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难道还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也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笔杆子杀人哪,那些反动文人垄断了文化,写出东西又愚弄毒害了老百姓,这个案我们要翻过来!”
毛泽东一向重视对旧文化、旧思想的宣战。所以1943年,延安演出新编京剧《逼上梁山》时,他为之兴奋,当即写了一封情绪性很强的信给这出戏的编剧,说《逼上梁山》的演出将是旧剧从此重开了新生面,把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所以才有了晚年他将自己的一生概括过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推翻三座大山一是文化大革命。从中不难看出他对“文化”的看重。
除了文化,对其他已有知识分子的使用,也存在很多问题。
很多干部对知识分子不重视,对科技人才和科技力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的工农干部对知识分子保持距离,甚至在政治上歧视他们,使用不当,待遇不公。有的单位对教授、科学家的职权不尊重,党内决定的事情,群众已听了传达,但担任领导职务的专家还不知道。一位擅长水墨花鸟画教学的着名画家、教授,美术学院却不让他开课,而派他去图书馆写书签,到陶瓷科画瓷碗,后来干脆由工会派他给教职员工买戏票……
然而,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任务非常急迫,新中国的科学文化研究事业1待提高。如何使知识分子发挥积极性,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已经摆在毛泽东和周恩来面前。
1955年11月23日,毛泽东召集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商定召开全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并决定成立由周恩来负总责,彭真、陈毅等参加的中共中央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10人小组,着手筹备。第二天,在中央召开的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都讲了话,提醒各省和大中城市的党委把知识分子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认真讨论,准备好有关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材料。
为了做好会议的筹备工作,周恩来、彭真等首先抓了调查研究,向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委,特别是向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广州、武汉等大城市,全面调查建国六年来知识分子的变化情况。在周恩来主持下,中央10人小组起草了11个有关知识分子的专题报告。同时,周恩来还主持起草了大会主题报告——《关于知识分子间题的报告》。
1956年1月14日,在中南海怀仁堂,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5位在京的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各地及中央各部委负责人,全国重要的高校、科研机关、文艺团体和军事机关的党员负责人共1279人。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会议。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庄重宣布,知识分子的面貌,在过去六年来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周恩来的话像是发出了替报:“人类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把我们抛弃在科学发展的后面很远……我们必须急起直追!”
1月20日,毛泽东在闭幕会上讲话,他的话同样充满急切这个会议开得很好。现在叫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革愚昧无知的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单靠老粗是不行的。中国应该有大批知识分子。全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水平而奋斗。
此会一开,知识分子像上足了弦,为之欢欣鼓舞。
然而问题——使毛泽东和周恩来逐渐产生分歧的,就在一个“急”和“迅速”上……
第07章 冒进之争
俗话说,好了还想好,快了还想快。
当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人民安居乐业之时,共和国领袖们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便想迈开更大的步伐,在极短的时间里,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
从战争中走过来的共和国领袖们,由于常常在人们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闯了过来,并创造奇迹;由此,党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头脑发热,“不相信搞工业、农业,比打仗还厉害”,特别是毛泽东,以他素有的挑战性格,希望全党大踏步地前进,而把各种怀疑乃至迟疑,都当做“小脚女人”,需要在他们背后大喝一声。
从1955年底到1958年初,党的领导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速度上产生了分歧,这种分歧,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表现得比较明显。
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便产生了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的几经反复的历史进程。
●1.毛泽东希望“高潮”一夜到来
1955年是共和国进程中一个重要年份。毛泽东对这一年作过这样的描绘:“1955年,在中国,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决胜负的一年。这一决战,是首先经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召集的月、7月和10月三次会议表现出来的。1955年上半年是那样的乌烟瘴气,阴握满天。1955年下半年却完全变了样,成了另外一种气候,几千户农民群众行动起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实行合作化。”
1955年盛夏的一个午后,来北京参加省委书记会议(即毛泽东所说7月的会议)的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茄,接到毛泽东处的电话,赶到中南海游泳池。当时的游泳池还在室外,正午的阳光直射在水面上,浅水处便晃动着白光,而深处则蓝幽幽地透出一股清凉感。毛泽东沿着扶梯走出水面,走近池边太阳伞下的膝椅,舒服地坐下,拿起膝桌上的香烟,抽了起来。
“山西人来啦!”陶鲁茄刚拐进游泳池门口,就被毛泽东发现,毛泽东按他习惯的玩笑话,远远地招呼着。
陶鲁茄脸上顿时有了笑容。他已经不止一次听毛泽东这样喊过。其实毛泽东清楚地知道他本是江苏人,而现在只是代表着“山西一方”。
卫士替来人倒上茶,并很快端来了饭菜,几盘时令蔬菜加一小杯绍兴加饭酒,尖尖的小红辣椒是断断少不了的。毛泽东向陶鲁茄示意“来点湖南辣子怎么样啊?”
陶鲁茄摆了摆手:“主席,我在会上吃过了,您快吃吧。”
“那我就不客气了。”毛泽东端起小酒杯,呷了一口酒,嫌些菜放进嘴里,向陶鲁茄说道:“我叫你来,想听你谈谈山西合作社的情况。”
山西是全国较早开始创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至今已有三年的历史。陶鲁茄将情况简单说了说,毛泽东就他关心的细节问道:“有多少人加人了合作社?”
“人社农户已占总户数的43%。”
“成绩不小啊。”毛泽东肯定地点点头,脸上掠过一丝阴云“不过,合作社一定不能减产,一定不能死牛。据说苏联农业集体化之后,谷物长期以来达不到沙俄时代的最高水平,这怎么能行呢?集体化的优越性何在呢,社会主义制度好,又从何说起呢?”
