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抽着烟,朝窗外看去。车窗外,一片片棉花地、玉米地、豌豆地朝后掠去。毛泽东对坐在旁边的北京市委书记刘仁说道:“看来有点早意了。”
刘仁点头:“是有点旱了。”
“有没有水浇地?”毛泽东又问。
“路西有水源,修了引水渠,所以农作物长得好一些;路东水源缺,农作物就长得差一些。”他告诉毛泽东,十三陵水库修成后能灌溉30万亩农田。
毛泽东点头称是。
车子一直开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工地,指挥部门前的广场。只见工地上人山人海,打夯挖土,小车穿梭,口号此起彼伏。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一下车,便有眼尖的惊喜过望,大喊起来:“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啦!”顿时工地上掌声如潮,人头攒动。许多人放下手中的活,驻足观望。靠近领袖们劳动的地方,大多是解放军战士,虽然大家都很激动,但秩序井然。只有当毛泽东要问什么,他们才说话。
毛泽东登上水库东墩台观看水库全景,问工地政委赵凡“是不是能保证在洪水到来以前修成?”
赵凡很有把握;“能,一定能如期完工。”
毛泽东又问:“有多少人在工作?”
“有10万人,每天运五万方土到大坝上。”
下了东墩台,毛泽东、周恩来等走进工程指挥部。这是一座普通的木板工棚。天气燥热,加上人多,不一会儿,毛泽东额上便渗出细汗,白衬衣也被汗水湿透。他坐在一张木板钉的凳子上,听工程负责人汇报水库进程情况,桌上放了一个大沙盘。
“大坝在什么位置?”毛泽东指了一下沙盘。
水库总指挥指着沙盘说:“就在这后山坡下面,离这儿很近。”
“大坝到20公尺没有?”周恩来问到工程进度。
总指挥报告:“近来水库工程进展很快,前几天每天上坝三万方,接粉提商到四万方,昨天突破了五万方,坝身最高处已经超过了20公尺。”
毛泽东喜欢这种“跃进”速度:“坝长得真快呀。”
朱德问,“坝要多高才能挡住洪水?”
杨成武回答说:“20公尺就可以了。”
毛泽东问:“水库蓄水后,会不会淹掉村庄呢?”
“会淹掉一部分村庄。”杨成武答道,“但是这些村庄已经作好了安排。”
毛泽东点了点头。
有人拿来了纸墨,想请领袖们题词。
毛泽东坐到桌前,欣然执笔,问:“题什么词呢?”
在一旁的杨成武说,就请主席为十三陵水库题词吧。
毛泽东饱蘸浓墨,一连写下五六幅,然后从中挑了一幅。“十三陵水库”五个字苍劲有力。刘少奇和朱德分别写了“劳动万岁"和“移山造海,众志成城”;周恩来似乎还没有从八大二次会议的气氛解脱出来,谨慎地写了一遍“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题词之后,毛泽东一行人开始义务劳动。毛泽东和彭真一起,手执铁锹铲土;周恩来站在民工队里往大坝上传土。装筐的民工有意少装一点,周恩来开玩笑地说:“都装这么少,大坝什么时候才能长起来呢?”他看到附近有四名女同志正在挑沙子, 就走过去,拿起扁担,问:“我跟你们挑行不行?”还没等她们回答,他已经将柳条筐担了起来,颤颤悠悠地朝大坝奔走。其他领导人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也都和群众一道,打夯的打夯,挑土的挑土,平地的平地,不一会儿都干得汗流浃背。毕竞他们大多是60以上的老人了。尽管他们劳动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但还是体现了毛泽东不要脱离群众的意愿。他在这次八大二次会议上,就强调过:像我们这些人是否每年可体力劳动一个月,分几次,目的主要是锻炼思想意识,也可锻炼身体,增长知识。
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工地上劳动了一个小时,傍晚6时40分,仍乘几辆大轿车返回。
6月中旬,周恩来在国务院查问各部部长们的劳动情况,大家都说工作忙,参加劳动不多。周恩来说:我们一起去,他以60的高龄,高擎红旗走在头里,带领中央和国务院机关司局长以上干部,再次来到十三陵水库。工地负责人赶快迎上来,说“我们欢迎首长们……”话没说完,周恩来挺认真地纠正他:“这里没有首长。没有总理、部长、司局长的职务。在这里,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王震也是个好开玩笑的人,接着说:“现在你是首长,我们都是你的部下。”他们还住在一所学校里,每天下午3点,徒步八里走到工地,开始劳动到深夜11时才收工,回到宿舍已过半夜了。晚饭送到工地吃,周恩来坐在锹把上,一手捧着碗稀饭,一手拿着烙饼咸菜,吃得分外香甜。当天晚上,周恩来给毛泽东写信:“主席:今天政府高级干部已经前往十三陵工地开始一周劳动。去的人数300多,有部长六人,副部长、副主任64人,部长助理50人,司局长级干部174人;中央直属机关干部也去了20多人。第二批也将有300多人,将于6月22日前往。我和习仲勋、罗瑞卿两同志今日随同他们前往劳动一天,夜间回来,准备参加明天政治局会议,待政治局会议开过后,拟再去参加几天。”
