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朱祁镇

第32章


可见此役明军一败涂地,丢盔卸甲,损失之惨重无以复加。
第十三章 京师的大震荡
一 一封御笔信
八月十六日,惊魂未定的囚徒明英宗得到伯颜帖木儿的暗示,可以写信给皇太后孙氏,让大明朝廷用重金来给他赎身。英宗将信将疑,但此时身陷险境,只能心存侥幸,死马当作活马医。于是便命粗通文墨的袁彬依照他的口述,给远在京师的母后写了一封信——
儿臣祁镇上书皇太后驾前,并御弟郕王祁钰殷鉴:土木之役,朕不幸蒙尘,羁留胡营。一切尚安,望速赍金帛赐彼,以赎朕身为盼。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六日字。
英宗仔细看过袁彬代他写的书信。此时他身边没有印玺,便提笔郑重地签上“朱祁镇”三个字。他的手捉笔时有些发颤,字写得歪歪斜斜,但料想母后一定能够辨认他的笔迹。
土木堡事变之前,明廷曾派千户梁贵出使瓦剌。此时梁贵尚滞留瓦剌军营,也先让他来见英宗。英宗将信件交付梁贵,郑重地嘱道:“你一定要将此信送交怀来守将,嘱其飞马急送京师。朕回朝之日,当擢升你为都指挥。”
梁贵叩谢了英宗皇帝,随即由瓦剌骑兵护送,疾驰前往怀来城下投书。
梁贵到达怀来时将近薄暮时分。怀来城垣高耸,四门紧闭,城上守备森严。梁贵踩在马镫上高声喊道:“我是守备营千户梁贵,奉皇帝陛下之命前来投书,快快开门放我进城!”
城上守军见梁贵手中扬着信封一样的东西,情知是真,便从城头放下一根绳索,吊着一个箩筐,大声喊叫着要梁贵坐在箩筐里,把他吊进城去。
箩筐慢慢悠悠地吊上了城头。守城的军士旋即引梁贵去见都指挥,都指挥认真验看了英宗的信件,不敢怠慢,立即派遣一队精骑护送梁贵连夜驰赴京师。
蹄声得得地在山间回响,梁贵他们打着火把连夜赶路,于当夜三更时分到达西长安门外。守城军官听说是皇上的信使,连忙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入,并立即带梁贵去见兵部左侍郎于谦于大人。
于谦看了英宗手书致皇太后的信件,果如他所料皇上已经为瓦剌人所获。他一面叹息着一面飞速写下一道文书,附上英宗的信,派人连夜进宫,紧急递送给司礼监提督太监金英。
老太监金英见到英宗皇帝的手书信件,知皇上已陷敌手,不禁老泪纵横,哽咽不能自已。他颤颤巍巍地拿着那封信,一面哭着直奔清宁宫去见皇太后。
当时已近四更,皇宫中一片寂静。值夜的宫女们见老太监跌跌撞撞地进宫奏事,不敢怠慢,连忙唤醒熟睡中的皇太后孙氏。
孙太后来不及梳洗,急忙召见金英。金英一见太后,立刻匍匐在地号啕痛哭,泣不成声。
孙太后一惊,命宫女将金英手中的信件拿过来一看,原来是英宗皇帝已为瓦剌人所获,羁留胡营,危在旦夕。她不由得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哭过一阵,金英匍匐奏道:“乘舆播迁,国之危难。老奴斗胆请太后速定救赎之计。”
孙太后拭泪道:“瓦剌人素性贪婪,现皇帝在他们手中,我看若无重金赏赐,恐于皇儿不利。天明时命你负责打开内承运库,选取蒙古人喜欢的金银珠宝赏赐给他们,务将皇帝赎回。”
金英叩首道:“老奴遵旨。”
皇上蒙尘被瓦剌人俘虏的消息在宫中不胫而走。黎明时,深宫中隐隐传来哭声。钱皇后所居的坤宁宫,哭声尤其凄惨。中宫娘娘钱皇后一面哭泣,一面命宫女打开所有箱柜,搜索宫中所有值钱的金银珠宝。连同她大婚时御赐的大圭和玉如意等稀世珍宝,以及娘家陪嫁的首饰,悉数打包交付太监金英。连同内承运库中取出的大批金银珠宝,一共装满了八匹马的载重背驮。由太常寺的提督四夷馆及行人司各派两名官员,在兵部精骑的护送下,仍由梁贵带领出居庸关,前往瓦剌太师也先的军营。
对于大明皇太后和中宫钱皇后倾其所有的慷慨“赏赐”,瓦剌太师也先自然是欣然领受,但他丝毫没有释放英宗皇帝的打算。奇货可居,这还只是也先敲诈勒索的开始哩。
孙太后和钱皇后一个为了儿子,一个为了丈夫,可谓病急乱投医。八匹马驮的金银珠宝没有换来也先的一声谢谢。她们若是事先与大臣们商量之后再行事,至少也要通过外交程序,换来也先释放英宗皇帝的承诺,再赏赐他也不迟。至于狡诈的也先是不是真会释放英宗皇帝,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二 “倡议南迁者当斩!”
