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

第239章


经过调查,李元纮认定碾硙为寺庙所有,于是最终判定寺庙胜诉。
判决完毕,李元纮一脸平静,而他的领导脸都吓白了。
这个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悍的上司,便是著名的皇后阿爹、公主管家窦怀贞,时任雍州刺史。
看李元纮如此判决,窦怀贞急了:这种官司你都不会判,能判太平公主输吗?赶紧推翻判决,改判太平公主胜诉才是王道。
李元纮听罢,低头在判决书上写了几个字:南山(秦岭山脉)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敢于坚持原则的人是值得尊重的。
延伸一下,李元纮断案是不是有点中国版的国王与磨房的味道呢?国王与磨房的故事在法律界流传很广,杨昌济先生在其《静观室札记》中就有记载,现转录于下: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位时,有一离宫在坡疵坦地方。
离宫之前有一磨房,欲登高远览一切景象,为所障碍。
德皇厌之,传语磨房主人曰:此房价值几何,汝自言之,可售之于我。
孰意磨房主人殊强项,应之曰:我之房基,无价值可言。
德皇闻之赫然怒,令人将磨房毁去。
磨房主人袖手任其拆毁,从容曰:为帝王者或可为此事,然吾德尚有法律在,此不平事,我必诉之法庭。
彼竟与德皇构讼。
法庭依法判决德皇重将磨房建筑,并赔偿其损失。
德皇为法律屈,为人民屈,竟如法庭所判。
事后且与人曰:吾国法官正直如此,我之大错,彼竟有胆识毅然判决之,此吾国至可喜之事也。
德国的国王与磨房的故事一直被广为引用,其实大家都上当了,这个故事其实只是一个叫JohannPeterHebel的人杜撰的,并于3年被编入一本故事集中。
因此,德国的国王与磨房是假的,而中国的公主与碾硙却是真的。
碾硙判决案之后,李元纮辗转升迁为了京兆尹。
在任上,他又干了一件大事——疏浚水渠。
疏浚水渠本不是大事,然而由于王公、豪门大户的掺和,便成了大事。
当时,王公豪门大户为了自己方便,便在民用水渠边搭建了一架架水车,这样就能随时从水渠中取水灌溉,他们的土地收成就有了保障。
这样一来,便苦了老百姓,本来水就不多,经王公和豪门大户的水车再一截留,剩下的灌溉用水便所剩无几了,想要收获,只能靠天吃饭。
这时,李元纮来了,映入他眼帘的是一架架矗立在水渠边的水车,这些都不是一般的水车,它背后的主人,一个个都是当朝权要。
打狗都要看主人,李元纮,你看不看?不看!李元纮一声令下,沿线所有水车全部拆除。
这个命令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水车好惹,水车的主人却都不是善茬儿。
李元纮却不管那么多,他把沿线的水车全部拆除干净后,又对水渠进行了修复。
不久,疏浚工程圆满结束,老百姓再也不用为浇水发愁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敢对水车说不的李元纮。
拆掉权贵水车的李元纮并没有因此遭难,相反,他的仕途越走越宽。
在京兆尹之后,他又历任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在吏部侍郎的任上,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
开元十三年,李元纮迎来了一个机会:户部领导层空缺。
李隆基命令宰相和其他高官一起推荐合适人选,结果李元纮获得提名最多,于是便顺理成章地由吏部转到了户部。
按照李隆基的心思,准备将李元纮委任为户部尚书,然而,从其履历来看,他的资历还有些浅,不够出任尚书的年限。
李隆基只能退而求其次,将他委任为户部侍郎,待时机成熟,再加以重用。
一年后,张说罢相,李隆基第一个便想到了李元纮。
这个敢跟权贵斗争的人,就这样当上了宰相。
好人终有好报,此言不虚。
好人李元纮当上宰相五个月后,好人杜暹也当上了宰相。
杜暹,这个人的骨子里就有好人的基因。
杜暹的父亲叫杜承志,武则天时期担任监察御史。
在任上,杜承志接到了一个任务:调查怀州刺史李文暕。
李文暕是李唐宗室子弟,因为得罪了人,被人诬告。
诬告他的人本以为这一下就可以置他于死地,没想到如意算盘落空了,因为前来调查的杜承志是个实事求是的人。
经过详细盘查,杜承志最终认定:李文暕是被诬告的,应该无罪释放。
诬告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然而,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心想打压李唐宗室的武则天还是定了李文暕的罪。
这样,杜承志也跟着连坐,由监察御史被贬为了方义县令。
此后几经反复,杜承志又做到了天官员外郎,而此时,诬告罗织之风四起,官场陷入了恐怖之中。
