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第294章


  可是,赐死诏书终究还是没有被追上。
  追上了又能如何?难道能追回那段初见时的爱吗?
  那个曾经赐给她无限宠爱的男人,如今要赐她死。
  邺城,甄女精心地打理着头发,梳成灵蛇髻,从来没有过的认真,因为这不仅仅是最后一次,也是唯一梳给自己而不是给男人看的一次。
  她最信任的李夫人站在一边,泪如雨下。就在刚才,她把17岁的儿子曹叡托付给李夫人。
  李夫人问:“甄姐姐,你怎么不哭一声呢?你要是难受,就哭一声啊。你这样憋着,我心里堵。”
  惨然一笑,她说:“我为什么要哭呢?我失去了什么吗?”
  是呀,那个男人,那份爱,如果失去了,那就说明本来不属于自己,也就不能说失去。
  可是,还有生命。
  可是,没有了男人,没有了爱,生命的有和无,对她来说还有意义吗?
  这年六月的二十八日,按照天干纪日是丁卯日,甄女死了。
  第二天,发生日食,这在当时被视为灾异,但是很多人悄悄地说是上天在为甄女鸣不平。
  也有人说,甄女告别这个红尘,玉女又回到了天上,然后,她让日食发生,报复世间那个薄情男子。
  按照惯例,每当有灾异,就会有三公之官为之负责,被免官职。有关官员呈上奏章,请求罢免太尉。曹丕否决了这一施行了几百年的惯例,下令说:“百官各自尽忠职守,今后再有灾异发生,不要再弹劾三公。”
  甄女是当朝天子的原配夫人,非但没得到应有的丧仪,而且死后受到侮辱,灵蛇髻被破坏,头发披到脸上,嘴也被糠塞住。曹丕这样侮辱与自己有过恩爱的女人,是怕她去阴间控告他。
  对别人如此宽容的曹丕,对爱过的人为何如此无情?
  莫非,她从来没被爱过?
  第二年九月初九,秋高气爽,郭女王被立为皇后,成了真正的女中之王。
  可是,郭女王也不是胜利者。她被立为皇后仅仅过了四年,曹丕病逝。因为得到了曹丕的宠爱,郭女王拥有了一切,而现在曹丕死了,郭女王又是怎么样的命运呢?
  “你的母亲,正是死于郭女王之手,披发覆面,以糠塞口。”曹叡刚刚登基,李夫人就对他详细讲述了甄女死后的惨状。
  曹叡什么也没说,因为他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
  “我的母亲,死于何人之手?死后如何安葬?”曹叡多次逼问郭女王。已经知道答案了还问,是要罪犯认罪。
  可是,郭女王认为自己没什么错误,她说:“先帝自己要杀你母亲,你又为何来责问我?况且你身为人子,自可追仇于死去的父亲。你为了死去的母亲,要枉杀现在的母亲吗?”
  郭女王没生儿子,甄女死后,曹丕让她抚养曹叡,她也是尽心尽力,尽到了母亲的职责。可是,母爱是无法代替的,无论她怎么慈爱,终究无法给曹叡母爱的温暖。
  是呀,害死甄女的真是郭女王吗?
  难道曹丕不知道郭女王因妒而谮?
  难道郭女王不是窥察到了曹丕的感情变化,才乘虚而入的吗?
  堂堂天子,难道不能为母亲讨回一个公道吗?在曹叡的逼迫下,235年二月初八,郭女王自杀。和甄女死时一样,郭女王死后也有灾异发生,18天后,寿光县降落陨石。
  如果郭女王有儿子,那现在的皇帝就是她的儿子,而不是甄女的儿子。那时,死的就是甄女的儿子,而不是郭女王。郭女王输了,输在没有儿子上。内宫争斗,没有儿子的人必输无疑。
  三月十一日,风和日丽,首阳山下,花香阵阵,涧水淙淙,生机勃发。但是,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将要埋葬在这里。按照曹丕遗嘱,曹叡将郭女王与曹丕合葬。最后赢得男人的,还是郭女王。
  可是,曹叡给了郭女王与母亲一样的葬礼: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郭女王赢得了男人,却败给了生活。
  因为,从男人那里获得一切的女人,最终也会失去一切。
  南北朝时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记载,曹操攻下邺城后,立即召见甄女,左右汇报说已经被曹丕抢先一步带走了,曹操不能与儿子抢女人,只得不甘心地说:“今年破贼,正为奴!”
