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朱祁镇

第63章


英宗将此事禀告孙太后,太后亦表示赞许。英宗派遣太监事先赴凤阳盖建房屋,供朱文圭等人居住。完工后,英宗召见李贤说:“诸事皆备,即可送去居住。卿为朕拟敕,令军卫有司供给柴米及一切器物用具。听其婚娶,自由出入。”
李贤于是草拟敕令,英宗派大太监牛玉前去办理这件事。这次被释放的一共有十八个人,其中有“建庶人”朱文圭,“吴庶人”朱允熥的八十多岁的庶母杨氏姐妹五六人。当地有司按月供给他们食米二十五石、柴三百斤、木炭三十斤。令其婚配自由,可与当地百姓通婚,亲戚之间允许互相往来。若需衣服、饮食之类,可出街市交易买卖。由于释放的人年纪都很大了,拨给仆役二十人、婢女十数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直到他们去世。
李贤认为释放“建庶人”是弘扬圣德的一件大事,请朝廷宣谕文武百官,布告海内周知。于是翰林学士们争相撰写文章,称颂这是一件真正的帝王美事。英宗也很高兴自己复位不久,就一举解决了这个悬了数十年牵动人心的大事。
“建庶人”朱文圭这时已经五十六岁。他从两岁起就被禁锢于高墙之内,与世隔绝,至此获得自由,第一次走到广阔的田野中,呼吸清新的空气,心胸畅快异常。
可是当有二三牧童牵着健壮的水牛走过,他竟不认识,问那是什么怪物?有路人告诉他那是耕田的牛。他也不知耕田是干什么,令路人唏嘘不已。
第三十章 又闻边警声
一 孛来的入侵
自从瓦剌内讧,知院阿剌袭击杀死也先,瓦剌诸部土崩瓦解。后一年鞑靼酋长孛来又袭杀阿剌知院,抢夺了也先的妻、子和传国玉玺,立脱脱不花之后麻儿可儿为汗。至此,鞑靼取代瓦剌,统御蒙古各部。孛来成为继也先之后,又一个为患中原的枭雄。
英宗复位之后,颇为怀念身陷迤北的那段艰辛难忘的日子。特别是也先之弟伯颜帖木儿和他的妻子,对他的关照和保护,使他在羁縻异国的逆境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尤其是伯颜帖木儿亲自护送他回国,在边境依依惜别的场景,至今时隔七八年,依然历历在目。
英宗虽然得知在蒙古内讧中,伯颜帖木儿被阿剌杀害,他的妻儿或已沦为别人的奴隶。可他仍然希望,自己的关心也许能让她们的处境得到些许改善。
于是,英宗派遣都督马政出使迤北,赐给伯颜帖木儿的妻子金币和彩缎。同时试探与鞑靼太师孛来接触,恢复明朝与蒙古的外交往来。
马政是老资格的外交家,经常出使迤北和蒙古人打交道。他精通蒙古语和塞外的风俗人情,甚至还曾从塞外带回一个蒙古女人做小妾。此次奉命出使迤北自然是轻车熟路,可他与随行人员仍是小心翼翼。因为大漠深处风云突变,以前与马政常打交道已变得非常熟悉的瓦剌太师也先,已经在蒙古的内讧中被杀,现在统治着蒙古各部的是鞑靼人。他们的首领孛来听说是一个极端彪悍的酋长。他虽奉脱脱不花的幼子麻儿可儿为可汗,实际上却是鞑靼部至高无上的领袖。
马政这次出使迤北名义上是替英宗赐予伯颜帖木儿妻子金币、彩缎,实际上也有为朝廷与蒙古新的统治者恢复邦交探路的意向。近来孛来屡屡骚扰边境,他到底意欲何为?鉴于英宗刚刚复位,国内外亟须安定的环境,不希望与蒙古新的统治者发生冲突。马政此行就担负着试图与孛来进行接触,为朝廷寻求与鞑靼人举行和议、化解边境冲突的秘密任务。
马政一行人进入蒙古境内后,小心翼翼地打出大明使臣的旗招,通过蒙古骑兵一个个的哨卡,终于到达鞑靼可汗的汗庭所在地,一个叫渥兰布卡的地方。
这里营帐林立,到处是拿着刀矛巡弋的哨兵。马政一行人刚刚接近,立刻就被一队蒙古兵押解着去见孛来。
在孛来的大帐里,马政和他的随行人员被押解进去。他抬头看见居中坐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旁边虎皮交椅上则雄踞着一位面容凶恶的虬髯大汉。他估量中间那位即是麻儿可儿可汗,旁边的一定是这里真正的主人鞑靼太师孛来。
于是马政上前一步,施蒙古礼道:“大明使臣都督马政恭祝可汗荣登汗位。敬请太师安好。”
麻儿可儿只在座位上抬了抬手,那孛来却睁圆了一双豹眼,叱问道:“俺与中原没有邦交,你们来干什么?”
马政道:“卑职奉大明皇帝之命,颁赐给昔日有恩于皇上的伯颜帖木儿之妻阿挞剌阿哈金币一斗、彩缎百匹。”
“哈哈哈哈!”孛来一仰脖子大笑道,“伯颜帖木儿早已做了刀下之鬼,他的妻女也成了俺的奴隶仆役。来人,将明使的贡献收下。”
孛来蛮横无理地扣留了马政一行人,抢走了使团带来的金币、彩缎和其他物资。马政等人被圈禁在一处营地里等待发落,暂时失去了自由。过不了多久,孛来却又派遣使者来京师朝贺,并请求呈献他从也先那里夺来的传国玉玺给明朝皇帝。
英宗对孛来扣留使臣马政的行径非常愤怒,令词臣敕谕孛来说:“玉玺已经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了。即使是当年真正的传国玉玺,也是秦朝的不祥之物。呈献与否由你们自行决定。只是不要扣留我的使臣,那样只有加速你们的临头之祸!”