孙太后和钱皇后尽发宫中珠宝赏赐瓦剌赎取英宗是秘密进行的,乘舆沦陷的消息被严密地封锁。但是,就在这一天北京街头陆陆续续出现许多劫后余生的士兵。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满脸血污,有的甚至断手断足,惨不忍睹。土木堡诡败的消息在京城迅速传开。人言汹汹,私相告语,尽皆愁颜惊恐,叹息不已。慢慢地,英宗皇帝被瓦剌人俘虏的消息也扩散开来,再也封锁不住了。
八月十八日凌晨,土木堡事变后的第二天,百官齐集阙下。皇太后孙氏向群臣宣布了土木堡兵败、英宗北狩的消息。她正式任命郕王祁钰监国,于午门外南阙设座召集群臣商议战守之策。
一时间,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呆了的文武官员们手足无措,在宫阙下相聚抱头痛哭。他们对于时局竟一筹莫展,无人敢于出声说话。
眼看瓦剌人将大举入侵。大敌当前,当时京军的精锐全都在土木堡折戟沉沙,京师所剩疲卒羸马不足十万,且大都甲胄不全,训练无方,不堪征战。哪能抵御瓦剌也先的虎狼之师?
尴尬地沉默了许久之后,忽见一身材矮小的官员出班奏道:“臣夜观天象,根据天数稽考,发现天命已去,只有迁往南方才能免除灾难。”
说话的人是翰林院侍讲徐珵,江苏吴县人。他短小精悍,为人多智数,尤擅天文地理、阴阳方术之学。英宗决计亲征瓦剌,临行前,徐珵观察天象,私语亲近者说:“此次出征必败,皇上恐不能归来了!”他的话果然得到验证,因此自认为预测神准,敢于在朝会上公然提出南迁的意见。
此言一出,朝臣们面面相觑。虽然没有人马上积极附和,但许多人心里已开始动摇。
此时,礼部尚书、四朝老臣胡濙出面反对说:“不可,若迁都南方,太宗、仁宗与先帝的陵寝谁来看守?”
这似乎也不是很充足的理由。现任的皇帝都让人家抓走了,谁还顾得上死去多年的老皇上?
一时群臣人心惶惶,只知聚哭在一起,没了主意。主持朝议的郕王由于年轻,也拿不定主意,辨别不了南迁是好是坏。正在这时,殿堂上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倡议南迁者当斩!京师为天下的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难道看不到宋朝南渡的事吗?臣请速召各省勤王之兵,坚决守卫京师!”
大家举目望去,说话的人是兵部左侍郎、代邝埜主持兵部事务的于谦。他这番义正词严、慷慨激昂的话给了众臣极大的鼓舞,士气为之一振。
接着,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大学士陈循等重臣都表示支持于谦的意见。主战派立刻占据上风,少数见解与徐珵相同的官员再也不吭声了。
太监金英、兴安也站在主战派一边。他们对孙太后说:“若离开,将由谁守护陵寝?”
于是他俩倚老卖老,呵斥着将主张南迁的徐珵轰出大殿,徐珵只得灰溜溜地离开。
三 调兵与运粮
明朝建国,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后改为南京。靖难之后,明成祖朱棣不满意南京偏居东南一隅,定天子守边战略,于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仁宗朱高炽始终钟情南方温暖的气候和宜人的江南风景,几次准备迁都,并且一直把北京称作“行在”。宣宗继位之后才把北京是都城的名分确定下来。南京虽设了一套行政班子,但只是作为管理和转运江南粮赋的机构罢了。
在瓦剌也先雄心勃勃想要恢复大元帝国的背景下,若大明朝廷因为惧怕其势力而南迁,必然更加助长瓦剌的凶焰,那样不仅大同、宣府等边关重镇将要失守,连北京、河北也势将不保。瓦剌侵占了北方的大片土地,钱粮赋税尽归其所有,势力大增,必将挥戈南下。像当年忽必烈一样,蒙古铁骑蹂躏中华大地。
如果大明朝廷放弃抵抗南逃,已经陷入敌手的英宗皇帝势必再无回归的希望。宋朝徽、钦二帝受困瘐死五国城的悲剧又将重演。对于这些严重后果大多数朝臣们是看得很清楚的,因此他们站出来坚定地支持于谦抗击瓦剌、保卫北京的主张。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他七岁时,有僧人观其相貌,啧啧称奇道:“此子,他日救时宰相也。”少年时代的于谦就有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他极为仰慕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家中悬挂着文天祥的画像,熟读文天祥的诗文,极端崇敬文天祥“殉国忘生,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操,并以之为自己毕生的座右铭。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忽必烈率领的蒙古军攻陷鄂州,京师震动,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并建议御敌之策,惜未被朝廷采纳。这一次于谦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就是文天祥“舍身纾难”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他。他早已立志像文天祥那样,为挽救国家沦亡将生死置之度外。
此时,于谦的前任、兵部尚书邝埜在土木堡为国捐躯几乎已成定论。于谦回想起出征前夕,邝埜那番剖心沥胆的嘱托。如今战友已逝,他那“但愿你我还有相见之日”的遗言已成奢望。于谦也唯有兑现“以身许国,力保京都安全,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的诺言,来安慰战友的在天之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