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通史

第37章


自由与谅解联盟主张实行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给予奥斯曼帝国境内的民族宗教少数派以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相比之下,统一与进步委员会主张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强化奥斯曼帝国政治生活的土耳其色彩。
  1912年春,奥斯曼帝国议会举行青年土耳其党革命后的第二次选举,统一与进步委员会采用暴力干预投票程序,进而控制议会席位,史称“棍棒下的选举”。1913年1月,陆军大臣恩维尔(Enver Pasha,1881—1922年)、内务大臣塔拉特和海军大臣杰马尔发动政变,建立军事独裁,取缔反对派政党,统一与进步委员会作为唯一的合法政党,占据议会275个席位中的269个席位。1913—1918年,苏丹的统治名存实亡,青年土耳其党军官成为奥斯曼帝国政治舞台的主导力量,军人寡头的权力垄断则是此时奥斯曼帝国政治生活的突出特征。
  恩维尔
  青年土耳其党执政期间,致力于稳定社会局势、改革行政体制、完善政府机构和强化国家职能,挽救濒临崩溃的奥斯曼帝国。在军事方面,青年土耳其党政府重组军队,聘请数百名德国军官担任军事顾问,直至任命德国军官冯·谢伦多夫为参谋总长。此时,传统宗教势力遭到进一步的排斥。1913年,青年土耳其党政府依照德国的相关法律,颁布新的财产继承法。1916年,伊斯坦布尔的大穆夫提不再受邀出席内阁会议。1917年,宗教法庭划归司法部管辖,宗教学校划归教育部管辖,宗教地产划归瓦克夫事务部管辖。同年颁布的家庭法,鼓励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接受现代教育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与此同时,青年土耳其党政府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并且试图通过扩大对外贸易的方式改善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然而,修改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关税的谈判无果而终,贷款的要求也遭到拒绝。奥斯曼帝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尖锐矛盾,导致青年土耳其党政府倾向于民族主义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1914年,青年土耳其党政府宣布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奥斯曼帝国苏丹给予西方列强的领事裁判权。1917年,青年土耳其党政府成立国家信贷银行,资金400万奥斯曼镑,发行股票,股权属于奥斯曼帝国臣民,用于支持民族工业。
  三、奥斯曼帝国的灭亡
  早在19世纪初,自穆罕默德·阿里入主开罗以后,奥斯曼帝国在尼罗河流域的统治权力已然名存实亡。与此同时,西方列强不断蚕食埃及以西的马格里布地区。1830年,马格里布中部的阿尔及利亚被法国占领。1881年,马格里布东部的突尼斯也被法国占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埃及正式脱离奥斯曼帝国。
  青年土耳其党执政时期,奥斯曼帝国进一步解体。1908年,保加利亚宣布独立,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里特岛纳入希腊版图。1909年,阿尔巴尼亚爆发起义,宣布脱离奥斯曼帝国。1911年,意大利占领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属地利比亚。
  1912—1913年,包括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门德内哥罗(黑山)在内的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爆发战争,史称巴尔干战争(Balkan Wars)。1912年10月,门德内哥罗首先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随后也向奥斯曼帝国发出通牒,要求奥斯曼帝国军队撤出巴尔干地区,继而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帝国在马其顿、萨洛尼卡和色雷斯展开激战,希腊海军攻占爱琴海诸岛屿,奥斯曼帝国军队败绩。1913年6月,交战双方签署伦敦和约,奥斯曼帝国在东南欧的属地丧失殆尽。同年7月,奥斯曼帝国发动反攻,重新夺回旧都埃迪尔内。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奥斯曼帝国人口锐减,从1897年的约4 000万人下降为1914年的1 850万人。
  1913年3月占据埃迪尔内城外城堡的保加利亚军队  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边界
