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现在怎么样了?”
“现在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让御医去看看吧!”
“陛下,您不过去看看吗,也许这是最后一面了!”
“这个,好吧好吧,我过去!”
在去往秦王府的路上,李渊心想,如果世民这一次真死了就好了,他担心建成不够狠心,可能下的毒不够量!当他来到世民的卧室,见房里站着御医与长孙无忌等人,便很平静地问御医道,这个,秦王怎么样了?
“禀告陛下,秦王喝了鸩羽泡过的酒!”
“有没有生命危险啊?”
“臣现在还无法断定,只能过几天看情况!”
长孙无忌跪倒在李渊面前说,陛下,请您一定要严惩凶手,为秦王讨个公道!
李渊点头说,看病,先看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躺在床上的世民听到父亲的语气这么冷淡,丝毫没有关心他的性命,便明白父子之间的情分已经没有了。他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样也好,我以后再策划事情就不用再顾忌父子感情了。他见父亲走到床前,一脸平静的模样儿,他突然抬起身子来,脖子一伸,哇地把满嘴里的鲜血喷在父亲身上!
李渊吓得倒退了几步,看看衣服上的血斑,再看看李世民那模样儿,心中暗喜,看来世民真的没救了,他说,哎哟哟,看来世民病得够重的!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李渊当着百官的面对李建成说,建成啊,秦王的酒量不行,你以后不要晚上跟他喝酒(史书上这么说的)。这话说得太有问题了,什么晚上不跟他饮酒了,那么白天就可以吗?就算他李世民海量,但用鸩羽或鹤顶红泡的玩意儿度数多高啊,谁能应付得了!大臣听着这话都不对劲儿,他们都低着头,没有敢吭声的!不过他们明白,一场新的战争开始了,城门失火,很可能会危及他们这些小鱼儿的!
让李渊感到遗憾的是,李世民吐了那么多血并没有死去,不但没死,精神头比以前更好了。这时候他才去追问建成,是不是真下毒了,听说没下毒,他回想李世民装得那样子,那往自己身上喷血的情景,感到不能再把世民留在长安了,否则,就不是向他身上喷血,而是要放他的血了!
他找到世民商量说,世民啊,提出反隋的谋略,平定国内敌人都是你的功劳啊!我本打算立你为继承人的,可是想来想去,感到这不符先例啊!建成年长,他作为太子已经久了,我不忍心削去他的位职,你看?
李世民说,父亲,您知道不符先例,为什么还说立我为太子?
李渊无言以对,他咂咂嘴说,我看你们兄弟很难相容,让你们都住在京城肯定会发生纷争,这样吧,你去洛阳吧!从此以后,陕州以东的地区都由你主持。你可以设置天子的旌旗,就像汉梁孝王那样开创先例,这样你应该满意了吧?
李世民说,父亲,我不想离开您的膝下!
李渊耷下眼皮说,反正天下都是一家人嘛,再说东都与西都相距不远,我什么时候想你了可以去看你,就这样吧。你准备好了就告诉我,我给举办个送别会!
李世民心想,这样也好,我先去东都,等机会合适了,就把长安给夺回来!
当建成与元吉知道这件事后,他们不乐意了,如果把李世民放到洛阳,拥有了土地与军队,以后就没法儿控制他了。不如把他留在长安找机会把他给干掉,一劳永逸。他们用密封的奏章上奏皇帝,声称李世民身边的人听说秦王要去洛阳,他们都高兴得活蹦乱跳的,要是真把世民放过去就等于放虎归山!
裴寂也跟李渊添油加醋说,密奏里说的没错,世民在东都稳住脚,肯定图谋长安!
李渊感到左右为难,派李世民去洛阳,谁都不敢保证他不会来夺长安,如果不派他去,留他在长安,那么肯定会发生政变,到时候闹得长安不得安宁!他考虑再三,感到还是抽机会把李世民干掉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
他拿着那份密奏找到李世民,把折子递给他说,世民啊,有人怀疑你去洛阳会谋反,这对唐朝的政治稳定有影响啊,为了消除这种传言,就先不要去了,过些时间再说吧!
