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朱祁镇

第62章


于是便推荐为他出谋划策的老相识许彬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参与机务。杨善本想在内阁插一手,但他已封伯爵,四个儿子一并得官,受徐有贞排挤未能入阁。他想在内阁中掺沙子,便推荐大理寺卿薛瑄进入内阁。随后,英宗亲自挑选了吏部侍郎李贤入阁。
李贤当时官声较好,石亨和徐有贞都想拉拢他。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如何左右逢源,而又坚持自己的原则,对李贤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第二十九章 西宫的悲剧
一 景帝之死
紫禁城西北角上,在高耸的宫墙内,有一片低矮的宫室群。这里杂草丛生,蛛网密布,蛇鼠出没。因为没有人打理,庭院里的树木横七竖八地疯长,连屋顶上都长出了一蓬蓬的荒草。
这里便是西宫,俗称西内。偶有被废黜的妃嫔打入冷宫,就是幽禁于此。英宗复辟以后,也将患病的景帝安置在这里,派了几名内侍服侍。皇太后二月初一颁布诏令,废除景帝的名号,仍称为郕王。不过此时对于重病中的朱祁钰来说,皇帝也好,亲王也罢,都已是过眼烟云了。被复辟的兄长无情地从皇帝宝座上拉下来,丧失了一切尊荣富贵。现在他能做的,就是成天卧在病榻上,挨过最后为数不多的日子。
他并不知道“夺门之变”发生后这些天皇宫内外翻天覆地的变故:他亲信的大臣被杀;常侍左右的太监都被处以极刑;他再也见不到后宫的妃嫔,特别是他最为宠幸的唐贵妃。英宗偶尔命御医来西宫探视一次,他们例行公事地给躺在床上的祁钰把把脉,然后摇摇头走了。
那几个凶巴巴的内侍每天给郕王祁钰喂一些稀粥,让他苟延生命。居然有几天,祁钰的精神好了些,能从床上坐起来,粥也吃得多些了。英宗在文华殿欣喜地将这一消息告诉文武大臣们说:“弟弟好了,能吃粥了。过去的很多事与弟弟无关,都是小人坏事。”
大臣们听了都默然无语。
不过俗话说:天无二日。改朝换代了,景泰八年变成了天顺元年,可是殿上坐着一位皇帝,西内又躺着一位皇帝,总归是相当尴尬的事。郕王祁钰虽然病入膏肓,但他毕竟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不像老年人那样经不住煎熬,一口气倒换不过来就撒手归西了。他生命的游丝悠然不绝,从正月十七日英宗复辟到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仍然没有戛然中断的迹象。
这天晚上,郕王祁钰在病榻上猛咳过一阵之后,差点晕了过去。内侍服侍他喝了些水,他感觉堵着的胸口轻松了些,于是照例仰躺着痴痴地望着空荡荡的房顶出神。
过了一会儿,他感觉有人轻手轻脚像幽灵一般来到病榻前。他睁开眼睛一看,是宫中原来的内宫监少监蒋安。他并不是派在西宫服侍的内侍,祁钰便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
蒋安附在祁钰耳边悄悄地说:“臣奉命来送殿下上路。”
说着蒋安从袖筒里抽出一条丝帛,勒在祁钰的颈项间。祁钰病体虚弱,全然无力挣扎。蒋安两手稍稍用力,祁钰的两条腿抽搐动弹了两下,立刻脑袋一歪,双睛鼓凸,一命呜呼了!
蒋安将祁钰身上的衣服整理好,将尸体摆在病榻中央,用一床被褥盖好。然后若无其事地踏着庭院间飘零的树叶,走出了西宫。
随后,大内发出讣闻:郕王朱祁钰薨逝,终年三十岁。英宗赐谥为郕戾王,戾是乖张、暴虐之意。弟弟死后还要给他一个恶谥,可见英宗还是对南宫的七年囚禁生涯怀恨在心。他在大臣们面前假惺惺地关心御弟的健康,完全是忸怩作态的假慈悲。
在此之前,英宗已经颁布皇太后诏令,废黜郕王生母吴太后的尊号,仍称为宣庙贤妃;废后汪氏仍为郕王妃;已故皇后杭氏尊号被削,怀献太子亦改称世子。景帝死后,以亲王礼葬于金山。他在皇陵区营建的寿陵被毁,后来改名庆陵,埋葬了即位仅一个月的光宗朱常洛。
郕王祁钰死后,英宗下令郕王所有妃嫔殉葬,其中自然包括祁钰最为宠幸的唐贵妃,被赐一根红绫香消玉殒。景帝的皇后杭氏已薨,废后汪氏也应在殉葬之列。但她一贯维护被废的太子见深,与英宗的钱皇后和周贵妃关系甚好,她们均为她说情。
英宗征求阁臣李贤的意见,李贤说:“汪妃虽立为后,随遭废黜幽禁,幸与二女度日,若令随去,情所不堪。况幼女无依,尤可怜悯。”
英宗听后恻然,道:“卿言是,朕以为弟妇年轻,不宜居内宫,没有想到这一点。”
后来英宗的母亲孙太后也出面干预,英宗遂赦免汪妃不令从死。他与李贤商量说:“弟妇年少不宜存内,欲移居郕王府何如?”
李贤说:“如此诚便。但衣食用度不可缺减。”
英宗说:“朕更欲加厚,岂可减省?”
