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失败者都是被自己打败的,因为你不够强大,不够智慧,不会审时度势,你失败了还能怨别人吗?如果你厉害,失败的就是别人了!
萧铣这家伙是南朝后梁宣帝的曾孙,他祖父很没有眼光,背叛了隋朝投降了陈朝,没想到陈朝被隋给灭亡了。他们只得又回到了隋朝生活,可想而知,日子很不好过!当杨广登基之后,萧铣因外戚的缘故当了罗川县令。到了隋朝末期,在造反派们热衷于推举李姓人当头领的时候,岳州起兵的董景珍没有随大流,而是推举了萧铣!
说实话,这等于把萧铣给推到了未来的断头台上!
傻乎乎的萧铣在618年四月二十七日登上皇位,设置百官,完全按照梁朝的制度来推行!他的势力发展得很慢,从来也没有大的作为。他的心胸狭隘,疑心太重,而他手下的将领们都认为自己功劳大,横行霸道,杀人越货,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萧铣想办他们又怕办砸了,不办又怕他们没法没天了,于是就下令裁军减员,全力发展农村基本建设!他真实的目的并不是想成为农业大国,而是想削去大臣们的兵权,便于领导他们。他就没有想想,在枪杆子出政权的时代,怎么可以把将军们变成农场的场主呢!
当李孝恭和李靖率两千战舰去打他的时候,他身边才有一千多人,这时候想集合起大部队肯定来不及了,最后他被困在江陵,对大臣们发了一通牢骚后开城投降了。
萧铣被押到长安后,没过三天就被押到刑场上砍了头!
说句实话,如果他在李渊革命时期投降,而不是选在解放时期,可能就像屈突通那样得到重用,可是他没有。想想萧铣的家族,从爷爷辈上都在重大决策上失误了,他能不被砍头吗!所以说,萧铣死得很窝囊!
李渊为什么变得这么狠,他不是挺有肚量的吗?
其实李渊所谓的宽容与肚量都是表面现象,一个弱者表现出的态度都不是真实的态度!他在革命战争时期只有五千兵马,缺人,如果有人投降的就杀,谁还敢来投奔他们啊,没人投奔,还怎么壮大队伍怎么造反!现在他占据西北地区,势力越来越大,吞并了很多集团,每年的军费开支就是个大口子,已经让他不堪重负了,再说养那么多造反头子干什么,等到国家统一后,这些人怎么安排,如果不安排重要的职位他们肯定有情绪,如果把他们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又不放心!
所以说,李渊杀掉窦建德、王世充、萧铣等人,这是战略性的迫害!
萧铣的遭遇已经够悲惨了,还有个人比老萧更惨,这就是杜伏威同志!
老杜死得很窝囊,因为是他自己躺在李渊的菜板上,还拿起刀递给李渊说,您老人家把我给砍了吧!这当然是开玩笑,但真实情况跟这个差不多!
当初,老杜割据安徽和县地区自称总管。唐军攻打洛阳时曾派人去招降杜伏威,杜惧怕唐朝的势力就投降了,被李渊封为吴王。等刘黑闼被杀后,李渊怀疑他会造反,想要打他们,杜伏威为表明自己驯服,让属将辅公石留下统领兵将们,自己请求进入长安做人质!
没过几年,辅公石称帝对抗唐朝,李渊就把当人质的杜伏威给杀了,并派大将李靖前去讨伐,不久辅公石被当地武装抓获,送唐军营中被处死,江淮地区也宣告平定。
这件事不能不说李渊做得过火了,你想啊,辅公石反叛跟杜伏威有什么关系,如果老杜想造反的话能把自己押在唐朝吗?这件事情的发生,进一步说明李渊对待俘虏的态度变了,变得残忍了!没办法,战争本来就是残忍的,是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生死游戏!
不管怎样,唐朝杀掉杜伏威后,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国了!
我们说基本,是因为西部地区还有个梁师都,可以说,梁师都是李渊执政时代留下的大尾巴。李渊并不是不想把梁师都给消灭掉,而是梁师都依靠着突厥人,不好下手。
在李渊执政期间,他最头痛的就是突厥人,就像头疼李世民那样!
