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

第217章


现如今我们已经归顺您,人人都欢天喜地的,怎么会后悔、不服气呢,更别提会有遗憾了。”
  面对这样赤裸裸的奉承之言、谄媚之语,刘秀喜忧参半。喜就不用说了,人都喜欢听好话,这么多的好话能不高兴吗?忧的是赤眉降军这种两面三刀的作风。于是他说了两句点评的话。
  第一句话:“你是铁锈中的金子。”
  第二句话:“你是平庸中的天才。”
  第三个被“阅”的人不是个人,而是集体。
  刘秀给赤眉首领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揭露赤眉首领们的“昏庸无道”,引用《后汉书·刘盆子传》的原话就是:“诸卿大为无道,所过皆夷灭老弱,溺社稷,污井灶。”
  第二层意思:肯定赤眉首领们的“三大善事”。引用《后汉书·刘盆子传》的原话就是:“攻破城邑,周遍天下,本故妻妇无所改易,是一善也;立君能用宗室,是二善也;余贼立君,迫急皆持其首降,自以为功,诸卿独完全以付朕,是三善也。”
  第四个被“阅”的人不是普通人,而是天下人。
  刘秀以诏书的形式,发表了这样一道胜利宣言,表达了三个观点。
  一是自我加压,自我调节。阐述以刘盆子为首的赤眉军的罪行:群贼纵横,盆子窃尊号,乱惑天下。
  二是自我吹捧,自我陶醉。吹嘘自己如何打败赤眉、如何降服赤眉:朕奋兵讨击,应时崩解,十余万众束手降服,先帝玺绶归之王府。
  三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说明这些胜利“功成不在我,斯皆祖宗之灵、士人之力,朕曷足以享斯哉!”
  最后,是赠物。
  刘秀给赤眉大小首领们三个福利:一是安家,给予洛阳城镇“农转非”指标,可与家人共同居住在洛阳;二是安身,各分配住宅一套;三是安居,各赠田地二顷。
  而与此同时,刘秀宣布,对赤眉军愿意留在部队的,直接编入汉军营寨中,军饷待遇和汉军一样。不愿留在部队的,准许他们回乡安居乐业。这样总算安定了赤眉军的军心。
  尽管刘秀言语极为刻薄,但还是恪守承诺,奉行誓言,对赤眉军将领和士兵们可谓仁至义尽,但他们的结局却大不同。
  原赤眉军的“傀儡皇帝”刘盆子摇身一变,成了刘秀叔父赵王刘良的侍从官。老天似乎格外眷顾他,不久,他就双目失明了,于是,只能选择“内退”。
  对此,心怀怜悯的刘秀启用专项资金,供养刘盆子的后半生,直到他终老入土为安。
  原赤眉军的“带头大哥”樊崇摇身一变,成了“超级小弟”。刘秀言语上的羞辱和现实的落差让他失去了应有的平常心。于是,这年七月,他带领助手走上了谋反之路。这种鸡蛋碰石头的行为自然没有好下场了。谋反未遂,他被格杀勿论。
  随着赤眉军标志性人物的消失,这支部队的彻底消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原赤眉军的“双子星座”杨音和徐宣摇身一变,成了“绝代双农”。他们两个告老回乡,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田原隐居生活,最终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逍遥生活中平安地过完了一生。他们当真是看得清世道,放得下心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啊!
  总而言之,一将功成万骨枯。人生的悲欢离合、血泪苦难,或许在某一刻早已定格成永恒。有错过,有迷失,有遗憾,有欠缺,所有的种种构成了人生之路、岁月之歌。
  
