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风云中的毛 泽 东与周恩来

第54章


一天上下几次?”小郭红着脸一一作答,周恩来高兴地点头。他来到另一座龙门吊跟前,朝上看了看,扶着梯子就要上去。跟随人员有些紧张:“首长,这太危险了!”周恩来笑笑“人家一个姑娘都能上去,不要紧的。”他顺着扶梯上到顶,朝四周看去,整个工地全景尽收眼底。这时闻讯赶来的群众越来越多,都想看看周总理。一个小伙子嘴里嚼着慎,使劲往前挤,工作人员正要阻拦,被周恩来发现了,他招呼小伙子上前,问他吃的什么,小伙子不好意思,说是模,周恩来从把手里接过模,册了一块放进嘴里尝尝,说好吃,周围的人都乐得笑了起来。这次现场会有中央有关部门与河南、陕西、山西、湖北等省负责人参加,讨论了三门峡工程1960年汛期拦洪蓄水和以后继续根治黄河的间题。周恩来在会上发言说,根治黄河必须在依靠群众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大面积地实施全面治理与修建干支流水库同时并举,保卫三门峡水库,发展山丘地区的农业生产。他还就控制水土流失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1961年10月8日是周恩来第三次来到三门峡的日子。他这次是和陈毅副总理陪同尼泊尔马亨德拉国王来视察水电站的。这时的中苏关系已从蜜月到了冷宫,随着全国大批撤走的专家和停运的设备,三门峡工程也面临停顿的境地。毛泽东在迎接挑战,他号召全国人民咬紧牙关,勒紧裤带,一切靠我们自己。1960年大坝拦洪后,急需安装启闭闸门的350吨门式起重机,合同规定由苏联供货,苏方却有意拖延不供,我国自己也生产不了。周恩来决定我国自己设法制造,并亲自责成有关部门,为三门峡解决困难。太原重型机器厂承担了此项任务,解决了三门峡的燃眉之急。苏方还将大型水轮机的全部焊接技术资料扣留不给,使得运抽困难而铸成两半的水轮机转子运来后也无法安装。焦急的周恩来亲自请来沈鸿、李强、冯仲云等人,研究具体解决方法。他在三门峡工程局上报的试脸计划上批示,把全国各地有丰富焊接经验的老工人和专家集中起来,集体攻关。他让机械部和水利电力部的负责人到现场指挥。结果在沈鸿主持下,找到了解决办法。在周恩来陪外宾到来之前,已经开始焊接。周恩来一到,就来看水轮机转子,他前后左右地打量着,用手使劲推了推,间沈鸿:“焊接牢不牢,会不会出毛病?”这可是发电机的心脏,任何一点隐患都可能铸成大错。
  沈鸿回答:“估计不会。”
  周恩来攘攘手上的油污,点点头:“一定要保证质量。”
  三天以后,水轮机转子焊接完成。第二年的2月,第一台发电机组安装完毕,并进行了试运转。后来三门峡改建时,将其拆除,把它童新安装到了丹江口水电站。
    ●5.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三门峡不行就把它炸掉!”
  有关水这种变化无常的流体,给人类造福又造孽。即使像三门峡这种工程,局恩来等中央领导已经是慎之又慎,在进行之中,还是出现过不少问题。许多间题无法预料,人们只能遵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走几步跌一下,爬起来再走。
  毛泽东在巡视黄河时,曹担心泥沙过多而使三门峡水库成为泥库。这种担心成了事实。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开始蓄水,仅一年半的时间,水库就淤了15亿吨泥沙,不仅三门峡到撞关的峡谷里淤起厚厚的泥沙。就是彼关以上,渭河和北洛河的人黄口,也淤了“拦门沙”。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议论颇多。首受其害的陕西省反映最为强烈。他们多次向中央反映,甚至到毛泽东那里告了“御状”。4月,在全国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映西省代表提出第148号提案,要求三门峡工穆增建泄洪排沙设施,以减轻库区淤积。会后,周恩来亲自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办法。此前三门峡水库已由“蓄水拦沙”运用,改为“滞洪排沙”运用,但仍未制止淤积。到1964年11月,总计淤了50亿吨,渭河的淤积影响,已到距西安30多公里的耿镇附近。
  在中央的会议上,周恩来坦白地说:“三门峡的水利枢纽工程到底利多大,害多大,利害相比究竟如何,现在还不能作结论。原来泥沙多有间题,现在水清了也有间题。水清了,冲刷下游河床,乱改道,堤防都巩固不住了……洪水出乱子,清水也出乱子。这个事情,本来我们的老祖宗有一套经验,但是我们对祖宗的经验也不注意了。”有人把建三门峡工程这件事都推到苏联头上。周恩来不同意:“三门峡工程苏联鼓励我们搞,现在发生了问题,当然不能怪他们,是我们自己作主的,苏联没有洪水和泥沙的经验。”他承认,现在看来三门峡工程上马是急了一些,一些间题不是完全不知道,而是了解得不够,研究得不透,没有准备好,就发动了进攻,这一仗一打到现在很被动。黄河规划时间短了些,搞得比较粗糙。
  1964年春天,邓小平总书记到西安,陕西省对三门峡的淤积间题意见更大了。邓小平把王化云找去。王化云说,要解决三门峡库区淤积,还得靠上游修拦泥水库,三年修两个,见效快,花钱也不多……邓小平回京后指示中央书记处找水电部定方案。当时,周恩来正出访非洲,彭真开会过间了此事。会上,刘澜波和钱正英都不赞成修拦泥库的方案。周恩来出访归来,不顾旅途劳累,深夜打电话把钱正英找去,详细询间三门峡工程情况,要钱正英去现场查勘。毛泽东所到陕西省的反映,焦虑不安,又没见到解决的确定方案,便对周恩来说;“三门峡不行就把它炸掉!”
