兵受到鼓舞,无不拼死战斗,以一当百。左军白重赞、李重进也奋勇杀上。
  还记得当年明月对刚入郭子兴大营时朱元璋的评价吗?“他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又很讲义气,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上,这一切都让他有了崇高的威信。”于是众人此刻都看到一个勇敢冷静讲义气的赵匡胤与柴荣奋勇杀敌的身影渐合一处,为汉军送去他们三月十九号的下午茶,可怜他们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