第十一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
  挥泪斩邓奉
  赤眉军吞并了更始政权,而后又成了汉军的俘虏。三个皇帝没饭吃,两个皇帝抢饭吃,一个皇帝等饭吃。在这场“三皇演义”中,上演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喜闹剧。
  然而,三皇合一后的刘秀并没有因此就高枕无忧了,相反,狂风暴雨的考验依然如排山倒海般接踵而来,这似乎正验证了这样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刮起狂风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刘秀手下的大将邓奉。
  邓奉在汉军中可以用名高位重来形容。
  首先来看他的“名高”:邓奉是刘秀二姐夫邓晨的亲侄子,是刘秀原配妻子阴丽华母亲的亲戚,乃新野名门望族之后。他虽然名气不如神童邓禹,但也或多或少沾了名门的光,属于少年英雄式的人物。
  其次来看他的“位重”:邓奉后台足,自身素质过硬。他勇猛顽强,颇有智谋,随邓晨投奔革命事业后,立下了不少战功,刘秀封他做了破虏将军。
  年纪轻轻,兵权在握,前途明亮,人生得意,按理说他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会心满意足于眼前的一切。然而,事实证明,顺风顺水的他却经不起风雨考验。
  性格决定命运。改变邓奉命运的正是他的性格。
  邓奉是什么样的性格呢?八个字:耿直正义,疾恶如仇。他认为耿直正义是做人之根,疾恶如仇是立人之本。他能在仕途上扶摇直上、平步青云,正是他这种超脱凡俗的性格使然。
  然而,人生有起便有落,有盛便有衰,他在随邓禹的西征途中,被赤眉军打得焦头烂额,最后被刘秀派去的冯异取而代之。应征回师后,他的心情自然也是一落千丈,跌入了谷底。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在这时,一件事的发生又激起了邓奉的疾恶如仇之心。
  这件事跟他回了一趟家乡有关。
  功成名就,回归故里,那是光宗耀祖;功不成名不就,回归故里,那是消遣时光,韬光养晦的举措。
  西征的失利自然让邓奉有一种“功不成名不就”之感。他选择回乡,自然是想放松一下心情,调整一下心态。然而,他不会料到,这一趟回乡之旅将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当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老家时,发现这样的场景: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但村已不是那个村,人已不是那个人了。
  村庄断壁残垣,沉寂萧条;民房东倒西歪,满目疮痍;乡亲们尸骨遍地,血流成河。一些幸存者颤颤巍巍,战战兢兢。他们泪眼婆娑,伤心欲绝的表情似乎在诉说那一场刚刚过去的噩梦。
  震撼,前所未有的震撼;惊心,空前绝后的惊心。
  邓奉经过一番查问,得知村子不是经过了天灾才变成这样,而是经历了人祸。
  这个人祸的主谋不是别人,正是吴汉的部队。
  吴汉是刘秀最倚重的大将之一,因为屡立战功,被封为大司马。这个官职在武将里是当仁不让的头一号。这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吴汉敬业。他对工作尽职尽责。史书有这样的记载:“吴汉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
  第二个方面,吴汉勇猛。他在战场上就像一匹脱了疆的野马,生龙活虎,虎虎生威。
  然而,任何人都有缺点。吴汉在战场上的本领有目共睹,他的缺点也同样有目共睹:放纵部下劫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吴汉这样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在那个缺衣少粮,生活及物质条件极为萧条落后的年代,他只能通过放纵部下劫掠这种方式给他们无穷的动力,为自己在战场上拼死效命。
  劫掠这两个字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却很深远。至少在吴汉的部队成了“黑五毒”:一是为了夺物而掠夺百姓;二是为了夺宝而掘冢陈尸;三是为了夺财而断人肢体;四是为了夺人而奸淫妇女;五是为了夺恨而裸人形骸。
  这样的恶行自然是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对此,刘秀也不是不知道,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一切都是为了革命的需要,因此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偶尔对吴汉进行口头警告而已。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尽管吴汉在仕途上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放纵部众劫掠这个恶习却一直没有改过。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八月,吴汉率大军攻克了南阳诸县后,依然让将士们大肆劫掠。
  邓奉的家乡也没能躲过这场风暴。部将们如鬼子进村般抢劫一番后,整座村庄自然是一穷二白三萧条了。
  吴汉大浑球,吴汉王八蛋,吴汉欺人太甚,吴汉猪狗不如,吴汉不得好死。
  邓奉先是动口,在心里把吴汉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个遍后,然后马上动手了。他大手一挥,率领自己的部队去找吴汉讨说法。
  按理说吴汉是给邓奉几分薄面的,然而,邓奉的过激举动却激怒了吴汉。评理还要带这么多人来吗?他一怒之下,自然也没能给邓奉好脸色看了。邓奉不是吃素的,既然谈不拢,那就手下见真章吧。于是,两人当场就干起来了。
  邓奉带的人马毕竟有限,自然不是吴汉的对手,落荒而逃。他越想越气,越气越恨,恨到心里痒痒的时候,便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宛城守将董欣。听说朋友有难,董欣马上来了个两肋插刀。而南阳的父老乡亲听说邓奉的义举后,也纷纷打着保卫家园的旗帜支持邓奉。
  有了董欣的支持,有了乡亲的支持,邓奉信心大增,掉转马头,又来挑战吴汉。这一回轮到吴汉挨打了。
  吴汉败了,丢了宛城,他马上向刘秀进行了汇报,四个字:邓奉谋反。
  刘秀一听,气得直唏嘘、直捶背,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己眼里至忠至诚、在别人眼里至仁至义的邓奉居然会在关键时刻胳膊肘往外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