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雁搏

第36章


萧奉先知道天祚帝的心思,醉翁之意不在酒。萧奉先迎合皇上,也是落井下石,惩治一下可气可恼的术者。
果然,萧氏闻讯,迅疾赶来。当她忐忑不安的到狱中去探视术者的时候,天祚帝和萧奉先竟扮做狱吏在一边窥视。天祚帝竟也眼睛一亮,忽添纳妃心思。怪道人都说术者夫人美貌,果不虚传。但见她脂肤花容,虽愁云惨雾,倒也啼泪含娇。女人真个和百花相似,牡丹有牡丹的雍容,水仙有水仙的娇媚,玫瑰有玫瑰的瑰丽,芍药有芍药的飘逸。天祚帝一见萧氏,顿有相见恨晚之慨。他呆望着萧氏与术者抱头痛哭,互诉衷肠。竟平添了许多对术者的新仇。他感到术者实在不是个忠臣,不然,为何如此绝艳的女子,竟不推荐待选宫妃,而自己娶做夫人。是可忍,而孰不可忍!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其实,这也是萧奉先的曲意安排,他知道,这将是术者和萧妃的最后一面。对于术者,顽固也好,悔过也罢,他的生命都会走到了尽头,天祚帝纳妃萧氏是顺理成章的事。万物皆备于我,何况术者夫人。
天祚帝自护步答岗之战后,坐卧不宁,近来,又对术者夫人牵肠挂肚,胖脸发黄,显出浮肿的样子,失去许多光泽的眼睛,四周像是用木炭画过。[www.sjwx.info整理制作,并提供下载]萧奉先不明白,他这个妹夫,何以至此,还对风流韵事如此热衷。
按说,皇帝和枢密使一般是不亲自审讯犯人的。因此,他们将此案交由主管刑狱的夷离毕院处理。当然,也交代了要从重惩处术者。
夷离毕院不敢怠慢,立即对行刑官做了安排。萧奉先也便领了天祚帝前来凑趣。
时值辽天庆六年,金收国二年,即1116年正月。
这萧氏乃遵纲常守妇道之人,哭了一气,便立马收了泪水,推开术者。术者踉跄的后退两步,沉重的脚镣哗啦啦的响着。
萧氏对监狱四下里看了看。铁窗刑具,加上凶官悍吏,十分阴森可怖。
在刑讯处不远的大木案上,摆放着各种刑讯工具。有用来拍击人以熟皮子缝制的沙袋,有抽人的皮鞭,有打人的粗、细杖,木剑、大棒、骨朵,旁边立有绞刑架,还有燃得很旺的炉火,也不知做何用场?总之,还有许多刑具,萧氏并不认得。别说一个女流,任何人到此,都会毛骨悚然,有种误入地狱的感觉。
萧氏对术者大声斥责道:“我家世受皇恩,累袭官职,今大辽蒙难,令尔率军征讨女直,缘何上阵不思报国,却临阵脱逃,陷全家于不忠不孝之窘境?”
术者道:“夫人你有所不知,当今皇上,远贤臣,近佞人,已成无可就药的大昏君。现社稷已危于系卵。为夫追随章奴,扶持耶律淳当皇帝,将远胜于天祚帝。吾之所以有此举,完全是为着社稷,非为自己的身家性命也!”
萧氏道:“虽则如此,然事实却是耶律淳并无称帝之意,章奴与尔叛逃,致使百万辽军为金兵所败。你又恶言面君,实乃大逆不道!依臣妾之见,还是悬崖勒马,请求皇上宽宥才是,缘何夫君要一条道跑到黑?”
术者倔强道:“我只看重社稷,岂肯向昏君和权臣屈服!”
萧氏又道:“皇上和枢密使曾对臣妾许诺,如果你说出章奴下落,立功赎罪。不但夫君可得以活命,臣妾则也可有安身立命之所。”
“嘁,何谓安身立命之所?”术者怒斥道:“夫人你好糊涂!其实,你本就不该来的,他们对你居心叵测呀!夫人,我知道,你也是身不由己,我不怪罪于你。只求我死之后,你能在年节之日,为我烧两炷香,也不妄我们夫妻一场。”
萧氏听此,泪如泉涌。又立马走到术者前,相拥而泣。
这时,有两狱吏上前,将两人拉开。
一狱吏厉声喝问术者:“贼章奴究竟在何处?你说还是不说?”
术者道:“不知道!倘知道,我早投奔了章奴,焉能受尔等刑讯!”
狱吏道:“来人,大刑伺候!”
“呜嗷”一声,几个狱吏一拥而上,就要架走术者。
这时,萧奉先和天祚帝去了伪装,来到监狱前。
萧奉先喝道:“皇上在此要亲决大狱,尔等不可造次!”
狱吏闻言,皆匍匐在地,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天祚帝说,狱吏们听了,皆一边站立了。
天祚帝接着又道:“去把术者的铁镣去掉。”
早有狱卒领命上前开了镣锁,将术者的束缚去了。
天祚帝对术者道:“爱卿,莫辜负了朕的一片情意。想那章奴,如丧家之犬,不知所终。不管怎说,他已成众矢之的,覆灭只在朝夕间。倘此时,还是追随章奴如故,岂不愚蠢至极!倘你尚能迷途知返,说出章奴下落,朕可放你携爱妻回家过安生日子。”
术者道:“莫想从我嘴里获得章奴下落,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要杀要剐,快快动手好了。”
萧奉先狞笑道:“你一死了之,倒也痛快,难道你就不想想,娇妻美妇轮为人妇的下场吗?”