李世民说,不去就不去,我也不想离开父亲!
李渊心想,什么舍不得离开父亲啊,是舍不得皇位吧!
他越发头痛李世民了,又想不出对付他的办法,每天愁眉苦脸的。裴寂给他出主意说,以臣之见也别再考虑那么多了,用强硬手段把秦王免了。他没有了权力,自然也不会有人追随他了。李渊感到确实是这个道理,只要世民没有了秦王的名号,自然没有人会追随他了。于是,他把几个近臣叫来,跟他们商量这件事情!
陈叔达劝谏道:“陛下,这样做不妥,秦王为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什么特别的错误是不能够废除的。何况他的性情刚烈,如果出什么事,陛下后悔还来得及吗?”他这番话的真实意思是,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如果把他给废掉,肯定没法对天下人交代!再说把李世民给逼急了,要是闹出点什么事儿来,那就该您上火头痛了!
李渊只得把计划取消了,从此他更加郁闷了!
李元吉听说父亲为世民的事情犯愁,心想你这个皇帝当得可真累,要是我的话,早就把秦王府给铲平了!他找到父亲说,您还犹豫什么,难道坐在这里等着世民夺您的位吗,您真的想当太上皇吗?当初杨坚也想当太上皇可是他做了鬼!我敢说,世民为了当皇帝是不会在乎做没爹的孩子的,也不在乎做独生子!等他做了皇帝肯定会把兄弟都杀光!
李渊说,元吉,难道你有什么办法吗?
元吉说,让我带兵把秦王府给铲平!
李渊说,元吉你想过没有,世民虽然多有野心,但是他为建唐所做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就杀掉他,既没法与大臣们交代,也没法儿与全国人民交代。再说了,他就老实让你杀吗?如果火拼起来,长安必然大乱,突厥必定趁机举兵侵犯,如果真的发展到这样,国家都保不住了,还有什么可争的!
元吉说,怎么就没理由了,当初世民平定洛阳之后,您多次传诏让他回朝,可是他根本就不服从命令,在那里散发钱财布帛,树立个人威信,这不是蓄意谋反是什么?再说了,想杀掉他何必担心找不到理由呢!
“世民已经警觉,必然有所准备,想杀掉他并不容易!”
“父亲,您就这么犹豫下去吧,早晚都得后悔!”
“好啦,你不要再说了,让我考虑考虑再做决定吧。你去跟建成说,没有我的指示,万万不能擅自采取行动,一切以大局为重!”
第二十七章 兄弟相残
那些追随秦王的人都感到了危机,他们都明白,如果秦王不能竞争上岗,他们这些打下手的都得完蛋!他们不想完蛋,而是想秦王当上皇帝,把自己变成新班子里的核心成员!
房玄龄找到李世民的舅子哥长孙无忌,非常焦急地说,长孙兄啊,上边的刀已经架到秦王的脖子上了,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就会大祸临头!这件事情往大里说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往小里说关系着咱们的安危啊!
长孙无忌叹口气说,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房玄龄对他的这种态度非常不满意,皱着眉头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打哑谜,我实话跟你说吧,我们必须劝秦王采用周公平定管叔与蔡叔的行动,以便安定皇室与国家,否则我们与秦王就变成政治的牺牲品了!
其实长孙无忌早就有这种想法,只是他与秦王有亲戚,如果说话不小心就会给秦王带来麻烦。如今见房玄龄都挖干的了,他高兴地说,太好啦,其实我早就想这么做了,只是不敢说。既然咱们有着同样的想法,我现在就去找秦王,共商大计!
其实李世民又没感冒,能闻不到火药味啊?
他早就为政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是他对自己的要求高了些。那就是既能当上皇帝,还不能像炀帝那样落下弑父夺位的坏名声!当他听了长孙无忌的分析后,笑着说,既然老房也有这样的想法,把他叫来,咱们商量商量吧!