5月25日那天晚上,毛泽东在阅读彭真送来的材料时,写信道,发明“跃进”一词的人,其功不在禹下。而在建设中最早使用“跃进”一词的正是周恩来,周恩来当功不在禹下。其实,在共和国的历程中,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是功盖大禹的人物,因为他们从开国之初便下大力治水。
●2.毛泽东批转报告给周恩来,要根治淮河
1950年,安徽连降暴雨,淮河泛滥,淮北地区受灾惨重。
7月18日,华东防汛总指挥部在给中央防汛总指挥部的电报中说:淮河中游水势仍在猛涨,估计可能超过1931年最高洪水水位。7月20日,看了这封电报的毛泽东紧锁眉头,当即将一电报批转周恩来:“周: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息。请邀集有关人员讨论:(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导淮两间题。如何,请酌办。”
两天以后,周恩来遨集有关人员初步讨论了工程问题。
灾情不等人,安徽的水势一日数涨,急得省领导曾希圣等人连电中央。灾情电报迅速到达毛泽东的案头。电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像火苗烘烤着领袖的心:
……由于水势凶猛,群众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489人。受灾人员共990余万,约占皖北人口之半。洪水东流下游,灾情尚在扩大,且秋汛期尚长,今后水灾威胁仍极严重。由于这些原因,干群均极悲观,灾民遇若干部多抱头大哭,干部亦垂头流泪……
毛泽东挥动着蒲扇,眼望窗外,不愿再读第二篇电文,左手夹着烟,右手在“被毒蛇咬死者”和“统计489人”两句话下面,重重地划了一道颤动的横线,叫秘书田家英立即送交周恩来。田家英着到毛泽东眼中饱含着热泪。当他把电文交到田家英手中的时候,他吼了一声:“不解救人民,还叫什么共产党!”泪水簌簌落下。他在桌前踱了几步,回身在电文上写了一段批语“周: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5月份务须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如何。望酌办。”
批语表达了毛泽东的急迫心情。
从7月20日至8月31日,毛泽东连批了三份淮北地区受灾报告给周恩来,并提出一定要根治淮河。为了一个大国穷国的吃饭问题,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批转了大量电文给周恩来。不仅农村的灾荒,城市的就业问题也很伤脑筋。秘书室曾不断接到群众来信,反映失业问题。
领袖们的眼前,时常晃动着成千上万双乞讨的手,哭诉的眼睛……
周恩来接到报告,当即分两头部署,一头抓救灾,一头筹备召开治淮会议。救灾进展比较顺利,而治淮会议却遇上难题。
他召开治淮会议,亲自主持淮河流域规划工作。到会的有华东水利部、中南水利部、皖北行署、苏北行署、河南省政府、淮河水利工程总局、河南黄泛区复兴局的负责人。他深知制订一条河流的流域规划,必须先搞淸该河流的水文情况。“同志们,不对呀,不知你们发现没有,上下游的水文资料是相互矛盾的。”
水利工程师们坐在周恩来身旁,天热,大多数人都穿着衬衣,不停地摇着扇子。
《治淮方略》的总图表太大,桌上放不下,就铺在屋内的砖地上。大家都蹲在图周的地上,周恩来也俯下身扒在地上细看图上的注字,并不时提出一些间题。
为使汇报准确,专家们将水文记录资料画成一条洪水过程线,亦称洪峰曲线。听周恩来一说,他们更加仔细地埋头看着图表,也发现有许多矛盾的地方。他们向周恩来解释说:“国民党时期的水文人员常常不按时观测,或者某一支流根本就无记录资料。这是针对资料误差,做出的假设。”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这种人工修改洪峰记录的办法,结果会比某些原来不完整的洪峰记录更为合理。”
小说推荐
- 两岸惊涛中的毛 泽 东与蒋介石
- :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的交手、和谈、角逐与对决,构成了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国共之争,也牵动了半上世纪以来两岸政治舞台上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是《世纪风流三部曲》第三部。始自解放南京,止于蒋介石去世。围绕两岸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往来,以翔实、生动、鲜为人知的内容展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6章
- 毛 泽 东与郭沫若
