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十二婳

何处惹尘埃【序】


��由于本文是以一种半文言形式阐述,大多摘选古人所作经典词句,另附以原创诗文为造境所用。为了尽可能地简明又生动,不显得苦涩而呆板,鄙人会在叙述过程中加以详明的的阐释。我希望本文在阅读娱乐的同时保有知识上的系统性,让读者读完以后,一是学会从阅读中吸取知识,二是能对现世生活重新把握,预见未来,指明正确的方向。就说这么多,热于汉语言文学者自荐此书。
    ——神庭三月三
    ——琉璃阁
    瑶台琼室,香焚宝鼎,紫雾漾漾,玉楼金殿,朱甍碧瓦,贝阙珠宫,迁方天宫之景也。
    拂晓时,俯视人寰,白露横茫然,水光凌万顷。仙子居高视下,尘世周遭之大,品类之盛。也称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所叙“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此时,仙子也必是豪情畅爽!
    粹常纯空外觑,彻清清,寂静无思虑。(出自王哲的《卜算子焦姑求》)
    人世间几多胜景,尽于眼目的又何止是一处。暮霞霁雨,小莲出水红妆靓。(出自周邦彦的《侧犯》)仙子爱莲,此时不免会想起晋代陶渊明也是爱莲之士,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独爱莲之不染尘埃,不露妖娆。
    ~~~这倒使我想起在骆玉明的《诗里特别有禅》中的文段,说世尊(也就是人们口中的佛祖,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在他尚未入佛之时便有了这样的感慨:辗转于生老病死,人被无穷的欲望折磨,找不到归宿。生命是有意义的吗?如果有,终极的圆满又如何可能?他决意出家修道,为世人寻求一条离苦之路。便悟道出禅的哲理:万物所生一切在于自然形成,无生无死。倘若能从杂漏的世俗中得到超脱,才能获得真正的喜悦。在后文所叙时,希望读者们能身临其境,重新拾回在生命最原始的状态下的感受,便会觉得世界无常,无常是苦,用书中的话说“只有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与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明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若是念佛之人此时不免会想到佛说八苦里有一个叫“求不得苦”,意思便是自找苦吃,贪嗔痴皆是凡尘之苦,贪欲重的人,一辈子就在这个苦海里不得超脱。
    少焉,旭日衔青嶂,晴云洗绿潭。(出自释寒山的《诗》)赋山水以灵性,再细看山涧,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白日一照,浮云自开,漫漫化为乌有。
    琉璃阁庭前,一株苍然的树木,庭宇间焕发得流光溢彩,紫气东来。是神明与凡人的通灵传信之物。受万生所供养,命名曰瑶木。分枝节杈,疏条交映。每支树杪系一铜玲,名曰瑶玲。无形牵引人间众座地祗神庙。鸣之如佩环,悦耳轻盈。夫若人有情愿所祈,徽墨宣泄纸上,投于锡酒壶,深埋庙地。为以酒祭献仙人,存心敬意。土地神在凡间听取凡人所欲,传达上天便命神媛(仙女)受谕下凡行事。为祁禳四方,造福苍生者,瑶莞萱是也。
    一时,苍白的旻灵变得瓦蓝,撩去一层笼纱。昧谷(西方;莞萱乃西方神媛)有天河,边际隐约曼延那微弱的余光,其中佛若有天仙在扬长漫舞。
    英英妙姿,仙袂乍飘。纤腰玉带舞天纱。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延颈秀项,皓质呈露。瑶池不二,紫府无双,信矣乎,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选自曹植《洛神赋》;民间有洛神的传说,是位极美的女子)
    ~~~当年曹植赞美甄姬的轻盈曼妙的身姿,用来形容人们神化的仙女,也不过如此。
    人间尤物,似乎出尘脱俗,鸟瞰世间壮阔气象,却是满眼茫薄一片。
