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朱祁镇

第5章


作为太子,将来的皇位继承人,父皇那些年轻美貌的嫔妃个个都喜欢他,想尽办法讨他的欢心。特别是住在万春宫的焦淑妃,每次见到小祁镇都异常亲热。她知道小孩子嘴馋,每每准备了许多好吃的果子点心,摆满一桌子让他吃个够。因此祁镇到了后宫,最喜欢上万春宫去玩儿。
然而,当祁镇穿过长长的花廊走近万春宫时,发觉这里情况有些异常。他没有听到宫女们的莺声燕语和清脆悦耳的笑声,也没见和蔼可亲的焦淑妃来迎接他。相反,倒有一群面目可憎的内务府太监如临大敌般地守在宫门前,里面隐隐传出凄厉的哀哭和呵责声。
祁镇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他隔着宫门前的绿树花丛远远望去,平日那些婀娜多姿的宫女们跪了一地。他仿佛听到一个女人在声嘶力竭绝望地挣扎与哭泣,那是焦淑妃的声音!
突然,一个老太监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传过来:“时辰已到,请淑妃娘娘不要磨蹭了,赶紧上路吧!”
年方七岁的祁镇还不清楚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待他迟迟疑疑走了进去,猛一抬头只见殿梁上悬下一匹雪白的绫段,焦淑妃苗条的身体正挂在上头晃荡着!她脚下的木凳已被监刑的太监恶狠狠地踢去……
天真无邪的小祁镇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只晓得焦淑妃平日和蔼可亲,对自己特别好,父皇也很宠幸她,这班可恶的阉奴为什么要吊死她?
内务府的太监们见太子撞了进来,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为首的连忙行礼道:“禀太子殿下,皇上龙驭宾天,奴才们奉太后懿旨,请淑妃娘娘随行伴驾,以答天恩。淑妃娘娘已去了,太子殿下请回吧!”
太监们说的这番话,祁镇似懂非懂。在他印象里,父皇并不是杀伐很重的人,也很宠爱焦淑妃,他为什么让心爱的女人为自己殉葬?那班恶奴们说是奉了太后懿旨,可祖母是个慈祥信佛的老人,平日连小猫小狗都爱惜得紧,她老人家怎么会下令逼迫美丽贤淑的焦淑妃上吊致死?
祁镇好像经历了一场可怕的噩梦,昏昏沉沉地离开了万春宫。后宫的各个宫室都有甬道相连,万春宫的后面就是徐顺妃住的长春宫,平时祁镇也喜欢去那里玩耍。徐顺妃个子小巧玲珑,她入宫不久,才十五六岁年纪。她那里有许多从民间带来的玩具,像布老虎、陀螺、空竹之类。每当祁镇去了,徐顺妃就带着他疯玩一阵,借以回味童年的快乐。
祁镇低着头慢慢走近长春宫时,心里顿时一阵忐忑不安。后宫中似乎笼罩着一种恐怖的气氛,完全没有了平时的祥和、欢乐,听不到宫女们的莺声燕语和嬉笑打闹。往常每当祁镇到来,她们远远地迎了过来,围着他“太子爷”、“太子殿下”叫个不停。她们都喜欢年幼的太子,他也爱这些活泼美丽的姑娘。
有一次父皇看见了这个场景,笑着对搂在怀里的徐顺妃道:“爱妃,你看朕的皇儿小小年纪也好色啊!”
徐顺妃撒娇地捻着他的胡须笑道:“皇上,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大胆!”
……
突然,一阵凄厉的哭叫声打断了祁镇的回忆。他猛然意识到,这里也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他紧跑了几步,进到长春宫院内,撩开厚厚的帷幕,他看到的又是那幕阴森恐怖的场景:屋梁上高高悬下的白绫,面目狰狞的内务府太监,尖叫着拼命挣扎的徐顺妃……只是这一次的场景更加令人恐怖:在死亡面前不愿就范的徐顺妃踹翻了脚下的木凳,扯下了屋梁上的白绫。结果她的命运更加凄惨:那几名执刑的恶奴老鹰抓小鸡似的把她按在地上,用白绫活活地将她勒死!……
这样血腥的场景,在祁镇小小的心灵上狠狠地捅了一刀!他调头在后宫长长的甬道里疯跑起来。他从一处宫室跑到另一处宫室:景福宫、仁和宫、仁寿宫、永寿宫……到处都是同样凄惨的景象:高悬在屋梁上的白绫,面目狰狞的催命恶奴,一个个饱含幽怨无辜赴死的美丽嫔妃!
极度的恐惧撞击着祁镇幼小的心灵,他终于瘫坐在宫门甬道的墙边。当四处找寻他的内侍们将他带到灵堂,他愣愣地扑到孙皇后的怀里,“哇”地哭出声来。
“怎么啦?”孙皇后诧异地问,“皇儿,出了什么事?”
“母后,她们……她们都死了!”祁镇仰起满是泪水的小脸。
“谁死了?”
“焦淑妃、徐顺妃……还有诸淑妃、袁丽妃、曹敬妃她们,后宫的小姨娘们,统统都被吊死了!”