  1914年,奥斯曼帝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宿敌沙皇俄国与英法结盟,建立协约国阵营,支持巴尔干半岛的民族独立运动,青年土耳其党政府遂与德国、奥匈帝国组成同盟国,对抗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尔马拉海峡地区、高加索南部和肥沃的新月地带是奥斯曼帝国与协约国之间的主要战场。1914年年底,在东部战场,奥斯曼帝国军队攻入高加索南部,奥斯曼帝国舰队驶入黑海水域,向沙俄军队发动攻势。在南部战场,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从巴勒斯坦出发,越过西奈半岛,试图控制苏伊士运河,被驻守埃及的英军击退。1915年年初,奥斯曼帝国军队在高加索南部遭受俄军重创。与此同时,英法舰队进攻马尔马拉海,企图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进而切断奥斯曼帝国与德奥之间的联系,未果。1916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在高加索南部再度败绩,沙俄军队占领安纳托利亚东部重镇埃尔祖鲁姆、特拉布宗和埃尔津詹。同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在伊拉克击败英军,俘获万余人。1917年,英军击败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巴格达和耶路撒冷,占领伊拉克和巴勒斯坦。
  埃尔祖鲁姆城堡
  1916年5月,协约国方面的英国与法国签订瓜分奥斯曼帝国领土的秘密协议,得到俄国的赞同,史称《赛克斯—皮克特协议》(Sykes-Picot Agreement,又译《赛克斯—皮科协定》)。根据《赛克斯—皮克特协议》,安纳托利亚高原东部的埃尔祖鲁姆、特拉比宗、比特利斯和凡湖地区划归俄国,安纳托利亚高原南部的阿达纳、西里西亚和叙利亚沿海地区划归法国,地中海东岸的海法、阿克和新月地带的伊拉克中南部划归英国,安纳托利亚高原西南部的伊兹密尔、安塔利亚和科尼亚划归意大利,巴勒斯坦地区划归国际监管。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将《赛克斯—皮克特协议》公之于世,引发阿拉伯世界对协约国的强烈不满。与此同时,俄国和英国政府分别煽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和阿拉伯人发动叛乱。
  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战败投降,青年土耳其党政府垮台,青年土耳其党领袖恩维尔、塔拉特和杰马尔出逃,苏丹穆罕默德六世(Mehmed VI,1918—1922年在位)与协约国签署《穆德洛斯停战协定》。根据《穆德洛斯停战协定》(Armistice of Mudros),奥斯曼帝国解散军队,放弃在也门和麦地那的宗主权,割让除伊斯坦布尔以外的所有欧洲领土,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实行非军事化,伊兹密尔由希腊管理,协约国控制奥斯曼帝国财政税收以及铁路、航运和通信线路。《穆德洛斯停战协定》规定,协约国有权在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占领奥斯曼帝国的任何地区,协约国有权对亚美尼亚人地区进行武力干涉。《穆德洛斯停战协定》签署以后,英、法、意军占领伊斯坦布尔,进驻安纳托利亚高原及色雷斯,迫使苏丹俯首称臣,奥斯曼帝国奄奄一息,往日的辉煌已经成为远去的历史。
  穆罕默德六世
  作者点评:
  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雄踞亚非欧大陆的中央地带,兵锋远达欧洲腹地。进入19世纪,奥斯曼帝国雄风不再,国势江河日下,疆域萎缩,已然沦为西欧列强眼中的欧洲病夫。在巴尔干半岛诸地,基督徒反抗伊斯坦布尔苏丹的武装起义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自南向北蔓延。青年土耳其党人试图拯救濒临崩溃的奥斯曼帝国,虽励精图治,却已无力回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敲响了奥斯曼帝国覆灭的丧钟,伊斯坦布尔的苏丹俨然成为西方列强手中的玩偶。
  * * *
  [1] 布罗克尔曼:《伊斯兰各民族与国家史》,第431页。
  [2] Miller, W., The Ottoman Empire 1801?1913, Cambridge 1913, p.476.
  
第十一章 土耳其共和国的诞生
  一、从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
  青年土耳其党革命包含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双重倾向,恢复宪政制度和抵御西方列强构成青年土耳其党革命的基本目标。“统一与进步委员会领导的青年土耳其党革命,通常被视作土耳其的雅各宾派革命”。[1]青年土耳其党的政治实践不仅体现了奥斯曼帝国行将就木之际新旧秩序的激烈对抗,而且与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青年土耳其党建立的军事独裁不可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君主专制同日而语,所谓“统一与进步协会以反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专制统治开始,又以建立自己的独裁统治而告结束”也非历史的讽刺。[2]青年土耳其党执政期间,奥斯曼帝国的传统政治秩序遭受重创,苏丹制度和哈里发制度名存实亡。正是在青年土耳其党执政期间剧烈动荡的政治环境之中,奥斯曼帝国让位于土耳其共和国。青年土耳其党的政治实践,构成从奥斯曼帝国向土耳其共和国过渡的中间环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的大部分疆域处于协约国军队的占领之下,伊斯坦布尔的苏丹俨然成为协约国占领军的傀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