    仙女纤指一拨,缕缕景光度暖玉阶。欻然,流云翻涌散退而开。密布在远处的山岭,湖泊,人烟,渐次依稀可见。山水相接,烟气如凝,依山傍水。
    “杏蕋撩晴,莺雏拂晓,几对鵁鶄来争浴。凡尘状景果真不亚于仙境,四时景候,寒木春华,竹苞松茂,水天一色。人们日作傍息,也是羡慕。”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选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阡陌交通,返璞归真。
    ~~~大自然适时地将美好的事物呈献给人类,生命因此是美好的。而今的仙子方是本心清净,以一种安静而活泼的心情去看待世间的本相。因此感受到万物的生机都是愉快的。
    远处熏烟袅袅,圪垯人间烟火。见有人来,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出自唐代壁画《宫女图》)柔桡轻曼,凌波玉足。这也是神庭守礼的定规,莞萱不如这般规矩,也是厌倦了使人昏惑的法令。
    “嫦姒。”
    ~~~姮娥,伏羲氏女宓妃,斯水之神,河伯之妻,后与夷羿相恋。
    二仙相视而笑。
    前世因缘,所幸者生还。关系莞萱的前生所难,此生忘却一切遥忆,而今不复入耳。姮娥亦同遭情劫,顾惜相怜而遇,尔来结下心照神交。
    ~~~在这里不提及莞萱的前生经历,伏笔作用。
    “萱儿。”仙姐自比莞萱年长百岁,声色如微风振箫,略闻苍然。
    旋即,姮娥足底生风,款步姗姗,盈盈而来。
    “姐姐今日怎么意兴勃发地出了香阁,正是去往何处?”
    “是日乃千载一逢佳遇,众仙道同受此相邀,赴去丹元大会。妹妹未收此繻函?”
    揄起蟠桃的盛威,百年结果,馐珍之极品。
    “怎妄,我一三等小仙,兴许再度千年也依然如此罢。”芙蓉面一笑开,便被人长倩猜。踯躅间,反是思量着什么。“仙姐与凡尘有缘,定是知道些别有意思的。有言,红尘美景,又所谓何?”
    “昔人兴感之由,岁寒三友,花中君子,不可不贞、不美。凡尘美景尽在眼下,甚是从匹欢情。”姮娥因寄所托,隐不住那一抹衰神。
    “如若然也,那红拂女、长恨歌、西厢记、凤求凰,他们双宿双飞,却为何不得好果?”
    “萱儿,你还小,你不会懂得,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情无关风与月的道理。这也是凡尘的凄美,至死不渝的毅念,如使人之所欲有甚于生,纵使得不偿失,亦此生不换。”
    “那仙姐,你后悔过吗?”
    “仙人思凡,请不由衷。造化使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于孽尘。孰不为之心驰,但使愿无违罢。”
    “道听途说也觉得饶有兴趣,一贯下凡都是有务在身又不得久留,这倒不失为契机。”想之便乐不思蜀,轻佻双眉。
    姮娥留意到,却未露张惶之色,也无带劝阻之意。只因熟悉莞萱的脾性,只好言提醒了几句。
    “萱儿,若你真要下凡,仙姐也不阻拦,来去都是你的自由。只是丹元大会少说要一两天,你今早赶在人间过去半年之时返回天宫,切勿不要留情世俗。”姮娥的话语甚是审慎,言外之意可谓是不可玩忽的。
    莞萱唯唯诺诺地额首示好,“是,是。我就是想知道,人间‘情’所谓何物,‘美’所在何处。”
    “这蟠桃宴也差开席了,险些让你这小丫头误了正事。”又凝眸深思,‘兴许只有让你周而复始,才会懂得什么是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放下根本抓不住的东西。’
    ~~~后叙将讲述莞萱重返人间经历的种种磋磨和辛苦,是如何再次陷入情愫的魔障,不得解脱。与世周旋,天地造化的本心会如何变化。终究能否做到“看花看影不留痕”,通悟“即色悟空”的道理。世事纷乱,人情动荡。是莞萱的宿命,还是她应得的惩戒?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备注:文中~~~表示插入语;()表示补充;!表示留意点;“”表示说的话;‘’表示人物所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