于是汪妃被准许携宫中所有迁入郕王府。英宗又令原侍宫人仍全部随侍汪妃,并加派老成中官数人以备使命。
汪妃与皇太子的生母周贵妃关系甚好,经常入宫叙家人礼,并朝见皇太后。
汪妃是个颇有性格的女人。有一天,英宗问太监刘桓:“记得曾有一系在腰间的玉玲珑,现在何处?”刘桓说当时留在宫中,当在汪妃处。英宗命人去郕王府索取,汪妃将玉玲珑投入井中,对内侍说:“没有。”事后她愤愤地说:“我丈夫当了七年天子,难道这区区几片玉都不能消受?”
此话传到英宗耳里,又有人进谗说汪妃出宫所携宫中之物价值何止巨万。英宗竟忘了当年厚待汪妃的许诺,派遣锦衣卫去郕府搜检,竟得银二十万两。
汪妃被锦衣卫搜刮得精光,一度连生活都很艰难。幸亏太子朱见深顾念旧情,经常关照她。钱皇后、周贵妃也经常邀请她入宫叙家人礼。汪妃的寿命比谁都长,一直活到正德元年八十岁才寿终正寝,与景帝合葬金山,追谥为贞惠景皇后。
二 襄王来朝
襄王朱瞻墡是宣宗的弟弟,在藩王中最为年长,且素有贤名。宣宗驾崩时,太子祁镇只有九岁,皇太后张氏就有意召襄王进京继承大统。后经祁镇之母孙皇后苦苦哀求,宣帝遗命的辅政大臣杨士奇等力挺,祁镇才得以继登大位。此番景帝病重之际,又有传言孙太后欲召襄王世子入京。
英宗复辟之后,石亨、徐有贞等以意欲迎立藩王罪杀于谦、王文。英宗虽然明知于谦是被诬陷致罪,但对朝廷中的传言仍然将信将疑,因此仍颇怀疑叔父襄王觊觎皇位。
可是他在命人检查景泰朝的旧档案时,找出了襄王上的两封奏疏。一封是土木堡之变后得知英宗被俘,上奏孙太后的。襄王请孙太后速立朱见深为皇太子,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并招募勇士从速遣锐旅至迤北营救英宗。另一封是闻英宗从漠北归来后上奏景帝祁钰的。襄王以皇叔的身份,要求景帝对居住在南宫的太上皇朝夕省问,并经常率群臣朝谒拜望,勿忘恭顺。
英宗读了这两份奏疏,顿时感动得涕泪交加,方知叔父襄王不但没有窥视皇位的野心,还一直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得罪景帝。
长期盘踞在英宗心中的疑云顿时消散,他觉得自己错怪了叔父,应该真诚地向他赔罪。
天顺元年四月,英宗派遣恭顺侯吴瑾去襄阳迎接叔父襄王朱瞻墡入朝。其时襄王年近六十,须发皆白。英宗亲自到左顺门迎接,赐宴承恩殿。令文武百官朝拜襄王,恩宠无以复加。
英宗又连下诏书,赐给襄王乐户二十户,并破例设立襄阳护卫指挥使司,调两个卫的兵力保卫襄王府的安全。又命湖广布政司为襄王营建陵寝。还准许襄王每年秋冬可与诸子出城游猎三五次。这是英宗对襄王极度信任的表现,因为太祖太宗就有规定,藩王之间不许私自会面,严禁藩王出城打猎,生怕藩王借游猎之名练兵起事。因为有以前的猜疑和谣传,英宗有意借此表达对叔父推心置腹的信任。
有一天,叔侄俩在便殿饮宴,襄王说他路过汴梁时,当地父老拦道请愿说:“按察使王既贤明清廉,被诬逮入诏狱。”英宗极端信任襄王,立即下令释放王既,并任命他为大理寺卿。
襄王离京时,英宗亲自送到午门外,洒泪告别。襄王欲言不言,迟疑不决地再次拜谢。
英宗问:“叔父想说什么?”
襄王叩头说:“万方臣民如饥似渴地盼望国家得到治理,希望陛下能省刑罚,薄徭赋,造福于民。”
英宗拱手谢道:“叔父良言,侄儿谨受教诲!”他目送襄王的舆轿出了端门,才依依不舍地回宫。
三 义释“建庶人”
英宗在南宫经历了七年的囚禁生活,深知失去自由的痛苦。在凤阳,他有一个囚禁了五十六年的囚徒,那就是明朝第二任君主建文帝的幼子朱文圭。
永乐帝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占南京。建文帝逊国出走,不知所终。那时朱文圭年方两岁,被幽禁于中都(凤阳),号为“建庶人”。从那时起,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建文帝的子孙和他们的亲属,一直都被囚禁在凤阳。
英宗朱祁镇虽然属于永乐帝朱棣一支,但他对建文帝的遭遇颇为同情,尤其认为“建庶人”年仅两岁就沦为罪人,囚禁数十年之久殊属不人道。
有一天,他与大学士李贤谈及此事,说:“建庶人无辜淹禁几十年,于亲亲之义,朕心实有不忍。”
李贤趁机进谏道:“陛下此念,天地鬼神有鉴,必能告慰太祖在天之灵,尧舜之心不过如此!”
英宗于是决定将囚禁了几十年的“建庶人”和他的亲属尽皆释放,让他们重获自由,融入百姓。左右近侍有人认为不可,放他们出来或会危害社稷。英宗说:“有天命的人,任他们去干什么都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