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灾,江西也未能幸免;今年的情况又不大好。灾情严重的地方,已经出现大批浮肿病人,个别县还出现了饿死人的问题。虽然我们及时发现了,采取了有力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但我们一点也不敢大意。要是今年又歉收,明年再遭灾怎么办?我还是想,要准备最坏的事情发生。”
“你的想法很对,尚奎同志。”周恩来叹口气说,“老天不听我们的,有人又趁火打劫,又是逼债,又是切断援助。是的,要准备应付最坏的局面。”
“所以在中央调走10亿粮食之后,我们又重新调整了用粮计划,压缩了群众的粮食定量。”杨尚奎接着说,“富裕的地方,还可以勉强吃饱;困难的地方,那就要靠瓜菜代了。这次来京开会之前,我到临川县一些公社看了一下,公共食堂煮的饭,基本上是红薯叶子……”
杨尚奎声音嘎咽,说不下去了。
周恩来长叹一声:“在山东,红薯叶子都吃不上哟!问题是并不止一个山东。”
“江西应该比山东那些地方好,它历来就是个出粮食的地方。
也正因为如此,江西用粮也一直比较宽裕。农民喂猪、养鸡都习惯用粮食。可现在,人都不够吃了。”
“你们干部定量多少?”周恩来问。
“在粮食情况最好的县,干部最多定量为24斤。在猪肉、食油、禽、蛋之类都少到几乎没有的时候,一餐吃一斤米,就像吃根冰棒一样,干部直喊饿,我们不让喊,不让发牢骚。他们嘴一闭,牙一咬,挺下去。”
“江西的干部,有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同志,都是好同志呀。”
“总理。我说这些不是向中央叫苦,而是让中央知道江西的情况。”杨尚奎坐直了说,“我们既要识大体,顾大局,又要考虑江西这个鱼米之乡的群众对饥俄的承受力。至于再增调两亿斤粮食,总理既然提出来,我们说什么也得支持。我回去再做做工作,统一一下认识,就是再勒紧一次裤带也是要给的。”
周恩来格格地笑了,他笑得那样舒心:“我就知道老表的风格高!谢谢你。尚奎同志,我代表中央和人民谢谢你!”他站起来扶着杨尚奎的肩膀说:“放心,我不会给你们再加压力了。”
憨厚得如同农民一般的杨尚奎也笑了。
仅靠江西那几亿粮食,对于几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到了1960年年底,全国粮食紧张情况仍在加剧,许多大城市粮食供应告急。
周恩来和陈云同国务院其他领导人急如星火。他们一次次地研究调配方案,都显得捉禅见肘。陈云提议,挤出一部分外汇进口粮食。这可是一个重大决定。因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19印年,国家不仅不再进口粮食,而且每年有一定数量的粮食出口。吃进口粮,这对“大跃进”来说简直是个讽刺。用外汇进口粮食,无疑是当时一个禁区。务实的周恩来和陈云还是决定了。
12月30日,周恩来离京前往缅甸访问。在飞机场,周恩来、陈云、叶季壮还在商童进口多少粮食的问题。当时确定的进口粮食数额是150万吨。到昆明后,外贸部给随周恩来出访的外贸部副部长雷任民打来电话,说中央决定进口250万吨粮食。雷任民当即把这一情况报告周恩来。
周恩来说:这件事我不知道。他马上打电话问陈云。
陈云说粮食太紧张了,要进口这么多才能度过难关。
心急如焚的周恩来许久没有说话。
在访问结束前一天,周恩来对雷任民说:“访问结束后,你不要回非京,直接去香港,确实搞清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买到粮;二是运输间题能不能解决。三是中国银行能不能解决外汇支付间题。”任民到香港以后,召集有关单位了解情况,基本解决了货源、运抽、外汇等问题。在晌粮、运输过程中,周恩来几乎每天晚上都括雷任民叫去汇担进口粮食的各个细节。
1961年,中国共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500万吨。
这使得周恩来疲于应付。有一天,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的周恩来,仍在一遍又一退地徽打算盘,计算哪个省有多少粮食,哪个省可以调出多少,或者急需调人多少。保健护士郑淑芸前去送药,不忍地说:“总理,像这样县体的技术工作,不能让别的同志帮你做一下吗?”