“呸!”术者一口唾沫,唾到了萧奉先的脸上,“你为虎作伥!坏事干尽。由于你这个奸贼作梗,使得君不像君,臣不像臣……
萧奉先喝道:“赶快给我掌嘴用刑!”
狱吏不由分说,又重新给术者戴了刑具,左右开弓扇了术者一气嘴巴,术者顷刻间,脸红肿了起来。
萧奉先摆手制止道:“看他还敢胡言乱语否?”
谁知,术者仍然骂不绝口:“你们狼狈为奸……”
萧奉先生怕他再说下去,于是,命令狱卒道:“给我用骨朵把他的牙齿敲碎!”
狱吏闻言,纷纷抄起骨朵,这骨朵是类锤,椭圆形的带刺的铁制武器,狱吏七手八脚将术者按了,几下就敲掉了术者所有的牙齿。
岂料,狱吏一放开术者,术者爬起来,向萧奉先和天祚帝,喷吐着满口的血沫子和散碎的牙齿,虽骂的什么已含混不清,可他仍叫骂不止。
萧奉先见此也有些畏惧了。
天祚帝终于耐不住了,吼道:“速用烧红的铁锥,烙摏其口而脔杀之。”
狱卒们齐动手,将术者捆绑到木柱上。早有人从火中取出烧红的铁锥,“吱啦啦”捅进术者仍叫骂不止的口中,血水、汗水,从术者的浮肿的脸上,下巴上滴落下来,术者此时已经面目全非,狰狞如恶鬼,血红的眼睛仍然死盯着萧奉先和天祚帝。
萧氏几度昏厥,又醒转来。最后,她睁开睛,看到狱卒执刀在案子上,把术者肢解,正剔骨割肉,她又一次的不醒人事。
萧氏再次醒来,是天祚帝令人用冷水将其泼醒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胖脸在冲她极友善的微笑着。
萧氏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拢了拢有点散乱的蝶形发髻,用纤细的手指弹了弹貂鼠裘。柳叶眉紧锁,丹凤眼哀婉凄绝。
萧奉先道:“大逆不道之人已去,娘子不必替这样的人担惊受怕,悲伤不已。按大逆不道之罪,应籍没全家,刺配显贵为奴。皇帝将纳你为妃,不啻因祸得福,今后,有享不尽的富贵荣华!”
萧氏冲天祚帝莞尔一笑。
天祚帝回应道:“待葬了术者,即可随朕入宫。”
不料,萧氏闻听此言,正色道:“皇上难道只知君为臣纲,却忘了夫为妻纲不成?臣子叛君为大逆不道,妻子叛夫,也有失妇道。夫妇之道,如阴阳表里,无阳则阴不能立,无表则里无所附。臣妾不幸失所天,是生必有死,理之自然。术者早岁登朝,有才不寿。天祸妾身,受此酷罚,复何所恃?倘死者可见,则从;不可见,则当与俱。”
说着,侍婢一旁劝之不及,竟从衣襟里摸出早已准备好的剪刀,只见寒光一闪,鲜血喷溅而出,萧氏竟刎颈自杀在术者的碎尸前。
天祚帝见香消玉殒,唏嘘不已,竟也连连发出怜香惜玉的慨叹。
第十六章
天祚复仇擒章奴 金军乘机下东京
这真是个多事之秋,不久,东京事变。
辽东京,址在今辽阳市。算来,该是辽的第四大城市。除了皇城上京临潢府,陪都中京大定府,南京析津府,就是东京辽阳府了。唐时建渤海国,称此城为忽汗城。自古繁华之地。
东京留守萧保先,乃萧奉先之弟。此人依仗权势,平日飞扬跋扈,对官吏和市民一向执法严酷,因此结下仇怨。在正月的一个漆黑夜晚,忽有十多个少年,持刀跳进留守府的院子里。在萧保先的住宅前,乱纷纷地吵嚷着:“萧留守何在?今军中发生动乱,请做好防备!”
萧保先闻之,想出门问个究竟,结果,被少年们乱刀刺死。
副留守集兵千人,尽捕其众。
问题似乎解决了。可有位辽裨将渤海人名曰高永昌,以兵三千,屯兵八甔口。高永昌见辽政日衰,军队又屡屡为金兵所败。对辽,遂生觊觎之心。时逢留守死于非命,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利用汉人与渤海人的矛盾,并其戍卒入据东京。旬月之间,拥兵八千。随僭大号,称帝,改元应顺。
这真是按下葫芦起来瓢。
天祚帝又不得不派兵去征讨。由于连吃败仗,天祚帝不能不怀疑萧奉先统领军队的能力,他觉得萧奉先是个不知兵的人。那么,究竟谁能替萧奉先带兵去征讨呢?皇上想来想去,想到了南府宰相,汉人张琳。
张琳乃一介书生出身,像个笑弥勒。从未打过仗,且是个树叶掉了怕砸到脑袋的人。怎能堪此东征大任。
当天祚帝将其招之大殿,说萧奉先不知兵,朕想让爱卿率兵东征的时候。张琳竟匍匐殿下,半晌,觳觫不能对。
天祚帝以为张琳应允了,刚要详说旨意,不想张琳说:“噫,皇上,臣以为不可,还是收回承命为好。”
天祚帝问:“为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