房玄龄来到世民的房里,就愤愤不平地说,大王的功劳遮天盖地,应当继承皇帝的伟大勋业,可是好像陛下并没有这样的计划。现在所有的机会都表明上天将要寄大任于大王,希望大王早下决定,把属于您的责任接过来!
“老房你可真会开玩笑,什么机会啊?”
“大王,现在陛下、太子、齐王都逼着您继承皇位,您难道不知道吗?”
“老房,这些我都知道!我现在需要考虑的是,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既能达到目的,还不至于落下骂名!否则,就算当上皇帝,也是个没有品德没有信誉的皇帝,将来会影响执行力,再说还会落下千古骂名,我真的不想这样啊!”
“大王,难道我们就等着别人来宰割吗?”
“这样吧,你们去联络更多的大臣,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可以说,李渊的三个儿子已经把刀磨得锃明瓦亮,并时刻准备把它送进兄弟的身体里,把人世间美好的机会留给自己!
李世民正在网罗大臣,而李建成也没有闲着,他们正在考虑用最省力,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把对手给除掉。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那就是暗杀。他们感到杀手的最佳人选是尉迟敬德!老尉与世民走得很近,也有把子力气。
小说推荐
- 那些牛人,那些糗事--8一8我BT而BH的同学
- 八卦的斑斑最近不dj8jp的帖子,我只好也结扎了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前一阵看JP帖看得我手痒难耐,作为一个闲的挠墙的板油,迫不及待的想8一下我那些同学。那些很BH,很BT,很MAN,勇于无私奉献出自己的青葱岁月,跟我一起奋斗在旷课、打架、喝酒、泡妞第一线,屡败屡战,轻伤不下火线还乐此不疲的战友们。每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陈瓷,本名陈振永,山东新泰人,松青文学会馆成员,近年沉醉于三国历史研究,着力于对历史的人性解读,注重对历史记载空白的推导还原,被称为“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 作者:所写的《三国那些人那些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5章
- 那些花儿 那些青春
- 那些花儿,那些青春作者:非言非语[内容简介 一 冯桥是我哥们,一长得白白净净的奶油小生,某些书里爱矫情地说他这样的男孩有着“像海水一样蓝的忧郁眼神 朝晖是我的男朋友,一长得凄凄惨惨戚戚的男生,他这样的人物书里也不乏描写,比如说某个粗话连篇的乐队鼓手,某个常常靠自慰来解决性生活满脸长着青春痘的家伙 当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非言非语:那些花儿,那些青春
- 2005年最残酷的青春小说,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爱情关于友情,最感人的描写青春爱情和友情的小说。小说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漂亮女孩(林朝)的残酷青春,在城市之间的流离与茫然,从大学女生到都市白领的一个追逐着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叫做成长,因此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风趣语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章
- 那时唐诗,那时唐朝
-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外戚杨坚从北周静帝手中禅让帝位,篡夺政权,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即大隋高祖文皇帝。隋以长安为都,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 史载隋文帝杨坚登基之日,长安上空出现了八百年难遇的祥瑞天象—庆云 由此看来,隋朝建立实是顺应天意之盛举,而隋文帝杨坚也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皇帝 杨坚建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 《那时唐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白话文写作,正说唐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杨广征高丽,爆发农民大起义,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这个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以杨广征高丽为开端,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内忧外患中登上帝位结束,集中展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草根历史:明朝那些事儿
- 这一大系列,说的是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其实就是以前一直被说书人及老百姓所钟爱的《英烈传》的内容,不过多了靖难之役。历史本身很精彩,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权谋诡谲,要什么有什么,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明朝那些事儿
- 当年明月的这本《明朝那些事儿,他自己说应该叫《明札记,从形式上说是有道理的,但是却不能体现这本书的长处和好处来,所以还是应该叫《明朝那些事儿 因为他的这一大系列,说的是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 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
- 历史军事磨铁文化连载中
- 最新章:十二、鄱阳湖!决死战!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书籍类别:历史传记作者: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内容简介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引子好了,今天晚上开始工作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