周恩来猛然一征,严甫地看了小郑一眼,说:“怎么能这么看呢?这可不是小事,它关系到亿万人民吃饭的大问题。我不亲自算一算,怎么能知道底细?作为一国总理,那怎么行呢?”他接过药片,用杯中的水送服,又俯下身子“算账”。
小郑觉得总理说得在理,可还是嘀咕着:“总理,你也不能不顾自己的身体呀!”她的鼻子一酸,热泪夺眶而出。
这一年,有一次周恩来出访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第二天,他看到一张报纸上刊载他回京的消息上有“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不由得紧皱眉头。他指着报纸对值班秘书说,“你打个电话,间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写的,叫他马上到我这儿来一下。”
写这条新闻的记者很快赶到西花厅。周恩来放下手中工作,又起那张报纸说:“我们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记者知道错了,只好向总理检讨。同时汇报说。他当时写这则新闻时只考虑了国际方面的因素,才出了这样的差错。周恩来略一沉思,又谆谆告诫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现在天灾人祸闹得我们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国家的总管,居然还“神采奕奕”?这样的宣传“上不合国情,下不安于民心”,群众看了会怎么想?
这几句话说得那位记者刻频点头,并记了一辈子。
●2.因农村食堂的事,两个老乡非要见毛泽东
“天灾人祸”,使得共和国的领袖们凝聚在一起,要共度难关。这时的毛泽东与周恩来关系也比较融洽。
毛泽东的专列又从湖南开入江西。
江西的“东道主”杨尚奎已经得到通知,毛泽东要在南昌停留几日。于是,他便和夫人水静早早地来到向塘车站等候。
可谁知专列刚刚停稳,毛泽东突然改变了计划,他不但没有下车,还拉上杨尚奎夫妇一道直奔杭州方向而去。他俩没有一点准备,连盆洗用具、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带,只好让警卫员回去拿,直接送到杭州。
列车在绿色的江南水乡穿行,一夜过去,杭州到了。
可是毛泽东仍然没有下车。
而车下上来了许多人,他们之中有周恩来、谭震林、李井泉、柯庆施、陶铸、王任重、江华、江渭清、曾希圣、叶飞等,除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就是南方各省市委第一书记了。
专列又开到了绍兴境内。绵绵春雨使宁静的田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愁。
而专列里头却很热闹。有人是第一次登上主席的专列。他们好奇地打着这类似房间的流动的办公室。主席住的那节车厢除了卧室、卫生间外,还有一个大客厅,里面摆着一张长方桌,几张沙发,几把椅子,全部都套上了白布套,显得素雅洁净。还有两三个小房间,是卫士和工作人员住的。与此相邻的一节车厢,结构也大致相似,卧室里有张大双人床,两张沙发,一个茶几,沙发也套上了白布套子。秘书告诉大家,主席住的那节车厢叫甲组;这里叫乙组,原是给江青准备的,但她一直没有来过。
各方领导人座后,毛泽东宜布开会,议题是农业问题。他还准备带领大家去绍兴东湖农场参观。1954年谭启龙曾陪同他视察过这个农场,对它的印象很深,认为办得好。
这中间,毛泽东自己提出了农村公共食堂问题。
可是一开始,没有人吭声。因为庐山会议上,毛泽东的话犹在耳畔。毛泽东那时讲得很肯定:
“食堂问题,是好东西,无可厚非。赞成自愿参加,节约归己。保持1/3即好,1.5亿人。坚持下来了不起。希望达到2.5亿人。《红旗》登了一个食堂,败而复成,不仅节省劳力,还节省物资。有的用上了自来水……有右派出来说,无一点儿好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尽管许多人已从实际中看到了食堂的弊病,可毛泽东言之凿凿,谁敢再去反这个潮流,去当“彭德怀第二”?党内的生活已经严重地不正常了。于是,在已经发过言的人中间,还没有多少不同意见,最多只是说了“一个指头”的问题。
毛泽东点到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渭清啊,他们都发表了意见,唯独你什么也没说,是何道理啊?”
江渭清一搭话,把大伙都听愣了。他说:“主席,我不能说!”
毛泽东也很吃惊:“为何不能说,你为什么不能说呢?”