这时,在场的人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今天是后宫十位妃嫔为宣德帝殉葬的日子,恰好被太子撞见了。这时吴贤妃把六岁的小皇子祁钰紧紧搂在怀里,要不是有了他,自己一定也在殉葬嫔妃之列了!孙皇后十岁入宫,亲眼目睹了永乐帝、仁宗驾崩后数十名宫妃殉葬的惨剧。为了逃避这样的厄运,她才不惜费尽心机夺宫人之子为己子,谋得正宫之位以求自保。想起这些,她也不寒而栗!唯有紧紧地搂住太子祁镇,用袍袖拭去他脸上的泪水,轻言缓语地抚慰他那小小的受伤的心灵。
《明史》后妃传载:正统元年八月,追赠皇庶母惠妃何氏为贵妃,谥端静;赵氏为贤妃,谥纯静;吴氏为惠妃,谥贞顺;焦氏为淑妃,谥庄静;曹氏为敬妃,谥庄顺;徐氏为顺妃,谥贞惠;袁氏为丽妃,谥恭定;诸氏为淑妃,谥贞静;李氏为充妃,谥恭顺;何氏为成妃,谥肃僖。册文曰:“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
这已是祁镇即位后第二年的事。那时这位九岁的皇帝刚刚御经筵进学,什么事也不懂,一切政务和重大决定皆出于内阁辅政大臣和太皇太后。这道旌表的圣旨也许是个唯一的例外,出于小皇帝内心的意愿,用以寄托他对后宫那些屈死的姨娘们的深切哀思……
二 皇位继承权的博弈
紫禁城的东北隅,有一处特别清幽的宫室,这便是供宣宗皇帝之母张太后居住的清宁宫。这里古木参天,浓阴蔽日。庭院中绝少奇花艳卉和珍禽异兽,有的只是几盆静静的幽兰、数丛青翠的修竹。空气中透着精致淡雅的气息,沁人心脾。张太后潜心向佛,在宫中设立了佛堂,每天在佛像前诵念经文,祈求国泰民安。宫中上至太监女官,下至宫女仆役,谁也不敢高声喧嚣,破坏这里的宁静与安详。除了每天来向太后请安的后妃和太子,也绝少外臣踏进这块清静的圣地。
这几天情况却迥然不同了。宣德皇帝驾崩,遗诏令军国大事禀报皇太后而后行。虽然张太后信任“三杨”、张辅等辅政大臣的治国才能,一切朝廷要务放心让他们去办;然而辅政诸臣在此特殊时刻必然更加小心谨慎,凡遇军国大事随时向太后请命。加之国丧期间,礼部官员更需就丧礼仪注、封谥等事宜随时向太后请示。张太后又不是如皇上一样每天上朝,于是一些大臣和官员们不得不频频往来清宁宫,打扰这里的幽静了。
清宁宫本是历朝供奉太后的居所。打从十年前仁宗皇帝驾崩,宣德皇帝即位,张太后即移居于此,那时她还只有四十七岁。她自十七岁选进燕王府,洪武二十八年被册封为燕世子妃,她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朝的无数惊涛骇浪,伴随丈夫朱高炽度过了一个个难关。自从燕王朱棣从侄子手中夺得帝位,朱高炽始终处在争夺储位的漩涡中。他当了二十年窝囊太子,始终得不到父皇的信任。好不容易熬出头继承了皇位,正要大展宏图推行新政,竟身罹暴疾而亡,在位不到一年。经历了丧夫之痛,张皇后晋升为皇太后。年轻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对母后极为尊重,许多军国大事都事先禀告母后,征求她的意见。张太后历经数朝政治风暴的锻炼,往往能给瞻基有力的支持和很好的建议。瞻基对母后极为孝顺,凡天下进奉的奇珍异果,必先送呈太后品尝。太后寿辰,群臣朝贺毕,瞻基亲自陪奉太后游西苑,登万岁山时他亲手扶着母后的舆轿登山。后来张太后去拜谒长陵、献陵,身为皇帝的瞻基一身戎装骑马亲率仪仗队护卫太后的辇车前行,在过清河桥时又下马小心地扶挽辇车徐徐通过。京郊的百姓见此情景,纷纷拜伏道旁,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千岁!”张太后感动地对瞻基道:“百姓如此爱戴皇帝,无非是因为皇帝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你应慎始慎终,不要辜负了百姓的期望。”瞻基自然唯唯恭聆母后教诲,谨遵不懈。
宣德皇帝在位的十年是张太后安享尊荣过得最舒心的十年。怎奈命运之神总是捉弄这位至尊至贵的太后。她的丈夫仁宗登基不到一年暴病驾崩,至淳至孝的儿子竟也在三十七岁的华年撇下她撒手西去!悲痛之下,她尽拘太医院的御医严鞫,终于弄明白了父子两代皇帝暴病的缘由,均是沉溺后宫女色带来的恶果。嫉恨交加的张太后饶不了后宫那班狐媚女人。她掷下懿旨:宣宗宠爱的后宫十位妃子及皇帝临幸过的宫女一律殉葬!这既是遵循太祖以来历朝祖制,也发泄了她丧夫失子的心头之恨。
宣德皇帝驾崩,张太后在清宁宫安享尊荣的平静生活完全被打破了。年近六旬的老太后一方面内心承受着丧子之痛,极度怀念瞻基在世时母慈子孝其乐融融的美好光景,同时还要为今后的国家大事忧心忡忡。她脑子里不时萦绕着瞻基临终前托孤的那些话语:“儿此去不足为憾,唯念太子年幼,不能执掌国柄,因此郁结于心……所有军国大事,需禀报太后而后行。孩儿不孝,只得劳累您老人家了!”记得当时她安慰弥留之际的儿子道:“皇上尽管放心,太子虽然年幼,但他天资聪慧,进学之后,日后必成大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