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朱祁镇

第31章


数十万大军又饥又渴,人困马乏,没有水就不能举炊,只能啃那些发霉变质的干粮。后来就把瘦弱的牲口杀了,接又腥又脏的马血喝。清晨冒险派兵丁从堡下小河里抢来的一点水,只能供英宗皇帝和太监王振饮用。连他们都无法吃到热饭热菜,只能以烤驴肉充饥。
勉强艰难地熬过一天,到了晚上,瓦剌骑兵开始从土木堡北面的麻峪口发动进攻。守卫在那里的都指挥郭懋率领手下的千余名士兵奋力抵抗。大营也派遣几员战将带领数千兵丁前往支援,总算没有让瓦剌人攻进来。可是,也先也调兵遣将,后续的瓦剌军不断赶来,围困土木堡的敌军越聚越多,形势愈发严峻了。
第二天便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英宗也不禁想起远在京城的母后和钱皇后及嫔妃们。咫尺天涯,也许他们也在挂念率军远征的亲人吧?可是他们怎能想象我们在这个倒霉的地方被敌人围困的窘境呢?
朝臣们尽皆相对无言。他们私下里都在埋怨王振为了私利不肯进怀来城躲避兵锋,以致陷乘舆于绝境。然而没有人敢在英宗驾前弹劾他,唯有暗自嗟叹和痴心期盼有某种转机发生。
邝埜曾在夜间与英国公张辅等商议,派遣一名参将带着英宗皇帝的手诏潜出土木堡,前往怀来城告急,希望引来援军救驾。也不知道那名参将能否突破瓦剌人的封锁线,安全到达怀来?援军又在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呢?饥渴交困的文武官员们只能在心中暗暗地祈求出现奇迹。
大概瓦剌人见土木堡守卫很严,强攻也不是他们所长,便故伎重施,假意装着后退,希望明军出战,一旦到了平地,便能发挥骑兵纵横驰骋的优势。他们甚至还派出使者来明军大营议和。
邝埜、王佐等与群臣私下议论,瓦剌集中全部兵力围困土木堡,眼看即能取胜,为什么倒还遣使来议和呢?认为其中一定有诈。可是英宗和王振身陷绝境,虽然极不情愿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召见瓦剌的使者,却认为这是一条难得的生路。立即命内阁大学士曹鼐起草议和的诏书,并派出两名通事随瓦剌使者前往也先的军营颁诏。
也先老奸巨猾地假装与朝廷的使者就议和条款讨价还价,索要巨额赏赐,等等。这边王振得报,以为和议必将达成。便迫不及待地下令明军拔营。干渴了两天两夜的士兵们听到移营的命令,便争先恐后地跃出拒守的堑壕,直奔堡下的小河边喝水。很多人连兵器都没有带,赤裸着上身往河边奔跑,军容秩序顿时大乱。
驻守小河上游的瓦剌军见有机可乘,立刻四面铁骑合围,向只顾取水阵势大乱的明军冲杀过来。他们蹂阵而入,挥舞弯刀大砍大杀。那些袒露身体只顾扑向河中喝水的明军士兵死伤枕藉,河水都被鲜血染得赤红。
瓦剌人狡诈地大喊:“解甲弃刀者不杀!”于是许多明军士兵脱卸身上的盔甲,高举双手站在水中。这恰恰中了瓦剌人的诡计,凶残的瓦剌骑兵跃马冲击,一刀一个,尽皆将他们斩杀于河中。
岸上的明军见瓦剌军来势凶猛,心生胆怯。因为前面的士兵被阻,后面的士兵又从土木堡蜂拥而下。互相挤踏,更展不开抵抗瓦剌军的阵势,于是瓦剌骑兵乘势攻入土木堡,直扑明军大营。
英宗和王振还在引颈遥望议和的使臣归来,忽然瓦剌骑兵从四面杀到。他们在马上弯弓搭箭,频频放射。一时间,箭矢如骤雨般密集。护卫英宗的御营禁军士兵有的浑身中箭,像刺猬一样痛苦倒地,那景象实在骇人。
英国公张辅等武将连忙上马拿起兵器护驾。可是“嗖嗖”两支箭正中张辅的咽喉和面门。可叹七十五岁戎马一生的老将军,立刻从马上栽下来,痛苦地死去。
瓦剌兵越聚越多,他们从马上看到这里全是没有武装的明朝官员。也先曾下令不要抓俘虏,凶残成性的瓦剌人于是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官员滥施杀戮,冲上来一刀一个,将他们一一砍翻在地。邝埜、王佐等十几位大臣立刻血洒疆场,为国捐躯!
王振在私人卫队的保护下,早已离开大营从后面溜走。可是也遇到冲入堡中的瓦剌骑兵一阵冲杀,卫队死伤殆尽。王振生性狡诈,趁着瓦剌兵与侍卫们厮杀时偷偷溜走,仓皇逃奔,独自一人逃出虎口。他恰好遇到殿前护卫将军,身材高大的樊忠。一见有了救星,王振便高声呼喊:“快来护驾!”
樊忠一见是太监王振,身边又没见英宗皇帝,便问:“皇上哪里去了?”
王振颐指气使惯了,便道:“你不用管皇上,快保护咱家离开这个鬼地方!”