江渭清仍是一脸踌躇,欲言又止:“主席,我真的不能说。我要是一说,就该唱反调了。”
“不管什么意见,你讲出来嘛,怕什么?”毛泽东完全清楚江渭清的性格,奇怪的是,一个行伍出身的炮筒子脾气,今天怎么变得如此扭扭泥泥,吞吞吐吐了呢。可江渭清越不说,毛泽东越想知道。他做开了思想工作“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嘛。咱们今天一不打棍子,二不戴帽子,三不抓辫子,怎么样,你畅所欲言吧!”
小说推荐
- 两岸惊涛中的毛 泽 东与蒋介石
- :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的交手、和谈、角逐与对决,构成了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国共之争,也牵动了半上世纪以来两岸政治舞台上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是《世纪风流三部曲》第三部。始自解放南京,止于蒋介石去世。围绕两岸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往来,以翔实、生动、鲜为人知的内容展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6章
- 毛 泽 东与郭沫若
- 内容简介:毛泽东和郭沫若,一个原是山坳里的伢子,一个原是大渡河边小镇上的娃儿;一个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伟人,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化舞台上光辉灿烂的巨星。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他们是中国社会走向进步的桥梁,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子《毛泽东与郭沫若》以历史为经,人物交往为纬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 内容简介: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亦友亦敌、忽离忽合的奇特关系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全面展示他们从握手到分手乃至兵戎相见的历史漩涡和内心波澜,不少情节鲜为人知 作者:所写的《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张戎、哈利戴(JonHalliday)内容提要毛泽东,这个曾主宰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统治者,去世已经三十年。他的统治导致至少七千万中国人在和平时期死亡。但他的真实面貌,一直在云遮雾罩之中 英籍华人作家张戎,与夫婿乔·哈利戴,以十二年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披阅难以数计的中外文献资料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2章
- 毛毛
- 刚结束了大学的学业即接任了蒂奈曼出版社的社长的我,旋即担负起了米切尔·恩德《毛毛》一书的出版任务。这是作为新社长的第一部书,所以我接到这位大名鼎鼎的作家的邀请去和他谈谈该书的手稿时,颇感到此事不同寻常 说起与米切尔·恩德的合作,真是既容易又困难。说容易,是因为他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手艺人。他会仔细听取对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章
- 幸福就像毛毛虫
- 刘笑笑校园三大浪子:欧阳家族的欧阳笑,林氏家族的林子冲,丁氏集团的丁辛一;林子冲喜欢上一个贫困女生简洁,欧阳笑为他探路却沉陷其中生性倔强林子冲为了爱情而放弃了尊严,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的青睐,他甘愿放学后同她在一个杂货店做小工…女主角简洁的出现让三个不懂理节的富家公子改变了…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唯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毛豆毛奇遇记
- 【儿童文学数字传播大奖三等奖】一年级新生毛豆毛是个背诗困难户,他没有就读过幼小衔接,两相对比,成了班级里的“后进生。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神奇故事机“啦多啦,啦多啦钻入毛豆毛的梦境,从此开启了一场纵横诗篇世界的神奇之旅 作者:斯人语所写的《毛豆毛奇遇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斯人语完本
- 最新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好,我是啦哆啦(大结局)
- 梦回汉时:东风若与周郎便
- 清尘,原是当代女子,却因抑郁自杀时阴差阳错,穿越回千年前的东汉末年 她成了周郎的女人,历史只记录结局,其中的细枝末节,却只能亲身经历 我们口中的小乔,那时的桥婉儿,她究竟想做什么,她有什么梦,周郎的身边,果真只有她一个女人么 且看故事。本故事,只是故事。如有违背历史,纯当我不懂事,不懂史 作者:木木
- 都市言情木木木三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4章、周瑜打黄盖
- 周恩来传
- 在法国巴黎,有一座名叫《他们缔造了二十世纪》的墙。这是一幅面积达880平方米的巨型壁画,上面绘有20世纪世界上已故的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其中有两个中国人:毛泽东、周恩来。周恩来身穿西服,神采飞扬,炯炯有神的双眼凝望着世界的东方,显现出他对于祖国发展的无限期待 作者:所写的《周恩来传》无弹窗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