他面对突厥的问题显得很窝囊,所采用的策略除了忍让就是轻微的抵抗。这没办法,在隋末唐朝,中原的各集团军首领都曾依附过突厥,觍着脸喊过人家大哥!这种悲哀的形成,可能是因为我国出了个孔子,他对大家说,我们要持中立态度,我们要从人家胯下钻过去,钻过去啦,你怎么没给人家行礼啊?他说,我们用羊的眼泪淹死狼,结果我们就老是挨欺负了。到了现在,我们终于知道羊的眼泪不好使,于是我们想要狼的精神,于是《狼图腾》就火了。
李渊没看过《狼图腾》,他对待突厥的办法就成了孙子外交!
这里说的孙子可不是《孙子兵法》的作者,而是把自己的位置与尊严放得很低,有时候为了显示别人的高不得不蹲下来,因为这是抬高别人最省力的办法!正因为李渊老采用这种方式追求和平,被史学家与批评家们抱怨说,他是与世隔绝、懦弱、没骨气、无能,根本与李世民没法儿比,就差点儿说他是垃圾了,其实跟说了没什么区别!
问题是李渊可着劲儿的向突厥人装孙子,效果并不好!
因为突厥人总认为唐朝的成立是他们帮助的结果,他们不停地向唐朝索要财物,越来越过分,每当唐朝不能满足他们就要侵犯唐朝。比如,东突厥曾勾结北方各叛乱者进犯唐朝,幸亏在619年进犯中国的前夕,始毕可汗死了,他的儿子年纪还小。始毕可汗的兄弟接班后,称为处罗可汗,他也没能够长命,于620年就去找他哥哥了!
可以说从623年至624年,突厥人几乎没有间断过侵犯唐朝,这让李渊感到很无奈,但从没有想过要还击,而是在上朝的时候问群臣,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必须得想个办法了!李世民提建议说,父亲,让我大哥带兵把突厥给消灭掉。其实他这句话里套着话儿,自从把东北平原给拿下来后,李渊以重重理由推迟立他为太子,后来竟然绝口不提了!李渊又不傻,能听不出来啊,他不高兴地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开玩笑!
“我大哥是太子,怎么也得给他个扬名立威的机会吧!”
“在我们晋阳起义时,突厥人确实帮助过我们,如果我们反过来打他,这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再说突厥自从颉利称雄以来,他们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我们想打败他们并不容易。我们现在刚过了几天安定的日子,我不想再惹事了!”
李世民说,我们不招惹他们,可是他们招惹我们啊!
李渊说,正因为如此,我们不是在想办法吗?
李世民撇嘴说,既不敢惹人家,又不舍得给人家东西,能有什么好办法!
一天,李渊让裴寂陪他喝酒,裴寂在酒桌上给他出主意说,陛下,为什么突厥人屡次侵犯我们关中地区,就是因为人口与财富都集中在长安的缘故,如果我们把长安烧掉,把都城搬到别的地方去,他们就不会这么死盯着咱们打了!
这个办法可以说是天下最臭的办法,可是李渊却感到很有道理,竟然派宇文士及越过终南山,去樊州、邓州一带勘察可以建都的地方,准备把都城搬过去。当合适的地方找到后,李渊召开了迁都专题会议。他在会上说,突厥人之所以不停地侵犯我们,就是因为我们的都城离他们太近了,我想把都城搬到远离突厥的地方,大家可以谈谈你们的看法!
李建成说,好,我感到这是个好办法!
李元吉说,不错,惹不起他们咱们还躲不起吗!
裴寂说,陛下的决定是英明的,我举双手赞同!
萧瑀等人虽然知道迁都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没有人劝阻。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皇帝不再是以前那个善听谏言的皇帝了,你说迁都不合适,如果李渊说,那好,那就不搬了,你带兵去把突厥给我消灭了,你不就傻眼了吗!关键时候还得看李世民的,他站出来说,我感到迁都是不对的,不但不能迁都,想想都是不对的!
大家都吃惊地看看李世民,再去看看李渊,发现李渊的脸色很难看。
李渊问,你有什么想法会后跟我说不成吗?