鞑靼太师孛来骄横不法,没有接受英宗的敕令,反而派兵侵扰延绥。延绥在陕西北部,孛来亲率三千骑兵一路掳掠而来,气势汹涌。驻守榆林卫的都督李懋、都指挥盛昱等轻率迎敌。因为榆林卫刚刚建立,新调的兵卒缺乏训练和实战经验。与孛来入侵的虎狼之师一接触,立刻溃不成军,李懋、盛昱等均战死疆场。
败报传至京师。英宗复辟以来,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只忙着抢乌纱帽,争权夺利,哪里顾得边境的军事防御?新任的兵部尚书陈汝言靠着石亨、曹吉祥招降纳叛才坐到这个职位上,哪有调兵遣将、御敌于千里之外的能力?英宗一时慌了手脚,只得任命忠国公石亨为征虏副将军,率领京营征讨孛来。同时重新任命石彪为游击将军,率兵守卫大同。
倒是专恣不法的石彪一到战场上便是一员虎将。他与参将张鹏等率军到磨儿山巡逻,遭遇贼寇一千余骑袭击。石彪一声怒吼,率领数百名将士冲进敌阵,抡起板斧大砍大杀。斩杀敌将把秃王以下一百二十人。敌骑溃逃,石彪紧追不舍,追到三山墩,又杀死敌人七十二人。
石彪向朝廷报捷,英宗稍感宽慰。但是石亨率领的主力部队却毫无建树。孛来率部侵扰宁夏,参将种兴在战斗中阵亡。英宗不得不临时抽调安远侯柳溥前往宣府、大同,加强边塞守备。
当时孛来派遣一千骑兵屯于大同关外,企图进犯偏头关。英宗严令柳溥会同石亨等联合抗击,决不能让孛来得逞。
石亨自从“夺门之变”后沉迷权势,久不领兵,丝毫没有当年北京保卫战的勇武善战。他率领大军与孛来对垒,竟然没打一次胜仗,甚至还损兵折将,灰溜溜地回到北京。英宗对此十分忧虑,满面愁容,唉声叹气不止。
恭顺侯吴瑾陪侍在侧,看到皇上忧心战事,他不禁冲口而出道:“假使于谦还在,一定不会让贼寇嚣张到这种地步!”英宗默然不语,但他内心显然已经认同了吴瑾说的话。
后来,战事稍缓,石亨却又向英宗进言道:“孛来在靠近边塞地区行猎,传国玉玺在他手里,可乘其不备,采取突然袭击夺取之。”
英宗也为之心动。但李贤劝谏道:“臣以为不能轻易挑起边衅。比起边境的宁静和百姓的安危,传国玉玺并不值得珍贵。”英宗听从了李贤的建议,石亨因此更加憎恨李贤,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二 忠臣与良吏
英宗复辟之后,除了酬谢“夺门”功臣,赐给他们高官厚禄,他还不忘那些曾与他共过患难的忠臣。英宗被也先俘虏,困在迤北敌营的一年中,身边唯有校尉袁彬和哈铭二人侍候照顾,未曾有一刻离开。君臣三人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相濡以沫,在患难中结成了深厚的情谊。
从漠北回到京师,英宗被困在南宫。景帝仅给袁彬、哈铭二人授了个锦衣试百户的小官。主子被囚禁,袁彬等人也无可奈何,只得寄人篱下,委屈地过日子。
英宗复辟之后,未忘过去的情谊,立即召见袁彬,提升他为锦衣卫指挥佥事,不久再升为指挥同知。升擢之快,没有谁能望其项背。
英宗十分眷恋袁彬,时常召他入宫饮宴,回忆叙谈患难与共的往事。
英宗说:“还记得在迤北时冬天的苦境吗?我们的帐篷破旧不堪,夜晚寒风飕飕地直吹进来。朕盖着薄被,手脚冻得冰冷。是卿睡在另一头,整夜整夜把朕的脚夹在腋下,让它慢慢捂热。”
袁彬笑着说:“这算不得什么。臣有一次发了寒热病,浑身颤抖,发烧不省人事。陛下急得伏在臣身上大哭起来。幸亏那么一压,臣出了一身汗,寒热病居然好了。多亏陛下救了臣一命啊!”
君臣俩一面饮酒,一面回顾过去患难中互相扶持的往事。越说越高兴,袁彬多喝了几杯,不胜酒力,竟致酩酊大醉。英宗命内侍扶他在自己平时午休的软榻上躺下,待他酒醒后方命人送归府第。
袁彬平日每有所请,英宗没有不听从的。内阁学士商辂被削职为民,回归故里。袁彬看中了商辂的府邸,向英宗乞请。英宗立刻下旨赐给他。后来袁彬又嫌那处府第潮湿狭窄,奏请官府为他另建府第。英宗又慨然答应,命工部另外择地为他新建府第。
袁彬三十五岁才娶妻,英宗特别下旨命皇舅孙显宗为他主婚,赐予异常优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