  炸坝是否可行?陕西省有意见不说,水电部和黄委会的意见也不二致,周恩来决定专门开一次治黄会议解决淤积问题。
  这次会议原定1964年15月召开。10月深夜传来了赫每晓夫下台的消息,16日下午,中国西部上空升起了一片巨大的落菇云。这是历史相映成趣的一天,一个“上天”,一个“下台”,两个清息展惊了世界。世界形势是否会起变化?毛泽东说且慢,他让愚恩来先到莫斯科去摸摸底,观察一下赫普晓夫下台后,中苏关系有没有得到改善的希望。周恩来到达莫斯科后,与一苏联领导层进行了频萦的接触,表达了中国党和政府希望改善中苏关系的诚意。然而,正当周恩来难备继续与苏方谈兄弟国家的关系时,一件严重的不愉快事件发生了:11月7日晚,在苏联政府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庆祝十月革命47周年招待会上,正当周恩来向一些苏联元帅走去的时候,迎面走来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他劈头盖脸对周恩来冒出一句恶语:“中国人不要耍政治魔术。”周恩来一愣,很快猜出他的用意。因为在场还有一些西方国家的使节和记者,周恩来有意把马利诺夫斯基的话岔开了。可马利诺夫斯蓦却不肯罢休,进一步恶意挑动:“不要让任何鬼来妨害我们的关系,……俄国人民要幸福,中国人民也要幸福,我们不要任何毛,也不要任何赫鲁晓夫来妨害我们的关系。”周恩来闻言大大不快,但在这样的场合不便与他理论。只是严肃洛故意对他说:“你的话我不佳。”说完就走到旁边去和别的元帅交谈。而马利诺夫斯基仍在喋喋不休:“我们俄国人搞掉了赫鲁晓夫,你们也要搞掉毛泽东,……”马利诺夫斯基见周恩来不搭理他,又跑去跟贺龙元帅鲜缠,说得更明白了:“我们现在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也应该仿效我们的榜样,把毛泽东也搞下台去。这样我们就能和好。”贺龙立即反驳说:“这是根本不能相比的两回事,我们党和你们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的想法是根本不会寒琢的,而且是蜡误的。”马利诺夫斯基还说了一些极端粗每的活。攻击斯大林和毛泽东,都遭到贺龙的严斥。有感于此,中国代表团气债地离开了赛会大厅,回到中国驻苏大使馆。
  第二天,当勃列日握夫等到中国党政代表团驻地回拜时,周恩来就昨天的事提出了强烈抗议,要求苏方澄清:苏共欢迎我们来的目的之一是不是要当众向我们挑衅,是不是期待中国党也撤换毛泽东的领导。勃列日涅夫等辩解说,马利诺夫斯基挑衅一事他们是事后得知的,并感到不安和愤怒。但马利诺夫斯基不是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他是“酒后失言”,不代表苏共中央,而且翻译上也有错,他已受到中央委员会的谴责。周恩来严辞驳斥:马利诺夫斯基并非“酒后失言”,而是“酒后吐真言”,这不是简单的偶然的个人行为,而是反映苏联领导层中仍有人继续赫鲁晓夫那一套,即对中国党政代表团挑衅,侮辱中国人民和中国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这是连赫鲁晓夫在位时也未曾采用过的恶劣手段。
  周恩来表示,这事他回国后要报告中共中央。这天,美国、英国等国的通讯社根据头一天马利诺夫斯基的恶性事件从莫斯科报道,称:这里的权威人士说,苏共已和中共达成协议,要毛泽东下台,由周恩来来当中共中央主席。周恩来对苏共领导人说,这并不是什么偶然的巧合,如果不是苏联领导人中有这种思想,马利诺夫斯基岂敢这样胡说八道?苏方说,马利诺夫斯基是胡说并已经道歉,这个间题已经结束。周恩来说,问题没有结束,我们还要研究,要报告中央。勃列日涅夫说:“那当然,那当然!”11月14日下午,中国党政代表团乘坐的专机在北京东郊机场降落,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亲率数千群众迎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