李世民说,戎狄侵犯中原从古至今都在发生,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陛下凭着自己的圣明与英武创建新的王朝,统辖着中国领土,拥有上百万的精锐兵马,可以说是所向无敌,怎能因为胡人骚扰边境就要迁都呢!这样不只给全国的臣民留下羞辱,后人也会讥笑陛下的,所以迁都是不可行的,这是消极的做法!
李渊说,道理我懂,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李世民说,汉朝的霍去病不过是位普通的将领,他都不会向匈奴妥协,顽强地跟他们斗争,何况我还愧居藩王之位呢!希望陛下给我几年时间,我肯定用绳索套在颉利的脖子上,就像牵只羊那样把他送到宫里!如果我办不到这件事,再迁都也不晚嘛!
李渊眯着眼睛点头说,你讲的有点儿道理!
建成见世民处处都在抢风头,心里就不乐意了,他冷笑说,当年,樊哙那小子率领十万兵马,在匈奴人中间纵横驰骋,显得很牛的样子!秦王不会是像樊哙那样牛皮哄哄的吧!如果你真牛,还用得着几年时间,弹指之间就能把突厥人消灭掉!不过呢,我怕某些人不是去打突厥,而是去跟突厥暗中勾结图谋唐朝罢了!
他的这些说法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李世民确实多次贿赂突厥,并因此得到了突厥的帮助把刘武周与宋金刚给杀了!
小说推荐
- 那些牛人,那些糗事--8一8我BT而BH的同学
- 八卦的斑斑最近不dj8jp的帖子,我只好也结扎了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前一阵看JP帖看得我手痒难耐,作为一个闲的挠墙的板油,迫不及待的想8一下我那些同学。那些很BH,很BT,很MAN,勇于无私奉献出自己的青葱岁月,跟我一起奋斗在旷课、打架、喝酒、泡妞第一线,屡败屡战,轻伤不下火线还乐此不疲的战友们。每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陈瓷,本名陈振永,山东新泰人,松青文学会馆成员,近年沉醉于三国历史研究,着力于对历史的人性解读,注重对历史记载空白的推导还原,被称为“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 作者:所写的《三国那些人那些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5章
- 那些花儿 那些青春
- 那些花儿,那些青春作者:非言非语[内容简介 一 冯桥是我哥们,一长得白白净净的奶油小生,某些书里爱矫情地说他这样的男孩有着“像海水一样蓝的忧郁眼神 朝晖是我的男朋友,一长得凄凄惨惨戚戚的男生,他这样的人物书里也不乏描写,比如说某个粗话连篇的乐队鼓手,某个常常靠自慰来解决性生活满脸长着青春痘的家伙 当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非言非语:那些花儿,那些青春
- 2005年最残酷的青春小说,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爱情关于友情,最感人的描写青春爱情和友情的小说。小说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漂亮女孩(林朝)的残酷青春,在城市之间的流离与茫然,从大学女生到都市白领的一个追逐着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叫做成长,因此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风趣语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章
- 那时唐诗,那时唐朝
-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外戚杨坚从北周静帝手中禅让帝位,篡夺政权,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即大隋高祖文皇帝。隋以长安为都,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 史载隋文帝杨坚登基之日,长安上空出现了八百年难遇的祥瑞天象—庆云 由此看来,隋朝建立实是顺应天意之盛举,而隋文帝杨坚也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皇帝 杨坚建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 《那时唐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白话文写作,正说唐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杨广征高丽,爆发农民大起义,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这个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以杨广征高丽为开端,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内忧外患中登上帝位结束,集中展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草根历史:明朝那些事儿
- 这一大系列,说的是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其实就是以前一直被说书人及老百姓所钟爱的《英烈传》的内容,不过多了靖难之役。历史本身很精彩,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权谋诡谲,要什么有什么,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明朝那些事儿
- 当年明月的这本《明朝那些事儿,他自己说应该叫《明札记,从形式上说是有道理的,但是却不能体现这本书的长处和好处来,所以还是应该叫《明朝那些事儿 因为他的这一大系列,说的是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 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
- 历史军事磨铁文化连载中
- 最新章:十二、鄱阳湖!决死战!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书籍类别:历史传记作者: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内容简介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引子好了,今天晚上开始工作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