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玩家赵匡胤

第36章


第二年再次举行考试,录取了状元张去华等11人,此后数年,每榜也都录取十来名进士。
  不过这么点人很明显满足不了赵匡胤文人治国的目标,所以开宝三年(970),太祖命主持科举的礼部整理近十年以及后周乃至后汉的举子档案,统计一下,看历经15次考试全部终场还没考中的究竟有多少人。礼部经过仔细核查,列出了以司马浦为首共计106人的名字。赵匡胤大笔一挥:这些人也不容易,现在怎么样了,没有靠拉人力车、卖烤地瓜为生的吧?都给他们赐本朝进士出身、封个官做好了!
  于是这百余名幸运者成了第一批“恩科进士”,即“皇帝开恩特赐的进士”,开了“恩科”的先例。日后每逢重大事件,皇帝都会再设“恩科”,给那些最近考试不佳的举子们再一个重考的机会,好比如今高考落榜了再读一年。
  除此之外,太祖还实行扩招,将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里第一名叫状元,然后榜眼、探花;增加了同进士出身之后,录取人数便大为增加。
  当然,这个“同进士出身”,跟真正的进士还是有点区别的,所以后世出了一个著名的“同进士出身”的故事。清朝名臣曾国藩在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只是入围三甲,成了“同进士”,虽然日后封侯拜相,极尽荣光,但始终没办法去掉那个讨厌的“同”字,成了他多年的痛,同僚知道他的心事,所以尽量不在他面前提及“同进士”三字。
  某一日饭后,曾国藩与幕客们闲聊扯淡,出了个上联求对,云:“如夫人”。如夫人就是小老婆,如者,实不如也。引申之,此联其实有七个字:“如夫人不如夫人。”此时幕客李元度口舌伶俐,脱口而出:“同进士。”数十年间曾国藩一直以此三字为耻,想不到,今天当这么多人面听到,于是面色大变,聚会不欢而散。后来有人将对联加以完善,变成上联“替如夫人洗脚”,下联“赐同进士出身”,倒也工整。
  不过北宋立国之初,科举还不完善——想想赵匡胤在任命赵普为相时候,连敕书上需要现任宰相签字这一礼节也不知道,所以对于考试中出现其他纰漏也就属于正常了。当时是没有殿试的,一切程序均由礼部主持,最后只需将录取结果告知太祖即可。
  到了开宝六年(973)赵匡胤拿到礼部呈上的名单,心情很好,打算跟新科进士沟通沟通感情,将几十名进士带到了讲武殿面试一番。不料一番闲谈,发现进士中有个叫武济川的,不但知识浅陋,而且回答问题时慌张失措,牛头不对马嘴,于是下令将其刷掉。此时刚好落榜的士子徐士廉击鼓投诉主考官李昉作弊,因为这个面试表现极差的武济川竟是李昉的老乡;赵匡胤一看事情猫腻不小,于是召见了落第者306人,令殿中侍御史李莹为考官,重新考试,再次录取了其中的195人。因为重考时候有“乃御殿给纸笔,别试诗赋” ,所以就把皇帝亲自考试这一道程序叫做“殿试”,而且此后殿试也就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程序。
  而且北宋初年,考试录取不是按照答卷的成绩,而是按照交卷的先后判定名次,最先交卷的判为状元。建隆元年状元杨砺就是当年考生中答卷速度最快的,到了开宝八年(975)的殿试,录取方式仍是如此。不过这年的殿试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考生王嗣宗和陈识同时交卷,太祖阅卷后觉得两人的水平差不多,很难分高下,于是随机应变,命令通过摔跤的办法来决定名次。结果王嗣宗反应敏捷,太祖话音刚落就立即出手,陈识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摔倒,王嗣宗遂被点为状元,世称“手搏状元”。
  不过如此得来的状元称号似乎不能服众,日后王嗣宗一旦跟人纠纷,对方就会讥讽:“手搏状元,何足道也?”王嗣宗满脸无辜:这能怨我吗?
  直到太宗淳化三年(992),“文思苦迟”但是“文理可观”的孙何中了状元,而且在宋代状元中首创了连中“三元”的奇迹,从此科举日渐正式,以答卷的速度决定名次的办法也就被取消了。
  当然这些事情年代跨度久远,太祖的有生之年是等不及看到了。当他此时在乾德末年看到宋朝上上下下都很认真地读书,并且自己也和花蕊夫人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之后,心中的舒畅难以言表。
  很快,一个让他更舒畅的好消息传来了。
  