陶鲁茄回答:“主席,我们山西的合作社基本上都是增产的,耕牛也没死,而且数量还增加了。”
“这就好,这就好。合作社一定要办好。一定要办得比苏联好。”毛泽东说出了他的忧虑:“对合作社在全国的发展速度问题,现在党内意见还不够一致。就是几年前合作社刚出现时,党内对此也是有不同看法的。这你是清楚的。”
仅就山西而言,1951年春天,晋东南老解放区就试办了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土地人股,按土地、劳动两项为分红依据,并逐步缩小土地分红比例,加大按劳分配程度。但是,山西的尝试受到了当时华北局的批评,华北局在向中央的报告中明确表示不同意山西省委的意见,认为“目前的互助组是以个体经济(私有的)为基础的,在自愿两利的集体劳动组织,故不能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地直接地发展到集体农场。因为农业集体化,必须以国家工业化和使用机器耕种以及土地国有为条件”。毛泽东是支持山西省委的。他说服了当时中央和华北局的有关同志,并在这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上,让山西省介绍了创办合作社的经验。此后,山西经验在全国迅速推广。1951年全国只有300多个合作社,到1954年底就发展到48万个。农民是最看重实际的,他们从合作中得到增产增收,热情随之高涨。群众一起来,难免发生一些问题。加上一些干部工作粗疏,引起部分农民的不满。有的地方出现了非正常的杀猪宰牛、不热心积肥备耕的现象。这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他今天找陶鲁茄来,就是要弄清这些事,以便及时制止。
毛泽东在听取了陶鲁茄的汇报不几天后,便在这次各省书记会议上大声疾呼:“目前农村合作化的社会主义改革的高潮,有些地方已经到来,全国也即将到来,这是五亿多农村人口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的革命运动,带有极其伟大的世界意义!”
为了推动这一形势的发展,在秘书田家英和逢先知的协助下,毛泽东亲自编辑了三册长达00多万字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泽东对此事非常重视,在那段时间里,几乎投人了全部精力,看了一百几十篇材料,有的不止看过一遍,写了条按语,对文字太差的材料,改得密密麻麻,把一些累赞别扭的标题改得鲜明生动,既醒目又富于政治鼓动性。
小说推荐
- 两岸惊涛中的毛 泽 东与蒋介石
- :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的交手、和谈、角逐与对决,构成了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国共之争,也牵动了半上世纪以来两岸政治舞台上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是《世纪风流三部曲》第三部。始自解放南京,止于蒋介石去世。围绕两岸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往来,以翔实、生动、鲜为人知的内容展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6章
- 毛 泽 东与郭沫若
- 内容简介:毛泽东和郭沫若,一个原是山坳里的伢子,一个原是大渡河边小镇上的娃儿;一个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伟人,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化舞台上光辉灿烂的巨星。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他们是中国社会走向进步的桥梁,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子《毛泽东与郭沫若》以历史为经,人物交往为纬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 内容简介: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亦友亦敌、忽离忽合的奇特关系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全面展示他们从握手到分手乃至兵戎相见的历史漩涡和内心波澜,不少情节鲜为人知 作者:所写的《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张戎、哈利戴(JonHalliday)内容提要毛泽东,这个曾主宰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统治者,去世已经三十年。他的统治导致至少七千万中国人在和平时期死亡。但他的真实面貌,一直在云遮雾罩之中 英籍华人作家张戎,与夫婿乔·哈利戴,以十二年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披阅难以数计的中外文献资料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2章
- 毛毛
- 刚结束了大学的学业即接任了蒂奈曼出版社的社长的我,旋即担负起了米切尔·恩德《毛毛》一书的出版任务。这是作为新社长的第一部书,所以我接到这位大名鼎鼎的作家的邀请去和他谈谈该书的手稿时,颇感到此事不同寻常 说起与米切尔·恩德的合作,真是既容易又困难。说容易,是因为他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手艺人。他会仔细听取对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章
- 幸福就像毛毛虫
- 刘笑笑校园三大浪子:欧阳家族的欧阳笑,林氏家族的林子冲,丁氏集团的丁辛一;林子冲喜欢上一个贫困女生简洁,欧阳笑为他探路却沉陷其中生性倔强林子冲为了爱情而放弃了尊严,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的青睐,他甘愿放学后同她在一个杂货店做小工…女主角简洁的出现让三个不懂理节的富家公子改变了…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唯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毛豆毛奇遇记
- 【儿童文学数字传播大奖三等奖】一年级新生毛豆毛是个背诗困难户,他没有就读过幼小衔接,两相对比,成了班级里的“后进生。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神奇故事机“啦多啦,啦多啦钻入毛豆毛的梦境,从此开启了一场纵横诗篇世界的神奇之旅 作者:斯人语所写的《毛豆毛奇遇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斯人语完本
- 最新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好,我是啦哆啦(大结局)
- 梦回汉时:东风若与周郎便
- 清尘,原是当代女子,却因抑郁自杀时阴差阳错,穿越回千年前的东汉末年 她成了周郎的女人,历史只记录结局,其中的细枝末节,却只能亲身经历 我们口中的小乔,那时的桥婉儿,她究竟想做什么,她有什么梦,周郎的身边,果真只有她一个女人么 且看故事。本故事,只是故事。如有违背历史,纯当我不懂事,不懂史 作者:木木
- 都市言情木木木三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4章、周瑜打黄盖
- 周恩来传
- 在法国巴黎,有一座名叫《他们缔造了二十世纪》的墙。这是一幅面积达880平方米的巨型壁画,上面绘有20世纪世界上已故的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其中有两个中国人:毛泽东、周恩来。周恩来身穿西服,神采飞扬,炯炯有神的双眼凝望着世界的东方,显现出他对于祖国发展的无限期待 作者:所写的《周恩来传》无弹窗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