  因此,就有了曹操觊觎甄女美色的说法。
  同时,也有另外一个说法:曹植也爱甄女。
  这一说法貌似也有根据。曹植的代表作之一《洛神赋》,写的是人神恋。这首诗歌写作于曹丕篡位称帝后不久,曹植到京师洛阳觐见,在返回封地鄄城时,途经洛水,与洛神宓妃邂逅,对她产生爱慕之情,但终因人神殊途,结合无望,与之惜别。
  南朝梁国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文选》收录了这首诗,唐代的李善对其创作背景有条注记:曹植见到甄女后,钟情于她,但曹操却把甄氏嫁给曹丕,曹植为此痛苦,昼思夜想,寝食不安。直至曹丕称帝,曹植到洛阳觐见。这时甄女已经被赐死,曹丕就给曹植拿出甄女的一件遗物——枕头,曹植见了,不觉凄然泪下。曹丕也受到感动,命令太子留下曹植宴饮,把甄女的枕头作为礼物赠给曹植。曹植踏上归途,在洛水岸边停车,思念甄女,忽然看到有神女凌波御风。这位神女当然就是甄女,她向曹植讲述了自己的死状,然后消逝了。一会儿,她派人向曹植赠送珍珠,曹植也回赠玉佩。曹植情不自禁,写了一首诗歌,纪念这件事,取名为“感甄赋”,意思是怀念一个姓甄的女子。后来魏明帝曹叡读到《感甄赋》,为了维护母亲清白,就将题目改为“洛神赋”。
  由于此赋的影响,后人就把甄女认定成洛神了,称她为甄洛。又因为传说中洛神就是宓妃,所以甄女又被称为甄宓。世代相传,曹植与甄洛就有了暧昧关系。宋代人编写的小说野史小说《太平广记》,记述一个叫萧旷的人邂逅洛神,洛神自称她就是甄宓,因为仰慕曹植的才华而激怒曹丕,以至获死。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中,将曹植得不到天下的原因归结到恋嫂上:“君王不得为天下,半为当时赋洛神。”
  综合各种说法,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曹氏三父子,都对甄氏产生了情爱。
  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说曹操对甄女的感情。除了不足为信的小说《世说新语》之外,并无任何史料记载曹操对甄女如何如何。何况,“今年破贼,正为奴!”的说法很明显是小说家言,虽然生动,但是不符合霸主曹操的行事原则。因此,说曹操对甄氏动心,是脱离史料的臆测。
  再说曹植对甄氏的感情。后人认定曹植对甄氏有情的最大依据,就是曹叡将“感甄赋”改为“洛神赋”,从而掩饰叔叔和母亲的恋情。但是,这不过是后人的望文生义而已。《感甄赋》的“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与“甄”是通假字,当时曹植任鄄城王。魏明帝将其改名为《洛神赋》是出于政治原因:第一,为母亲避讳,改“感甄赋”为“洛神赋”,显示皇权的不可侵犯;第二,掩饰叔叔与父亲的矛盾,曹植在写这篇赋的前一年,任鄄城王,曹植不满曹丕把自己流放到京城之外,就模仿屈原《楚辞》,借“香草美人”以抒发不得重用之苦的手法,托词宓妃,含蓄地表达对曹丕的不满,魏明帝认为“感甄”二字过于直白,就将其改成“洛神”。
  至于李善的注记,写曹丕把甄女的枕头赠给曹植,这一行为,即使在今天也会被视为乱伦,又怎么会在当时发生呢!
  撇开伦理不提,邺城被攻克时,曹植只有13岁,而甄女却已经25岁,曹植会产生娶她为妻的念头吗?李善煽情地说曹植因为不能娶甄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一个13岁的孩子,对一个25岁的已婚女子,会如此用情吗?
  可是,有人说,曹操一贯好色,贪图甄女美色也是很正常的。而曹植多情风流,个性张扬,行为率性,并非没有懵懂少年爱上天仙姐姐的可能。
  大胆的猜测,留下一个薄命红颜的情爱悬疑。
  二、曹叡的血统之谜
  有人质疑魏明帝曹叡并非曹丕的亲生儿子,而是袁熙的儿子。
  这些人是拿着正史《三国志》寻找依据的。《三国志》为曹叡立传,说他“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而这一年正是239年(景初三年),由239年上推36年,那么曹叡的生年204。可是,曹丕是在204年八月攻下邺城之后,才娶了甄女。显然,曹叡的身上流的不是曹丕的血液,而是袁熙的血液。
  这样一来,曹家要多窝囊就有多窝囊了。辛辛苦苦打败袁家,夺得天下,最终天下还是落到了袁家人手里。
  而且,持这个观点的人还有一个“证据”:曹丕直到临终才不得已立曹叡为太子,就是因为知道曹叡是袁熙的儿子。这条证据太牵强,曹丕也是迟迟没有被曹操立为太子,难道他也不是曹操的儿子吗?袁绍有三个儿子,刘表有两个儿子,二人到死没有立任何人为世子,难道说这二人就没有亲生儿子?
  曹叡是不是自己的儿子,曹丕最清楚了。八月娶妻,当年做爹,曹丕会让这个血统不正的孩子活下来吗?那不仅仅是“野种”,还是仇人之子啊!
  可是,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曹叡的确出生于曹丕娶妻的当年啊!
  《三国志》是权威的正史,虽然偶有前后矛盾或者脱漏的记载,但是会在传主死亡时间这么重大的问题上犯错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