- 内容简介:毛泽东和郭沫若,一个原是山坳里的伢子,一个原是大渡河边小镇上的娃儿;一个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伟人,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化舞台上光辉灿烂的巨星。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他们是中国社会走向进步的桥梁,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子《毛泽东与郭沫若》以历史为经,人物交往为纬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 内容简介: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亦友亦敌、忽离忽合的奇特关系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全面展示他们从握手到分手乃至兵戎相见的历史漩涡和内心波澜,不少情节鲜为人知 作者:所写的《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张戎、哈利戴(JonHalliday)内容提要毛泽东,这个曾主宰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统治者,去世已经三十年。他的统治导致至少七千万中国人在和平时期死亡。但他的真实面貌,一直在云遮雾罩之中 英籍华人作家张戎,与夫婿乔·哈利戴,以十二年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披阅难以数计的中外文献资料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2章
- 毛毛
- 刚结束了大学的学业即接任了蒂奈曼出版社的社长的我,旋即担负起了米切尔·恩德《毛毛》一书的出版任务。这是作为新社长的第一部书,所以我接到这位大名鼎鼎的作家的邀请去和他谈谈该书的手稿时,颇感到此事不同寻常 说起与米切尔·恩德的合作,真是既容易又困难。说容易,是因为他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手艺人。他会仔细听取对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章
- 幸福就像毛毛虫
- 刘笑笑校园三大浪子:欧阳家族的欧阳笑,林氏家族的林子冲,丁氏集团的丁辛一;林子冲喜欢上一个贫困女生简洁,欧阳笑为他探路却沉陷其中生性倔强林子冲为了爱情而放弃了尊严,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的青睐,他甘愿放学后同她在一个杂货店做小工…女主角简洁的出现让三个不懂理节的富家公子改变了…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唯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毛豆毛奇遇记
- 【儿童文学数字传播大奖三等奖】一年级新生毛豆毛是个背诗困难户,他没有就读过幼小衔接,两相对比,成了班级里的“后进生。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神奇故事机“啦多啦,啦多啦钻入毛豆毛的梦境,从此开启了一场纵横诗篇世界的神奇之旅 作者:斯人语所写的《毛豆毛奇遇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斯人语完本
- 最新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好,我是啦哆啦(大结局)
- 梦回汉时:东风若与周郎便
- 清尘,原是当代女子,却因抑郁自杀时阴差阳错,穿越回千年前的东汉末年 她成了周郎的女人,历史只记录结局,其中的细枝末节,却只能亲身经历 我们口中的小乔,那时的桥婉儿,她究竟想做什么,她有什么梦,周郎的身边,果真只有她一个女人么 且看故事。本故事,只是故事。如有违背历史,纯当我不懂事,不懂史 作者:木木
- 都市言情木木木三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4章、周瑜打黄盖
- 周恩来传
- 在法国巴黎,有一座名叫《他们缔造了二十世纪》的墙。这是一幅面积达880平方米的巨型壁画,上面绘有20世纪世界上已故的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其中有两个中国人:毛泽东、周恩来。周恩来身穿西服,神采飞扬,炯炯有神的双眼凝望着世界的东方,显现出他对于祖国发展的无限期待 作者:所写的《周恩来传》无弹窗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