有过被贬经历的杜承志索性以有病为由辞官回家,彻底避开了诬告横行的官场,最终在家中病逝。
杜承志之后,杜暹登上历史舞台。
有着良好家教的他,从小就打下良好的底子,他们家五代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和和睦睦,几乎没有红过脸。
杜暹本人更是一大家子中的佼佼者,不仅恭顺,而且侍奉继母也孝顺无比,孝子之名远播乡里。
同源乾曜一样,长大后的杜暹也是通过明经考试进入的仕途,第一个官职是婺州参军。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杜暹任职期满,到了告别的时候。
婺州的官员们都来为他送行,州里的小吏为他准备了一万张纸,做为给他的临别礼物。
杜暹看了看这一万张纸,然后从中抽出了一百张,对小吏说:这一百张我留下,剩下的你都拿回去吧!在场的人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昔日有位清廉的太守离任,临别只接受一枚铜钱留作纪念,今天的杜暹与他又有何不同呢?可见,清廉从古至今都是美德。
离开婺州之后,杜暹又出任郑县县尉。
在郑县,他的清廉之名也是有口皆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杜暹在县尉任上遇到了麻烦,因故要被追究责任。
负责审理杜暹案的人叫杨孚,曾经担任华州司马,现在担任大理寺正。
巧合的是,杨孚早就听闻过杜暹的清廉之名,现在落到自己的手里,杨孚决心帮他一把。
杨孚对自己的同事说:如果这个清廉的县尉也要被问罪,那么天下的清廉之士还有什么盼头?经过杨孚的努力,杜暹终于逃过了这一劫,不仅没有被追究责任,还被擢升为大理评事,品级从八品,业务范围相当于现在的调研员。
苦尽甘来,杜暹此后的仕途一帆风顺。
开元十二年,在家守丧的杜暹被夺情(皇帝不准守丧三年,提前起用,即为夺情),出任中书侍郎、安西副大都护。
在安西副大都护任上,杜暹治理得力,深得人心,并在开元十三年平定了于阗国的叛乱,由此赢得了李隆基的信任。
开元十四年,李隆基将这个以清廉闻名的安西副大都护送上了宰相之位。
这个班子中,源乾曜素有清名,李元纮不畏权贵,杜暹清廉守节,三个人在做人层面都是不折不扣的好人。
然而,好人并不意味着就能当好领导。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三人宰相组合,相当于看守内阁、过渡政府。
十字路口时间走到开元十四年,这一年,李隆基走上了十字路口。
一年前,他前往泰山封禅,盛大的仪式让他血脉贲张,比肩汉武大帝的念头在心底悄然而生。
一年后,来自户部的数据让他喜上眉梢:全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七百零六万户,四千一百四十一万人。
这个数字较他的曾祖李世民、祖父李治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以农业立国的王朝,人口就是国力的晴雨表:国力强则人口盛,国力弱则人口减,历朝历代的王朝更迭都验证了这一点。
现在全国人口已经到了四千万的规模,李隆基的心思动了。
他想追求一些跟以往不同的东西,比如边功(对外战争)。
在开元元年,姚崇提出的十戒第二条就是不求边功,当时李隆基答应了,而且答应得很干脆。
姚崇之后,宋璟的做法是不赏边臣,目的跟姚崇一样,不希望李隆基追求开土拓边。
宋璟之后,张说其实也抱有同样的观点,也不主张李隆基追求边功。
在三大名相的制约下,李隆基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欲望,然而到泰山封禅之后,李隆基有些压抑不住了,一颗躁动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李隆基之所以想活动一下拳脚,根源在于吐蕃人的刺激。
此时的吐蕃已经取代东突厥、西突厥成为唐朝最大的劲敌,尽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前后嫁入吐蕃,但两国的关系并没有就此走向和平,边境的战争依然时断时续。
令李隆基最不能容忍的是吐蕃人的语气,每次他们给自己写信,都是平起平坐的姿态,狂妄之情在信中经常流露。
回想曾祖李世民时代,被尊为天可汗,成为普天之下共同的领袖,而现在,吐蕃居然妄想跟大唐王朝平起平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泰山封禅之后,李隆基越看吐蕃越不顺眼,决心给吐蕃点颜色看看。
最先知道李隆基想法的是张说,当时他还在宰相任上。
张说一听,当即表示了反对:吐蕃无礼,确实应该将他们诛灭,然而我们跟吐蕃已经连续打了十几年,甘州、凉州、河州、鄯州都已残破不堪,当地百姓已经支撑不住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