第二十一章 最穷的皇帝刘承钧
  开宝元年(968)七月,消息传来:北汉皇帝刘承钧死了!
  赵匡胤很吃惊,因为刘承钧此时不过43岁,正是“男人40一朵花”的好年纪,怎么说死就死了呢?以为消息有误,派人核查。
  很快不但死讯确认,而且死因也有了:由于常年生存条件恶劣,心理压力巨大,内外交困急火攻心,病了。这天没事干做了几个俯卧撑,做到第二个的时候就死了。
  闻讯的赵匡胤不禁惆怅,深究一下,他跟刘承钧还算有点交情的。
  早在乾德元年(963),赵匡胤就曾派使者到北汉传话给刘承钧,约他单挑:“君家与周氏为世仇,宜其不屈,今我与尔无所间,何为困此一方之人也?若有志于中国,宜下太行以决胜负。”意思是说:你要有种就走下太行山,咱俩决个你死我活,不要让一方百姓跟着受苦。
  刘承钧三年前和李筠合力造反,虽没亲眼见到赵匡胤御驾亲征的狠样,但从前线逃回来的将士口中也多少听了一点,何况李筠打不过被逼自焚的消息曾让他不寒而栗,如今哪里敢跟赵匡胤单挑,赶紧派使者回信:“河东土地兵甲,不足以当中国之十一;然承钧家世非叛者,区区守此,盖惧汉氏之不血食也。”话说得可怜兮兮,大意是说:哪里是我敢跟您作对呢,我只不过是想守着河东这一小片地,方便给我家祖辈上上坟罢了。
  赵匡胤多半也就是想吓唬刘承钧一下,何况此时李处耘慕容延钊正在湖南跟张崇富他们打得不亦乐乎,真打也未必能抽得开身,见刘承钧语气这么可怜,心底一酸,告诉使者:“为我语承钧,开尔一路以为生。”
  所以后来虽然对北汉边境屡有骚扰,但终刘承钧一朝,太祖始终不曾加兵北上,甚至偶然想到刘承钧,还往往垂泪:这兄弟(刘承钧比赵匡胤大一岁),也太不容易了。
  事实证明赵匡胤错了。这么多年刘承钧哪里是不容易,简直是过着非人的生活。相比于官二代孟昶无论是在花团锦簇的成都还是在冰天雪地的成都,都能逍遥自在地填词泡妞,身在太原同样是官二代的刘承钧,境遇只能用“凄凉”来形容——曾经有几只耗子到刘承钧家里讨食,转了三圈,最后含着眼泪出来,告诉其他老鼠:“别去了,太穷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刘承钧。
  因为北汉的地理条件也就注定了在这里当皇帝将要孤独终老,当初刘崇因为长子刘赟被郭威所杀,断绝了向后周投降的可能,于是愤然立国。可是他也知道河东十二州的土地,虽不至于贫瘠到寸草不生,可是天上飞的除了云朵,地上四条腿的除了凳子,其他真是什么都不产。山里面煤炭倒是很多,可是前文已经提及,首先你不一定挖得出来,其次就算挖出来了也没人买,再退一步说,就算赵匡胤想买,牛车拉煤到了太行山下,难道还要让人把煤块一坨一坨背着翻过山去呀。
  所以立国之初刘崇就对着手下大臣说:“本来我是当不到这个汉家皇帝的,只是高祖皇帝手创天下,却被郭威夺取,如今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孤守河东12州,窘迫的情形你们也都看见了,我手头真没什么钱,所以跟着我日子肯定很苦,大家不要怪我。”真是言者心酸,闻者垂泪。
  日后刘崇给大家的工资标准是宰相月薪100贯钱(折合人民币60000元)、节度使月薪三十贯钱(18000元),看起来倒也不少,可比较一下就知高下:与之同时期的宋朝,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达到300贯(18万),一个知县的月工资也有25贯(15000元)。如果你在一公司上班,拿5000月薪,隔壁一人跟你干同样的事,别人月薪是15000,那种感觉大约就跟在刘崇手下上班一样了。
  北汉总户数约4万,人口约20万-30万,财政收入极其有限;加上随后几年刘崇为了报仇,先后于北汉乾祐四年(951)十月和乾祐七年(954)三月两次向辽国借兵南下攻打后周,不过先是被王峻困在晋州城外啃雪啃了几个月无功而返,后又在高平被柴荣赵匡胤打得骑着“自在将军”狼狈逃回太原,这么折腾下来,本来就很薄的国家底子几乎全被打光,乃至后来李筠刘承钧联手造反,李筠看到刘家皇帝的仪仗队就觉得寒碜,马上后悔。
  高平之战落荒而逃本就让刘崇吓得够呛,没想到战斗结束后柴荣又领兵围攻太原长达一个月,虽然没有攻下,可是赵匡胤居然把城门都给点燃,还差点攻进来。接二连三的打击摧毁了刘崇原本就脆弱的神经,这个60岁的老人于同年冬天死去,次子刘承钧即位。
  28岁当上皇帝的刘承钧其实也是个人才,史书上说他“少颇好学,工书”,如果老爹是孟知祥,说不准也会在四川干出一番事业,面对那几只蹿进自家里觅食的老鼠,写几句“硕鼠硕鼠,无食我粮”这样足以媲美《诗经》的诗句出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