樊忠虽然只是一个御前护卫,但平时对王振残害忠良、篡权误国之事见得很多,土木堡被围完全是他造成的。于是,心中怒火中烧,见他仍然如此颐指气使,不禁大怒道:“皇上遭此危难,都是你一人主使;这么多将士伤亡,生灵涂炭,全是因你闯祸!我今天为天下杀了你这个贼子!”说罢,用手中长锤直击王振的面门。王振这个窃国大盗顿时脑浆迸裂而死。
樊忠杀了王振,转身冲向蜂拥而上的瓦剌人,挥舞手中长锤,连杀数人,最后力战身亡。
四 皇帝做了瓦剌的俘虏
瓦剌兵冲入土木堡,英宗身边的文武官员死伤殆尽。他在御营卫队的保护下且战且退,逃出重围。但是瓦剌人包围厮杀,英宗身边的卫队人数越来越少。英宗见不得脱身,身为帝王难道也要在这种血肉横飞的混战中死去?帝王要有帝王的尊严,于是他索性挑了一处干净的地方,像老僧入定一样地盘腿而坐。身旁只有个叫喜宁的太监侍从。
这时有一个瓦剌兵凶神恶煞般走过来。他见英宗的盔甲格外鲜明亮丽,便哇啦哇啦地连喊带比划,要英宗把衣服脱下来。英宗不理睬他,他便举起马刀要杀英宗。
恰在这时,一个瓦剌的小头目过来了。他见英宗神态自若,旁边还有一个穿红袍的太监服侍,连忙制止那个瓦剌兵行凶。他道:“这个人举止异常,看来不是凡人。”
于是,他把英宗和喜宁押送到也先之弟赛堪王帐中,赛堪王找了个通汉语的胡人来审问英宗。英宗见上面坐着的胡人首领,反问他道:“你是谁?是太师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是赛堪王?”
赛堪王听他这么问,大为诧异,便命部下妥为看守,自己骑马疾驰到也先帐中禀报道:“我的部下抓获一个人,他身穿黄金铠甲,神态非常奇怪,莫非是大明天子?”
也先正为清理战场时没找到大明皇帝发愁。便让人把前来议和的两名通事带去辨认。那两名通事在赛堪王帐外看了看,默默地点头。
也先这才知道大明皇帝果真被俘虏,成了他的阶下囚。他喜出望外,便召集诸首领商议怎样处置这个特殊的战俘。
也先宣布道:“我常祷告上天,求我大元一统天下。今大明皇帝果然落在我的手里,你们说该怎么处置他?”
有个叫乃公的头目抽出刀来嚷道:“大元之仇,今日得报,不如杀了他!”
也先之弟伯颜帖木儿闻言大怒,站起身抽了乃公一个耳光,叱道:“去,哪里用得着你在此胡说八道!那颜(即汉语‘大人’,指也先)只求留万世美名。大明天子云端里坐,在这样激烈的大战中,他竟然箭矢不沾,毫发无损,难道不是天意保佑他?况且我等受他赏赐的九龙蟒袍犹在,岂能害他性命?当通报中原,遣使送其还朝。一旦他复坐宝座之上,那颜岂不留万世之美名?”
伯颜帖木儿在瓦剌首领中很有威望,他的这番话获得一致肯定,顿时一片“者!者!”之声。“者”在蒙古语中即“是”或“对”的意思。
于是,也先命将英宗皇帝安置在伯颜帖木儿营中,让伯颜帖木儿好生看管。还派了被俘的锦衣卫校尉袁彬去服侍他。为了便于与英宗沟通,也先还派了一个通汉语的蒙古人哈铭与英宗住在一个帐篷里。哈铭自幼跟随任通事的父亲,常与汉人打交道,颇通汉朝风俗。他非常同情英宗的遭遇,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英宗就与袁彬、哈铭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极为独特的囚徒生活。
从此,二十三岁的英宗皇帝远离了极尽奢华的皇家宫院和妃嫔成群、锦衣玉食的生活。住的是毡房帐篷,吃的是膻腥的牛羊奶酪。成为中国历史上继宋朝的徽宗、钦宗二帝之后,唯一成为异族俘虏的皇帝。
对于这段历史,史学家为尊者讳,称作“英宗北狩”,意思是英宗皇帝闲得无聊,到漠北打猎游玩去了。不过这场狩猎的代价太大,明军数十万将士血洒疆场,前来行猎的猎人反而成了瓦剌人的猎物。
土木堡之役,罹难的文武官员有: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平多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吏部左侍郎兼内阁大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王永和,右都御史邓棨,内阁学士张益,左通政使龚全安,太常寺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太仆寺少卿刘容,尚宝少卿凌寿,给事中包良佐、姚铠、鲍辉,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丙,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佑、尹竑、童有德、孙庆、林祥风,郎中齐旺、冯学明,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主事俞鉴、张瑭、郑瑄,大理寺丞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等五十余人。从征三十余万京军精锐伤亡过半。骡马二十余万匹,并大量衣甲器械辎重尽为瓦剌掠得。
一个月后,宣府总兵官杨洪和都指挥杨俊报告:打扫土木堡战场,捡回瓦剌人未能带走的军器有:头盔九千余顶、甲胄五千二百副、神枪一万一千余把、神铳六百余个、大炮八百座、火药十八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